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什么?

是一种药材,它是一种很补的药!!

天麻是一种中药药材这种药的主要功效是祛风定惊与治疗头痛,强健筋骨都有一定的效果。一般多用于中风和头晕目眩者,这种药材一般生长在森林比较阴潮的地方,如果这些生长习性比较特殊,而且怕冻怕汗还怕高温,所以是比较珍贵的药材。

天麻是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药材,多数是在用于治疗患者头痛疾病。这种药材的生长习性是比较特殊的经常会要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当中,而且此味药还具有镇静的作用,所以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徐锦堂、沈栋侠)

天麻(。)别名赤箭、木浦、明天麻,为兰科多年生共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吉林、台湾等省区,以长江两岸山区生长较多。随着野生变家栽的成功,当前全国各地都有人工引种天麻分布。以地下块茎入药。近年来已从天麻中分离出近10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天麻甙、香草醛、香草醇、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β-谷甾醇、胡萝卜甙,柠檬酸及其单甲脂、琥珀酸以及棕榈酸和蔗糖等。

我国利用天麻治病,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甘、性微寒。能益气、定惊、养肝、止晕、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湿腰腿痛、口眼歪斜、四肢痉挛、肢体麻木、眩晕头痛、小儿惊厥等症。近年来一些医疗单位临床证明天麻素注射液有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作用,对治疗晕眩和脑脊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神经症状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此外,还有将天麻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药物,可以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

一、形态特征

本种与蜜环菌〔(Vahl。exFr。)Quel〕共生。高30—150cm。块茎肉质肥厚,椭圆形,有顶生红色混合芽的箭麻与无明显顶芽的白麻和米麻。一般长3—12cm,直径2—7cm,重100—200g,最大的重1000g以上,外表有均匀的环节,节处有膜质鳞片和不明显的芽眼。茎单一,倒柱形,一般有7节,黄红色,有白色条斑。没有绿色叶片,只有退化了的小鳞片叶。叶呈鳞片状,膜质,互生,浅褐色,上部展开分裂为二,下部鞘状抱茎。总状花中顶生,苞片膜质,窄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1—1。2cm,花淡黄绿色或黄色,萼片和花瓣合生成歪筒,口部偏斜,顶端5裂;合蕊柱长5—6mm,顶端有2个小的附属物;子房倒卵形,柄扭转,蒴果长圆形、浅红色,长1。5—1。7cm,有6条纵缝线。一个果中有种子3万—5万粒。种子细小如粉状,放大五十多倍可看到种子为纺锤形或弯月形(图14—32、33、34)。

图14—33天麻种子

图14—32天麻形态图

1。花序2。果实3。块茎

图14—34箭麻顶生混合芽的分化

二、生物学特性

(一)天麻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天麻在系统发育的进化历史中,形成了对冷凉、湿润环境的适应特性。人工栽培天麻,必须了解天麻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或创造适宜天麻生长的小气候环境,运用农业措施来充分满足天麻生长的需要,获得应有的收效。

1。地势

天麻的自然分布和海拔高度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如我国盛产天麻的西南地区,因纬度低,气温高,天麻多半生长在海拔1300—1900m的高山区。东北地区,因纬度高,气温低,天麻分布在海拔200—700m的低山或丘陵地区。如地势过高,温度偏低,湿度大,天麻生长发育缓慢;地势太低,夏季炎热,对天麻及蜜环菌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人工栽培时,如能根据天麻和蜜环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控制夏季的高温及冬季低温,安排适宜栽种时期,可以不受海拔高度的限制,无论在平原、高山、南方炎热地区或东北低温地区都可引种栽培。如江苏南京引种天麻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2。气候

(1)温度

温度是影响天麻生长的首要因子。天麻喜生长在夏季凉爽、冬季又不十分严寒的环境。对温度反应较敏感,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天麻的生长、产量和质量。天麻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与产区自然温度的季节性变化相适应。当春季温度开始回升,地温达10—12℃以上时,经过冬季休眠的天麻开始萌动生长。地温达15℃以上时,天麻生长渐趋旺盛,子麻顶端分生组织细胞迅速分裂、伸长和增大,形成大小不同的新生块茎。一般5月下旬至9月上旬,地温在20—25℃之间时,为天麻生长的旺盛时期。但夏季土温持续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受到抑制,产生“鸟头状”的箭麻。因此高温季节,应防暑降温。当秋末冬初,气温低于15℃时,天麻新生子麻(块茎)的生长速度减慢,逐渐停滞进入越冬休眠。

