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有什么好处?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暖中胃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古人云:多吃羊肉,健康长寿。

1、春季吃涮羊肉火锅益处多多,有助身体健康,塞外春涮羊肉在配制火锅时加入了祛火中草药,外加菊花、雪梨茶,常吃不仅不上火,而且起到利肺的功效。

2、夏季吃热性羊肉,伴以葱、姜、蒜、花椒等热性作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释放体内毒素。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疗方法。

3、秋冬时节,食用羊肉用于温补对身体大有裨益。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身食物。由于羊肉含有的钙、铁质,高于猪、牛肉,所以吃羊肉对肺病、气管炎、哮喘和贫血、产后气血两虚及一切虚寒证最为有益。

4、在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羊肉的功效与作用:

1。温补脾胃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2。温补肝肾

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3。补血温经

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4。保护胃黏膜

羊肉可保护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适合男士经常食用。羊全身是宝。羊肉是绝佳的食疗保健品,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胆等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5。补肝明目

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羊奶与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体虚者的天然补品。

羊肉的营养价值:

1。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较猪肉牛肉高。

2。羊肉与猪肉忽和牛肉比,钙、铁、维生素C含量更多。

3。羊肉具有独特的膻味,主要是因为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去掉脂肪之后,羊肉便不会再有膻味。

羊肉是冬季的一种时令食品,有温补作用。对肺结核、咳血、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肾亏阳瘦者有食疗作用。但羊肉并非人人都能吃,吃时还应注意饮食卫生。中医认为,羊肉性温[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阴虚内热者忌食。如痰火湿热、传染病早期、浮肿,以及牙病、疮痛、痔疮等患者不宜食羊肉,高血压及肝火旺的人也不宜多吃。冬季不少人喜欢吃涮羊肉,但吃了半生不熟的涮羊肉,易患旋毛虫病。因而吃时羊肉要切成薄片,涮时必须使整个肉片在沸水中煮熟。多食烤羊肉串有害,因为熏烤产生的物质可致癌。吃羊肉后也不要立即喝浓茶,因为茶叶含较多螺酸,与羊肉蛋白结合成蹂酸蛋白后会导致消化不良,排便不畅或便秘。

寒冬腊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在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俗话讲:“美食要配美器,药疗不如食疗”,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

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人们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羊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羊的脂肪熔点为47度,因人的体温为37度,就是吃了也不会被身体吸

收,所以不容易发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的能力。所以现在人

们常说:“想要长寿,常吃羊肉”。

据报道,日前,瑞士科学家发现在牛和羊的体内存在着一种抗癌物质,这种被称为CAL的脂肪酸对治疗癌症有

明显效果。位于瑞士福莱堡的一家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CLA的独特性质。通过对老鼠和人

体细胞所作的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在CLA的作用下,癌细胞生长得到压抑并逐渐减少,这种作用对于治疗皮肤癌、

结肠癌以及乳腺癌有着明显的效果。专家们指出,CLA物质主要存在于肉类和奶制品中,反刍动物如牛和羊体内CLA

的含量大大高于猪和鸡的含量。试验还证明,在草原上放养的动物体内CLA含量更高。

羊肉有什么作用?

羊肉肥瘦适度,鲜嫩柔软,味道香美,适口性好,营养丰富,食用广泛,可以加工成各种羊肉制品。

羊肉产品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医疗和食疗保健作用。羊肉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一般人吃羊肉,其中99%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被消化,消化率超过牛肉、猪肉。羊肉含钙量比牛肉多50%以上,含铁量比牛肉多1倍、比猪肉多4倍,适宜于老年人、病人、儿童补养。羊肉胆固醇含量低(每百克肉中牛肉为106毫克,猪肉为126毫克,羊肉为70毫克),是高血压病人和忌食胆固醇患者的理想食品。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羊肉,苦,甘,大热,无毒,治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名医李杲认为:“羊肉有形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体,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常吃羊肉对肺结核、肺炎、气管炎、肾炎、肝炎、糖尿病、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亏及其他虚寒病症均有补益和治疗作用。

