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如何进行高产栽培?

杏鲍菇在中国已经完全工厂化生产,小型规模不建议选择杏鲍菇这个品种,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效益(菇行天下)

(1)基本原辅材料

杏鲍菇属木腐菌类,性喜偏硬质的基质材料,一般生产中多以棉籽壳为主料,或配以阔叶木屑类。近年来,由于棉籽壳涨价幅度过大,部分地区菇农使用玉米芯等秸秆类原料作为替代,效果尚可。辅料多以麦麸、米糠等有机材料为主,适量添加部分无机材料作为补充,并采用三维精素予以补充微量元素,生产效果很好。

(2)料袋制作

①基本配方:配方一:棉籽壳200千克、木屑30千克、麦麸20千克、豆饼2千克、石灰粉3千克、复合肥2千克、石膏粉2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配方二:木屑160千克、棉籽壳40千克、麦麸30千克、玉米粉20千克、豆饼4千克、石灰粉4千克、石膏粉3千克、复合肥3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采用木屑原料时,应在拌料后进行堆闷,短则数小时,长则3天左右,令其吸水软化。

②基料装袋:一般以扁宽16~20厘米规格的为宜,每袋装干料400~500克。采用一头出菇时可选择折底袋,两头出菇时将聚丙烯筒截断即可。袋口套塑料颈圈、加棉塞或直接扎口均可。装料要均匀、松紧一致,不可松紧不一,否则松处菌丝易断裂,且易发生边壁菇等,紧处则通透性不好,这样易致发菌不匀,出菇不齐,难以统一管理。建议使用装袋机由专人进行操作,以便于掌握。利用装袋机进行操作的另一优势是工效较高,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以使尽快进入灭菌工序,避免料袋置于高温条件下长时间不能进行灭菌,造成基料酸败,耽误生产,造成浪费。

③灭菌:方式以高压灭菌为佳,或高压蒸汽常压灭菌,但大多数生产者没有该种设备。因此,生产中可采用常压灭菌方式,一般料袋达到100℃后保持6~12小时即可,如果不是流水作业,可令其保温一夜,灭菌效果更好。

(3)接种发菌

①接种操作:料袋冷却至30℃以下时,即移入接种室,药物熏蒸杀菌40分钟后,即可进行接种。一般每500毫升瓶或750毫升瓶菌种可接15袋左右,使用折底袋单头接种的可接30袋左右;菌种尽量取块接入,减少细碎型菌种,以加速萌发,尽快让菌丝覆盖料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提高发菌成功率。

现一般多使用接种净化机进行接种操作,开机10分钟后即可进行接种。这种方式废止了药物熏蒸的传统做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杜绝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以及残留,并且大大提高了接种操作的工作效率。

②发菌管理:培养室(棚)启用前应进行严格消杀工作,一般可使用百病傻和赛百09分别喷洒1次,并密闭2天,门窗及通风孔均封装防虫网,以防虫类进入。接种的菌袋移入后,置培养架上码3~5层,不可过高,尤其气温高时更应注意,严防发菌期间菌袋产热;室(棚)内采取地面浇水、墙体及空间喷水等方式,使室温尽量降低,冬季发菌则应尽量使室温升高并维持稳定,一般应调控温度在15~30℃,最佳为25℃;湿度70%左右,并有少量通风,尽管杏鲍菇菌丝可耐受较高浓度二氧化碳,但仍以较新鲜空气对菌丝发育有利;此外,密闭培养室(棚)使菌袋在黑暗条件下发菌,既是菌丝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是预防害虫进入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4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全袋。

③后熟培养:菌袋发满后,尽量降低温度,再维持15天左右的菌丝培养期,即可达到菌丝后熟,为出菇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冬春栽培,菌肉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欢迎。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高产栽培八字诀,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季,即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最适温度是15~18℃,因而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安排好季节。温度太高和太低难于形成子实体。而且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若未能正常形成,将影响到第二潮的正常出菇。一般南方地区安排在10月下旬进行栽培更为适宜。北方地区可根据具体温度安排好季节,注意风雪寒冷的冬季是难于出菇,以秋末冬初与春末夏初较适宜。

