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根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半夏根散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半夏根(5月5日取)1两,木瓜根1两,乌头1两。

【制法】上药阴干并锉细[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月蚀湿虫疮(匿虫)。

【用法用量】每取枣核许大,以绵裹,纳谷道中。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半夏根散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半夏根散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半夏有什么功效?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查看详细

如何区别旱半夏与水半夏?

半夏又名旱半夏,为常用中草药,多为野生。近年来随着产量减少,价格上涨,某些药厂为降低成本,以水半夏代替半夏使用,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因为半夏和水半夏为两种不同中药,功能主治不同,我们在使用时应加以区别,切不可相互代用。半夏又名三叶半夏,旱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用于治疗痰湿水饮、胸膈胀满、恶心呕吐、痰多咳喘等,生用外治痈肿,用量3g~9g。药材性状:块茎呈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cm~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色,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查看详细

附子与半夏是否可以同用的浅谈?

正附子与半夏在临床中都是常用的中药。但两味药是否可以同用,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因为“十八反”明言:“半蒌贝蔹芨攻写”。半夏和乌头相反,不能同用。乌头与附子是同体所生,故附子与半夏也当是相反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九○年版):附子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同用。通过二十多年的实际工作,在调配处方的过程中,由于大量接触处方,自己通过细心的观察,对病患服药前、或服药后的了解和随访,初步认为:相反药附子与半夏同用没有引起中毒和副作用的产生,相反有的病人服用这样的处方后疗效还很明显。

查看详细

法半夏如何如药?

法半夏是生半夏用甘草石灰液浸泡后干燥而成的炮制加工品。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卷之三〔宝庆新增方〕]新法半夏汤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吞酸,中酒吐酒,嘁逆恶心,头痛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陈皮(去白)神曲(炒,各四两)草果(煨,去皮)半夏曲(炒,各二两三钱)干姜(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盐汤点服,不拘时候。常服温中破痰,开胃健脾,消酒进食。查看详细

天南星半夏鉴别图片什么样

天南星属于一种植物,很多人使用天南星是因为它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除了这些功效之外还有很多作用是大家不知道的呢,天南星也叫作白南星,是天南星科的草本植物;半夏,这个名字很好听的植物也是一味中药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天南星半夏鉴别图片什么样吧。

u=513744132,503925549&fm=23&gp=0.jpg

半夏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消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幼天南星的加工品 本品呈扁球形,高0.4~0.6cm,直径0.5~1.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较光滑,(有的有开裂纹).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麻点状根痕不明显,大部分没有,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不平坦,周边角质,中心白色,粉性。气微,味微麻辣。

半夏 粉末类白色。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多,较大,由2~8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较多,随处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纤细。长20~144μm。导管主为螺纹导管;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0~38μm,非木化或木化。

幼天南星的加工品 粉末类白色或淡棕色,外层淀粉粒多已糊化,中部淀粉粒极多,以单粒为。单粒圆球形,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14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或十字形,大粒层纹陷约可见;复粒少数,由2-5分粒组成,分粒的大小近似。草酸钙针晶较少,单个或成束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的粘液细胞中。针晶长27-63μm甚细,偶见稍粗的。草酸钙方晶多见于导管旁的薄壁细胞中,稀疏散在或聚集。呈方形,多面形,三角形或双锥形,大多细小,也有较大的,直径2.5-20μm。导管主为螺纹导管,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8-78-108μm;螺纹导管增厚壁较细,间距较疏。棕色块较少,红棕色,棕色或黄棕色。大多自细胞中脱出。形状不规则,直径30-56μm,长至66μm。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12 热度: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