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是什么?

川芎是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通经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月经不调,闭经,头痛,胁腹腹痛,还有风湿痹痛等。常配白术,苏梗,香附等理气疏肝的药物。若血瘀闭经,痛经,常与赤芍,桃仁同用。治疗头痛,头风,身体调达气血的用药,经常会用到这味药。

川芎是一味中药,它的作用主要是活血行气,血风止痛,因为辛香温燥能上达头面,下入血海,称之为血中之气药。主要用于血瘀引起的很多病症,包括头痛,胸痛,小腹痛等。对于瘀血导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还有其他一些症状。可以跟当归,白芍配合使用。

中药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杂质,洗净,切薄片,干燥备用。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药理论认为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常用于内服,主治头痛眩晕、风湿痹痛、胸肋刺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寒痹痉挛、痈疽疮疡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川芎既为妇科要药,又系治疗头痛良方,尤以疗理风寒、风热、血虚之头痛著称。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川芎提取液对抑制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制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川芎中所含有的川芎嗪、阿魏酸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川芎中所含的川芎内酯有平滑肌解痉和抑制肠肌、子宫收缩等作用;川芎制剂还具有抗放射线作用。

以川芎、绿茶叶、杭白菊各3克,用沸水冲泡当茶饮,可作为风热头痛的辅助治疗;四物汤(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四味中药配伍),水煎取汁服用,具有补血调经之功用;当归15克、川芎9克,荆芥穗4克(焙炒微黑存性),水煎取汁服用可治产后血晕;川芎9克,细辛、白芷、决明子、白菊花各5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服用,适用内寒头痛等症;川芎9克,细辛、川乌各5克,元胡、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可止妇女痛经;川芎9克,元胡、香附、五灵脂、蒲黄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常用于闪挫跌损和慢性肝炎、肝胆疾病所引发的胁肋疼痛。

川芎也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比如常用的益母丸、人参败毒丸、十全大补丸、再造散、柏子养心丸、越鞠丸等中成药均含有川芎。取川芎、红花等量,水煎取汁服用,有助于鼻咽癌化疗的敏感性。

但川芎为血中气药,辛温走窜而行气,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与禁忌,凡阴虚火旺、下虚上盛、肝阳火盛、年迈气弱、气逆呕吐、月经过多等均应忌用。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

(叶代峻衷维纲)

川芎(。)别名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是四川省的著名地道药材,主产于灌县和崇庆县,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川省其余地区和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也有种植。以根茎入药。含阿魏酸、川芎嗉、4-羟基-3-丁基酜内酯、大黄酚、瑟丹酸、川芎内酯等。药理实验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压、抗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味辛,性温。有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的功能。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胸胁胀痛、感冒风寒、头晕头痛、风湿痹痛及冠心病心绞痛等症。

一、形态特征

高30—70cm。根茎呈不规则的拳形团块,常有明显的轮状结节,外皮黄褐色,切面黄白色,表面密生细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向沟纹;上部分枝,中部和基部的节膨大如盘状,基部节上常有气生根。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边缘不整齐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细小,两面无毛,仅脉上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和苞片有短柔毛;花小,白色,萼齿5;花瓣5,椭圆形,顶端短尖突起、向内弯;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双悬果卵形,有窄翅(图14—22)。

图14—22川芎形态图

1。花枝2。根茎3。花4。果实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特性

在主产地四川省灌县,川芎的生长期280—290天。1月中耕培土时要扯去地上部分,称为“薅冬药”,可以以此为界,把生长期分为前期和后期。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曾分期取样,观察了川芎在前、后期的生长特点(图14—23、24)。

图14—23川芎地上部分生长量的变化

图14—24川芎干物质积累与根茎体积膨大的变化

1。前期

8月栽种后,茎节上的腋芽随即萌动,抽出幼叶。栽后一个月生长较慢。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地上部旺盛生长,叶内干物质逐渐增加,11月上旬增加最快。11月中旬株高、株幅和叶片数基本固定,叶内干物质积累速度渐趋缓慢;12月中旬后由于部分叶片枯黄掉落,干物质反略减少。前期植株多为基生叶丛,仅部分植株有1—2根短小的幼茎。

栽后一个月左右可见新的根茎形成。11月中旬前地上部旺盛生长时期,根茎干物质积累不多,体积膨大的速度快于物质积累;地上部生长转缓后,根茎才迅速生长充实,物质积累速度便逐渐超过体积膨大的速度,12月上旬积累最快。“薅冬药”前大约两个月,根茎积累的物质占前期的80%以上或全生长期的40%以上。

