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还有什么别的名称?

甜叶菊原料目前除了学名只有用品种的名称来区分。像惠农啊,守田啊,大叶啊等等,在提取后就有很多种名称,甜菊甙,甜菊苷,甜叶菊总甙[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甜菊素等等,但都是对于提取物的名称,并未对于植物的名称。

尤其注意广西等地有一种植物叫做甜茶,这个不是甜叶菊,但是最是容易和甜叶菊混淆的名称。

甜叶菊要怎样采收?

甜叶菊的采收加工:甜叶菊的叶片中含有的糖甙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加,通常以盛蕾期含甙量为最高。长江以南地区栽培的一年可收割3次,黄河沿岸各地可以收割2次,华北北部和东北、内蒙古一带每年只能收割1次。收获时,务必选择晴天,在植株离地面15~20厘米处全部剪下,当天采收的枝条应当边摘叶边摊开,不能先摘后摊,致使堆积发烧变黑,影响质量。大面积种植宜用烘干机加工干燥,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80℃,使叶子水分含量不超过10%,干燥后打捆包装。为了防止发霉变质保持绿色,在干后可装入塑料袋中,扎口密封。甜叶菊的有用部分为叶片中含有的甜味物质即醋酯配糖体,其分子中含有3个葡萄糖分子,现统称双萜配糖体,也就是一般所查看详细

甜叶菊和甜菊叶有什么区别?

甜叶菊和甜菊叶的区别如下:

1、分布范围不同

甜叶菊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巴西的原始森林。1977年由南京中山植物园从日本引进甜叶菊,1978年试种成功。中国北京、安徽、河北、山东、陕西、江苏、甘肃、新疆、云南等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引种栽培。

而甜菊叶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原始森林。国内种植基地主要是江苏,安徽两地。

2、生长环境不同

甜叶菊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甜叶菊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夜开花不耐高温。夜开花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甜叶菊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早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夜开花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而甜菊叶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

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西葫芦喜湿润,不耐干旱,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3、营养价值不同

甜叶菊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2。5-9毫克,钙22-29毫克。

而甜菊叶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甜菊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甜菊叶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4、采摘方式不同

甜叶菊以食用嫩叶为主,达到商品瓜要求时进行采收,长势旺的植株适当多留叶、留大叶,徒长的植株适当晚采叶。长势弱的植株应少留叶、早采叶。采摘时不要损伤主蔓,叶柄尽量留在主蔓上。

而甜菊叶需要在当天中午迅速采摘,傍晚或早上采摘则会影响口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甜叶菊

百度百科-甜菊叶

查看详细

甜叶菊有哪些特征?

(裕载勋)

甜叶菊()别名甜菊、甜草、糖草,因全株都具有甜味,尤其叶片最甜,故有此名。为菊科多年生草本。甜叶菊原种分布在南纬22°—26°的阿曼拜山脉中,1887年伯托尼(M。S。)在巴拉圭东部首先采集到野生甜菊标本,正式命名为,是甜菊属154种中唯一甜味最浓的,主要含有甜菊甙。1954年杰那基()阐明其染色体n=11,1964年在巴拉圭开始人工栽培,1971年在亚洲试种,以后美国、泰国、新几内亚、斯里兰卡、罗马尼亚、阿富汗等国均引进栽培,近十余年,以日本、朝鲜和我国发展种植较多,1977年我国引进试种,经驯化、繁殖扩大种植,已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积极推广生产,在广州、镇江、天津、唐山、湖南等地先后建立了甜菊甙提取厂,得到的糖甙是具有高甜度、低热值、易溶、耐热、美味、稳定等各种优点的天然甜味剂,除供国内需用外,还大量出口叶片和加工品,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与食品方面。

甜菊甙有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制成保健茶或食品添加剂可治疗糖尿病、肥胖症,又能调节胃酸,恢复神经疲劳,预防小儿龋齿等,因此,许多先进国家都把甜叶菊作为必不可少的保健品,给予相当重视。

一、形态特征

根稍肥大,约50—60条;长可达25cm。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叶对生或茎上部互生,披针形或广披针形,边缘有浅锯齿,两面被短茸毛,叶脉三出。头状花序小,总苞筒状,总苞片5—6层,近等长;花托平坦,秃净;小花全部两性,管状,花冠白色,檐部稍扩大,5裂;聚药雄蕊5枚;子房下位,1室,具一胚珠。瘦果线形,稍扁平,成熟后褐色;冠毛1列,浅褐色(图17—10)。