天麻较耐寒,如吉林省抚松县,在海拔774。2m地区,1月份平均温度可达-15。7℃,最低温度为-34。7℃,仍有野生天麻分布。因当地有积雪覆盖,冻土层下的地温在5℃以上,故天麻可正常越冬。若铲除积雪,天麻会遭受冻害而腐烂。天麻耐寒能力强弱,还与土层内低温的稳定程度有关,若地温起伏幅度大,久暖骤寒或久寒忽热,都会影响天麻块茎安全越冬,而发生腐烂。箭麻最易遭受冻害。

天麻休眠越冬是生态生理的特性。作种用的白麻和箭麻,冬季都应保存在2—5℃低温条件下,经过2个月左右,使其度过低温休眠期,方能从休眠状态转入萌发阶段。已经满足了低温要求的天麻,如无合适萌发温度时,块茎仍然不萌发。天麻解除休眠后的萌发快慢,亦与休眠中接受的低温条件有关。块茎在低温下处理时间长,则萌发势快;相反,则萌发势慢。

(2)湿度

产区年降雨量在以上,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最适宜天麻生长。尤其在6—8月天麻生长旺季,需要较多的水分,而9月下旬,雨水过多天麻反遭蜜环菌危害。

天麻产区的土壤含水量,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质地而有较大差异。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含水量常保持在50%以上,而陕南风化石渣土中,土壤含水量仅有14—18%。较高的土壤湿度,有利于天麻和蜜环菌生长,但土壤湿度过高,容易引起天麻腐烂。

(3)光照

天麻从栽种到收获,整个无性繁殖过程都在地下。阳光对其无大影响。正因为有这种特性,在室外、室内、防空洞、地道,有光无光都可栽培。但有性繁殖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箭麻出土后,强烈的直射光为害天麻茎秆,发生日烧病,导致植株死亡,故育种圃应搭棚遮荫。此外,在低山区引种时,强光直射会提高地温,在炎热的夏季,应搭棚遮荫,使天麻度过炎夏。

(4)风

大风对抽薹开花的天麻有危害性。大风会吹折花薹,影响种子收获量。因此,出土后的花薹须插竹竿捆绑,防止倒伏。

3。土壤

土壤质地对天麻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天麻适宜生长在含有丰富腐殖质而湿润的砂质壤土中。这种土壤土质疏松、保水性强、透气性好。土壤酸碱度适宜在pH5—6。5。一般粘质土壤透水性、透气性较差,雨水过多时易造成土壤板结,阻碍天麻的呼吸代谢与蜜环菌的生长。室内、地道、防空洞等场所培育天麻,多半不用自然土壤,而用黄砂与稻壳等物混合后代替土壤作填充物,效果较好。种过天麻的土壤或填充物,不宜反复使用,因天麻与蜜环菌的代谢产物,被土壤或填充物所吸附,对天麻与蜜环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甚至造成箭麻腐烂,影响产量与质量。

4。地形

海拔较高的山区,天麻大多生长在陡度5°—10°的半阴半阳的山坡。南方平原丘陵山地适宜栽种于北坡。

5。植被

植被是野生天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一般天麻生长在山区杂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区,在森林砍伐后次生的竹林及灌丛中天麻生长良好。同生植物种类较多,主要有各种竹类、锦带花、青冈、板栗、水冬瓜、野樱桃、桦木、牛奶子、五倍子等以及禾本科草本植物、蕨类、苔藓植物等。其中一些植物的根或半腐烂的根,以及枯枝落叶、树皮碎屑,生长蜜环菌后,成为天麻营养的来源。同时这些植被为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与荫蔽、湿润的生态环境。因此有的地区往往选择林中栽种天麻。在天稍干旱时,有利于天麻生长,但遇大旱年,干旱时间长,林中土壤水分都被茂密的树根所吸收,林中土壤湿度反而不及蔽荫地,土壤干旱会影响天麻生长。在选地时应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选择林地或蔽荫地栽种天麻。

