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香薷的植物是什么

植物都有自己的别名在,这是集合了各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取的名字,相对于学名的严谨,俗名一般会更加的形象,更加贴合它的特点;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种植物,他的俗名就叫做香薷,这种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非常的常见,所以认识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作为一种中药材,香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别名香薷的植物是什么?

别名香薷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棱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石香薷或江香薷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功效。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薷有发汗解热作用[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该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该品的适应范围了。香薷10g,白扁豆、厚朴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红楼梦》中林黛玉喝的便是这种。

东之水鲫香薷用着怎么样,还贵?

相当好用,本品是引进日本东京水产诱料元素鲫香薷是多种诱鱼多种香源组成,另加天然奶香,有较强的诱食性,不乱层、不乱窝,添加少许威猛无比,每次开料100克鱼饵约为2掏耳勺左右,特适合鲫鱼、草鱼、鳊鱼。查看详细

香薷为什么被称为夏月麻黄?

因表证夏季多夹暑湿,而香薷化湿祛暑和中,故有“夏月麻黄”之称相同点:发汗,利水,表虚有汗忌用不同点:麻黄开宣肺气平喘,并通利水道,用于冬季伤寒。香薷化湿祛暑和中,用于夏季伤暑。查看详细

艾叶炮姜荆芥紫苏叶薄荷香薷一起作用的功效?

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

查看详细

香薷图片大全是什么样子呢

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夏季最炎热的时候了,到了数伏天之后,每次出门都是一种煎熬,而且在数伏天中暑的人是非常多的;为了防止中暑,一般朋友们都会服用藿香正气水来解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种解暑的神器,当然也是一种中药材,那就是香薷,那么香薷图片大全是什么样子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香薷图片大全

香薷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棱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状下延成狭翅,边缘具锯齿,上面绿色,疏被小硬毛,下面淡绿色,主沿脉上疏被小硬毛,余部散布松脂状腺点,侧脉约6-7对,与中肋两面稍明显叶柄长0.5-3.5厘米,背平腹凸,边缘具狭翅,疏被小硬毛。

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香薷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次。

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该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该品的适应范围了。香薷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薷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肿,小便不利等。

查看详细

了解及认识香薷及香薷图片

中医和西医各有特点,中医在现代生活中备受关注,多种绿色植物可以作为中药材用来调理人类身体健康,香薷别名:水荆芥、臭荆芥、野苏麻、昂给鲁木-其其格、半边花、半边苏、边支花、边枝花、臭藿香、臭香麻、德昌香薷、风耳草、鸡冠香薷、荆芥、拉拉香、蜜蜂草、排香草、偏头草、青龙刀、山苏子、水芳花、铁杆禾、土香薷、退色香薷、香菜等,下面详述香薷及欣赏香薷图片。

香薷图片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棱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性味:辛,微温。归经: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煎服,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注意事项:表虚者忌服。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06 热度: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