鲢鱼具有什么营养价值?

鲢鱼营养分析: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zhi白,即能健身,有能美容dao,是女性滋养肌肤的内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容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为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鲢鱼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鲢鱼食疗作用:

鲢鱼味甘、性温,入脾、胃经;

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散热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天食用;

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等症状;还具有暖胃、补气、泽肤、乌发、养颜等功效。

鲢鱼做法指导:

1.

鲢鱼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

清洗鲢鱼的时候,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3.

巧去鱼腥味:

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据测复定,每100克鲢鱼中,约含蛋白制质18.6克,脂肪4.6克[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热量494千焦,维生素.04毫克,维生素B2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钙dao28毫克,磷167毫克,铁1.2毫克,胆固醇102毫克(大鱼较多,小鱼较少)。其中最为肥美的部分在腹部,鱼越肥大,味越鲜美。

鲢鱼有温中、益气、健脾、利水和通乳、化湿之功效,常食可润泽皮肤,解郁舒肝,暖胃利肺。适宜于腹痛、缺乳、咳嗽、痈肿、痛经、肾炎、肝炎、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营养不良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但鲢鱼不宜在一个时期内或一次食得太多,否则令人热中发渴或生疮疥,痘疹、目疾、疔疮及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忌食。

鲢鱼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红烧、清蒸、熏炸及制成鱼肉丸子等,但以炖汤为最佳,如鲢鱼火锅和鲢鱼头火锅等。腌制后的鲢鱼食味较佳,腥味减少,存放时间可延长。即使是鲜食,稍加腌制后味道也更加鲜美。用鲢鱼做汤,加豆腐为配料,食之更可口。

鲢鱼吃什么?

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

查看详细

冬天鲢鱼怎么钓?

每天觅食旺盛期为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这时饿了一宿的鲢鱼食欲大增,如果赶上潮水合适,此时拖钓效果最佳。冬季钓鱼关键是注意安全。最好结伴而行,不要攀高爬险。准备好长绳、塑料泡沫、救生衣等物品,以防发生意外。

钓鱼钓深水位大约在1.5米至2米的深水上鱼较快且鱼多。一天的最高气温不超过10度,那么鱼基本是在最深的地方,小范围地动一动,或是根本不动。这时就要找水库、塘的凹处,或有深坑的地方。不要在水中建筑物附近垂钓。破冰最好使用专用工具,且开洞不宜过多。

冬钓技巧:

1.在冬季野钓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去把那些夏季的时候才比较好钓、喜欢高温的鱼当作是目标鱼。

2.冬季野钓的时候要注意,这个时候最好是钓底。

3.这个季节鱼类一般寻找食物都是拱底,吸食一些食物,一般比较少抬头上游去找食物。找钓位的时候要找适当深一点的地方,这个适当深一些是指比平时垂钓的时候,深大约一米左右就可以了,比如说可以钓3-6米之间的水深就比较合适。

查看详细

鲤鱼与鲢鱼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从颜色上来区分,鲤鱼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更有甚者呈通体红色的锦鲤。鲢鱼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均为白色。

第二,胡须是两者最为明显的标志,链鱼无须,鲤鱼腭两侧各有二须。

第三,从鱼鳞来加以区分,鲢鱼鱼鳞细小密集,鲤鱼鱼鳞宽大,间隙分明。

第四,从形态上来区分,鲢鱼身体整体扁平,鲤鱼身体圆润而厚实,背宽。

第五,从眼睛位置来区分,链鱼的眼睛位置低,鲤鱼的眼睛位置较高。

查看详细

鲢鱼能长多大?

30到40公斤左右

鲢鱼(读音:liányú)(),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四大家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