器,即栽培容器:可用800ml或850ml的聚丙烯塑料瓶。标准的装入量是每100ml装入60g左右的培养基。

料,即主料辅料:柳杉、柏树、青冈栎、麻栎、鹅耳枥、山槭等树种酌木屑及棉籽壳均可作为主料,米糠、麦麸、玉米粉均可作辅料。①木屑37%,棉籽壳37%,麸皮24%,糖1%,碳酸钙1%。②木屑38%,棉籽壳40%,麸皮20%,碳酸钙2%。③木屑22%[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棉籽壳37%,麸皮9%,玉米粉5%,豆秸粉15%,糖1%,碳酸钙1%。④木屑22%,棉籽壳22%,麸皮19%,玉米粉5%,豆秸粉30%,糖1%,碳酸钙1%。按上述配方,将原料混合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调pH值至6~6.5,然后装瓶(袋),灭菌(1.5kg/m2的压力下灭菌2小时)。高压灭菌及常压灭菌均可,按常规方法进行。

接,即接种培养:经灭菌的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即可按无菌操作规程将原种接入瓶(袋)内,然后置于25℃培养室中发菌,25~35天后,菌丝即可长满全瓶(袋)。

搔,即搔菌作业:培养后,为了使杏鲍菇出菇整齐,要进行搔菌作业。搔菌的方法有平搔(把瓶口的老菌种平整地耙掉)和山搔(瓶口中央部保留不动,沿瓶口内侧把老菌种耙去一圈)两种方法。山搔菇蕾发生快,发生量也多。

催,即盖纸催蕾:搔菌后,在瓶口倒入1杯清水浸1昼夜,然后把水从瓶中倒掉,盖上报纸催蕾,经7~10天菇蕾可发生。温度保持在16~18℃,湿度保持85%~90%,光线明亮,每2小时强制通风10分钟。若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发育,出现小子实体萎缩停止生长,而有的子实体成萎缩状,然后在已萎缩的子实体上再分化出畸形小菇成树枝状,不能发育成正常子实体。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则会造成子实体腐烂。

防,即防治病虫:低温时,杏鲍菇的病虫害不易发生;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有细菌、木霉(主要是绿色木霉)及菇蝇。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出,即出菇管护:菇蕾长大后若碰到报纸,就要把报纸收起来,之后再过7~10天就可以采收。初期菇房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同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直接把水喷于菇体上,子实体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另外,第二潮菇要和第一潮菇一样进行搔菌作业后再出菇。第二潮菇朵形较小,菇柄短,产量低。杏鲍菇采收时间在搔菌后20天左右,采收时菌盖直径4~5cm。子实体发生和发育阶段均需光照,以500~1000勒克斯为宜,气温升高时要注意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

杏鲍菇栽培技术如下:

【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培养料配方】:

①棉籽壳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钙1%;

②杂木屑75%、麸皮22%、糖1%、石灰1%、碳酸钙1%;

③棉籽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

【配料制袋】:将上述培养料分别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面翻拌均匀,调节含水量60%-65%。用17×33×0.004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装料,每袋装干料500克湿重约1100克左右,对角反折直插式封口。装完后放入大空灭菌包(自制约30元,可盛500-800袋)内灭菌4~5小时,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接种用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在接种操作平台上两人配合全开式打开袋口接入菌种,每750克瓶装杏鲍菇栽培种可接料袋40~60袋。接种后置清洁卫生的室内发菌培养,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每天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大约30天左右菌丝满袋。

【排菌床】:出菇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直立排放在出菇场地面形成菌床,打开袋口,拉直袋筒膜,筒口膜表盖1层报纸,喷水保持报纸湿润,调控温度15℃~18℃、空气相对湿度80%,促其出菇。杏鲍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13~15天。幼菇期在袋内小气候中生长,当菇体在封闭的袋内向上生长至距袋口2厘米时去掉报纸,让菇体接受散射光向空间伸展,增加喷水逐渐提高相对湿度达85%-90%,促使菇体不断长大,形成正常的子实体。

【适时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生息养菌7-10天可出第2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l00%。

杏鲍菇如何栽培达到高产?

