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与七彩山鸡有什么区别?

山鸡是所有野生鸡类的统称,有的地方特指雉鸡(环颈雉);七彩山鸡是美国的内华达雉鸡亚种和中国的华北雉鸡亚种杂交选育的品种,都是人工饲养。当然[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它也是一种山鸡。

山鸡与七彩山鸡有什么区别?

答:名字前面多了两个字,七彩

山鸡是洪兴的

七彩山鸡是东星的

野山鸡是否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是二级保护动物。

七彩山鸡俗称野山鸡,又称雉鸡,因其毛七彩斑斓,故名为七彩山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七彩山鸡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活习性

野鸡抗病力强,耐高温,抗寒冷,在炎热的夏季能耐32℃左右的高温,不怕雨淋,冬季能耐-35℃严寒,也不畏冷,能在雪地上行走,到处觅食,饮带冰碴的水,并能栖居过夜。

10月龄左右性成熟,公雉体重1.5kg左右,母雉体重1.0kg左右,公雉比母雉早熟1个月,雉鸡是杂食性鸡类,4~7月份为繁殖季节,公母雉鸡配种比例1:5~6为宜。

年均产蛋40枚左右,蛋重为26g左右,为橄榄色、褐色、土黄色或蓝色。雉鸡以植物性谷类饲料为主,配合鱼粉等动物性饲料而成的配合饲料,日平均采食50~60g,天刚亮和下午5~6点两次为采食高峰。

夜间肃静不食,白天喜沙浴。在自然光照和气候条件下,6月份孵出的雏雉,翌年4月份即可交尾和产蛋。

一般野山鸡的生命力都很旺盛,经常在地方跑来跑去,寻找一些喜欢吃的食物。看到野山鸡来来回回不停走动的话,可以给撒一些谷物或者小麦也行,只要能吃饱就行,野山鸡就能长得更好。撒的时候要有技巧,不要一下子将所有的食物放在一个地方,山鸡很快就会吃完,吃得过饱会影响消化,让不能很好的生长。最好在山鸡的四周都撒上食物,它们吃完一个地方的食物,就会到另外一个地方吃,适当的活动一下,对肠胃有很大的好处。

野山鸡和家鸡不一样,它们喜欢吃一些肉食,经常吃饲料或者谷物、青草的话山鸡会觉得厌烦,适当的让它们吃一些昆虫,改善一下口味,生长速度也会加快很多。给它们吃的这些昆虫一定是健康的,没有受到任何病菌危害,野山鸡食用以后就会变得更加健康。

野山鸡的个头很大,发生打架事件的时候就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的话它们的皮肤还会受到伤害,饲养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管理,避免它们出现打架。可以将野山鸡分散饲养,让它们三三两两的在不同的地方饲养,有足够大的空间,就不会发生打斗了,会长得更加健康。

有些品种的野山鸡有一定的飞翔能力,管理不好的话就会飞走,最好给设置一些结实的网,将野山鸡圈起来,让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就能很好的生长,要是没有任何防护的话,一飞就没影了,给农户们带来很大的损失,最好日常的防护,将四周都做好防护,它们就不会轻易的逃走。

野山鸡的形体很大也爱动,尽量给选择一个青草多的地方饲养,青草越多里面就会有很多昆虫,饿了就能捕捉昆虫吃,会长得更快。要是农户们很忙,没有时间喂养它们就会啄食眼前的青草不会挨饿,野山鸡的生长也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其实将它们喂饱了,就会长得很大个,可以卖到一个很好的价格,农户们就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百度百科-七彩山鸡

查看详细

怎样养山鸡?

山鸡俗称野鸡,山鸡不仅具有艳丽的外表,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肉食禽类品种。目前山鸡养殖规模小、养殖户少,因此市场上供不应求。现将山鸡养殖技术分享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养殖场地的选择

场地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场地大小、地势条件、水源、阳光是否充足、防疫条件等。

1、场地大小。场地要足够大,保证山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场地宜在清爽、开阔、高朗地带,供水以及排水良好。场地内还要有遮阴措施,如各种树木等,保证山鸡有好的活动场所。最好选择深山草地,没有传染病,空气好、地质好、水质好,杂草树木多,这样更有利于山鸡的散养。

3、有利于防疫。养鸡场地不宜选择在人烟稠密的居民住宅区或工厂集中地,宜选择在较偏远而车辆又能达到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不易受疫病传染,有利于防疫。

山鸡生活习性

1、山鸡的食性。山鸡的食物多种多样,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种子等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如各种谷物杂粮等。一般情况下,山鸡也喜欢食一些小虫子,如各种昆虫等。

2、山鸡生理习性。山鸡一般靠爪子在陆地上行走,而不善于飞行。而且飞行距离很近,有时靠跳跃行进。

3、繁殖。养殖大约10个月左右的山鸡就可以繁殖了,春末夏初是山鸡繁殖高峰期。每年可以产两窝蛋。

饲养管理技术

1、合理饲喂。采用鸡的专用饲料,另外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饲喂。此外还要保证山鸡有充足的饮水。在此基础上还需适当添加青草,绿叶饲料,这样可以为山鸡补充维生素,帮助山鸡更好进行消化。

