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与香附是一样的吗?

《唐本草》始称香附子香附,原名“莎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名“莎草香附子,并云:“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中有细子,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货之”。《植物名实图考》有香附的播图。现今所用香附及其加工习惯与历代本草所载相符。

香附子草用什么农药?

更多追问追答追答农业上有杀香附子的药,有一个叫镢莎的药可以用,禾本科草坪可以,阔叶的不行追问为什么要浇水,第二天施药。镢莎多少钱一包。对农作物有应响吗?追答这个用在草坪上,农作物需要做实验。这个药是他们从农药中试选出来的,你还是去农资店问问吧。价格更便宜追问谢谢你了。查看详细

香附和附子是同一味中药吗?

当然不是一种药了,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味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用量6~9g。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常用量为3~15g。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参考资料:《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查看详细

附子和香附有什么区别?

l附子的来源及形状特征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川,主产于四川、陕西省,采挖后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炮制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1)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质重而坚硬,难折断,受潮则变软。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环纹(形成层),环纹内侧导管束小点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2)黑顺片:为不规则的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2—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脉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3)白附片:形状、大小、气味与黑附片相同,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切片厚约3mm。2白附子的来源及形状特征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Engl的干燥块茎川,习称“禹白附”,主产于河南、甘肃、湖北等省。药材呈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富粉性。无臭,味淡,嚼之麻辣刺舌。3香附子的来源及形状特征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习称香附子。药材多呈纺锤形,或略弯曲,长2—2.5cm,直径0.5一lcm。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数个略隆起的环节。“毛香附”在节上常有棕色的毛须及须根痕。“光香附”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白色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点状维管束散在。气清香,味微苦。4讨论附子的处方用名有附子、制附子、附片、明附、本附、姜附、淡附、制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子等,白附子的处方用名有白附、白附子、制白附、制白附子、白附片、禹白附、关白附、关附等,香附子的处方用名有香附、香附子、香附米、附米、毛香附、光香附、制香附、黑香附、七香附等。处方用名多,而且有的十分相近,临床工作中容易混淆,建议处方用名在药典中应给予规范。

查看详细

附子与香附子的作用是否相同?

香附子----心腹胀满噎塞吞酸;心气,腹,少腹,血气痛;解诸郁:偏正头痛:肛脱:安胎:一切痈肿:聤耳出汁:跌打损伤:月侯不调;四时瘟疫,伤寒:鸡眼。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5 热度: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