图17—10甜叶菊形态图

1。植株2。单花3。萼片

二、生物学特性

甜叶菊种子无休眠期,成熟种子得到适当的温度和水分即可发芽,在20—25℃的条件下发芽率较高,光能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缓慢,从子叶期到第一对真叶展开,一般约需16—24天,第二对真叶展开约需8—10天,此后每隔6—7天出现一对真叶,因此从播种到移栽定植,约需2个月左右。定植后茎叶生长盛期主要出现在5—7月,也就是气温在20—30℃为最适宜茎叶生长时期。以后主茎延伸,腋芽分化,形成花蕾。开花习性是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呈螺旋形依次开放,通常上午9时开始开花,10时左右最盛,每朵小花可开放2—3天。甜叶菊属于对光照敏感性强的短日照植物,临界日照为12小时,所以在低纬度地区栽培开花较早,在高纬度地区栽培则开花较迟。北京在7月以后正是甜叶菊生长旺盛时期,开始现蕾开花,一簇花开完需要5—7天,整个花期长达90多天。开花受精的胚珠,约需25—30天的时间才能发育为成熟的种子,当种子成熟后冠毛随风飘扬自行到处传播。甜叶菊生长发育物候期如图17—11所示。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查鉴定,认为于东经90°23′—129°5′,北纬46°40′—22°48′的范围内均可种植生产。

图17—11甜叶菊的生长发育物候期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甜叶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黑土、草甸土、黄壤、砂壤、棕壤等土地上均能种植,以疏松肥沃含腐殖质较多的土地长势良好。前茬作物以选择大豆、花生、绿豆等为宜,不适合连作。土壤pH以中性为佳,pH值小于5。5或大于7。9均不适宜。

栽种甜叶菊的地块要进行秋耕,翻耕的深浅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合理施用基肥也是增产关键之一。据黑龙江省海林农场试种的结果,认为深耕能提高产量,见表17—11。

表17—11翻耕深度与植株的生长关系调查表

从表17—11可以看出秋耕时,翻耕的深度不同对根系的发达、植株的高度以及单株干时重量均有较大的影响。

(二)繁殖方法

可用播种、扦插、分株、压条方法进行繁殖,但大面积生产多采用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法。

1。播种繁殖

甜叶菊的种子很小,千粒重仅有0。25—0。32g,饱满的种子也超不过0。45g,为此一般多采用播种育苗然后移栽定植的方式。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地温和气温低于15℃时则发芽迟缓。我国南方各省通常应用平畦播种育苗,而在北方则多用温床育苗。长江南岸的播种期以10—11月为适宜,幼苗在育苗畦内越冬,到翌年3月中下旬即可移植至大田中栽培。北方各地因冬季严寒不宜秋播,一般于2—4月利用温室或温床播种育苗。甜叶菊的种子外部附有短毛,播种前可用细沙把种子掺混起来加以磨搓,然后放在温水中浸10—12小时,播种前用少量草木灰拌种,这样有利于把种子撒得均匀。播种完毕用木板轻压种子使之与土壤接触,再用喷雾器向床面喷水一次,保持床土湿润,提高出苗率。温湿度适宜,播种后7—10天即能发芽出土。

甜叶菊种子1kg约有200万粒,但去掉夹杂物和不能发芽的,每kg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只不过60万粒左右。每100m2苗床的播种量500g,估计能出苗25万一30万株,扣除育苗期间枯萎的和间掉的弱苗,实际培育成壮苗数目约为20万—25万株,大致足够栽植12—15亩土地之用。

当幼苗生出2—4片真叶时,可适当追肥、浇水进行催苗,从播种到幼苗长出6片真叶,约需30—40天,再过一、二周待幼苗具有8—10片真叶即可定植到大田中去。

2。扦插繁殖

从3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可扦插,以现蕾之前剪取插穗扦插的,成活率较高。扦插时选符合要求的健壮枝茎,截取15—20cm长的小段,然后扦插到育苗床中,插床的湿度以保持在70—75%,温度控制在20—30℃为最宜。扦插之前应用吲哚丁酸或萘乙酸处理插条,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并对根部的发育以及植株生长均有较好的效果(表17—12)。

表17—12吲哚丁酸对甜叶菊插条、生根的效应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经过吲哚乙酸处理的发根数比对照增加4—7倍。