2。后期

薅冬药时部分叶片仍呈绿色,扯去地上部一周后陆续出土返青。2月中旬后普遍抽茎,此后茎叶生长随气温增高而日益迅速。3月下旬茎叶数基本稳定,4月下旬以后生长渐慢。地上部干物质后期一直增加,积累速度越来越快,4月末至5月上旬最快,接近收获才缓慢下来。

根茎干重在“薅冬药”后一个月略微增加。随后约一个半月,由于抽茎长叶消耗了贮存的养分,体积虽仍在长大,干物质却不断减少,干物率显著下降。3月末根茎干重降至后期的最低点。此后根茎迅速生长充实,物质积累日益加快,积累速度又逐渐赶上并超过体积膨大的速度。收获前大约一个半月,根茎干物质积累几为后期的全部或接近全生长期的一半。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川芎喜温和的气候,在四川多栽于海拔500—1000m的平坝地区或丘陵。灌县栽种川芎的平坝地区海拔700m左右。据1954—1980年的气象记录,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5℃;栽种适期8月上旬,平均气温25。0℃,收获适期5月下旬,平均气温20。9℃;全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为310。1日,积温5315。7℃;降雪5。5日,降霜26。0日,霜期96。6天。栽培地宜日照充足;但出苗阶段忌烈日曝晒,需盖草荫蔽,否则幼苗易枯死。秋春两季日间晴朗、清晨有露、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对川芎生长最有利。川芎的繁殖材料常在海拔900—1500m的山区培育。海拔较高的山区气候较寒冷,可选向阳处;低山则应选半阴半阳的地方,如日照过强,气温过高,常易发生虫害。

川芎宜在雨量充沛、比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灌县年降水量1243。7mm,平均相对湿度81%。幼苗出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表土过干,容易缺苗。高温季节若雨水过多,地内积水,块茎易罹病腐烂。

川芎不可连作,否则病虫害严重。平坝地区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过沙的冷沙土不易保水保肥,过于粘重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通透性差,排水不良,都不宜栽种。山区培育繁殖材料最好选荒地,也可以用休闲2—3年的熟土,土质可以稍粘。

川芎根系多分布于表土层,要求表层土壤能供给充足的养分。因此生长前期要及时勤施追肥,促使植株较早长成健旺的绿色部分,使根茎在当年能积聚较多的同化产物,奠下第二年良好生长的物质基础。川芎喜有机肥,对氮素肥料很敏感,在施用一般农家肥料的基础上,加施氮肥能显著增产;施氮时配合施用磷、钾能增进肥效,更多地提高产量(表14—39)。

表14—39氮磷钾化肥对川芎产量的影响

注:每亩用肥量:农家肥——猪粪尿,草木灰100kg,土粪;N——硫酸铵25kg,P——过磷酸钙40kg,K——硫酸钾10kg。

三、栽培技术

(一)整地

山区培育繁殖材料,选地后除净杂草,就地烧灰作基肥,耕地深25cm左右,耖细整平,依据地势和排水条件,作成宽1。7—1。8m的畦。平坝地区栽培前作多是早稻[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早稻前茬最好是苕子、紫云英等绿肥。早稻灌浆后放干田水,收割后铲去稻桩,开沟作畦,畦宽约1。6m,沟宽33cm,深约25cm,把表土挖松耖细,整成鱼背形。最好先用堆肥或厩肥撒施畦面,挖土时使之与表土混匀。

(二)繁殖方法

川芎用无性繁殖,繁殖材料是带有节间的地上茎茎节,习称“苓子”,主产区历来在山区培育。

1。培育“苓子”

12月底至1月中旬,在平坝地区挖取部分川芎根茎(称为“抚芎”),除去须根泥土,运往山区。栽种期不应迟于2月上旬。栽时在畦上开穴,株行距24—27cm见方,穴深6—7cm。每穴栽抚芎一个,小抚芎可栽两个,芽向上按紧栽稳,穴内施堆肥或畜粪水,盖土填平。

3月上旬出苗。3月底至4月初苗高10—13cm时亮蔸疏苗,扒平穴土,露出根茎顶端,选留粗细均匀、生长良好的地上茎8—12根,把其余的从基部割除。疏苗后和4月下旬各中耕除草一次,同时施追肥,用畜粪水和腐熟饼肥混合浇穴。

