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的栽培容器有什么要求?

生产灰树花的全copy过程中,必须按照无公害的理念进行组织生产、管理和产品的保藏、销zhi售等,确dao保产品的卫生安全。不同规模、型号的栽培菌袋,必须从专业厂家购进;用于生产、栽培和贮运产品的周转箱,必须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无毒、无害、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的塑料筐、塑料桶和薄膜等。灰树花的栽培菌袋和干品、鲜品的贮运不能与铁制品容器直接接触[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要求用有标准单位数量的泡沫箱、纸箱和塑料筐贮运产品。目前较好的栽培方法就是采用覆土栽培,免栽培容器,能够获得更多产品,具节省人力、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优点。

灰树花的传统小畦栽培方法是怎样操作的?

(1)场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近水源、排灌方便、远离厕所或畜禽舍的地方。无公害生产需要对场地的环境进行检测,要远离有害物或远离有害气体发生源,如:焚烧垃圾场、化工厂、加油站。灰树花生产厂区内外的环境卫生问题,特别是各种杂菌污染袋和各处废料处理要及时,发酵灭菌处理后转接生产其他相适应的食用菌,如:平菇、白灵菇、鸡腿菇等。净化环境、消灭污染源并定期消毒是灰树花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

(2)挖槽做畦:要求东西走向,畦宽45~55厘米,长2.5~3米,深20~25厘米,各畦之间排齐有序,畦间距离120厘米,行间80厘米,行距之间为排水沟和人行道,以便管理和防洪。

(3)栽前预备和消毒工作:坑畦挖好后,在准备排放菌袋的前一天,浇1次大水,水量一般是畦坑内积水10厘米深左右,可根据土壤的渗透性能和天气旱涝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水渗后,在畦底层撒一薄层石灰粉,以表面见白即可,目的是增加钙质和消毒,稳定栽培出菇后期培养料内的酸碱度,然后在沟底铺少量的生土(从畦内铲出来的净土)。

(4)排放菌袋:将发好菌的菌袋在栽培地块的外边全部剥去塑料袋,剥去塑料袋时,为了防止杂菌带入栽培畦内,要多人进行,流水作业,一人用刀或剪子划破塑料袋,另一人随即扒开塑料袋,将菌块放入消过毒的大盆或塑料筐内。如果发现有杂菌污染的部分,要用刀或剪子从受污染点附近健康菌块部位用力将杂菌块挖掉。注意刀子或剪子不能挨着污染料部位。如果不小心挨着了杂菌块,要及时把刀子或剪子放在有消毒液的盆内消毒。灭菌后,再进行使用。第3个人把剥去塑料袋的菌块运到栽培畦附近,第4个人按照每排4~5个菌块,一个挨一个的单层顺畦摆满畦面。菌块不要对缝排,中间应当有自然缝隙,菌袋肩部要摆平,不平之菌袋要在畦底部去土或填土,以上面平整为准。

(5)覆土:菌块排满畦的一半时,就可随时覆土,边排菌块边覆土,黄黏土或沙壤土均可作为覆土。先用松散细土填满菌块之间的空隙,再平铺畦面1~2厘米厚覆土,表面尽量平整。覆土一定要干净,少有机肥及草根、草渣。

(6)灌水:畦面覆土完毕后,即可灌水。灌水时最好用水勺均匀泼洒至覆土层完全湿透,也可用细水管轻轻地直接浇灌,有时覆土层的土渗到空隙中,菌块露出表面,要及时用湿土填平。

(7)包帮:用塑料薄膜或尼龙袋将坑槽四周包严,以防坑边土脱落造成局部覆土过厚。塑料薄膜宽30~40厘米,首先把坑畦上沿的四周堆出5~10厘米的土埂,塑料薄膜内边埋入土层5厘米左右,上沿在土埂的外面用土压实。挖槽所出的土1/3放南侧,2/3放北侧,东西两侧作为通风口,包好后的槽帮北面比南面略高5~6厘米。

(8)微喷管道的铺设:排菌后即可铺设微喷管线。首先选用直径4厘米黑质塑料喷灌管,沿管直线打喷头孔,孔间距60~80厘米。打孔器一般用电烙铁或专用打孔器,然后趁热将喷头塞入孔内,喷头选用弯向单面型,每相邻喷头相对应。注意喷头孔必须在水管同侧一条直线上,否则喷头将喷水于槽外。喷头安装好后,将塑料管固定到灰树花槽内北侧支柱上,将喷头伸向槽内,若有漏水处,可用胶水封严,一般20槽为一组,用一寸水泵(25米扬程)带动,每组间用阀门控制,喷水时分组进行,只打开本组阀门,即可向20槽灰树花栽培畦内同时喷出雾状水。田间分布参看图1。

