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要是没后下会有什么后果?

砂仁含

挥发油

芳香健脾作用

能够促进胃液

排除消化道内

积气

若久煮

丧失

砂仁含有挥发油,有芳香健脾作用,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并可排除消化道内的积气。若久煮,则有效成分丧失。所以[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须“后下”。

一般后下的一起下的话只会降低药性,但先煎的话就会出点问题了,一般矿物药和有毒性的要才会先煎!

大砂仁和小砂仁有啥区别?

川砂仁形似海南壳砂,其实是当地野生的多年生草本姜科植物,香砂大一点,外皮薄。而砂仁小,外皮厚、坚硬。两种东西都是香料、中药,气味不同。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如以上三种砂仁;其香料价值却高于以上三种砂仁。查看详细

砂仁做菜有什么味?

砂仁,性味辛。将干果用布包好,然后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把它们砸成碎末,然后就可以用来做调味料了。如果用在煲汤上不用砸成碎末,成颗放进去煲就可以。或者也可以去皮炒一下这个干果。常见砂仁膳食:砂仁焖排骨、砂仁鲫鱼汤、砂仁蒸鲫鱼、砂仁蒸鸡、砂仁蒸猪腰、砂仁肚条、砂仁粥、砂仁酒、砂仁鲫鱼羹。扩展资料砂仁(),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药用的砂仁的基源主要有三种: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中国海南的壳砂;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砂仁种子含挥发油,油中含乙酸龙脑酯、樟脑、樟烯、柠檬烯、β-蒎烯、苦橙油醇()及α-蒎烯、莰烯、桉油精、芳樟醇、α-胡椒烯、愈创木醇()等。另查看详细

什么地方产砂仁,都有那些用途?

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的一种植物,它的果实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目前药用的砂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其中,春砂用药的疗效比较显著,品质也比较好,在国际药材市场上享有比较高的声誉。中医认为,砂仁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砂仁常与厚朴、枳实、陈皮等配合,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此外,砂仁还有安胎的功效,常与白术、苏梗配伍,治疗胎动不安、妊娠呕吐等病症。砂仁还有一个用场,一些有名的卤制肉食品,在卤汤中往往加上中药材,里面经常包括砂仁。查看详细

砂仁的根茎有什么功效?

你是指春砂仁吧。春砂仁:味辛、温,归脾、胃、肾三经。功效:行气和中,和胃醒脾,收敛止泻,理气安胎,芳香燥湿,宽胸健胃。主用于脾胃气滞或中气不足所致的多种消化道症侯。如胸膈胀满,气滞食积,呕吐泄泻,饮食少进;或脾胃虚弱,冷滑下痢不禁;或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先兆流产;或气逆作咳,痰多喉痒,呼多吸少。可根据不同的病因配伍不同的药物以增强疗效,亦可单味应用。用之得当,疗效确实。据〈北京市中成药手册〉载564种成药中,以春砂仁为主要成份的有36种,在65种胃肠、气滞类成药中有21种用春砂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记载的中药成方中含砂仁的有香砂六君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养胃丸、参茸白凤丸等21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春砂仁主要成分为挥发油。主要有乙酸龙脑脂、樟脑、柠檬烯、龙脑、月桂烯等26种。其有效成分可以加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而不刺激胃酸分泌,调节胃动力等,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上。

春砂仁全身都是宝,叶、花、根、茎均可入药。功效有所相同,但又有所侧重。

叶、茎可提炼出植物油,暂命名为“砂仁叶油”,外用对唇周疱疹、皮肤湿疹、体癣确有功效,有较强的抗病毒,抗真菌作用。

花对消化道的作用稍弱,但有较好的疏肝解郁、行气宽胸功效,用于肝胃不和的胸胁苦满,嗳气吞酸,经前乳胀、痛经。

根部止痛止呕效果不及砂仁,但其安胎功效则优于砂仁,用于妊娠胎动不安,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砂仁壳比砂仁果核的功效稍弱,擅长于宽胸启膈,行气解郁,主用于上消化道、食道、胸膈方面的疾患如胸闷不舒,吞咽不利,喉中如梗,善太息,悒郁恼怒等证。

另外春砂仁还有一种文献很少提到的作用,以其煎出液内服,能延长移植皮肤存活时间,降低受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强度。

