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的种类有哪些?

按照植物分类划分,我国水稻品种都属于亚洲栽培稻。亚洲栽培稻有两个亚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籼稻和粳稻。粳稻中又包括两个生态类型,既温带粳稻和热带粳稻。热带粳稻也叫爪哇稻。北方种植的水稻,基本上属于温带粳稻。

我国南方由于生育期长按生长季节不同划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北方稻区种植的均属于早粳或早熟中粳类型。同类型的品种根据栽培方式的不同分为水稻和陆稻;又根据淀粉含量分为黏稻(非糯稻,北方叫笨稻)和糯稻(黏稻);根据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等。

大麦、玉米、燕麦、大米、小麦、高梁

大麦[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小麦,玉米,高梁,大米,小米

稻米与稻谷怎样区别?

谷子有壳,米没有。稻米和稻谷,是不同地区的不同叫法,泛指没有拓谷的水稻种子,但是,如果严格的说,米是拓谷的,也就是您看到白色的米粒,没有壳,而稻谷,指水稻种子。有些地方叫水稻种子是稻米,叫谷子,是稻谷,很多时候不用去较真,普通话最标准,大家都懂,大米就是大米,谷子就是谷子,不要稻什么的。

查看详细

稻谷怎么碳化?

水稻是由野生稻经过培育改良而产生出来的人工品种。这些炭化稻谷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由于堆积层位浸没在水位线以下,与空气隔绝,水稻出土时,谷粒尚呈金黄色,外形完好,芒刺清晰,稻杆碧绿挺直。稻粒近椭圆形,与野生稻区别较大。

颖的表面生有针状或钩状茸毛,茸毛的疏密和长短因品种而异,有的品种颖面光滑而无毛。一般籼稻的茸毛稀而短,散生于颖面上。粳稻的茸毛多,密集于棱上,且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增多,顶部的茸毛也比基部的长。

扩展资料

稻谷的品质变化因仓储条件而不同。常温储存的平均温度(上、中、下三层平均,夏季上层温度可达40℃)控制在20℃左右,低温储存的平均温度则在10℃左右(上、中、下三层平均,夏季上层温度可达30℃),所储存稻谷的品质在同样的时间内差别很大。籼稻在储存过程中,如保管不善会出现等级变化。

只要控制好温度,质量问题不大,早籼稻国储三年一轮换,储四年也无问题。粳稻存期短,为一年半至两年,要求第一年轮出三分之二,一般一年就可轮换完。经过一年的储存,出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可能会下降1%,而这也是不同检验机构之间很容易达到的误差。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制度。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加工及食用品质将逐步下降,甚至丧失食用及利用价值,适时、合理地对稻谷推陈储新是当前粮食储备工作的重要工作。

为准确、科学的判定储存稻谷的储藏品质,国家制定了《稻谷储藏品质判定规则》国家标准(GB/),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稻谷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用以评价在安全储存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稻谷的储存品质,指导稻谷的储存和适时出库。

查看详细

稻谷如何储藏?

1、清除杂质:水稻中通常含有稗子、糠灰等杂质以及瘪粒,这些物质有机质含水量高、而糠灰等杂质又使粮堆孔隙度减少,这些都是储藏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入库前必须把杂质含量降低到0.5%以下,可以大大提高储藏稳定性。

2、适时通风:新水稻往往呼吸旺盛,粮温较高或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特别是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霉,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3、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暖以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度夏。

用途

米的食用方法多为煮成饭、在东方、中东及许多其他地区,米可配以各种汤、配菜、主茶食用。碾米的副产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细的米糠粉和从米糠提出的淀粉,均用作饲料。

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为食品也可用于工业。碎米用于酿酒、提取酒精和制造淀粉及米粉。稻壳可做燃料、填料、抛光剂,可用以制造肥料和糠醛。

稻草用作饲料、牲畜垫草、覆盖屋顶材料、包装材料,还可制席垫、服装和扫帚等。

查看详细

稻谷几月份收?

早稻: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6月下旬至7月收。

中晚稻:(收早稻后立即抢种)6月下旬至7月种,10月下旬至11月收。

南方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早稻4月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称为双抢),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中稻在南方一般是7月初至八月;晚稻九月末至十月中旬。因纬度原因各地差异很大,不过大致是这个时间范围。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种植划分: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1、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2、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

3、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4、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

5、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5 热度: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