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好还是东古酱油好?

自1990年代始,海天酱油已连续多年保持酱油产销量全国第一的纪录,并且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2005年10月28日,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盛大落成,全部建成投产后调味品年产量将超过200万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调味品综合生产基地;是中国第一个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酿造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标志着中国调味业向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海天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天然玻璃晒池群,保证产品纯天然酿造的特色。

海天目前已建有面积达60[3]万平方米、全国最大规模的天然晒池,晒池高度和玻璃盖斜度经科学预算,充分利用阳光,保证了天然晒制过程中的完美和酱油风味的稳定。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生产线,每小时最高可包装4.8万瓶[2],使海天人均年产酱油300吨,超过日本等国家水平。设施一流的大型自动化输送中心,建立起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及时、准确地将海天产品送往世界各地。

超高品质

海天从保障源头用料的安全和高品质开始,建立专业的菌种培育中心,强化发酵菌种研究,并建成中国面积最大的玻璃晒池群进行天然发酵,直至对产品实施全程无接触的无菌灌装[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以及产品流通入市后执行严格的留样观察制度等等,在每一个环节和生产步骤,要求每一位员工对产品质量执行全面、全程、全员的保障体系,得以形成独步市场的质量优势,是同行业惟一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重要认证于一身的品牌,含金量至高。

没有什么好不好,东古是老牌子,按照现在的话是百年老字号,但是海天是现代化标准最好的企业。

看个人口感!饭店使用的不一定是好的,了解一下酱油原油~

高端食材是无法工业化加工的,所以能,平时不必纠结,好吃就行了

我感觉味道方面东古酱油要强,海天只是广告做的好,味道是大众口味

东古厨师用的多您说哪个好?追求味道好就用东古,追求名气用海天

今天中午在一个公司定点四星饭店吃饭,感恩海鲜厨师教我做的带鱼很好吃,厨师给我补了一句:我们用的是东古酱油,比海天要鲜。我打算家里用完了换东古试试。

昆布酱油是啥怎么用?

昆布是日本对海带的称呼,在日本,昆布被视为鲜美海味的浓缩,很多高汤都少不了它,昆布酱油就是在酿造中加入了昆布提取物,用法类似于海鲜酱油,可以做生食蘸料,也可以加在汤里火锅底里或者煮面加一些。

昆布藻体黄褐色,中国古代是没有海带的,日语中把海带统称为昆布,中国的一些植物学书籍和地区也说海带的别名也叫昆布。

日本酱油是指现在日本使用的酱油。日本酱油源于华夏,公元755年以后,我国酿造酱油技术由鉴真大师传入日本,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加以改造,形成了现在的日本酱油。

日本酱油源于华夏,公元755年以后,我国酿造酱油技术由鉴真大师传入日本。

扩展资料

酱油价值

1、增加食物香味,增进食欲。

2、酱油具有解热去乏,调味开胃的功效。

3、抗氧化作用:酱油能产生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能不断的消灭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4、抗肿瘤作用:酿造酱油中的抗肿瘤物质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乙脂。

5、降血压作用:酱油中有降血压的物质异黄酮,使血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日本酱油

百度百科——昆布

查看详细

生抽和普通酱油有什么区别?

一、颜色不同:

生抽颜色最浅,看上去像红褐色。

普通酱油的颜色是深,几乎就是黑色了。

生抽:

普通酱油:

二、原料不同:

生抽:是从酱缸抽出的第一道酱油。以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过天然露晒,发酵而成的。

普通酱油:是在生抽的基础上加焦糖,经过更长时间的酿造,再加上特殊工艺制作而成。

三、味道不同:

生抽:味道偏咸。

普通酱油:味道淡,酱香味浓。

四、作用不同:

生抽:主要用来调味,适合做凉菜或炒菜。

普通酱油:可以用来上色,比如红烧肉、卤水等让食物好看又好吃。

五、食用方法不同:

生抽:可以用于烹饪炒菜用,也可以直接入口。

普通酱油:细菌总数比生抽略高,一定要煮熟后才可以食用。

查看详细

酱油有什么作用?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清洗、蒸煮、制曲、发酵、杀菌、灌装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

氨基酸是酱油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反映了酱油质量的优劣。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酱油中的氨基酸有18种,它包括了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它们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们只能在食品中得到氨基酸才能构成自身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生物体发育及修补组织的原料,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水平衡的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物质的代谢及转运都与蛋白质有关。

还原糖也是酱油的一种主要营养成分。淀粉质原料受淀粉酶作用,水解为糊精、双糖与单糖等物质,均具还原性,它是人体热能的重要来源,人体活动的热能60-70%由它供给,它是构成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过程。一些糖与蛋白质能合成糖蛋白,与脂肪形成糖脂,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

总酸也是酱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乳酸、醋酸、琥珀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对增加酱油风味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对过高的总酸能使酱油酸味突出、质量降低。此类有机酸具有成碱作用,可消除机体中过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减少尿酸在膀胱中形成结石的可能。

食盐也是酱油的主要成分之一,酱油一般含食盐18克/100毫升左右,它赋予酱油咸味,补充了体内所失的盐分。

酱油除了上述的主要成分外,还含有钙、铁等微量元素,有效地维持了机体的生理平衡。由此可见,酱油不但有良好的风味和滋味,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们烹饪手选的调味品。