春砂仁应用至今,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由于其性温燥,阴虚火旺,脾胃伏火的患者不宜服用!“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名缩砂密。《海药本草》云:“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已来。三月、四月开花在根下,五六月成实。”《药物出产辨》云:“产广东阳春县为最,以蟠龙山为第一。”从历代本草记载可见,自古砂仁产地就有国产、进口之分,“绿壳砂仁”即为进口者,“阳春砂仁”即为岭南栽培者。现今仍以广东阳春县所产最为道地。质量好,产量大。《纲目》云:“名义未详。取其密藏之意。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亦中此意。”《本草原始》:“此物实在根下,皮紧厚缩皱,仁类砂粒,密藏壳内,故名缩沙密也,俗呼砂仁。”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就有很多书籍对砂仁的药用功效有所记载,其中在《本草纲目》里就有着砂仁可以健脾、化滞、消食的记载。砂仁一般生长在气温高,比较潮湿的地带,在中国南方种植比较广泛,砂仁香气浓郁,有甜,酸,苦,辣等多种味道。《珍珠囊》:治脾胃气结治不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本草经疏》: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若咳嗽多缘肺热,则此药不应用矣。《本草汇言》: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散,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砂仁《玉揪药解》: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阴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酸腐,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谓逆。

查看详细

砂仁是什么味道?

砂仁用于入药或在烹饪中作为香料使用。

砂仁的食用方法如下:

一、春砂仁焖排骨。

温暖脾胃,补气养血。

材料:

猪排骨500克、春砂仁(干)15克、大蒜(白皮)10克、盐6克、白砂糖3克、酱油15克、香油5克、淀粉(玉米)10克、花生油25克、料酒15克。

二、砂仁猪肚汤。

材料:

猪肚150克、党参15克、高良姜20克、砂仁5克、生姜20克、油盐适量。

三、砂仁蒸鸡。

材料:

鸡肉400g、砂仁15g、枸杞10粒、葱适量、姜适量、盐2g、绍酒15ml。

四、砂仁露酒。

材料:

砂仁5克、桔皮20克、青皮10克、槟榔20克、玫瑰花10克、米酒1500毫升。

五、砂仁炒鳝丝。

材料:

鳝鱼300g、韭黄200g、香葱1棵、老姜3片、蒜2瓣、砂仁5颗、绍兴黄酒2汤匙、高汤2汤匙、生抽、油各1汤匙、盐1茶匙、糖2茶匙、白胡椒粉1/2茶匙、芝麻香油1茶匙。

查看详细

砂仁具有哪些药用价值?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our。)的干燥成熟果实或种子,又名春砂仁,阳春砂,药用或做增香调味品使用。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亦有栽培。

(一)砂仁成分

砂仁(河北)可食部为100%,每百克含水分12。8克、蛋白质6。5克、脂肪1。9克、碳水化合物35。1克、胡萝卜素0。18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0。16毫克、维生素E0。01毫克、钾46毫克、钠10。9毫克、钙91毫克、铁0。6毫克、锰7。6毫克、锌3。99毫克、铜1。43毫克、磷20毫克,还含有乙酸龙脑酯、α-樟脑、α-龙脑、柠檬烯、芳樟醇、橙花椒醇等。

(二)砂仁药用

砂仁味辛,性温。具有温脾、健胃、行气调中、消食、安胎的功效;用于治疗胃脘痞闷、食积不消、恶心、呕吐、虚寒便痢、胃弛缓、神经性胃痛、妇女腹痛等症。砂仁果壳也药用。药材市场、医院、药店销售。

(三)砂仁食用

芳香浓烈,用做调味品,具有增香添味、去腥解腻的作用。制卤菜、卤汤时常用。农贸市场、调味品商店销售。

(四)市场分析

砂仁为常用名贵中药材品种。本品用量日渐扩大,除医疗配方和生产中成药用外,又属卫生部确定的食用药品之一,故为药食两用之品。本品国产仅500吨;其他从国外进口。故可适当发展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另外,砂仁新鲜茎叶可以综合利用,蒸馏出砂仁叶油供出口换汇,目前国内市场价格每千克在70元以上。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1 热度: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