2、控制鸡舍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情况下育雏温度为25℃~35℃。到5周后就可以在常温下饲养了。

3、控制密度。养殖初期一般每平方米养10只左右,一段时间后可按山鸡的重量、大小以及性别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只左右。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以满足山鸡的采食。

4、在鸡舍内安放栖架,防啄癖。育肥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栖停使用,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啄癖。

饲养时的注意事项

1、在鸡舍内放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青绿菜叶,这样不仅为鸡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可以避免鸡啄羽现象的出现。

2、提高饲料中食盐的添加量,也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3、保持养殖场内安静整洁,尽可能使养殖环境与野生的自然环境一致,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4、一般3~4月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周龄时即可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周龄即可转群,并且转群之前要给与足够的光照。

5、禁用变质发霉饲料。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经常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对山鸡进行一次疾病检查,保证山鸡健康正常地生长。

目前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山鸡价格也比普通肉鸡要高,因此山鸡的养殖效益也是不错。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上就是山鸡养殖技术,想了解更多农技知识请关注惠农学堂!

查看详细

山鸡苗怎么养?

春季是黄金季节,但要注意温度,要防病。

温度:出壳最初几天温度要维持在32℃—33℃,因为还没张毛啊;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需维持23℃左右即可。

湿度:小山鸡喜欢干燥,怕潮湿。一般1—7日龄的雏鸡,要求相对湿度60%—70%;一周后相对湿度可保持在50%—60%。室内湿度太大,可勤换干垫草。如湿度过低,可在火炉上放置水壶烧开水,以产生蒸汽增湿。

光照:您如果想要一群健壮,免疫力强的的小山鸡还要注意光照。一般雏鸡在1—2日龄可采取24小时光照,但灯光不宜太亮,只要让鸡能看见吃食即可。3—14日龄,除夜间喂食开灯外,白天一般不开灯,以利雏鸡休息。15日龄后,如天气暖和,可增加阳光照射,以便杀菌,防病。

密度:据有关资料证明:饲养密度与育雏室内空气的卫生状况以及鸡群中恶癖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鸡群的密度过大,育雏室内空气浑浊,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味浓,卫生条件差,易感染疾病,雏鸡吃食拥挤,抢水抢食,饥饱不匀,影响生长发育。鸡群密度过小,房舍及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育雏成本提高,影响饲养效益。雏鸡适宜的饲养密度,一般1—2周龄,每平方米可饲养30只左右;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至7—8周龄时,每平方米可饲养8—10只。

喂食:雏鸡出壳24小时后即可开食喂料,但开食前应先喂给饮水,一般先用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溶液(稍呈淡红色)让雏鸡自由饮用,以清洗肠胃;以后几天,可在水中加入5%的红糖或葡萄糖,以利于雏鸡对蛋黄的吸收。开始喂料时,可将小米或玉米粉碎加适量的鸡蛋黄蒸熟(半熟也可)冷凉搓碎撒在塑料布或白色纸上,让雏鸡学习啄食。出壳15天以内的雏鸡,每天要喂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15日龄后,逐渐过渡到4次。每次喂料不宜太多,做到少给勤添。同时要不断地供给清洁的饮水,水中可适量加些维生素、抗生素等。在饲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雏鸡的饮食变化,饮水过多或过小都是疾病的先兆。

免疫:雏鸡常见的疫病主要有白痢、球虫病和鸡新城疫。3日龄时,连喂2天痢特灵水(2片加水1千克),或饲料中添加0.3%—0.5%的磺胺药物,预防白痢病。7—10日龄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10—20倍稀释鸡新城疫II系疫苗给雏鸡滴鼻,每只1—2滴,预防鸡新城疫。20日龄后,每200只鸡用40万单位青霉素拌料1次喂光,连喂3天,预防球虫病和鸡出败。45日龄后,每只鸡再注射1次100倍稀释的鸡新城疫I系疫苗0.4毫升。此外,鸡舍要清洁卫生,用具要天天清洗,定期消毒。鸡舍出入口要设石灰池或消毒池,不让外人随便进入鸡舍。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鼠、防虫、防蝇、防火。

嘻嘻,等您的小山鸡长大别忽视了防盗哦,我很喜欢吃山鸡肉的。

查看详细

一年可以养几次山鸡?

