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有什么营养?

因为田螺的营养价值高,所以就有消费者渐渐夸大了田螺的价值,就觉得田螺不仅仅是味道鲜美,可能还可以作为补品来养身体。在这里,小编真的要解释说一句,田螺的价值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那么全面。

田螺壮阳吗?

田螺性寒凉,味甘咸,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的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阳虚体寒者应少吃,最好不吃。对男性而言,田螺没有特殊的保健功效。因现在田螺以微生物为主食,所以体内外都含有较多的寄生虫,加上现在多数是养殖的田螺,所以烹煮前要养净洗净,吃的时候要煮熟煮透,以彻底杀菌。

田螺的特征分布

为软体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足、内脏囊等3部分,头上长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体外有一个外壳。田螺的足肌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

足底紧贴着的膜片,叫做厣,它像一个圆盖子,当遇到不测或需要休息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贝壳里,并通过足的肌肉收缩,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田螺的血液颜色较为特殊,为白色。田螺可以食用,可食部分主要是它的肉质足。

田螺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等。中型个体,壳高约44.4毫米,宽27.5毫米。贝壳近宽圆锥形、具6~7个螺层,每个螺层均向外膨胀,螺旋部的高度大于壳口高度,体螺层明显膨大,壳顶尖,缝合线较深,壳面无滑无肋,呈黄褐色,壳口近卵圆形,边缘完整,薄,具有黑色框边。辱为角质的薄片,小于壳口,具有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生存环境。

田螺一般长在水塘里或者在水库边上,如果水质不好的话,容易受污染,特别是吃的时候如果螺内的大便没排干净,有很多寄生虫,比如钉螺就是血吸虫的寄主。

田螺的生活习性

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

田螺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在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成性成熟,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

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田螺耐寒而畏热,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0~28℃,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钻入泥土、草丛避寒避暑。当水温超过40℃,田螺即被烫死。在干旱的季节,它将软体部完全缩入壳内,借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寒冷的冬季,它会钻入泥土中不食不动,呈冬眠状态。待到春暖时期,气温上升到适合它活动时,即将头足伸出壳外爬行。它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6度时,此时它摄食最旺盛,生长也最快。当水温升至30度时,即停止进食。它不耐高温,但却十分耐寒[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严寒季节它会掘穴越冬繁殖。

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的营养价值

田螺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百克螺肉含蛋白质18.2克,脂肪0.6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钙的含量特别高。

田螺有以下营养:

(一)解酒功效

田螺具有很好的解乙醇毒性的作用,而且能在解毒性之后马上的排除体外。所以很适合那些酒桌上宿醉的人群,有很好的解酒的效果。

(二)利尿解毒

田螺还有很很好的清血液中热毒的功效。对于水肿,小便不畅,热淋等等一些症状均有这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祛湿也有很不错的作用。所以有这边方烦恼的人可以试试看的哦!

(三)有利身体大部分健康

田螺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可以给予我们身体的补充。田螺还有很好的调节身体钾元素和钠元素平衡的作用。起到消除水肿的功效。田螺还具备一定的降低血压,治疗贫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所以田螺在营养成分和功效上是比较全面的,能够很好的补充我们全身需要的营养成分,维护我们的健康。

吃田螺有以下危害:

田螺一般长在水塘里,如果水质不好的话,容易受污染,特别是吃的时候如果螺内的大便没排干净,有很多寄生虫,比如钉镙就是血吸虫的寄主。

因此吃的时候最好买河螺或者田螺,水塘里的螺少吃,买回来后用一个桶放清水把螺养几天,每天换一次水,让螺把大便排净,煮螺的时候要把螺煮透煮熟,杀死寄生虫。最好不要吃烧烤的海螺,因为如果烧不熟,容易感染肝吸虫病。一般情况下处理干净就可以放心食用。

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食用螺类时一定要煮透,一般煮10分钟以上再食用为佳。死螺不能吃。因田螺性寒,凡消化功能弱和老人儿童,应当食有节制,以免多食引起消化不良。

另外,胃寒者应忌食,以防危害身体。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2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所以在烹制过程中要把海螺的头部去掉。螺类也是发物,有过敏史及疮疡患者应忌食。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

田螺又名香螺,通常生活在池塘、水田、小溪或河沟里。为满足人们需要,近年有的地方已发展人工养殖。田螺个体不大,肉不多,其真正的肌肉只是螺口伸出来的头和足,因此在吃田螺时,只吃其肉,弃五脏而不吃。

田螺是卵胎生的,其卵在雌体的输卵管内受精,并发育为小田螺,然后才生出来。春夏之交,田螺一般都怀仔,所以有“三月田螺一肚仔”的说法。只有六、七月后,田螺的产仔期过去,才慢慢肥壮起来。到中秋节前后,正是田螺最肥满之时,吃进去又没有满腹小田螺仔的扫兴之感。

田螺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百克螺肉含蛋白质18.2克,脂肪0.6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钙的含量特别高。

田螺又是一种药用动物。据记载,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本草纲目》说“田螺利湿清热,止渴醒酒,利大小便;治脚气、黄疸。”民间根据田螺有“清湿热、利小便”等之作用,常应用于治疗小便不畅、黄疸、中耳炎、痔疮等症。但因田螺为性寒之物,故有脾胃虚寒之人不应多吃。

田螺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既是宴席佐肴,又是街头摊档别有风味的小吃。那么田螺有什么营养价值呢?吃田螺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田螺的营养价值。

田螺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既是宴席佐肴,又是街头摊档别有风味的小吃。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螺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这里有相关资料,可以看看。ke..com/link?url=#2

田螺多久能煮熟?

