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有机杀菌剂有哪些?

(1)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

防治炭疽病、霜霉病、黑斑病等,有触杀作用。可用于病害初发期。

(2)多菌灵、百菌清、扑海因、甲基托布津

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可防治多种真菌病害。

(3)粉锈宁(三唑酮)

防治锈病、白粉病。

(4)瑞毒霉(甲霜灵)

具有内吸和触杀作用,防治霜霉病。

(5)退菌特

由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三种的复合剂。

(6)五氯硝基苯

保护性杀菌剂[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无内吸性。用于土壤消毒和种子消毒。对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立枯病、白纹羽病、紫纹羽病和白绢病有效。

(7)敌克松、甲醛

土壤种子消毒或温室熏蒸。

(8)农用抗菌素

链霉素、土霉素、井冈霉素、抗霉菌素120、抗菌剂402(大蒜素,或称乙蒜素)等。可防治细菌性病害。

使用杀菌剂应注意什么?

一是病害发生前选用保护性杀菌剂,病害发生初期选用内吸性杀菌剂或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使用。二是根据传病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三是针对作物需防治的病害,对症选药。四是重视一些常用保护性杀菌剂的使用,不要刻意追求高效、内吸、广谱杀菌剂。五是不能连续使用同一种杀菌剂,也不能一个生长期连续多次用同一类杀菌剂,对内吸性杀菌剂应限制使用次数,轮换使用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六是长期使用内吸性杀菌剂,病菌易产生抗药性,使用尽可与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等配合使用。七是防止不正确的混用。

查看详细

杀菌剂与抑菌剂哪个更好有什么区别?

杀菌剂和抑菌剂是作用方式不同,抑菌剂是通过抑制细菌繁殖发挥作用;杀菌剂则是破坏细菌细胞结构导致细菌死亡。

杀菌剂和抑菌剂一字之差,基本上可以直接通过字面意思来理解,一个是杀掉细菌,一个是抑制生长。

对于杀菌剂来说,在标准剂量下,它对敏感病原菌的作用是:遇见即彻底杀灭。而且,它的这种作用强度与体内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有直接的、线性的关系,药物浓度越高作用越强。

对于抑菌剂来说,因为标准剂量下,其对体内病原菌的作用仅仅是抑制。所以此时抗菌药在体内维持有效作用浓度的时间长短,与临床应用的治疗效果关系比较大。

查看详细

什么是新型杀菌剂?

杀菌剂是对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的统称,主要是指一类对植物病原菌(真菌、细菌、病毒)有毒,在一定的剂量或浓度下,具有杀死这些病原菌,或抑制其生长发育的物质,以及对病原微生物无直接毒力但能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从而减轻或抑制病害发生的物质。

查看详细

什么是间接性杀菌剂?

杀菌剂是对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的统称,主要是指一类对植物病原菌(真菌、细菌、病毒)有毒,在一定的剂量或浓度下,具有杀死这些病原菌,或抑制其生长发育的物质,以及对病原微生物无直接毒力但能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从而减轻或抑制病害发生的物质。

查看详细

杀菌剂是怎样发展的?