一、选用高产培养料配方。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有机氮的培养料是获得杏鲍菇高产的基础。如:⑴80%含绒多的棉籽壳、20%麸皮;⑵75%玉米芯、25%麸皮;⑶40%棉籽壳、40%玉米芯、20%麸皮;⑷70%杂木屑、30%麸皮。另在每个配方中加入多菇丰10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拌料,用以控制发菌阶段的绿霉污染。

二、按销售方式选择相应菌株类型。杏鲍菇菌株有着多种生态型。我们从几个来源不同的菌株中观察到有三个菌株在形态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杏一号菌株原基朵数偏多,个体较小,单朵重在20-40克,菇体圆柱形,柄中部突出不明显,菌盖略大于菌柄,菌肉细嫩,香味较浓,产品适宜鲜销。杏二号菇体偏大,柄中部膨大,单朵重克,大朵的可达400克以上。其产品适宜制干、制罐头等。杏三号菇体较大,柄中部明显突出,菌盖小于菌柄,产品适合出口鲜销。因此,在栽培前就需根据产品的销售方式而选用相对应的菌株。

查看详细

如何确定杏鲍菇的栽培季节?

杏鲍菇属中偏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3℃,适宜温度为22~27℃,最适温度是25℃左右。子实体生长温度因菌株而异。杏鲍菇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较窄,多数菌株在8~20℃之间,最适温度为12~18℃,低于8℃不会形成原基,高于20℃时,易出现畸形菇,并易遭受病菌侵染,引起菇体变黄萎蔫。因此,各地应根据杏鲍菇出菇期间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地安排好栽培季节。在自然条件下,一般是以当地气温降至18℃的日期,提前50天制作栽培菌袋。

查看详细

杏鲍菇的栽培模式有哪些?

杏鲍菇种植技术

一种植原料适宜否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种植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籽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据国内外试验资料,用稻草作主料,即便添加棉子壳,出菇也比较迟,出菇率低,产量也低,我国南方稻草资源丰富,种植者可进行稻草为主料的种植试验,探求其原因。

二种植季节在自然条件下种植,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种植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子实体生长发育。因此,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一般是以气温降至18℃时提前50天制种植菌袋为宜。如果有条件,夏季也可利用冷库降温进行错季种植,经济效益较高。

三种植方式杏鲍菇的种植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种植,特预以重点介绍。

1.平架竖袋式这种方式以利用冷库原有架床为目的,以降低投资成本。冷库的床架一般为6层,床架层距6O厘米,床宽120厘米。实用种植面积计算为:

菇房面积x60%x床架层数,如菇房平面面积%x6层架=360m2,采用宽20厘米,长32厘米的单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每lm2床架可排放80袋,该菇房约可种植袋,平均每1m2菇房可排放280袋。冷库菇房必须进行三项改造:

⑴要增开近地面排风窗,装设带百叶窗的双向风扇,以便及时排除较重的CO2气体。

⑵适宜光照是杏鲍菇正常出菇的必要条件,因而每层菇床要增设日光灯,强度以最暗处达到为度。

⑶菇房内要增设高压水管,以便安装喷雾装置,提高空气湿

度。此外,最好有排水地漏,以便排除污水,清洁环境。

2.竖架横袋式适用于大棚,采用竖架横袋的优点如下:

⑴便于设置灯光,用角钢材料即可,不用架板,省投资。

⑵便于通行,摆袋、开袋、采菇等操作管理直观方便。

⑶平均每1m2菇房可码放178袋。数据如下:

菇房长15m,宽9m,平面面积135m2。设置高2.5mx长12m=30m2的角钢架8排,摆袋总平面约240m2。

架宽0.2m,每0.7m高设横钢粱,每1m宽设竖钢1根,架间距0.9m。

采用双头出菇菌袋,宽17厘米,长34厘米的,每袋装湿料1.2千克,每lm2床架排放100袋,该菇房约可种植袋,平均每1m2菇房码放178袋。

三原种制备培养基配方:木屑73%,麸皮25%,糖1%,碳酸钙1%。也可用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谷粒作培养基。按常规法配料、处理、装瓶(袋)、灭菌、接种、培养,用第一种培养基一般需30-35天菌丝长满瓶(袋),用后几种谷粒培养基,菌丝长满袋(瓶)更快,约20天。

四种植配方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料配制,现列举五个配方供选用:

1.杂木屑36%,棉子壳38%,麸皮24%,白糖1%,碳酸钙l%。

2.杂木屑23%,棉子壳23%,麸皮19%,玉米粉5%,豆秆粉28%,碳酸钙1%,白糖1%。

3.杂木屑23%,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

4.杂木屑37%,棉子壳37%,麸皮l8%,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石灰粉0.5%。

5.甘蔗渣70%,米糠20%,玉米粉7%,白糖1%,石膏粉1%,石灰粉1%。

五制种植袋杏鲍菇的种植袋制作与金针菇的种植袋制作相似。早秋种植可选用聚丙烯袋,此袋的优点是透明度好,料袋经高温灭菌后紧缩,膜料之间无空隙,不易产生夹层菇。缺点是冬季低温易碎裂,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

