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有没有副作用?

白茅根:

【性味】甘;寒

【归经】肺;胃;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主血热出血;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

【注意】----(副作用)

1。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2。《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3。《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动物实验:

【毒性】家兔灌服煎剂25g/kg,36小时后活动受抑制,运动迟缓,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复。静脉注射/kg,则出现呼吸增快,运动受抑制。1小时后逐渐恢复[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剂量增加至25g/kg,6小时后死亡。

【摘录】《中华本草》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答::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茎,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等症状。由于茅根性寒,故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食。

白茅根煮水喝,是每天喝还是过几天喝一次?

饭后服用2113,每天一次坚持五天左右5261。

白茅根的功效 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4102药次,白茅根的主打功效是凉1653血止血、清热解毒。常用来治疗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 Beauv。var。 major( 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扩展资料:

相关配伍

1、竹木入肉:白茅根烧末,猪脂和涂之。风入成肿者,亦良。(《肘后方》)

2、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

3、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谈野翁方》)

4、解中酒毒,恐烂五脏:茅根汁,饮一升。(《千金方》)

禁忌

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茅根

查看详细

什么是白茅根?

白茅根为植物禾本科白茅的根状茎。产于全国各地。甘、寒。归肺、胃、肝、肾、大肠、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白毛根有二:一是指白茅根。二是指筋骨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白毛茛毛茛科毛茛属,祛风散寒,通窍解毒。查看详细

常见白茅根的药用功效是什么?

为禾本科自茅的根。喜阳耐旱,普遍野生于山坡路旁。夏季开花,嫩时小儿喜食之。花及根均供药用。秋采花,冬春挖根。【性味】甘、寒,无毒。【成分】根状茎含芦竹素、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白茅素、薏苡素和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枸橼酸、草酸、苹果酸、钾盐等。【功用】花:凉血止血。根:利小便。查看详细

白茅根是一种什么植物,土名叫什么?

茅根又名茅草、白茅草、白茅根,为禾本科茅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80厘米。根壮茎白色,横走于地下,密集,节部生有鳞片,先端尖有甜味。性味:甘、寒。杆丛生,直立,单叶互生,集于基部,老时基部常有破碎呈纤维状的叶鞘。叶片扁平,条行或条状披针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圆柱状。花银白色,分枝密集,小穗长3-4毫米,具柄。颖果椭圆形,暗褐色。被白色长柔毛。查看详细

白茅根生长在什么时间?

白茅(学名:ca

)多年生草本。根茎密生鳞片。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

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

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

柄;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

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

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颖果。花期夏、秋季。

2别名编辑

茅根、兰根、茹根(《神农本草经》),地菅、地筋(《名医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甜草根(《河北药材》),丝毛草根(《中药志》)。

3来源编辑

白茅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ca(L.)Beauv.var.major(Nees)C.K.Hubb的根茎。全国各地均有产,但以华北地区较多。

1.《本草经集注》。

2.《本草图经》:茅根,今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3.《纲目》:茅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

查看详细

白茅根是什么样?

白茅(学名:ca

)多年生草本。根茎密生鳞片。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

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

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

柄;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

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

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颖果。花期夏、秋季。

2别名编辑

茅根、兰根、茹根(《神农本草经》),地菅、地筋(《名医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甜草根(《河北药材》),丝毛草根(《中药志》)。

3来源编辑

白茅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ca(L.)Beauv.var.major(Nees)C.K.Hubb的根茎。全国各地均有产,但以华北地区较多。

1.《本草经集注》。

2.《本草图经》:茅根,今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3.《纲目》:茅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

查看详细

白茅根和薄荷叶一起泡水喝,治什么病?

薄荷入茶饮,可以健胃祛风、祛痰、利胆、抗痉挛,改善感冐发烧、咽喉、肿痛,并消除头痛、牙痛、恶心感,及皮肤瘙痒、腹部胀气、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且可缓和头痛,促进新陈代谢,对于呼吸道的发炎症状有治疗作用;还可降低血压、滋补心脏。其淸凉香气,还可平缓紧张愤怒的情绪,能提振精神、使身心欢愉、帮助入眠。白茅根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内服,煎汤(鲜者加倍),捣汁或研末。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5 热度: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