为了保证每个畦面的水喷洒均匀,可以随时扭转喷头倾斜度。

(9)搭荫棚:多数采用坡形小遮荫棚,北侧高25厘米左右,南面与地表相连。

图1微喷系统田间示意图

材料:45厘米长、3~5厘米粗,一段削尖的短木棍,100厘米长、3厘米粗细木棍若干,长、短两个木棍一端成45°角钉在一起的三角架若干;与坑畦等长的3厘米粗的细木棍(竹竿)每畦两根;2米宽的塑料布若干;草帘子厚2~3厘米、宽100厘米,长度比坑畦略长50~60厘米。

喷水操作:按照出菇管理水分标准的要求,需水时,启动水泵打开一组阀门喷水。春季干热季节每天喷水2~3次,一般在上午9~10点、中午12~13点、下午17~18点喷水,每次喷水5~10分钟。干热时适当多喷,以地表略有少量积水为宜。注意:喷出来的水必须是雾状的,否则应加大水泵功率或减少每组槽数。此外,要经常检查喷头堵塞情况,如有发现及时处理。夏季每天喷水4~5次,阴雨天停止喷水或少喷,每次喷水必须把塑料膜掀起通风,不能喷闷水,否则影响灰树花分化和生长。

(10)铺砾:铺石砾的目的是:把菇体脱离地面,防止畦内上水时,把泥沙溅在菇体上,菇体下面还有透气作用,可以提高灰树花的商品价值,一般在覆土上水管理7天以后摆放粒径1.5~2.5厘米的石砾一层。

(11)排菌后其他管理:早春栽培由于温度较低,排菌后要每隔7~15天上1次水,上水间隔时间视土壤保水能力、温度高低而定。保水能力差的地块和温度高季节,间隔时间要短些,反之则要长些,一般当畦内表层土壤手握成团,一触即散时就应喷水,喷水时要用一小块塑料布或编织袋垫在外围土层上面,防止溅起泥沙。棚的两端留有直径10~15厘米的通风口,有风时盖严,即有风防风,无风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排菌后要经常检查菇床情况,如发现有洁白、黑色、翠绿等霉菌菌落时,要及早铲除,深挖掉带菌病袋,然后用湿润干净土填平。

查看详细

灰树花的栽培条件是什么?

灰树花属于中温型的变温结实菇类,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氧气、光线的要求是有区别的,规律是营养阶段(发菌期)所需的温度比繁殖阶段(出菇期)所需温度要高,氧气与光线要求弱;繁殖阶段比营养阶段的温度要低,但氧气与光线要求增强,在营养阶段与繁殖阶段之间有一个转换激发点()(张树庭,2002),子实体原基在此时生成,这种生理转换要靠环境因子来刺激或调节(表2-3)。

图2-4灰树花的营养、繁殖阶段与转换激发点

1.温度灰树花的生长发育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适宜灰树花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称有效温区。灰树花的有效温区在5~32℃范围之内。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会使酶钝化和活性降低,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有效温区的下限为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5℃),有效温区的上限为最高有效温度(32℃)。在有效温区内,灰树花的营养发菌、原基发生、菇体发育三个阶段对最适温度各有要求,在各阶段的最适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处于最佳状态。

灰树花营养发菌、原基发生、菇体发育三个阶段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如下:

(1)菌丝生长的温度在5~32℃,均为灰树花菌丝的有效生长温区,适宜温区为20~25℃。须指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指菌丝生长最快的温度。但是这个温度对于菌丝的健壮生长来说,往往是不适宜的。因为在较高温度下,生理代谢过快,菌丝生长稀疏而弱。此外,大量菌丝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呼吸热,使培养料内的温度比室温高1~3℃,因而生产实践中发菌室的气温应控制在20~22℃。

灰树花菌丝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有防冻剂保护的条件下,灰树花的菌丝体可在-196℃的液态氮超低温下保存数年而不失活。但是,灰树花菌丝对高温较低温要敏感得多,其菌丝在40℃时经6小时,42℃时经3小时,45℃经1小时便可失活。

