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北芪有什么区别?

北芪是黄芪中的一种,它只是用产地冠名的,主要是为了与南方地区产的黄芪作出区分。因为在北方生产的黄芪品种较为优良、更为温热,所以就给北方地区生产的黄芪起名北芪。一般在医生开处方的时候,会用北芪这个名字与其它产地的黄芪作区分。故黄芪是正名,北芪只是以产地命名的称谓。

您首先要理解黄芪和北黄芪的概念。

黄芪是中药名,而北黄芪或者北芪只能说属于处方名。

因为品质好的黄芪主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和山西等地。所以医生为了强调黄芪的产地往往会在处方中用北黄芪(内蒙古、黑龙江所产的黄芪)或者西黄芪(山西所产浑源为中心所产的黄芪)等名称。因为现在黄芪主要是栽培品,且多认为山西所产优于内蒙古、黑龙江所产。因此可以理解为西黄芪优于北黄芪。

但不论是西黄芪还是北黄芪均属于正品黄芪,品质都属于比较优良的,均属于黄芪佳品。从实际药效上考虑不会有太大区别。

黄芪的药材性状

黄芪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端较粗,长1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嚼之微有豆腥味。

不论那一品别的黄芪,均以条粗而不空心,皮细质绵软而不硬,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鲜黄色。断面菊花心明显而不纤维性强和裂隙大,味甜而有豆腥味者为佳。

但现在药店流通商品多将其压制成片。所以可以酌情选择。

黄芪是一类中药的统称,北芪也就是北黄芪,主要是在中国北方种植的黄芪,北黄芪更多的是强调道地药材,专指内蒙古黑龙江地区产出的黄芪。目前市场上,在山西种植生产的黄芪比较多,也是属于正品黄芪。黄芪的功效是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在临床上黄芪的作用主要是体现于补益中气,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肾炎,还有蛋白尿这些慢性疾病,可以改善机体的缺氧症状,对于降血压、调节血糖,同时还有抑制细菌、抗病毒,都有很强的治疗作用。对于女性,黄芪可以治疗女性的崩漏,对于长时间腹泻甚至引起脱肛的患者,黄芪补益中气作用具有很好的效果。

黄芪与北芪实为一种中药

中药的黄芪和北芪是一样的吗?

黄芪是中药名,而北黄芪或者北芪只能说属于处方名。 它们的药效是一样的,黄芪,又名黄耆,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北黄芪:又名北芪,东北黄芪,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质优。产于甘肃定西,山西绵山等地者叫绵黄芪。产于山西浑源、阳交、山阴、天镇等地者叫西黄芪。所以,黄芪是一个统称,北芪只是指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东北黄芪。但不论是西黄芪还是北黄芪均属于正品黄芪,品质都属于比较优良的,均属于黄芪佳品。从实际药效上考虑不会有太大区别。 黄芪的药材性状 黄芪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端较粗,长1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不论那一品别的黄芪,均以条粗而不空心,皮细质绵软而不硬,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鲜黄色。断面菊花心明显而不纤维性强和裂隙大,味甜而有豆腥味者为佳。查看详细

黄芪和北芪一样吗?

一样,北芪是黄芪的一种。北芪是黄芪的一种,南方人通常将北方生产的黄芪统称为“北芪”,由于其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而得名。由于北方温差较大,所以质量会比南方的黄芪好一些,药性强一些。所以医生为了强调黄芪的产地往往会在处方中用北黄芪(内蒙古、黑龙江所产的黄芪),或者雁北草正北芪(山西浑源恒山为中心所产的黄芪)等名称,简称北芪。扩展资料:北芪的功效和作用:1、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虚泄泻,久泻脱肛等。北芪的补气力强,善补肺气,可以治疗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党参、白术、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后的北芪补益力更强。2、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北芪补气之中查看详细

北芪和黄芪是一样吗北芪可以直接泡水喝吗有什?

;可直接泡水喝

北芪:别名黄芪,为双子叶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干燥根。黄芪含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数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叶酸。

性味:气温,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补气摄血,补气行滞,补中益气,去瘀散结,益气固表,补气益阴,利水消肿,温里散寒,托脓生肌,强体质,延年益寿。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内伤劳倦,脾虚泄泻,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8 热度: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