酱油的好处

酱油是烹调中的必备之品

我们在炒、煎、蒸、煮或凉拌时,按照需要加入适量的酱油,就会使菜肴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这是因为,酱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而又营养丰富的调料。

酱油中氨基酸的含量多达17种,此外,还含有各种B族维生素和安全无毒的棕红色素。酱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糖、酸、醇、酚、酯等多种复杂的香气成分。

在煎、炒、蒸、煮菜肴时,加入适量酱油后,酱油中的氨基酸在烹调过程中与食盐、氯化钠作用而生成氨基酸钠盐(即为味精)以及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氨基酸的衍生物,这样就使菜肴增加了特有的鲜美味道。同时,在烹调过程中,酱油中的氨基酸还会与糖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一种诱人的香气。

酱油是强化铁的良好载体

其实酱油在调味以外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作用,最主要的是酱油是强化铁的良好载体。缺铁性贫血(IDA)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需要大力防治的一种常见营养缺乏症。据统计,我国1/3儿童属于缺铁,其中婴幼儿高达80%。调查表明,植物性食物来源的铁在体内吸收率很低,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国内市场已有强化铁的面粉、挂面、糖果、奶粉、食盐等,但往往由于铁强化剂易使食品着色和产生铁腥味等缺点,而使人很难接受。酱油是棕褐色的液体调料,是我国人民一日三餐必需的调色、调味佳品。以酱油作为铁强化的载体,不仅具有消费量恒定持久、不影响产品外观等优点,而且酱油中含有较多的复合氨基酸及维生素C等,这些物质可以与铁形成溶解度较大的络合物,从而提高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率。

据资料介绍,每100毫升酱油中可强化75毫克铁,在室内保存4个月,未产生沉淀和pH值的变化,感官评定和烹调试验均无异常现象。一般每人每日食用20毫升这种酱油可摄铁15毫克,基本达到RDAR的要求。因此,可以认为酱油是铁强化的适宜载体。经过分析筛选,发现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是一种比较适宜的铁源。该产品是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口感好,无铁腥味,并且其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铁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本身是一种铁吸收的增进剂,有助于人体对锌的吸收,在体内还使有害放射性金属元素迅速排泄,而起到解毒剂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铁强化剂,在1993年曾得到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我国于1998年在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十九次年会上经专家评审已同意作为铁源使用,列入-1996增补新品种名单。以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代替其他铁源,为强化铁酱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克服了其他铁剂的缺点,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切实可行。最近,卫生部遴选了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作为中国酱油“补铁工程”的试点企业,进行前期推广工作。相信不久酱油家族将添新成员——铁酱油。

酱油可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另外,酱油可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亚洲人在烹饪中常用的酱油含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它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其功效比常见的维生素C和E等抗氧化剂大十几倍。

根据初步的研究结果,少量酱油所达到的抑制自由基的效果,与一杯红葡萄酒的功效相当。尤其令人惊讶的是,酱油能不断消灭自由基,不像维生素C和E在消灭一定量的自由基后就停止了。这一发现说明,酱油内含有一种以上的抗氧化成分,而且各种成分消灭自由基的时间长短也不一。

自由基在人体内转移时会损伤人体组织和器官,甚至会侵入人体脱氧核糖核酸,引起细胞突变,形成癌症。因此,酱油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抗癌的功效。

查看详细

上海特产辣酱油真的是酱油吗?

辣酱油并不是酱油。

调味料辣酱油,是以海带、胡萝卜,洋葱、蕃茄、蒜、姜、辣椒等蔬菜煮汁,再加胡椒、陈皮、肉桂、肉豆蔻、藿香、桂皮、丁香、花椒、茴香、百里香等香辛料煮沸,然后添加食盐、味精、蔗糖、冰醋酸及焦糖色配制而成。

体态如酱油,但无酱油组份。它是一种具有酸辣辛香,风味独特而复杂的调味料,是烹饪欧美菜肴及其佐餐所必需的。

在西方,辣酱油广泛用于各种菜肴和其他食品的制作中,特别是牛肉菜和制品。辣酱油也可以用于饮料,例如血玛丽和番茄汁。在上海,辣酱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餐厅推广到其他食品。上海西餐中的炸猪排、罗宋汤用到辣酱油。本地吃食,如生煎馒头、排骨年糕、干煎带鱼有时也用辣酱油做蘸料。

辣酱油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相传英帝国驻孟加拉总督山兹勋爵()在印度获得一种辣酱汁配方,回家乡后把配方连同批量订单交给当地化学家约翰·李和威廉·派林(、)。

试样时不满成品口味,弃之。可是之后酱汁受重新取出检查,李和派林发现辣酱汁面渗出了一层发酵了的汁液,尝之感到可口,遂将其推向市场,受到欢迎。

不过最新考证指出,正史中并无“山兹勋爵”,亦无山兹之名的孟加拉总督;1830年代只有伍斯特郡的山兹女男爵。

研究者推论配方是山兹女男爵从格雷(Grey)家族获得的,而查尔士·格雷则是在印度首席大法官任内获得了此配方。此后山兹家族把配方出售给了李派林,但身为贵族,在广告上必须避讳女男爵的真实身分,而杜撰了广为流传的故事。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6 热度: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