羊体各部位都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李英等认为:

羊肝:羊肝补肝,专治肝邪之病,有益血、补肝、明目功用。常用于治疗虚劳、夜盲眼、白内障等病。

羊肚:即羊胃。可补虚,健脾胃,治虚劳、消渴、盗汗、尿频。把羊肚煮烂,空腹食用,治虚寒胃痛、消渴,效果明显。

羊肾:可补肾气,益精髓,治肾虚劳损、腰脊疼痛、足膝痿弱、耳聋、消渴、阳痿、尿频。健康人食用能充润五脏,强身健体。

羊骨:能补肾,强筋骨,治虚劳、腰膝无力、筋骨挛痛、久泻、久痢。肾脏虚冷致腰脊转动不便者,可取羊脊骨1具,煮烂,捣碎,蘸蒜,空腹食用,这种羊脊骨粥,疗效显著。

羊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对风热目赤、热毒疮疡有一定疗效。对肺结核,尤其是早期浸润型病变者,可将新鲜羊胆的胆囊口用线扎紧,用清水洗后隔水蒸1~2两小时,早晨空腹或睡前吞服,每天1只。也可分次服用或制成丸剂、粉剂服用。

羊角:功用近似羚羊角,具有镇静、退热、益气、安神的作用,可防治高血压之头痛、产后腹痛、经痛。对小儿惊风者,可将羊角烧焦研碎,日服2次,每次2。5克(5分)。

羊血:止血,祛瘀,生饮解诸毒。人觉中毒,饮羊血1升,即可缓解。服砒霜者,马上灌服羊血,可以存活。把羊血煮熟,拌醋食用,治大便下血效果极好。

羊的全身都是宝,生物制药业已利用羊脏器生产细胞色素丙、肝浸膏、胎盘粉、SOD粉等。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羊肉和脏杂的食疗保健和药用价值将会在人们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查看详细

牛肉和羊肉怎么区别?

1、牛肉的纤维较粗、羊肉纤维较为细嫩。

2、牛肉比较厚实,羊肉相对而言软滑。

3、牛肉颜色较深。

4、从脂肪上看牛肉脂肪会黄一些。

扩展资料

牛肉

一看,看肉皮有无红点,无红点是好肉,有红点者是坏肉;看肌肉,新鲜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鲜肉的脂肪洁白或淡黄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泽,变质肉脂肪呈绿色。

二闻,新鲜肉具有正常的气味,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三摸,一是要摸弹性,新鲜肉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次品肉弹性差,指压后的凹陷恢复很慢甚至不能恢复,变质肉无弹性;二要摸黏度,新鲜肉表面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次新鲜肉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粘手,变质肉严重粘手,外表极干燥,但有些注水严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见到外表呈水湿样,不结实。

羊肉

一看颜色。绵羊肉肌肉呈暗红色,肉纤维细而软肌肉间夹有白色脂肪,脂肪较硬且脆。山羊肉肉色较绵羊肉淡,有皮下脂肪,只在腹部有较多的脂肪,其肉有膻味

二看肉上未去净的羊毛形状。绵羊肉毛卷曲,山羊肉毛硬直

三看肋骨。绵羊肉肋骨窄而短,山羊肉肋骨宽而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牛肉百度百科-羊肉

查看详细

老羊肉怎么腌制才嫩?

腌制羊肉

原料:瘦羊肉500克、精盐15克、胡椒粉5克、芝麻50克、小茴香3克、孜然5克、花椒粉5克、面粉15克、味精2g、辣椒粉2g

做法:

1、将瘦羊肉去掉筋膜,洗净血水,切成小块放入盆中。

2、依次加入精盐、芝麻、胡椒粉、孜然、小茴香、花椒粉、面粉和味道,揉搓拌匀,腌制两小时以上。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5 热度: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