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天麻,是中医常用的一种定肝息风的要药。如果属于肝风内动引起的眩晕、惊风等疾病,都可以适当的使用天麻进行治疗。而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认为,天麻能起到扩张脑血管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作用。建议您找专业的中医生根据自己的症状体征或体质进行辨证治疗,比单纯的一味中药疗效更好。

看了下您的问题,如有症状,可用提睾带提高阴囊,症状即可消失。无症状或症状轻者,可仅使用阴囊托带或穿紧身内裤,一般结婚后,症状亦随之消失。还有不清楚的吗?如有不明白还可以继续追问。这么说不知道能不能帮得到您。

天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不仅可以降血脂、降血压,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改善由老年痴呆造成的记忆力下降、表情淡漠等症状。此外,它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疾病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天麻又叫合离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部血管的作用。还可降血压、降血脂、减慢心率,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此外,它还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的作用。注意事项:血虚患者不可使用。

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等功效,可以缓解因为血虚肝风导致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服用天麻后可以增强脑血流量,可以降低大脑血管阻力[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适当的收缩脑血管,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脑脑血管的疾病。

天麻具有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等症状的功效,可以平肝息风、祛风止痛,也可以助阳气、通血脉。服用天麻后可以降低自己的血压,可以减慢心率,保护心肌。天麻还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等功效。注意事项: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头晕,服用天麻是没有缓解效果的。

天麻可以平肝息风,性较平和,可以用来治疗头痛头晕等,但是需要辩证使用。一般来说中医治疗某个疾病需要四诊合参,不是单说某一个病就进行处方用药的。建议您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面诊后四诊合参,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处方。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天麻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天麻具有平肝息风,祛风止痛的功效。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也可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2、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3、重视配伍应用。古今医家很少单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据不同病证组方用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天麻丸等。临床证明,单独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确定。

