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酸肾病要做哪些检查?

有单次大剂量或长期小剂量服用含有马兜铃酸药物病史;急性中毒者可在用药后1~7d出现急性肾衰竭;慢性中毒者可出现肾小管损害症状以至肾衰竭;肾活检有助于诊断。

[52石斛网www.52shihu.com]

马兜铃有什么用?

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果实为中药之一种,称马兜铃。其根称青木香,藤称天仙藤,也可药用,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

马兜铃,为清肺镇咳化痰药;茎药材名天仙藤,能祛风活血;根药材名青木香,有解毒、利尿、理气止痛的功效。11月挖取根部,除去泥土、晒干,果在10月采收,晒干入药。干根含芳香油3%。用分根和种子繁殖。

苦,微寒。归肺、大肠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种子毒性较大。《唐本草》记载:“其根不可多服,吐痢不止”。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尿血及蛋白尿、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水煎果实30g,服后10分钟左右出现恶心、头晕、气短,继则呕吐逐渐加重,甚者吐血,并有脱水、酸中毒[6,A-12,17]。家畜中毒引起消化器官及肾脏炎症,多尿、血尿、下痢、食欲及反刍消失、知觉钝麻、嗜睡、瞳孔散大、后躯麻痹、呼吸困难。

功能与主治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

查看详细

哪些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硝基化合物,是马兜铃植物中所含的共同成份。目前研究发现,马兜铃科植物在世界有200余种,中国有40多种,其中马兜铃科的中药材主要包括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细辛、青木香、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等,厚扑、威灵仙等常用中药材也含有马兜铃酸。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制剂,包括中成药如朱砂莲胶囊、冠心苏合丸等,可能有几十上百种仍在国内使用,用药范围非常广。

查看详细

马兜铃肾病潜伏期多久?

马兜铃肾发病时间不一定,研究表明有15年没有产生毒副作用,也有三个月肌酐就有升高的。马兜铃肾是一类由关木通及相关的药物所造成的急性或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马兜铃酸肾病重在预防。可以进行肾脏移植。

查看详细

马兜铃的概括习性怎么养?

马兜铃(学名:lis),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果实为中药之一种,称马兜铃。其根称青木香,藤称天仙藤,也可药用,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

北马兜铃

草质藤本。叶纸质;叶柄柔弱,长2-7cm;叶片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长,宽,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扩展,边全缘;基出脉5-7条。总状花序有花2-8朵生于叶腋;花序梗和花序轴极短或近无;花梗长1-2cm,小苞片卵形,具长柄;花被长2-3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呈一长管,内面具腺体状毛,管口扩大呈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有时边缘下翻或稍2裂,另一侧扩大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具延伸成1-3cm线形而弯扭的尾尖,黄绿,常具紫色纵脉和网纹;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朔果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6.5cm,先瑞圆形而微凹,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便下垂,随果开裂。种子三角状心形,扁平,有小疣点,具浅褐色膜质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马兜铃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茎柔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l-2cm,柔弱;叶片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长3-6cm,基部宽1.5-3.5cm,先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稍扩展;基出脉5-7条,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l-1.5cm;小苞片三角形,易脱落;花被长3-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成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内面有腺体状毛;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钝;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于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稍具乳头状凸起,裂片先端钝,向下延伸形成波状圆环。蒴果近球形,先端圆形而微凹,具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空间6瓣开裂;果梗长2.5-5cm,常撕裂成6条。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喜砂质黄壤。耐寒。适应性强。

编辑本段园林用途

常于郊野路边、林缘、灌丛中散生。在园林中宜成片种植,作地被植物,任其蔓延。亦可用于攀援低矮栅栏作垂直绿化材料。果实和根可药用。

编辑本段繁殖培育

播种或分株、分根法繁殖,易成活。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4 热度: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