(2)原基分化的温度灰树花属中温出菇,其原基分化的温区为18~22℃,因高、低温品种不同而略有所差异。

(3)菇体发育的温度在10~25℃范围均可,最适温区为18~23℃。若温度偏低,生长慢,菇体质量较佳;若温度高,生长快,但是易老化。

灰树花菌丝在生长起点温度(6℃)以上才开始生长,所以在计算其有效积温时,发育起点温度以下的温度应减去。例如,木屑袋栽的灰树花菌株在22℃条件下发菌,其有效积温计算为:日平均温度22℃,减去生长起始点前的5℃,有效积温为17℃×50天=850℃,即生长发育的积温达到这个数量才能出菇,或者说在22℃条件下发菌50天左右才能出菇。如果发菌温度低于22℃,则所需天数就要增加。此外,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对灰树花及香菇进行比较栽培,结果灰树花的发菌速度略慢于香菇。因而在灰树花生产中,其发菌期安排时间要充裕些。

2.水分和湿度水是灰树花的主要组成成分,其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含水量在90%左右。水也是生物新陈代谢、营养物质运输和转化必不可少的基本介质。因此灰树花的培养料中要一定的含水量,空气也需要一定的相对湿度。

接种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为55%~63%,水分过少不发菌,过多则培养料通气不良,造成发菌困难。关于培养料含水量的计算举例为:已知木屑与麦麸已含水13%。配方为木屑80%,麦麸20%。

发菌期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即可,过高易感染杂菌。在子实体原基分化及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为适,如果低于50%,原基不分化,即使已分化的幼菇也会枯萎死亡。发菌期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即可,过高易感染杂菌。在子实体原基分化及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为适,如果低于50%,原基不分化,即使已分化的幼菇也会枯萎死亡。

3.氧气室外新鲜空气的标准组成为:氮(N)78%,氧(O2)21%,二氧化碳(CO2)0.03%,其余为氩(A)、氖(Ne)等惰性气体。

灰树花属极好氧的菇类,对氧气的需求量比其他食用菌要多,出菇室每天须换气5~6次。菌丝生长阶段需氧量比出菇阶段少,但不能缺氧,否则菌丝细胞进行酵解暂时维持生命活动,同时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菌丝逐渐衰弱,缩短寿命。严重缺氧时,菌丝生长受阻。因此发菌棚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菇体发育阶段需氧量增加,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就会影响菇体发育,造成珊瑚状畸形,严重时菇体停止生长。

为验证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对灰树花菇体发育的影响,陈国朱等(1995)把现蕾后的菌袋分别放在3种不同的湿度与通风环境中出菇,并逐日记录了菇房早晨6时和午后13时的温度,出菇结果(表2-4)表明,灰树花适宜在4~6月份出菇,此期菇房内6时和13时的平均温度最低为20℃,最高为29℃。6月下旬菇房6时和13时的温度平均为24℃和29℃,菇体尚能正常生长。至7月上旬,6时和13时的平均温度为29℃和31℃,菇体停止发育,可见灰树花栽培期须避免30℃左右的高温。湿度大且通风不良的条件,不利于菇体发育。

表2-4温、湿度及通风对灰树花出菇的影响

4.光照菌丝生长不需要强光,因此培养棚需要遮光,照度为15~50勒克斯即可,过强的光线影响菌丝生长。也不能完全黑暗,否则菌丝将生长过厚而形成“菌被”。刺激原基形成及子实体发育则需要比较强的散射光,一般需要200~500勒克斯(日光灯或日落前的光强度),促使原基转成灰黑色,才能发育成正常菇体。而且散射光越强,菌盖颜色越深,香味越浓,品质越好;反之,则颜色浅,品质差。光照严重不足,还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出现畸型。采用黄光灯抑制灰树花原基的形成,此办法可使一般在40~45天形成原基的菌床,推迟到60~65天后才形成原基,大体可推迟20天左右。由于增加了营养积累,出菇整齐健壮,可增加产量15%左右。

5.酸碱度灰树花较适宜弱酸性环境,菌丝在pH4~7.5范围均能生长,最适pH为5.5~6.5,过酸或碱都不利于灰树花的生长发育。培养料的pH随着灰树花生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初始酸碱度在pH6.5时,发菌10天后可降到pH4并一直维持到出菇。宋爱荣等(1999)对不同pH条件下和相同pH条件下灰树花发酵液及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灰树花发酵液的初始酸碱度以pH8为宜,菌丝生长后的pH为5左右。

查看详细

栽培灰树花应选择什么季节?