一年可以养殖很多次,一般养殖120天左右可出栏。

1.合理饲喂。采用原粮饲喂山鸡的养殖户,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麸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鸡饲料饲喂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饲料。让山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龄)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山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让其均匀采食,生长一致。

3.设栖架、防啄癖。育肥山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山鸡飞攀栖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山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山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必要时对山鸡群进行调控,方法为:(1)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山鸡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2)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4.防惊飞。尽可能保持场内安静,谢绝参观,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为防惊飞出现撞伤或撞死,可剪掉山鸡一侧的初级飞羽。

5.做好防疫工作。山鸡舍应每天清扫,每周用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一次消毒。8~9周龄的山鸡要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饮水接种,并预防禽霍乱或球虫病的发生

鸡、山鸡等的互啄癖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包括啄肛癖、拔羽癖、喙趾癖、啄头癖、喙蛋癖等,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一、病因

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环境、日粮和激素等因素。

1.环境因素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光线太强,密度过大,外寄生虫侵扰,限制饲喂未吃饱,垫料不足等。

2.日粮因素日粮营养不全价,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全价日粮的颗粒料比粉料更易引起,笼养比平养更易引起。

3.激素因素鸡即将开产时血液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酮,公鸡雄激素的增长,都是促使啄癖倾向增强的因素。

即互啄癖现象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情况、鸡群营养情况、疾病、生理习性等综合因素都有关系。

二、常见类型及诱因

1.啄肛癖.:

①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责时间长造成脱肛或撕裂,损失的多是高产母鸡。也常见于发生腹泻的雏鸡,诱因是肛门带有腥臭粪便。

②鸡舍光照过强过长(因为鸡对红色特别敏感,如果其他鸡看到正在产蛋鸡外翻的红色的子宫,就会去啄)、或光照时间不稳定。

③鸡舍温度过高;鸡舍通风不良且鸡群密度过大;

④锌不足;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或日粮中盐分含量不足;B族维生素不足;氨基酸不平衡等因素都可导致鸡啄肛啄羽。

⑤鸡群患球虫病、鸡白痢;鸡体有羽虱;

如啄肛后,伤口感染,可致死亡。

蛋鸡啄肛是由于蛋鸡产下一个蛋的时间过长,鸡舍光线太亮造成。因为鸡对红色特别敏感,如果其他鸡看到正在产蛋鸡外翻的红色的子宫,就会去啄。如果光线暗到其他鸡不能发现,啄肛的发生率就会减少,但是光线太暗会影响到产蛋率;造成产蛋时间太长的原因有蛋过大、或者蛋不大但是鸡的子宫收缩无力所致。

影响子宫收缩无力的因素有:蛋鸡育成时的体重小;饲料中的酸碱离子不平衡;饲料中B族维生素含量,尤其是B1、B6等。改善的方法是提高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增加B族维生素的含量或者换一种质量可靠的维生素,向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改善鸡舍饲养条件和育成期管理。

霉菌毒素中毒也会引起平滑肌松弛,产蛋无力,造成产蛋时间延长,发生啄肛。

2.啄尾根部羽毛:在笼养和圈养又无适当运动的鸡群中最为常见。并与营养成分不平衡有关。如蛋氨酸、维生素或食盐等缺乏。解决办法向饲料中添加鱼粉1.5%,或在日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或每只鸡每天补充0.5-3克生石膏粉,。缺盐引起的啄癖,可立即向饮水中添加食盐0.5%,也可在日粮中添加1.5%-2%食盐,连续3-4天,便立即停止。(不能长期饲喂,以免引起食盐中毒)。也可试加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等,解决的方法是向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这些单项维生素,或者换一种成分含量高的多维素产品添加。上述措施能减少啄羽癖的发生或很快消失。

三、综合防制措施

防治本病时,首先应了解发生同类相残的原因而加以排除,进而根据诊断出的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1.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黄连素和氯霉素等苦味强烈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鸡知苦而退。作为预防,可用发电机用过的废机油涂于易被啄部位,利用其难闻气味和难看的颜色使鸡只失去兴趣。

2.断喙:解决啄肛的办法是断喙(又叫切喙、切嘴)。一般在7~10日龄断,断喙时应避开免疫注射或其它应激因素,断喙长度一般为鸡喙长度的1/3。使用自动断喙器时应注意,鸡喙切下后的烫烙时间不能少于2秒,这样不仅利于止血,而且能将鸡喙前端角质层充分烫死,最后脱落,以后的再生组织边缘一般比较肥厚,上下嘴壳闭合后前端形成“Y”状。如果部分鸡、断喙情况不理想时,应在110日龄前重新断喙或修喙。另外,在断喙前2日开始,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和Vc,这样有助于断喙时的止血。断喙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减少发生率及减轻损伤。成功的断喙既可以防止啄癖又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

3.光照不可过强,以3瓦/米2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4.降低密度,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

5.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6.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燥不安、啄癖增强。

7.提供完善的平衡日粮,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过65%,无动物性蛋白配方应特别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饲料单一,补足蛋氨酸、食盐、锌、维生素等营养素,会收到良好效果。

8.已形成啄癖的鸡群,可将舍内光线调暗或采用红色光照,也可将瓜藤类、块茎类和青菜等放在舍内任其啄食,以分散其注意力。

9.补喂砂砾,提高消化率。可从河砂中选出坚硬、不易破碎的砂石,雏鸡用小米粒大小,成鸡用玉米粒大小,按日粮0.5%-1%掺入。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8 热度: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