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

鲢鱼味甘,性平,无毒,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

中文学名

鲢鱼

拉丁学名

别称

白鲢、水鲢、跳鲢、鲢子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简述

又叫“白鲢”、“跳鲢”、“鲢子”、“鳔鱼”、“地瓜鱼”、“鲢子头”等。淡水鱼。古称鱮,《本草纲目》说:“鱮鱼处处有之,状如鳙而头小形扁,细鳞肥腹,其色最白。”鲢鱼体侧扁,头大而眼小,位于头侧中轴下,鳞细,背部灰白,背鳍顶端及尾鳍稍黑。鲢鱼自然资源分布很广,常见于长江、珠江、淮河、钱塘江和黑龙江水系,长江的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密集。鲢鱼与青鱼、草鱼、鳙鱼一样,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人工养殖遍布全国,产量居首位。由于鲢鱼常生活于大江河水深浪大之处,所以在钓鱼活动中所占的位置并不那么重要,并非是渔人垂钓的主要对象。鲢鱼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主要食饵,吃食方式与通常的鱼不同,是通过一口一口地汲水把水中的浮游植物吸入口中,通过鳃耙把水排出,浮游生物则留在口中,咽入胃里。鲢鱼既不吃属于万能钓饵的蚯蚓,也不吃肉丁、螺肉、河虾等荤饵。鲢鱼特别喜欢酸甜味道的馊饵周围浑浊的饵雾,渔人只要在酸甜的馊饵雾里埋藏钓钩,鲢鱼在吸食可口的馊雾时,就会将利钩吸入口中而被钩住,这就是钓取鲢鱼的秘法。钓鲢鱼常用的饵料有粉状干诱饵:麸皮、豆饼粉、玉米粉、次粉各25%,将其混合拌匀,不加任何佐料;菜籽饼、豆饼粉干撒饵,用菜籽饼50%、豆饼粉50%两者拌匀,不加任何佐料。酸味湿诱饵,用豆制品业的下脚料豆腐渣、食品业的豆汁渣、酿造业的醋糟各三分之一。钓饵常用二合一酸饵,用玉米面75%、麸皮25%,掺和蒸成窝窝头,趁热掰开揉碎。也可用三合一酸饵、豆饼、麸皮、玉米面各三分之一,豆饼和麸皮炒香,玉米面蒸成窝窝头。还有香甜味糟食,细麸皮50%、玉米面20%、面粉20%、糕点粉10%,混合拌匀,带干粉到钓场,取池塘水打湿攥成饵团。此外还有腥味酸饵,水剂钓鲢鱼饵,香味菜籽饼饵等。香味菜籽饼是将菜籽磨细,用煮熟的米饭与菜籽饼粉50%拌匀,反复揉捏,使饵有粘性。钓鲢鱼的技法很多,效果较好的技法有:水底馊饵埋钩钓、水体中间悬浮定位飞钩钓、空钩闪电提拉钓、手竿浮钓法等4种。

查看详细

鲢鱼怎么钓?

鲢鱼也称白鲢、鲢子、胖头鱼。鲢鱼为上层鱼类,性情活泼,善跳跃,是典型的滤食浮游藻类的“肥水鱼”。口内特殊的鳃耙连成的海绵状膜质片,能将随水进入口腔的各种藻类植物挡住、下咽。鲢鱼终年摄食,夏秋两季食量最大,生长最快。在水库与池塘养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鲢鱼曾被误认为是钓不到的鱼,这是因为它只摄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与有机碎屑,几乎不吃固定形状的钓饵,正是根据它的这一特点,钓鲢鱼使用的是特殊钓具。这种钓具目前除我国台湾有组装出售外,我国其他地区使用的均为钓者自制。

台湾组装的钓具是用弹簧做饵架,长约6~8厘米,在弹簧的两端套上一节橡胶圈,以两橡胶圈为轴芯,分别等距离向四周辐射出6根长4~6厘米的子线后,分别在子线上系鱼钩,每根线上系上下两枚。钓时,将饵包裹住整个饵架,让上下共12枚鱼钩分别置于饵团中,并上下漫天呈辐射状。利用饵团吸收水分后溶化形成的团雾,诱使鲢鱼吸食而误将钩吸入口内。

自制的钩,也采用团雾和多钩的原理和结构特点。具有酸味的有机碎屑最能吸引鲢鱼。当饵团在水中溶化时,在范围内形成高浓度的饵区,以集群形式出现的鲢鱼,在此饵区内大口吸食,除了有可能吸入隐藏其间的鱼钩外,有时也会挂住鱼体和鱼鳍。

钓鲢鱼最适合用悬钓,可使钓具悬于水的上层,以距水面60~80厘米为佳。在使用抛竿时,可配挂大漂。为使装有饵团的钓具固定于某一水层,一般手竿使用的漂因浮力不足而不能用,须另选轻质和具有较大浮力的材料制漂。用泡沫塑料和轻木材质制成球状或菱角形的漂比较适合。

使用手竿时,可以采用插竿的形式,即同时使用数支钓竿,不挂漂,使竿的后跟固定在岸边,或干脆插入岸边泥土中。人要远离岸边隐藏在河岸边的树丛或草丛中,静观鱼竿的动静。鲢鱼在误吞鱼钩后,会拉动钓竿不断地弯向水面。此时,不须过分用力向上扬竿,只要握住竿把,手腕略一抖就可使钩尖整体刺入鱼唇。鱼的活窜力差,常常是在原地或上或下地翻腾,但切莫因此而将它提上岸来,因为鱼嘴易被豁开跑鱼,所以使用抄网可万无一失。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4 热度: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