一般安排在春季和秋季栽培具体栽培时间应安排在当地日最高温昌伍陵度在25~28摄氏度的橘喊前1个半月最为适宜这样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培养子实体,达到节能增产优质增效的目的各地应该根据纬度及海拔高度的差异灵活掌握陕西商洛地区春季生产应安排在2月份,秋季生产在8月份接种海拔高于1000m的山区春栽应在3月耐戚,秋栽应在7月份接种

查看详细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步骤是怎样的?

日本称灰树花为舞茸。因灰树花具有独特的形状与风味,很受日本消费者欢迎,常做为礼品送人。市场需求促进了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发展,有的空调化栽培室就设在蔬菜市场附近,消费者可亲手采摘,将2大朵新鲜灰树花装入简洁的小竹篮,表面覆上保鲜膜,一般每篮重1千克左右,灰黑色品种的售价约2300日元/篮,白色品种的售价约2700日元/篮。如此高的价格一般是礼品菇,平常食用的灰树花要便宜很多,质量也要差些。工厂化的生产使日本灰树花产量增加迅速,年产1万余吨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日本的年消费量约为2万吨。

笔者考察过日本群马县一个空调化的灰树花栽培工厂,场主在不到1000米2的场地上投资了相当20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雇佣了5名尼泊尔工人进行操作,平均每天有2000袋采菇,1袋装湿料2.5千克,1次性采鲜菇500克左右,日产出鲜菇量为1吨。以当年日本的市场价折合人民币为100元/千克,每日产值约10万元,一年采菇为200天左右,每年的销售额达2000万元以上,运转2年即可收回投资。可以说,日本的灰树花工厂化周年栽培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模式。

(一)栽培原料与配方日本所用的木屑大多数是各种阔叶树木屑的混合物。针叶树木屑一般不适于栽培灰树花,但在阔叶树木屑中加20%~30%的针叶树木屑,对产量影响不大。也可在阔叶树木屑里加30%以内的谷壳等代料。此外,培养料中加20%山土可促进子实体发生。灰树花培养需较多空气,木屑的粒径大小对菌丝生长和产量有影响。因此,在培养料中添加30%~40%粗木屑(用机器将树棒粉碎成豌豆粒大小的木屑块)可获得好的收成。

栽培辅料以玉米粉最适合,其次是麸皮,因为单用麸皮比玉米粉产量低,所以麸皮和玉米粉搭配使用较好,麸皮与玉米粉的比例为1∶2。单用柳杉木屑作袋栽材料,灰树花的产量较低,但是如果和水青冈(山毛榉)的木屑混合来用,可以得到和单用水青冈(山毛榉)木屑同等的产量(表4-2)。另外,新培养料中混入20%~30%出过灰树花的旧菌糠,再栽培灰树花有5%~10%增产效果,这可能是旧菌糠含有促进灰树花增产的因子。

将木屑和辅助营养物质按容积比10∶1~10∶2.5,干料按重量比10∶2~10∶3.5的比例,混合均匀。一般说来,木屑颗粒细的,辅助营养物质应少加,木屑中混入针叶树木屑时,辅助营养物质应多加。对灰树花的发菌而言,培养基含水为50%~55%,一般都以手紧握培养料,水滴从指间渗出而不掉下为宜。对子实体的发生而言,培养基含水量在64%最为适合。

表4-2不同木屑混用的栽培效果

(二)栽培袋(瓶)制备

1.装料日本采用方型聚丙烯袋栽培,料袋规格如图4-3,宽20厘米,厚12厘米,高45厘米,袋子上部有通风用的除菌过滤膜。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栽培袋在日本是一种专利设计。

图4-3日本采用的方型栽培袋

用装料机装入2.5千克湿料,料块高15~18厘米,同时打6个直径15~20毫米的孔,料顶部刚好位于过滤膜下面3~4厘米之处。操作时不要刺破袋子,冬天因为袋子硬化,容易破裂,所以要预先把塑料袋放在培养室中保温比较好。木屑和辅料的颗粒细的,要装松些,相反时则应装得紧一些。袋栽的生产周期为60~70天。

日本也有瓶栽方式,采用聚丙烯塑料瓶,每瓶容积为1000毫升,一般装入培养基600克为宜(因木屑和辅助材料的种类和颗粒粗细而异)。培养基不宜装得太紧,否则灰树花的子实体容易发生畸形。塑料瓶栽培需45~55天。