7月中、下旬茎节显著膨大、略带紫褐色时为收获适期,应选阴天或晴天露水干后,抓紧采收。收时挖起全株,将受虫害的和根茎腐烂的剔除,留下健全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干后供药用)。把茎秆捆成小束,运至阴凉的山洞或室内,地上铺一层茅草,将茎秆逐层放上,上面用茅草或棕垫盖好。每周上下翻动一次;如堆内或贮存处温度升到30℃以上,应立即翻堆检查,防止腐烂。

8月上旬取出茎秆,割成长3—4cm、中间有一节盘的短节,就成繁殖用的苓子。依据苓秆粗细和着生部位不同,通常把苓子分为大当当、大山系、正山系、细山系、纤子、软尖子和土苓子(图14—25)。其中正山系和大山系较好,栽后出苗整齐,长势较佳;软尖子和纤子是苓秆上部的节,多纤细,节盘不甚突出,贮存的养分少,最好不用。

图14—25川芎苓子

1。大当当2。大山系3。正当系4。细山系5。纤子6。软尖子7。土苓子海拔1000m左右的地方或邻近没有山的新产区栽培川芎,有利用本田苓子来繁殖的。以本田苓子繁殖,早春要亮蔸疏苗;收获期延至6月底或7月上、中旬;茎秆需贮藏1—2月,如贮藏得当,也能获得较好的苓子。川芎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据收获时测定,茎叶干重与根茎干重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916±0。076。本田培育苓子须疏苗,必然影响根茎生长;茎秆贮藏期较长,茎节内养分消耗较多,并易遭虫害;连续多年用本田苓子作种,还容易发生根茎变形等退化现象;所以只要有条件,川芎苓子仍宜在山区培育。

2。栽种

8月上、中旬为栽种适期,不宜迟至8月下旬。如栽种过迟,当年生长期短,会使入冬前根茎的物质积累减少。栽前应仔细挑选苓子,把受虫害的、无芽或芽已萌发的剔除。栽时在畦上横开浅沟,行距约33cm,沟深2—3cm。每行栽8个苓子,株距20cm左右;行间两端各栽苓子两个,每隔6—10行的行间密栽苓子一行,以备补苗。苓子须浅栽,应平放沟内,芽向上按入土中,使既与土壤紧密接触,又有部分节盘露出土表。栽后用筛细的堆肥或土粪掩盖苓子,必须把节盘盖住。在畦面铺一层稻桩或稻草,减少强烈日光照射或暴雨冲刷的影响。

近年有些药农以中稻为川芎前作,乃采取育苗移栽的办法;8月上旬把苓子密植于事先备妥的苗床,任其生根出苗,待中稻收割后带土移栽于本田,效果亦好。

(三)田间管理

栽后如连晴不雨,可引水入畦沟灌溉,使表土保持湿润。半月左右幼苗出齐,揭去盖草,随即中耕除草一次,以后约每隔20天再中耕除草一次。中耕时只能浅松表土,以免伤根。前两次中耕应同时补缺苗,挖取密栽于行间的幼苗,带土移植。1月上、中旬部分叶片枯黄时薅冬药,先扯去地上部分,再中耕除草,并将行间泥土壅在行上。

前三次中耕除草后各施追肥一次,用畜粪水与腐熟饼肥或氮素化肥混合穴施;第三次施水肥后,还要用土粪、草木灰、腐熟饼肥等拌匀,施于植株基部。三次追肥须在栽后两个月内施下,以及时供应地上部生长盛期的需要。第二年3月上旬可施一次春肥,用畜粪水加少量氮素化肥淋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曾作过春肥试验,每亩施猪粪尿750kg,硫酸铵7。5kg,硫酸钾2。5kg,干根茎产量增加了17。4%。

主产区给川芎施肥,特别强调施饼肥,甚至有“一斤饼肥增产一斤川芎”的说法。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就此进行的试验表明,在饼肥缺乏时,以化学肥料全部或部分代替饼肥,同样能获得相似的甚至较高的产量(表14—40)。

表14—40饼肥和化肥肥效试验的川芎产量

注:农家肥与表14—39相同,饼肥是菜籽饼每亩100kg,化肥与表14—39的NPK处理相同。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

(。)

俗称“水冬瓜”。使用根茎已腐烂的苓子作种,或雨水过多、排水不良致使土壤过湿时容易发生;通常近收获时发生较多,对产量影响较大。染病块茎内部腐烂,呈黄褐色浆糊状,有特殊臭味,地上部枯黄凋萎。防治方法:在挖取抚芎和收获苓秆时严格挑选,剔除已经染病者;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白粉病