(二)天麻的生长发育

1。种子萌发

天麻种胚由胚柄细胞、原胚细胞和分生细胞组成。种子无胚乳,靠“共生萌发菌”提供营养而萌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于70年代末曾先后分离筛选出紫萁小菇(。)等多种天麻共生萌发菌,通过接菌播种得到了发芽的原球茎。6月上、中旬种子播种后,共生萌发菌以菌丝形态由胚柄细胞侵入原胚细胞。菌丝侵入前期,被菌侵入的原胚细胞的细胞核明显增大,细胞质变浓,液泡也有所增大,此期被菌侵染的细胞,具有消化侵入菌丝的能力,称之为消化细胞。共生萌发菌侵入后期,原胚细胞体积增大[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液泡几乎占据整个细胞,细胞核贴近细胞壁,多糖颗粒迅速增多增大。而其它原胚细胞,多糖颗粒也明显增多。此后,共生萌发菌继续侵入新的原胚细胞,而原来的消化细胞则被菌丝充满,细胞核、细胞质消失,出现大量较粗的菌丝集结,变成菌丝结集细胞。当共生萌发菌侵入种胚后,分生细胞即开始大量分裂,种胚体积也迅速增大,直径显著增加,10天左右,渐与种皮等宽。种胚继续膨大,20天左右种子成为两头尖中间鼓的枣核形,胚逐渐突破种皮而发芽,播后26天就能观察到长0。8mm、径0。49mm的发芽原球茎,7月份发芽最多。

2。地下茎的生长与无性繁殖

发芽后的原球茎,靠原共生萌发菌提供的营养,不管其能否接上蜜环菌,在当年都能分化出营养繁殖茎,开始进行第一次无性繁殖。但只有与蜜环菌建立了营养关系的原球茎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形成健壮的新生麻,否则即自行消亡。播种后30—40天,约7月中、下旬,原球茎开始明显看到乳突状苞被片突起,营养繁殖茎突出苞被片生长,可达7—8节,如果未接上蜜环菌,新生的营养繁殖茎细长如豆芽状,在其顶端生一个小米麻后消亡。有个别原球茎,在8月份与蜜环菌建立了营养关系,称接菌的原球茎。所分生出的营养繁殖茎短而粗,长0。5cm左右。其顶端一节迅速膨大,11月份就能观察到长2。6cm、宽1。4cm的小麻米,最大的如小手指大。蜜环菌以菌索形态侵入营养繁殖茎,也有少数侵入原球茎,当年与共生萌发菌同时存在于营养繁殖茎与原球茎的不同细胞内,被蜜环菌侵入的细胞细胞核变畸形,消化蜜环菌而获得营养,原球茎在形成健壮的白麻后逐渐消失,而共生萌发菌也随之消失。天麻是一种与两种真菌共生完成生活史的特殊植物。与此同时,营养繁殖茎可长出7—8个侧芽,芽互生,也为数节组成。侧芽顶端一节膨大成小白麻。在侧芽上还可以长出三级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进入休眠期。

次年4月初,种子繁殖的小白麻和米麻结束休眠,开始萌动生长。进行有性繁殖后第二次无性繁殖。天麻的大小块茎,实际上是短缩肥大的地下变态茎,其顶端生长锥可分化形成子麻,其余节位上的侧芽亦可相继萌生出短缩枝状茎,其茎的顶端同样膨大形成新的块茎。这些分枝称一级分枝,在一级分枝的基础上,再进行二级分枝,三级分枝,天麻这种多芽萌发的分枝特性,是天麻无性繁殖的基础。到冬季11月份收获时,箭麻的产量可达到30%左右,平均重105。4g,最大者长13。5cm,直径6。1cm,重211g。

3。开花结实

具有顶芽的天麻块茎称箭麻,春季地温升高,箭麻出土抽薹开花,其生长速度与气温有密切关系(表14—45)。在湖北利川市福宝山,5月下旬平均气温达14℃左右时;天麻地上茎开始出土,6月份平均气温达到20℃左右,为茎秆迅速生长期,7月中旬气温升高到23℃左右,停止生长,7月下旬倒苗。经历70天,完成地上茎生长繁殖的全过程。而北京于4月下旬平均气温17℃左右时天麻出苗,6月上旬气温达到26℃左右,天麻倒苗,只用了50天时间完成全过程。天麻为无限花序,下部花朵先开放,直至顶端的花开放后,株高停止增长。