天麻是一种什么植物,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成活?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 天麻原系野生,生长于海拔二千至三千公尺的山谷林地。经过多年研究试验,人工栽培天麻已获成功,正在逐步推广。 天麻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其性辛、温、无毒。有祛风、定惊之功效,主治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四肢拘挛,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云南是我国天麻主产地之一,所产天麻个大、肥厚、完整、饱满、色黄白、明亮、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无空心,品质特佳,驰名国内外市场,称为云天麻。 云天麻是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以云天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天麻片、天麻补酒,也是频著声誉的中成药。天麻补酒呈琥珀色,醇香适口,饮后有祛风除湿、养血活络、强健筋骨之效,再加以彩花瓷葫芦瓶包装,外形古朴、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尤显名贵。用作馈赠亲友,是难得的上佳礼品。 天麻引种五要素 一、栽培技术: 适种条件: 天麻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全作用营造养分,仅依靠蜜环菌供应营养生长繁衍。由于天麻与蜜环菌共生的特殊关系,因而种植天麻的第一步是培育出一定数量的优质蜜环菌标兵, 第二步才是引购天麻种。 因天麻种不宜久置,引种后必须及时与蜜环菌材伴栽。如果没有蜜环菌材而盲目引种,将会得不偿失。 二、 适种范围: 我国天麻专家繁育的"乌x红"和"红x乌"杂交天麻较传统无性繁殖的继代天麻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凡是能栽种马铃薯(土豆)的 哉均适宜种植。种植方法同栽种马铃薯一样粗放简单,且不与农作物争地,争肥,争劳力。 三、 适种环境: 天麻生长的适宜温度10-30℃,最适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土壤含水量50%-55%,PH值5-6,即偏酸性的生态环境。 四、 适种时间: 室外适中植分冬栽(11月至次年1月)或春栽(3月至5月)。室内,窑洞,坑道内可周年采用箱栽天麻一步法无土栽种,播种后辅以人工控温增湿措施,经180天全封闭管理即可收获。 五、 菌材培育: 蜜环菌生产可常年进行。一般在天麻播种前90天引购优质蜜环菌试管母种,经扩繁移植培养成蜜环菌材,其工艺流程:母种经(1级种)→原种(2级种)→原种(3级种)→蜜环菌材(天麻生长营养基)。再引种天麻种伴栽种植。也可提前40天引购优质蜜环菌栽培种,直接培育菌材,因蜜环菌植物扔培育可全开放操作,无技术难度。 栽培天麻 把好“三关” 天麻是名贵保健滋补中药材,目前市场容量大,价格高,不少农民朋友想从事天麻生产。但天麻生产技术要求严格,最重要的是把好以下“三关”: 一、温度关: 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天麻的生长、产量和质量。天麻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抑制;而当温度低于15℃时,天麻的块茎生长速度又会减慢并停止;低于5℃时,天麻的块茎将受冻害而腐烂。因此温度控制是天麻栽培成功的关键。 二、湿度关: 种植天麻要求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在生长旺季时湿度少于60%不利于天麻生长,大于80%又容易引起块茎腐烂。因此要格外注意。 三、光照关: 人工栽培天麻大多在室内、防空洞、地下室、温室内进行。天麻从栽种到收获都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当阳光照射时应搭棚降温,以确保天麻块茎能正常生长。 由此可见,人工栽培天麻一定要分析当地有无适合天麻生长的条件,切勿盲目引种。 因地制宜,科学种植,掌握天麻的生长习性,加强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天麻的生长周期到底有多长? 人工栽培条件下,天麻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约需3年时间。 其生长过程基本是这样的: 11月至翌年2月播下箭麻,6月下旬天麻种子成熟,一周内应予播种。 请注意,在生产上,天麻种子与麻种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箭麻长出地上茎秆后,其上生有穗状花序,授粉后形成蒴果中的极微小的种子;后者是指米麻或麻米,即小天麻。 天麻种子播种后15天左右萌动,当年11月份即可长成麻种。麻种经约8--12个月膨大、生长、次年10-11月即成为箭麻。 第三年春夏季节,箭麻抽薹、开花,经授粉后再形成种子,至此,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但是,实际生产中,大多数麻农(或药农)只是购买麻种进行播种,这样做的结果,即成为一年一个生长周期。如此表达,严格来说是不对的,不过作为实际生产上约定俗成的说法,也是可以的。但是,近来社会上流传的“100 天一个生长周期”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广大生产者应根据天麻的生物学特性加以辨别。 种植天麻成功率低的原因剖析 一、盲目引种 种植天麻要求相当严格的技术规程和环境条件。不少引种者不管自己地处纬度和海拔高度,自然环境条件如何,是否掌握了全套技术,就大批盲目引种是造成大批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播种季节不当 天麻性喜凉爽自然环境,适宜的育种时间为3??4月份。但由于目前多数繁殖设备简陋,缺少加温催剑设施,致使细小的天麻种子根本得不到萌发菌的及时充实而萌发,形不成原球茎。 三、选择密环菌种不严 天麻是一种和密环菌结合的特殊产物,没有优良旺盛的密环菌,种植天麻只是句空话。密环菌品种较多,有密环菌、黄绿密环菌、假密环菌、细线菌、粗丝密环菌和扁状宽带密环菌等。大多数引种者对菌种认识不足,死菌活菌难以辩认,菌种品种真假优劣更弄不清楚,不论菌种生命力强弱死活,只管多施一些,力求增产,结果第二年采收时颗粒不见损失惨重。 四、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天麻一生必须靠密环菌供给营养方可生长发育,麻种与密环菌必须及时结合,产生良性循环,是天麻成功关键所在,密环菌虽不是天麻的粮食,但它是天麻运送粮草的一支精锐部队。大多引种者忽视了先培菌材后种麻,天麻结成大圪塔的这个关键环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步到位,麻种、密环菌种、新材一次性种植法,导致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后,而密环菌由于时间短还不能接入新材,原球茎因得不到及时的营养供应而全部饿死,造成采挖时只见密环菌索缠满杆,不见长有天麻娃的空窝现象。 五、播种时干湿度把握不准 天麻种子十分细小,生命力极弱,寿命也很短,对播种时沙和树叶干湿度要求十分严格,过干或过湿均可在短时间内使麻种致死,不少种植者对这一点不够重视,干湿度把握不好,造成失败。 六、精种植粗管理 天麻种植要求十分严格,粗放管理是很难成功高产的,一部分人在小面积的林缘、果园也种植成功,自认为没啥学问,很简单,就大田规模种植,不搭遮阴棚,创造适宜小环境,夏季强光直射,地温升高,超出天麻适温界限,致使已长大的天麻变成大空皮,所谓菌丝吃大麻现象。 天麻栽培期病虫害防治 天麻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它是一种特殊的种子植物,没有根,也没有绿色叶片,不能自养,必须依靠密环菌与其共生才能获得营养而繁殖生长。所以,栽培天麻不同于种植绿色植物,必须按它的生育规律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密环菌菌材的培养; 二是天麻种麻的选择或培育; 三是天麻与密环菌的共生栽培。 在这三个生产环节中都有杂菌污染的机会,每一步搞不好,特别是条件不良时都会造成天麻栽培的失败。 天麻栽培中常见病害有两种,一是霉菌危害,一是腐烂病危害。臭味对密环菌和天麻有很大危害。当天麻连作及透水透气不良时,块茎会出现紫褐色病斑。 防治措施是:①栽培地应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不要选熟地、粘土或涝渣积水地; ②培育菌材或栽天麻时发现是杂菌感染的菌材,应去掉不用,保持菌材纯净; ③栽种天麻与培养密环苗时,菌材间的间隙要用沙土填实(填不满的地方,留出空隙,下雨会积水,易生杂菌); ④栽种时加大菌种(菌材)用量,促使密环菌旺盛生长,从而抑制杂菌生长。 腐烂病及其防治:种麻受到虫害、机械损伤或在不良高温高湿环境,易被杂菌感染而引起腐烂。 防治措施是:①选择完整、无破伤、色鲜的白头麻或水麻作种源,采挖和运输时不要碰伤和日晒; ②注意调节温、湿度,提供密环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③栽种天麻的培养料最好进行堆积、消毒、晾晒,把内部的虫、蛹及菌杀死,减少危害。 天麻栽培是一个多环节的综合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容易栽培成功,反之则多以失败告终。 所以,栽培天麻,应认真研究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创造最佳条件,促其良好生长发育。另外,在生产中,注意加大密环菌的优势种群,即多放菌材,同时要保证菌材良好(即在夜间,25℃左右,氧气充足时菌丝和菌索能发出荧光)。天麻密环菌是一种药食兼用真菌,培养密环菌时为防止杂菌感染,常用的消毒药品有多菌灵和高锰酸钾。密环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①土壤酸碱度:PH55??56最好;②温度:6??30℃能生长,但18??25℃繁殖最快,超过30℃会停止生长,70℃即死亡;③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0%??90%,土壤含水率50%??70%生长最好; ④空气:通气良好(密环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需空气不太多,但菌索生长需良好通气条件); ⑤光照:不需要(可在地下室、防空洞中栽培)。查看详细