一般扦插苗的行株距为5×2cm,扦插后苗床的顶部需用塑料薄膜或草帘等覆盖,以便保湿保温。数天之后如插床湿度过大应适当通风透光,防止发霉,若床土过干则及时浇水保湿。总之,培育扦插苗应以短期内能够培养出根系发达、茎叶健壮、色泽正常的壮苗为目标。

3。分株、压条繁殖

一年生植株进入冬季之前,地上部逐渐枯萎,但根茎仍然有继续抽出新茎的能力。在南方老株可在田间越冬,翌春3—4月新茎丛生,可将带有新茎的老根分劈为若干单株分别定植进行繁殖。在北方可以把老株带土挖起,放入地窖中保存越冬。

到翌春分株繁殖。

此外压条虽然也能繁殖,但只限于选种工作中为保留优良单株时应用,不适合大面积栽培生产。

(三)田间管理

甜叶菊耐湿怕干,夏季高温缺雨,水分不足时,下部叶片容易脱落。通常每亩地栽苗8000—9000株,密植可增加到—株,由于栽苗较多,对肥料的要求也高,所以栽培甜叶菊需要供应足够的氮、磷、钾完全肥料。如果缺氮则叶片细小,色黄,植株瘦矮,分蘖也少,通常第一年每亩施用硫酸铵7。5—10kg,在长江沿岸各地第二年追施硫酸铵15—20kg。磷肥能促进甜叶菊发根和分蘖,增强抗性,提高质量,前期施足磷肥,可为后期生长打下基础,为此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0—25kg作基肥就能满足需要。钾肥对促进同化作用,增强植株组织,提高甜度均有好处,使用钾肥适宜勤施薄施,一般每亩用量8—10kg,每年分2—3次追施为好。追肥、灌水后地表略干可结合除草,进行1—2次松土,保持田间清洁、土壤疏松。为了促进茎叶繁茂增加产量,当苗高20—25cm时,可进行打顶、摘心,打顶后每株的新生分枝能达12—17条,这段时间正是需肥、需水的时期,应向根部追施磷、钾肥,或向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甜叶菊开花授粉阶段消耗大量养分,这时及时加强管理很有必要,茎枝交叉过密,下边的叶片容易脱落,遇有急风暴雨全株容易倒伏,因此除了追肥、浇水之外,还应结合中耕向根旁培土,注意田间排水,保持畦间透光通风,适当采摘下部的叶片,分批采收成熟的种子。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苗立枯病

(iKuhn。)

幼苗出土不久即开始发病,病菌由茎基部侵入,首先出现黄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茎基细缢干缩,由淡黄变成黑褐色甚至猝倒枯死。如遇低温多雨苗床积水,则形成严重为害。防治方法:(1)可选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块育苗;(2)播种前用50%多菌灵2kg/亩进行土壤处理;(3)发病初期用1000—1500倍的多菌灵喷雾或500锫液浇灌;(4)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扩散,及时拔除病株,用3∶1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粉处理病穴。

2。叶斑病

〔ata(Fr。)。〕

如栽植植株过密,雨后田间积水,或施用氮肥过多,茎叶组织柔嫩,在7—10月容易发生此病。其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侵染,被害叶片开始出现淡黄褐色小斑,以后逐渐扩大为黑褐色病斑,有同心轮纹,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防治方法:于5—6月间注意排水减少土壤的湿度;多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1000涪液喷雾防治;收获后清园,处理残株。

3。白绢病

(iSacc。)

在南方各省因4—5月份降雨较多,土壤湿度过大,往往容易发生。病株在接近地面的茎秆周围产生大量白色绢状菌丝,最后形成芥菜籽大小的菌核,逐渐变成米黄色乃至黄褐色。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注意田间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避免幼苗徒长;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在病株周围撒施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点片浇灌病区以控制病情蔓延。

4。甜菊茶黄螨

〔(Banks)〕

亦称侧多食跗线螨。发现害虫发生,可用20%双甲脒1000倍液喷雾防治。

5。尺蠖

又名量尺虫、造桥虫,其幼虫在晚上或日出前取食,严重发生时能将叶片吃尽,仅留叶脉,造成枝干光秃。防治方法:可保护尺蠖的天敌绒茧蜂,或用40%氧化乐果1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收获前20天禁用。