2.灭菌用100℃以下的常压灭菌或用120℃左右的高压灭菌。灭菌之后,培养基冷却到25℃左右接种。

3.接种送入过滤的无菌空气来净化接种室,接种期间一直保持接种室正压,即气流从室内向室外流动。喷撒酒精进行消毒。进入接种室时,要换穿清洁的衣服,尽可能少地把尘埃带入接种室内。另外,所使用的用具也要洗掉附着的东西,再用酒精消毒或进行火焰灭菌。袋栽的接种量以每瓶菌种(600克)接20袋,瓶袋时接40~50瓶。

4.发菌在温度、湿度、氧气自动化调节的栽培室内,发菌期一般需要40天左右,从接种到出完菇的生产周期为80天左右(图4-4)。

图4-4栽培灰树花从接种到出菇的变化

接种后15~20天,由于灰树花菌丝的生长代谢而产热,料袋内的温度会比室温高2~3℃,所以培养室的控制温度要偏低些,以22~23℃为宜。这时若不通风降温,仍在25℃较高温度下发菌,菌丝因呼吸量过大而消耗已积蓄的养分,因而菌丝细弱缺乏活力,此为“闷菌”现象。此外,培养室相对湿度若超过70%,杂菌便活跃起来,培养室的墙壁很容易发生霉菌。因此,培养室要常通风换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要超过0.3%。为了使室内的空气流通良好,排列时袋子之间要相隔3~4厘米。

光照是灰树花原基形成必不可缺的条件,但是在培养的初期至中期,光线会促使灰树花菌丝表面变褐,因此培养35天内不要光照。发好菌之后如果不给光照则使料表面的菌膜不断加厚,原基形成极迟甚至不形成原基。所以为了促使原基形成而给予光照,光照度以50勒克斯比较好。灰树花与金针菇不同,出菇前不能“搔菌”。

在22~23℃的室内培养,瓶栽35天,袋栽40~50天,料面上的菌丝开始集结,向上爬升形成隆起的菌膜。此时进行光照,大约7天之后,隆起就会从灰白色变为黑色的灰树花原基,其中有一部分再隆起成块状,不久其表面出现皱褶(组织分化)。

分泌黄色液滴,此时是开袋出菇的适期。仔细观察原基,当原基上形成水滴,先是雾状水滴,然后再聚成粒大形状水滴,不久水滴消失,此时转入出菇管理最为适宜。培育合格菇体的关键,是从发菌室移向出菇室时的原基状态,它比出菇室的条件更为重要。所谓原基状态,不单指原基大小,重要的是它所处的生育阶段,如果进入出菇室前已形成肥大的原基,且已开始菌盖分化,以后就很难长成壮硕的菇体。总之,进入出菇室时原基必须尚未开始分化,其表面刚由光滑状态转为粗糙状态(出现棱角)。

灰树花有易形成原基的特性,接种40天左右大量形成原基,消耗养分而导致菇体发育缓慢。欲获高产,须抑制原基的过早、过多形成,尽可能发足菌丝积累营养。办法是采用黄光灯抑制灰树花原基的形成,此办法可使一般在40~45天形成原基的菌床,推迟到60~65天后才形成原基,大体可推迟20天左右,单产可增加15%~20%。

(三)出菇期管理灰树花出菇期一般需要30~40天,管理要点如下:

1.温度调控灰树花结实期要求较稳定的温度,此期若温度剧变,原基发育亦会停止。在滑菇、平菇栽培中,即使因室内低温造成生育暂停,但温度升高后子实体还能顺利生长。灰树花则不同,在菇体生长过程中一旦遭到低温(10℃以下)而停止生长,以后即使再调到适温,也长时间不能生长。所以这一时期的环境要求是:新鲜的空气,湿度稍高,温度不激变。

灰树花原基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8~22℃,菇体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0℃。菌袋内形成灰树花原基后的2~3天内,用小刀以十字形切开灰树花原基上方的塑料薄膜。瓶栽时把盖子去掉。

2.通风换气通风降温是诱导灰树花原基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诱导原基形成,要把室温降到18℃,同时最大限度地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同时提高氧的含量,这种环境变化会促使灰树花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工厂化栽培,通风换气控制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1%为宜。如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5%,菌盖小而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2%以上,灰树花菌盖是漏斗状或球状。