大概煮20-30分钟。炒田螺不仅要炒熟,还要考虑杀灭里面的寄生虫。

1、田螺断尾,浸泡至少3小时,可以滴一些植物油,这样有助于螺丝吐出脏东西。

2、炒锅烧热,放猪油,葱姜蒜扔进去,各种香料扔进去,炒出香味儿。放入青椒翻炒,放入田螺继续翻炒。

3、放入白糖,生抽,甜面酱,料酒翻炒两下加水没过田螺转小火慢煮。

4、小火煮30分钟后大火收汁即可出锅。

扩展资料

1、田螺可食部每100克约含水分81克、蛋白质10.7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3.3克,又含钙1357毫克、磷19l毫克、铁19.8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维生素A130国际单位。

2、在中医上,田螺还可以用来消食除热,醒酒,利大小便等,可治疗热赤痛、尿闭、痔疮、黄疸等疾病。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田螺还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中耳炎、脱肛、疔、狐臭等。另外,田螺还有防治脚气病,镇静神经等作用。对喝生水引起的腹泻,田螺也能起到一定的疗效。

田螺--百度百科

查看详细

什么时候的田螺好吃?

“三月田螺满肚籽,入秋田螺最肥美”

中秋前后的比较好吃哦

做法介绍下~·

爆炒田螺:

主料:田螺,姜,大蒜,干辣椒或小红辣椒,葱段

辅料:盐,蚝油不可少,鸡精,我就放了这些东东。

做法:

首先,在挑选田螺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挑那些粘在装田螺的容器上面的,这些都是活的,这样味才好,因为一旦挑到臭的,吃的时候口一吸很臭,是不是倒胃口

第二,用老虎钳剪掉每个田螺尾部的尖尖,然后就是洗,洗的时候用一个比较深点的盘子(如装汤的盘子)根据自己家的条件,反正要深点的就好,把田螺放在较深的盘子里,然后用另外一个平的盘子堵住深盘子的口,手压住他们,就使劲上下摇晃,为的是摇出田螺里的泥及其他,然后用水清洗一下,来回要个3次左右就很干净了。

第三,所有的都准备好的话就开始要动火了,烧水待水开将田螺放进去过遍水煮沸在捞出,抱水倒掉不要了,田螺暂时放一边待用。

第四,烧干锅倒油,油烧好后放入姜,蒜,辣椒,先炒一会,然后放入待用的田螺入锅一起爆炒,应该炒个5分钟左右就好了,然后放入蚝油和葱段和盐(一点点就好,因为有蚝油否则会咸的)略炒一会就大功告成,绝对是非常美味的,很好吃!

查看详细

石螺和田螺有什么区别?

1、外貌特征不同:

(1)石螺壳呈卵锥形或纺锤形;螺沟清晰而完整;壳表光滑呈白色。有5~6个膨大的螺层;无副螺层。螺塔高,螺层相当明显,各螺层呈现阶梯状,各层散布着排列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纹。

(2)田螺外壳是钙质的,较薄,螺旋形,右旋。壳外表呈黄绿色到黄褐色,颜色因环境和水质而有差异,内面灰白色,壳顶略尖,其边缘完整,有角质。内部分为头、足、内脏囊三部分,外套膜包着整个内脏囊,田螺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头与足部伸出壳口外。

2、体型不同不同:

石螺体形比田螺小一些。石螺一般有乒乓球那么大,大的有鸭蛋差不多大。

3、分布范围不同:

(1)石螺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泰国。

(2)田螺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田螺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生物,疾病较少,只要水资源丰富清洁,排灌方便,本地绝大多数的稻田都可以经改造后进行田螺养殖。

查看详细

田螺、蜗牛、螺丝有什么区别?

田螺和蜗牛除了外壳形状、颜色、生活环境有区别外,主要还有:

蜗牛属于蜗牛科动物,指陆生的腹足纲软体动物,雌雄同体;而田螺属于同一纲中的不同科,即田螺科的动物,水生,且雌雄异体,最大的区别还在于田螺足底紧贴着一片膜片,叫做厣,当遇到惊吓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贝壳里,并通过足的肌肉收缩,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而蜗牛是没有这个防护装置的。

而我们平常说的螺丝一般是指紧固件的通用说法,日常口头语而已,它包括:螺栓、螺钉、螺母,只要有螺纹的紧固件螺栓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如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有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拆卸连接。

也有地方将田螺之类的生物叫做螺丝,也就是说是一种统称。

查看详细

田螺如何饲养?

怎么养殖田螺

??

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螺养殖场地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

养殖池建造。

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人工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是我国生长的一种淡水螺,属上等保健食品。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田螺应该如何进行人工养殖?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系教授张玉贵作了以下详细介绍。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养殖,特别在自贡等地已进入规模化养殖。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甚至作为增收而大力发展的一个产业。总体来看,我省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宜养殖田螺。

生活习性

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棱螺等。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摄氏度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摄氏度,30摄氏度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摄氏度时田螺会死亡,水温低于8摄氏度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摄氏度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繁殖习性

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

(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只仔螺。

种螺放养

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养殖水体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

(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水质调节

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饲养管理

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

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

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至6-8

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

日常管理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收获与运输

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投放的幼螺可达10-20克,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克以上规格。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田螺。

田螺的运输很简便,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运输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湿润,防止曝晒即可。

希望能够帮到您,满意请好评,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9-25 热度: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