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和吃的豆有什么区别?

【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其他名称】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汉语拼音】Badou【化学成分】种仁含脂肪油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甙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及一种类似蓖麻碱的生物碱。巴豆油中含有辅致癌物。为无色树脂状物,经水解后产生辅致癌物A3及致癌物B2。【性状】卵圆形,一般具三棱。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性味】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喉风,喉痹,恶疮疥癣。1。峻下冷结:适用于冷结便秘,腹满刺痛;或小儿乳食积滞,痰多惊悸。2。攻痰逐水:可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寒食结胸,痰涎壅盛,胸膈滞闷[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肢冷汗出者;以及痰迷清窍,精神错乱。3。用治痈肿脓成不溃,本品有蚀疮排脓之功。【用法用量】多入丸散。外用适量。大多制霜用,以减轻毒性。内服:入丸、散,0。5~1分(用巴豆霜)。外用: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注意事项】畏牵牛。【禁忌】畏牵牛。无寒实积滞、体虚及孕妇忌用。【炮制】巴豆仁: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油尽为度,取出,碾细,过筛。【采制】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晒干。【是否医保用药】医保【是否非处方药】处方【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异名】巴菽(《本经》),刚子(《雷公炮炙论》),江子(《瑞竹堂经验方》),老阳子(《纲目》),双眼龙(《岭南采药录》),猛子仁(《中国药植志》),巴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巴米(《药材资料汇编》),双眼虾、红子仁、豆贡(《南宁市药物志》),毒鱼子、銮豆、贡仔(《中药志》),八百力(《广西中药志》),大叶双眼龙、巴仁、芒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为什么吃巴豆会拉肚子?

巴豆可以促进肠道的分泌,但是肠道的吸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当肠道吸收的能力达不到分泌的肠液时就会出现腹泻!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分泌性腹泻!查看详细

巴豆有哪些特征?

(张士良)巴豆(。)别名江子、巴米、刚子、猛子仁。为大戟科木本。主产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以种子入药。种子含巴豆油,油中含巴豆油酸、巴豆酸、油酸、亚油酸等9种酸的甘油酯;另外含有巴豆醇二酯、巴豆醇三酯等。其中巴豆醇二酯有致癌作用。药理试验证明巴豆油是最剧烈的泻药,外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味辛,性热,有大毒。有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等功能,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等症,外用治恶疮、疥癣、疣痣。此外,有杀灭钉螺的作用。一、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或灌木,树高2—7m,幼枝疏被星状毛。叶片卵形、矩圆状卵形,先端渐尖,长5—13cm,宽2。5—6cm,掌状三出脉,两面疏被星状查看详细

巴豆是什么豆?

巴豆,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小毒,须慎用。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满意请记得采纳!谢谢!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2 热度: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