在整个出菇期过程中,尤其当有许多菇体长在菇床上时,必须大量通风。否则菇丛中的呼吸气体逐渐积累,主要含有二氧化碳。经抽取菇丛中的气体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高达0.4%以上。相比之下,新鲜空气中仅含有0.03%的二氧化碳,高了10倍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菇体的扇形菌盖不断分化,形成覆瓦状重叠,越长越大,菌盖表面的颜色也由深灰黑色变成浅灰色,菌盖下面的白色子实层也逐渐发育形成,并出现菌孔。扇形菌盖幼时向上翘起,菇体长大后逐渐接近平展。过分成熟的菇体,扇形菌盖向下弯卷,成熟的菇体,孢子向外飞散,可看到一层白色的孢子粉,菌盖的颜色变成淡白色。

灰树花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从出现脑状皱褶到菇体长大成熟,一般需要20天左右。温度偏低时,生长速度较缓慢,有时需要20天以上才能长成。当灰树花的扇形菌盖外缘无白色生长端,菌盖平展,颜色呈浅灰黑色,整朵菇形像盛开的莲花,并散发出浓郁的菇香时。一般八分熟就可采摘,要成熟一朵采摘一朵。袋栽采收的方法是以小刀从灰树花基部切下,瓶栽则用汤匙从瓶口内侧插入,连培养基挖起,再把灰树花基部切掉。头潮菇每袋可收400~500克,转化率40%~50%。

(四)残料出菇为充分利用工厂的空间和设备,日本工厂化灰树花栽培只出一潮菇,其菌床内的营养并未耗用完。因此有人将已采过一潮菇的所谓“废菌床”移到室外,埋入土中出二潮菇。覆土栽培的灰树花比室内栽培的肉质更充实,菌盖色泽更深,香味浓。每袋可再采收菇250~300克。

旧菌床在5月以前覆土栽培,出菇率约为70%,而7月份的在10%以下。新菌床在6月份以前覆土栽培,出菇率可达80%~100%,7月份的则下降约30%。这表明:利用自然环境栽培灰树花,菌床覆土最迟不能晚于6月份。埋袋时把塑料袋的上部沿料面处切掉,袋子的侧面和底都要划破,供吸水之用。覆盖用的土壤,以园土为好。经常进行喷水管理,到9月份气温降到14~20℃,即开始出菇。

也可将废菌床排放在无直射阳光、通风排水良好的林内空地上,为防止菌袋表面干燥,上面用落叶和稻麦草等覆盖,让其自然出菇。这种方法出的食用菌柄短、菌盖多,质量不如覆土的好,每袋可收菇150~250克。

查看详细

灰树花常用的栽培方式有哪些?

目前有袋栽直接出菇和仿野生(覆土式)栽培两种方式。3637

(1)袋式直接栽培

菌袋达到生理成熟而出现原基时,便陆续移到光线充足、温度保持20~22℃、空气相对湿度85%~90%的床架上继续培养5~8天,便可解去一端扎绳,直立床架上,袋口上覆报纸,喷水,每天通风2~3次,每次1小时。待幼菇长出袋口便去掉报纸,20~25天,菌盖充分展开、伸长时采摘。

(2)仿野生法覆土栽培

这种方法增加了覆土层的保护,增强了菌棒的保湿能力,子实体受栽培室内温、湿度变化的直接影响得到缓冲,子实体得到覆土层支撑,鲜菇含水量增加,生物效率明显提高,是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方法。

①场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无积水,近水,排灌方便。

②挖地坑东西走向,宽60~85厘米,长2.5~3.0米,深25厘米,地槽间距60~80厘米。

③排菌排菌前在地坑内灌一次大水保墒,水渗后,在坑底和沟帮撒一薄层石灰和敌百虫粉,增加钙质和消毒、灭虫,最后坑底撒少量细土。将菌袋脱袋,排放坑内,四个菌块为一组,留空隙。

④覆土在间隙中填入经暴晒和消毒处理的土壤,然后大水漫灌一次,使土落实,使其与培养基面平。再在袋表面覆盖一层经过处理的土粒,颗粒直径0.5~0.8厘米,形同双孢菇的覆土,厚度1.5~2.5厘米。覆土也可取自阔叶林地富含腐殖质的表土,暴晒后使用。

⑤调水按少喷勤喷原则在1~2天内调至手握土粒不碎,也不黏手为宜。

⑥覆盖物调水完毕,在土层表面均匀盖上一层阔叶树的叶子。也可用切成2厘米的稻草,厚度0.5~1厘米,可保持土层表面湿度,又能避免子实体黏泥土。也有的铺一层粗砂砾或碎石子。

⑦搭荫棚在槽北侧和中部立两道横杆,中部横杆距地15厘米,上搭塑料布和草帘,呈南低北高状。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2-01 热度: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