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竹茹饮能起到什么作用?

橘皮竹茹饮:橘皮、竹茹各12克,大枣5克、甘草6克、人参3克、生姜9克,将上述药物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取汁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服。此药能够止呃逆。

竹茹和橘皮在一起泡水喝对皮肤有好处吗?

,竹茹和橘皮在一起吃具有和胃止呕、清热祛痰、合胃除烦、降逆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慢性胃炎的患者。对于皮肤来说,不见得效果好。建议保护皮肤的话,可以多注意补充维生素,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另外就是补充胶原蛋白, 每天都要保证睡眠,多喝水,多吃苹果,就算您不爱吃,为了您的皮肤,也该多吃,并且是有很多好处。

查看详细

橘皮竹茹汤的功效

炎炎夏日,是很容易上火的季节,经常运动的朋友们更是很容易出汗,胃火气盛。在夏天里,一碗益气清热的橘皮竹茹汤成了不可少的饮品。胃不好的朋友们亦可以喝橘皮竹茹汤,因为这汤可以护胃,降胃火,作用效果比较明显。关于橘皮竹茹汤的功效,希望大家可以来了解一些这篇文章。

组成为:橘皮、竹茹各二升(12克),生姜半斤(9克),甘草五两(6克),人参一两(3克),大枣三十枚(5枚),(以上括号内剂量为目前中药汤剂用量)。以水1 000毫升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金匮》此方用治“哕逆”者。“哕”的含义:一是指“呃逆”。如《景岳全书》说:“哕者,呃逆也。”一者指“干呕”。如《丹溪心法·呕吐》说:“有声无物,谓之哕。”两种病症均与胃气上逆有关。

呃逆的表现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膈肌痉挛。其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气逆动膈。如因进食受风寒或气机不顺而致一时性气逆作呃,并无其他兼见症状者,属于暂时的生理现象,可不必服药。《灵枢·杂病》篇提出了三种建议疗法,即:以草刺鼻取嚏,嚏而已;无息(憋气)而疾迎引之,立止;大惊之亦可已。但若呃逆持续发作或反复发作,具有明显的兼见症状,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的,则属于病理反应,即需药物治疗,并要辨别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遣方用药。

橘皮竹茹汤具有益气清热、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胃虚有热,气逆动膈所致的呃逆。因其为气虚,故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不高;因其胃热,故咽干舌红,脉象虚数。方中橘皮辛苦性温,理气和胃;竹茹甘寒,清热降逆;二药相伍,清热安胃,降逆止呃,合为君药。生姜辛温为呕家圣药,与竹茹配伍以加强降逆止呕之力;人参甘温而益气补中,与陈皮合用使行中有补胃气得安,共为臣药。甘草、大枣益脾补中,助人参以培胃中之气,而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降逆和胃、清热益气之功。其特点是寒温相济,补而不滞。

尚需说明的是,胃为阳土,喜柔恶燥,一般所谓胃虚,多指胃阴虚。本方用人参,与其说补胃虚,莫如说是补脾虚,因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耳。故本方在临床应用时,尚无气短乏力、神疲倦怠等气虚症状者,人参、大枣均可不用。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阴虚症状明显者,均可加减应用。此外,对于干呕、恶心、妊娠呕吐等也可用之。兹举案例以为临床应用之提示。

文章对于这汤的主要功效的具体介绍,朋友们应该更加清楚橘皮竹茹汤的作用了,若是平日里身体较为虚弱,体寒的朋友们,要避免食用,因为这汤较凉,体寒的身子不适合用太多。若有胃气上逆的情况出现,可以试试这汤。


查看详细

竹茹橘皮汤是由哪些中药组成

竹茹橘皮汤是一种中医方剂名,有的营养价值极其丰富,在炎热的夏天,竹茹橘皮汤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益气清热饮品,它可以健胃,从而增加食欲,那么,你知道竹茹橘皮汤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吗?竹茹橘皮汤的具体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竹茹橘皮汤

竹茹橘皮汤的组成

竹茹橘皮汤,为理气剂,由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组成。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之功效。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

方剂名

竹茹橘皮汤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

橘皮、竹茹各15g,大枣5枚,生姜9g,甘草6g,人参3g。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齐,胃虚有热失和将,久病之后更相宜。

方解

呃逆之证,皆因胃气不能和降而起,但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证因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胃虚宜补,有热宜清,气逆宜降,故立清补降逆之法。方中橘皮辛温,行气和胃以止呃;竹茹甘寒,清热安胃以止呕,皆重用为君药。人参甘温,益气补虚,与橘皮合用,行中有补;生姜辛温,和胃止呕,与竹茹合用,清中有温,共为臣药。甘草、大枣助人参益气补中以治胃虚,并调药性,是为佐使药。

功效与作用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

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配伍特点

诸药合用,补胃虚,清胃热,降胃逆,且补而不滞,清而不寒,对于胃虚有热之呃逆、干哕,最为适宜。

临床运用

本方为治疗胃虚有热呕逆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呃逆或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胃热呕逆兼气阴两伤者,可加麦冬、茯苓、半夏、枇杷叶以养阴和胃;兼胃阴不足者,可加麦冬、石斛等养胃阴;胃热呃逆,气不虚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加柿蒂降逆止呃。

使用注意

呕逆因实热或虚寒而致者,非本方所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哕逆者,竹茹橘皮汤主之。”

2、方论选录吴昆《医方考》卷3:“大病后,呃逆不已,脉来虚大者,此方主之。呃逆者,由下达上,气逆作声之名也。大病后则中气皆虚,余邪乘虚入里,邪正相搏,气必上腾,故令呃逆。脉来虚大,虚者正气弱,大者邪热在也。是方也,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0 热度: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