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半夏橘皮汤吗?在对它没有足够的了解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半夏橘皮汤时会产生很多的犹豫和顾虑,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应该怎么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回答。

【处方】半夏2钱,橘皮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炙),干姜1钱。

【功能主治】温胃散水,涤痰降气。主伏阴病,呕利止,厥回而哕,或咳逆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擘),开水3杯煎,去滓顿服,不已再服。或加生姜8分。

【各家论述】方中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胃气;干姜、茯苓温胃散水;半夏、橘皮涤痰降气,故水虚相搏,痰饮塞胃,皆能已之。

【摘录】《医寄伏阴论》卷上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黄芩、半夏、厚朴、藿香叶、葛根、橘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1碗,煎7分,去滓,加生姜自然汁少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伤寒》卷二

【处方】半夏(炮如法)1两,陈皮(汤浸洗去瓤)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茯苓1两,黄芩(去其腐心)1两,葛根半两,厚朴(去皮)1分。

【制法】上锉,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杂病,呕哕,风眩,痰逆咳喘,头痛,并风热反胃吐食诸证。

【用法用量】用水3盏,生姜1分(切),煎至1盏半,绞取汁,分作4份,食后温服。

【摘录】《直格》卷下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高良姜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心下痞满,饮食吐逆,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去核),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半夏(汤洗10遍,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别研)1两,麻黄(去根节)1两1分,赤茯芩(去黑皮)1两1分,柴胡(去苗)1两1分,生姜(切,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半夏橘皮汤,我们知道半夏橘皮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半夏橘皮汤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怎样栽种半夏才能获得高产?

根据各地经验,半夏栽种除注意选地、繁殖时注意选种外和适当密植,还要加强田间管理,具体经验有:

(1)地膜覆盖有条件时栽种后用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促使提前出苗,在北方如用薄膜覆盖可提前于3月上旬栽种,3月下旬即大批出苗,比不盖薄膜多生长20~30天,盖地膜后温度提高3~4℃,土壤含水量提高1%~5%,这都有利于出苗,覆盖地膜还能保持土壤疏松,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处在较高的肥力水平上,改善了半夏的生态条件,因此是增产的有效措施,但半夏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30℃以上生长即缓慢,故当温度上升时,应及时破膜放苗,或揭去地膜,以防膜内温度过高,烤伤小苗。

(2)种栽处理用5%草木灰液浸种栽2小时,晾干水气栽种可防治半夏烂种并有增产作用。也有报道栽前用2%KNO3(硝酸钾)浸泡种茎24小时,稍晾后播种,也有明显增产作用。

(3)灌溉排水半夏根系浅,喜湿怕旱,缺水易造成地上部分枯萎。但齐苗后的苗期要适当控制浇水,诱导根向土壤深处长,促使地下部充分发育,防止地上部生长过快,以提高抗旱能力。立夏(5月上旬)前后,天气渐热,半夏生长加快,干旱无雨时,可根据墒情适当浇水,浇后及时松土,夏至(6月下旬)后气温逐渐升高,干旱可7~10天浇水一次,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严防干旱,可推迟地上部枯萎。雨季积水要及时排除,以防块茎腐烂。处暑(8月下旬)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量。

(4)追肥培土珠芽在土中才能生根发芽,小满(5月中下旬)前后发现珠芽成熟变褐色时及时追肥培土,是增产的主要措施,每667米2追发酵饼肥50~100千克或腐熟人畜粪500~1000千克和磷酸二胺15千克,混合撒于株旁,再利用播种沟两边的土盖住肥料和珠芽,切勿把叶也埋在土内。追肥培土后如无雨应及时浇水。秋季又长出新珠芽,按上法再追肥培土一次,结合追肥培土、浇水,经常松土保墒,有草随时拔除,如不留种要摘除花葶。

(5)间套作半夏喜半阴半阳环境,故栽种时与玉米间作,或与油菜、豆类间作套种,可减少直射光,增加散射光,使田间光照更适合半夏的生长,间套作后田间湿度有所增加,夏季温度适当降低,均对半夏生长发育有利。

(6)病虫害防治半夏病虫害不多,主要有块茎腐烂病,多在雨季地中积水处发生,先从下部腐烂,严重时茎叶枯萎。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栽,种前用5%草木灰溶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雨季及时排除积水,拔除病株,在病穴内撒石灰防止蔓延。虫害有天蛾幼虫,7~8月咬食叶片,可人工捕捉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半夏栽培如能加强以上几项管理措施,产量必将有大幅度提高。

查看详细

半夏用白凡炮制后、药性有啥变化?

半夏(《本经》)【异名】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集》),三步跳、泛石子(《湖南野生植物》),地鹧鸪、地茨菇(《广西中兽医药植》),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江苏植药志》),捉嘴豆子,地巴豆(《河北药材》),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山东中药》),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中药志》),珠半夏(《广西中药志》),裂刀菜(《辽宁经济植物志》),麻草子(安徽《土农药介绍》)。【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植物形态】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长6~7厘米;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绿色,两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通常长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长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采集】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药材】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8~2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地;以四川产量大、质量好。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亦作半夏使用。与半夏的主要区别点为:掌叶半夏的块茎较大,通常直径3~4厘米;叶片掌状,有小叶9~11枚。参见掌叶半夏条。【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其脂肪酸约34%为固体酸、66%为液体酸)、淀粉、烟碱、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氨基酸、β-谷甾醇、胆碱、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3,4-二羟基苯甲醛,又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嫩芽含尿黑酸及其甙。【炮制】生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法半夏: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2斤,甘草16斤,石灰块20斤)姜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清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①《雷公炮炙论》:修事半夏四两,用捣了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隟涎,若洗不尽,令人气逆,肝气怒满。②陶弘景:半夏,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性味】辛,温,有毒。①《本经》:辛,平。②《别录》:生微寒,熟温,有毒。③《药性论》:有大毒。④《日华子本草》:味辛。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温,味辛苦。【归经】入脾、胃经。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太阴、少阳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少阳,手少阴经。④《本草汇言》:入手阳明、太阴、少阴三经。⑤《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功用主治】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本品善燥湿降逆止呕,又性温兼散寒,主治胃寒及痰饮呕吐,如小半夏汤。若治疗其他原因所致的呕恶,当据情配伍它药。本品又善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湿中阻之胸脘痞闷,气郁痰结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若痰热互结之心下痞,如小陷胸汤。还可治痰湿凝滞经络或肌肉所致的瘿瘤痰核及痈疽肿毒,未化脓者,可单用生品为末,醋调外敷。此外,取本品和胃之功,治疗胃不和卧不安,与秫米合用,如半夏秫米汤;取本品行湿润燥之功,治疗老人火衰便秘,与硫黄合用,如半硫丸。临床应用1.用于痰多咳嗽。用半夏的地下部分制成半夏露糖浆,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治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2.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痰湿内阻、胸脘痞闷者,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3.用于瘿瘤瘰疬、疮疡肿痛、梅核气等。治瘿瘤瘰疬痰核,与海藻、昆布、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4.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28 热度: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