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后拌匀,调含水量为68%左右装料,采用单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最好是套环加棉塞,透气好发菌快。于l.5kg/cm2的压力下蒸汽灭菌2小时,或常压蒸汽灭菌l00℃维持16小时。接棉子壳菌种,l瓶菌种可接种30袋。接种后直立排放于发菌室的床架上,避光培养,温度保持在25℃左右。

采用双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折袋口、扎绳均可。待料温隆至室温后,按无菌操作规程在接种箱(室)中接种。接棉子壳菌种,l袋菌种接种15-20袋。因菌袋扎口无棉塞,待菌丝生长达料的1/2以上时,要适度解松袋口,增加氧气促进菌丝生长。

六出菇管理菌丝满袋后即进行出菇管理,单头出菇菌袋可直立排放在床架上,双头出菇菌袋可横码在床架上,技术要点如下:

1.开袋在菌丝尚未扭结时开袋,难以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很慢,出菇不整齐,菇体经济性状差;在原基形成或出现小菇蕾时开袋,原基分化和小菇发育正常,出菇整齐,菇体的经济性状好;如果在子实体已长大时开袋,在袋内会出现畸形菇,严重时长出的菇会萎缩、腐烂。因此袋栽杏鲍菇的开袋时间,应掌握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为宜。

2.控温菇房温度直接影响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气温低于8℃时,原基难以形成,即是已经长的菇体也会停止生长、萎缩、变黄直至死亡;

气温持续在l8℃以上时,己分化的子实体突然迅速生长,品质会下降;

温度20℃以上时,菌丝又转向营养生长,低温刺激的效应也就消失,原基停止发育,菇蕾中的营养倒流而萎蔫,已形成的幼菇也会萎缩死亡。因此,出菇期菇房气温应控制在13-15℃,这样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齐,15天左右可采收。

3.保湿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95%,湿度太低,子实体

会萎缩,原基干裂不能分化,为了提高空气湿度,最好用喷雾器喷头朝上喷雾水,切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腐烂。

4.通风现原基期则需要充足的氧气,CO2浓度应降低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不高于0.4%为宜。

出菇期如果通风不良,由于CO2浓度过高,会出现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子实体腐烂。因此,出菇期菇房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特别是当菇蕾大量发生时,及时拉直菌袋口薄膜,以避免菇蕾因缺氧而畸形。

5.光照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注意每层或每排床架都应有适宜的光照,不能有死角。

七采收与产率一般在现蕾后15天左右可采收。在菇体呈保龄球形,菇盖未展开、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标准应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外贸出口菇要求菇盖直径4-6cm,柄长6-8cm;内贸市场对菇体要求不甚严格。

采完头潮菇后,再培养2周左右又可采第二潮菇,第二潮菇朵形较小,菇柄短,产量低。在正常情况下,头潮菇每袋产量约在克,一般总生物学效率为40-60%。如果后期进行料袋补水或覆土种植,产菇率可达到所投干料重的的100%。

八覆土种植据王淑芳等报道,在出菇前脱袋床式覆土生物转化率最高(99.34%),出三潮菇后再脱袋床式覆土效果次之(78.10%),而不脱袋不覆土生物转化率最低(59.76%),说明杏鲍菇覆土种植比不覆土种植产量高,覆土早比覆土晚产量高。

查看详细

栽培杏鲍菇有哪几种覆土栽培的方法?

目前国内采用覆土栽培杏鲍菇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将塑料袋全部脱掉,卧放或立放于事先建造好的畦中,将菌袋的最上部覆土2厘米左右。第二种方式,是将袋口一端的绳解开,把塑料袋挽回露出料面少许,立于畦中再埋土,埋土高度为菌袋高的1/3左右。第三种为墙式覆土栽培方式。据试验,第一种方式不适合北方地区。因为北方出菇季节大部分安排在冬、春季,此期地温偏低,特别是12月至翌年2月期间,地温基本上在8℃以下,形成子实体的菌盖多有瘤状物,降低了商品价值。同时大棚利用率也低。第二种方式形成的子实体,虽然好于第一种方式,但大棚利用率与前者一样低。采用较多的是第三种方式,此方式可提高大棚利用率。但由于受栽培方向影响,菌柄容易弯曲。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9 热度: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