天麻炖鱼头怎么做啊?

原材料:胖鱼头一条、天麻、当归、姜、葱花把胖鱼头宰杀,洗净,鱼头备用,鱼肉搅拌成鱼肉酱备用。姜切成片,天麻、当归冲洗干净备用。在锅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把姜片下锅出香味后放入鱼头,待鱼头五成熟后下高汤,加入天麻、当归一起炖制,中火炖20分钟左右。接着把备用的鱼肉酱做成鱼肉丸,放入鱼头锅内继续中火炖20分钟左右,待汤味鲜美并飘有淡淡的药材味即可出锅装盘。在炖制过程中也可加入少许的绍酒,能让鱼头更加鲜美。口味特点:一听这汤名,就知道具有保健功效,汤中加入的天麻有抑制头晕的作用。此外,还加入了当归,非常适合女性食用。淡淡的药材味反而让这款菜别具一番滋味,可以说是营养丰富的鱼头与药材的完美结合,具有多重滋补功效 答案补充 天麻鱼头粥的制作材料:主料:粳米150克,鲢鱼头400克辅料:天麻15克调料:大葱10克,姜5克,料酒6克,盐2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猪油(炼制)5克天麻鱼头粥的做法:1。天麻浸透洗净,粳米淘洗干净;2。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3。 鱼头去鳞、去鳃,冲洗干净,整个鱼头一劈两半;4。将大葱、姜洗分别洗净切段、片待用;5。 取锅加入冷水、天麻,烧沸后加入鱼头、葱段、姜片、料酒,待鱼头煮至八成熟时,捞出鱼头,滤去残渣;6。加入粳米,用旺火煮开后改小火,续煮至粥成;7。 把鱼头骨头拆去,鱼肉撕碎,放入粥内,加入猪油、盐、味精略煮,撒上胡椒粉,即可盛起食用。查看详细

天麻的生长周期是多久?

天麻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约需3年时间。其生长过程如下:1、11月至翌年2月播下箭麻,6月下旬天麻种子成熟,一周内应予播种。在生产上,天麻种子与麻种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箭麻长出地上茎秆后,其上生有穗状花序,授粉后形成蒴果中的极微小的种子;后者是指米麻或麻米,即小天麻。2、天麻种子播种后15天左右萌动,当年11月份即可长成麻种。麻种经约8--12个月膨大、生长、次年10-11月即成为箭麻。3、第三年春夏季节,箭麻抽薹、开花,经授粉后再形成种子,至此,完成一个生长周期。但是,实际生产中,大多数麻农(或药农)只是购买麻种进行播种,这样做的结果,即成为一年一个生长周期。如此表达,严格来说是不对的,不过作为实查看详细

天麻都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天麻是一种常见中药,不仅可以增加脑部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具有镇静止痛、护肝明目的作用。此外,它还可以补气血、增强记忆力。注意事项:有需要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用药。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9 热度: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