表14—45不同地区和海拔高度天麻生长物候期

天麻为两性花。花药在合蕊柱的顶端,雌蕊柱头在蕊柱下部,花粉粒之间有胞间联丝相连,花粉呈块状不易分开。在自然界天麻靠昆虫传粉,传粉昆虫有隧蜂及花萤。自花和异花都可授粉。自然授粉率一般在37—85%,辅以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结实率。在一天之内开花动态,不同气候条件下也有差异。福宝山夏季温度较低,湿度大,以中午12时气温升高到25℃,相对湿度在50%左右时花开放最多。而北京夏季温度高,湿度小,在一日内以上午10—12时、夜间2—4时相对湿度较高,温度约20—30℃时开花比较集中,出现两个高峰。据试验,在正常的自然温度条件下,开花的当日和次日授粉,结实率都达100%,第四日授粉便降到10%。若在温度较低的室温内,可以延长授粉时间。第八天后授粉还可结实,但结实率低,一般在开花后三天之内应进行人工授粉。

果实和种子发育特性:

天麻授粉后,花逐渐凋谢,果实逐渐长大。在北京室内条件下,大约12—13天停止膨大,授粉后18—19天种子可以成熟。在果实将要开裂时是最适宜的采果期。种子的成熟度可分三个阶段:

天麻为多年生共生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功能主治

天麻

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天麻是一种中药,是植物天麻的块茎,春季出土的成为春麻,质量比较差,冬季出土的成为冬麻,质量比较好。天麻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的作用,可以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耳鸣,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的高血压,一般配伍钩藤,石决明,杜仲等同用,比如天麻钩藤饮,也可以用于肝风内动所致的惊风抽搐,比如小儿的急慢惊风,破伤风等。

天麻主要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等作用,但是建议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再进行药物的服用,天麻可以用来缓解疼痛。另外天麻对于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具有治疗的作用。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头痛,头晕首先需要查找原因,建议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检查。测量血压,化验血糖,血脂,做脑ct,明确就没有脑供血不足,或者腔隙性脑梗塞。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它是天麻的块茎,它主要的功效有平肝息风,它可以治疗由于肝炎上亢而引起的头昏头痛、耳鸣目赤,这时候就与钩藤等等同用,第二,它可以治疗内耳眩晕,临床上也叫做眩晕综合征,它主要见症就是事物旋转、恶心呕吐、耳鸣,这时候就用它和半夏、白术,有一张方子叫半夏白术天麻汤,第二,天麻还有息风止痉的作用,这个当中它要跟蝎子、蜈蚣这类一起用,可以息风止痉。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春、冬两季均可采挖,冬至以前采挖者称“冬麻”,质佳。立夏之前采挖者称“春麻”,质次。采挖后洗净,用竹刀刮去外皮或用谷壳擦去外皮、蒸透、用无烟火烘干。

天麻炖猪脑可以放盐吗?

做法(一)原料食材天麻15克、猪脑髓一副、枸杞几颗天麻炖猪脑葱段、姜片、料酒、花椒水、白糖、味精、香油、盐适量烹调步骤1、天麻洗净,放入碗内,加入料酒、白糖上笼蒸约40分钟,取出切片;2、猪脑放入砂锅内,加入花椒水、葱段、姜片、盐和沸水,大火炖熟;3、拣去葱段、姜片,加入天麻片、味精,煮沸后淋入香油即可。做法(二)原料天麻15克,猪脑1个步骤天麻洗净、切片,猪脑洗净。将猪脑、天麻片放入搪瓷盆内隔水炖熟。功效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补。适宜于肝虚型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综合症、神衰、头晕眼花及脑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等症。查看详细

天麻和玉竹泡茶有什么功效?

天麻味甘,性平。有平熄肝风,解除痉挛的作用。特别是对偏正头痛,口眼歪斜、中风痰壅等症,功效较好。玉竹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两药合用泡茶,可起到平肝熄风,养阴润噪生津止渴作用。查看详细

天麻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好哪种是野生的?

天麻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为“春麻”质次。查看详细

什么样的天麻才是好天麻?

外形美观、麻线均匀、鹦歌嘴饱满肚脐眼明显、肩宽肉厚、才是好天麻的象征。一:假天麻不能买。随着消费者对天麻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世场上的假天麻越来越少,但是天麻粉和天麻片中还是有不少假货存在,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以免上当。二:毒天麻不要买。所谓毒天麻就是用硫磺长时间薰制的天麻,这种天麻长期食用会引起慢性中毒,一定要小心。这种天的特点是外表光滑,颜色特白,表面有一层硫磺粉末。管是野生还是家种的,这种天麻是没有购买价值的,这种天麻很好识别,就是天麻只有一张皮,切开中间是空的,很少肉质层。肉,这种天麻一般是天麻多代连种品质退化的天麻,其药用价值只有正常天麻的百分之几。骗人的鬼话。天麻生长过程中是靠一种真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4 热度: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