此外,为害甜菊的还有蚜虫、蜗牛等。

三、采收与加工

甜叶菊的叶片中含有的糖甙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加,通常以盛蕾期含甙量为最高。长江以南栽培的一年可收割3次,黄河沿岸各地可以收割2次,华北北部和东北、内蒙古一带每年只能收割1次(表17—13)。收获时务必选择晴天剪取枝茎,当天采收的枝条应当晚摘叶,然后摊开晾干,不能堆积,否则叶片变黑,影响质量。大面积种植宜用烘干机加工干燥,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80℃,使叶子水分含量不超过10%,干燥后打捆包装,为了防止发霉变质保持绿色,在干后可装入塑料袋中,扎口密封。

表17—13我国甜叶菊主要产区收获期一览表

甜叶菊野生性较强,花期为7—11月,种子成熟期为8—12月,8月份以后种子陆续成熟,应随熟随即采收,留种田每亩可收种子4—5kg。由于种子的成熟度、饱满度很不一致,播种前需要加以严格选别。

甜叶菊的有用部分为叶片中含有的甜味物质即醋酯配糖体,其分子中含有三个葡萄糖分子,现统称双萜配糖体,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甜菊糖甙(),分子式为。高产的每亩能收干叶150—200kg,最高有的达到500kg,叶片中含糖甙7—17%,甜甙融点196—198℃,比旋光度-39。3。应用醇提取法或水提取法均可得粗精品淡黄色甜菊榶甙,再经分离和纯化过程可得白色结晶状粉末即甜菊糖甙精品,其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

查看详细

甜叶菊有哪些生态特性?

甜叶菊种子无休眠期,成熟种子得到适当的温度和水分即可发芽,在20~25℃的条件下发芽率较高,光能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缓慢,从子叶期到第一对真叶展开,一般约需16~24天,第二对真叶展开约需8~10天,此后每隔6~7天出现一对真叶,因此从播种到定植,约需2个月左右。

定植后茎叶生长盛期主要出现在5~7月,也就是气温在20~30℃,这为茎叶生长最适宜时期。以后主茎延伸,腋芽分化,形成花蕾。

开花习性是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呈螺旋形依次开放,通常上午9时开始开放,10时左右最盛,每朵小花可开放2~3天。甜叶菊属于对光照敏感性强的短日照植物,临界日照为12小时,所以在低纬度地区栽培开花较早,在高纬度地区栽培开花较迟。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查鉴定,认为在东经90°3′~129°′,北纬46°0′~22°8′的范围内均可种植。

查看详细

甜叶菊要怎样留种?

甜叶菊的留种: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块作甜叶菊种子地。为促使其多开花结实,并形成饱满种子,在一般管理的基础上,于6月上旬,增施一次磷酸二氢钾,6月下旬再施一次磷、钾肥。

前者叶面喷施,每亩1。5千克,后者稀释浇施植株基部,每亩施过磷酸钙10千克,氯化钾7千克。作种用的植株,株高枝多,花果累累,最易倒伏,应及时设立支架,以提高种子产量。9月中旬,种子陆续成熟,应及时采收。

用塑料袋套住植株中、上部轻轻摇动,使成熟种子自然落于袋内,筛尽杂质,装入布袋放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收完种后的植株,应割下收取叶片。

查看详细

甜叶菊生长在什么地方?

甜叶菊不远万里,从故乡南美洲巴拉圭、巴西的原始森林漂洋过海来到我们中国。

甜叶菊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枝条和叶子都有点像薄荷。生长在我国的温带地区。

夏天,甜叶菊开出一簇簇淡红色的小花,小花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人们发现,在这种植物叶子里含有一种物质——甜叶菊甙。提取出来后是纯白的粉末,很像绵白糖,但却要比白糖的甜度足足高出300倍!多么可观的数字。

可是,人平时多吃糖就会胖,牙齿也有了洞,多吃糖还会患上可怕的动脉硬化症。甜叶菊提取出来的糖比白糖还要甜上300倍,那对人类不更没好处了吗?

不会的。多吃白糖对人体是有害,因白糖热量很高。而甜叶菊是低热量糖尽管吃起来特别解甜瘾,可是对人体却根本没有不良反应。

要说甜,糖精也不逊色。在我们日常吃的冷饮、面包、罐头中都可能含有糖精。它是人工合成的甜剂,对人体有不良反应,已经被许多国家禁止使用了。这使得科学家们又把眼光放在那些对人体无毒害的天然植物上了。

甜叶菊那么甜,而又是对人体无害的天然植物,当然是当之无愧的制糖植物了。

如果有一天食品甜叶菊代替了白糖和糖精,人们可以无顾忌地大饱口福了!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6-28 热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