(DC。)

夏秋季发生较多。叶背和叶柄密布白色粉状物,叶片逐渐变黄枯死。可用石硫合剂或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药剂防治。

3。叶枯病

(。)

常在5—7月发生。叶上呈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焦枯。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

4。川芎茎节蛾

(。)

土名“臭鼓虫”,是主产区的主要虫害。在四川灌县每年发生4代,第四代以蛹态在川芎残株或地面落叶间越冬。山区育苓阶段为害最烈,幼虫从心叶或叶鞘处蛀入茎秆,咬食节盘,致使苓子不能作种。在平坝地区为害又造成缺苗。防治方法:育苓阶段可用80%敌百虫100—150倍水溶液喷雾,并注意着重防治第一代二龄前幼虫;平坝地区栽种前严格选择苓子,并用5∶5∶100的烟筋、枫杨叶(麻柳叶)和水,共泡数日后浸苓子12—24小时。

5。蛴螬

9—10月发生。咬食幼苗基部。稻田栽培的不常见,旱地栽培的有时发生较多。

其它尚有锈病()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栽后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收获过早根茎不够充实,产量低;过迟则气温增高,雨水多时病害常易蔓延。收时选晴天挖起全株,抖掉泥土,除去茎叶,将根茎在田间稍晒后运回。

(二)加工

根茎运回后应及时干燥,一般用柴火烘炕。炕时火力不宜过大,以免表面炕焦;每天翻炕一次,使受热均匀。2—3天后,根茎逐渐干燥变硬,散发出浓郁香气,即取出放入竹制撞蔸,来回抖撞,除尽泥土和须根,选出全干的即为成品。续炕时下层放鲜根茎,上层放半干的,逐日翻炕,直至全部炕干。炕干率为30—35%。每亩产干根茎100—150kg,高产的可达250kg。

原名芎藭。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可治鼻炎(减轻症状),鼻炎都没办法根治的,具体做法是:四五小片的川芎,用水浸泡几个小时,鸡蛋一个外皮洗净下去煮熟,然后把鸡蛋捞起来,外面裹层纱布,放在鼻梁包括鼻梁上去的额部来回滚动,不烫的话可拿掉纱布,待鸡蛋冷却,就可剥皮配刚才那些汤吃掉,天天一次,效果明显。

川芎,原名芎藭(qióng)。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

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

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腰椎间盘突出骨刺增生用川芎和山奈一起碾成粉末,再用?

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病平时是不能过度劳累的,治疗期一定要卧硬板床并注意休息,还有平时要用食疗同治以补肾强骨。 一般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感 觉及麻木异常等。治疗上可以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卧床休息 2、药物治疗 3、牵引疗法 4、物理治疗 5、推拿治疗 6、针灸治疗 7、封闭疗法 8、小针刀疗法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一般生活上要注意;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 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 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推广链接查看详细

川芎能泡水喝吗?

能泡水喝的但川芎直接泡水喝用并不理想,而且它主要治疗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血虚,血虚一般表现为口唇指甲颜色淡白,头晕眼花。川芎可以直接泡茶渴,但效果不如煎汤用好,实际上煎汤代茶饮效果比泡茶汤好的多。不过要看个人的体质是否适合服用,川芎是补血要药,用於治疗血虚,和因血虚所造成的病症,如不是血虚,长用川芎泡水喝会引起上火等不良副作用,反而有害。查看详细

川芎和葛根可以冲茶吗?

不可以。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对心肌代谢产生有益作用,同时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利用干燥箱贮存:因为干燥箱温度稳定,也隔绝空气,将葛根茶放在干燥箱中贮存不会潮湿或氧化。 2、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空腹的时候不宜食用:葛根还有一定的滋阴作用,适量的吃一些还能调节内分泌。因此在晚上的时候效果最佳,但是葛根是寒性的,所以在空腹的时候查看详细

川芎和天麻有什么作用?

川芎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在浓度在时使收缩振幅增大、心率稍慢。3、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5.抗放射作用,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天麻1、止痛研究发现,科学家在天麻上制作出了天麻注射液,这种物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起到镇静的作用,特别是对脑血管病头痛、三叉神经痛以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临床实验表明,镇痛有效率达90%,效果非常的惊人。2、降血压天麻能够有效的治疗高血压,长期服用能够起到强健筋骨、保护腰膝以及平肝益气的作用。3、保护心脏天麻还能够很好的增加外周以及冠状的动脉中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13-09-08 热度: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