1880年代,葡萄霜霉病的流行几乎摧毁了欧洲的葡萄种植业及其葡萄酒产业,是不治之症。1882年,偶然观察到生长在路边的葡萄,由于喷洒过石灰和硫酸铜混合物而枝繁叶茂,而没有喷洒到该化合物的葡萄则因为葡萄霜霉病的为害全部落叶。经过反复试验,在1885年发现了波尔多液()。从此揭开了杀菌剂的发展历史。由于波尔多液的使用,葡萄霜霉病得到控制,不治之症得到防治。杀菌剂的使用初露头角,且立竿见影,当时,人们对此非常乐观。几乎视“杀菌剂的使用为植物病害防治,乃至植物病理学的全部内容”,在一段时间内,植病工作者被戏称为:“拿着喷雾器的植物学工作者”。从波尔多液的发现开始,杀菌剂的发展历史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0年代以前,主要是无机化合物(ls)应用时期。这时期的代表性杀菌剂是含铜化合物(如,波尔多液等)、汞制剂和硫制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等),也称为第一代杀菌剂。这个时期杀菌剂都是多作用点的杀真菌剂。人们为了寻求原料丰富的,高效、便宜,对植物更安全的铜、汞代用品。于1934年发现了福美双(),标志着有机合成杀菌剂使用时期的开始。因此,从20世纪40~60年代末是有机化合物()大量使用阶段,也称为第二代杀菌剂,代表性品种是福美类和代森类等有机硫杀菌剂等。与第一阶段的杀菌剂相比,第二代杀菌剂具有相对较少的作用位点,但是仍然是起杀菌作用的多作用位点杀真菌剂。由于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在生理机理上的相似性,多作用位点的杀真菌剂容易导致植物药害()。因此,不论是无机化合物,还是有机杀菌剂,它们只能施于植物的表面,对植物起保护作用,不能进入植物体内,否则容易引起植物药害。因此,这些杀菌剂又称为传统保护剂()。传统保护剂必须在病原菌侵入前使用才有效,而且使用后仅仅沉积在喷施的表面,喷布不到的植物表面和新生长的植物表面就得不到保护;又由于传统保护剂施用后沉积在植物的表面,容易受到风雨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要达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它们必须有较长的残留持效期。因此,传统保护剂常常必须全面喷布,多次重复喷药,施药量大。但是,病原物是微小的,而且病害常常在发生出现症状后才能被诊断,因此,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能够进入植物体内的,对已经侵染的病害起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一直是人们的梦想。至1966年,第一个内吸性杀菌剂(e或,简称内吸剂)萎锈灵()出现了。1970年代初又出现了苯菌灵()和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的内吸剂。这标志着第三代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广泛使用时期的到来。内吸剂能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输导(),它们与植物组织的接触非常紧密,因此,必须在植物与真菌之间具有足够的选择性(),才能够避免植物药害。这些选择性主要表现:①植物体内没有靶标位点()和作用位点(),如多抗霉素类()抑制几丁质()的生物合成,植物细胞壁没有几丁质,因此不会受到多抗霉素的影响。②靶标受体()对药剂的亲和力()的差异:如多菌灵抑制真菌的微管蛋白()结合,如多菌灵和真菌的微管蛋白结合,干扰形成纺缍体微管组装,使细胞不能分裂,而植物的微管蛋白与多菌灵的亲和力较弱,因此对多菌灵不敏感。③药剂对原生质膜渗透性()的差异:大多数的内吸剂仅在植物细胞活的原生质体外的空间和死的导管组织中移动,如果药剂对植物细胞膜的渗透性较对真菌细胞膜的渗透性小,植物细胞就不容易受到药剂的伤害。植物与真菌之间的选择性还表现在对杀菌剂的积累(或排出)、解毒()或活化()作用等许多方面。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新的具有更好选择性的作用靶标还将不断被发现。内吸剂也是有机化合物,但是它们能够进入植物体内,并能够防治已经侵染的病害,起治疗作用(),因此,在使用上也更有弹性,对病害可以起急救作用。同时,内吸剂可以引入种子内部,治疗种子内部的感染;内吸剂还可以输导到新生长的植物表面,使之得到保护。优良内吸作用的治疗剂,甚至可以通过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方式来防治作物地上部的气传病害。与传统保护剂相比,内吸剂作用位点单一,选择性高,也称现代选择性杀菌剂()。内吸剂的毒力与防治效果大大提高,使用量大大降低表4-1,这是杀菌剂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内吸剂的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和类型。甾醇抑制剂具有高活性和广谱活性、优良的内吸传导特性和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品种最多的内吸剂之一,且新品种还不断出现。

表4-1杀菌剂代表品种的毒力与使用量的关系

①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②苯并咪唑类();③唑类()。

杀菌剂牋最低抑制浓度(mg/L)牋cum典型使用量(g/hm2)福美双()①0。代森锌(zineb)①0。苯来特()②0。抑霉力()③0。

在内吸剂产生的初期,商品化的内吸剂只对高等真菌病害有效,而且仅在木质部输导。1977年出现了甲霜灵(),该药剂对卵菌病害高效,而且有双向输导的特性,标志着使用内吸剂防治卵菌病害的开始。目前已经商品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对卵菌病害高效的内吸剂。

1996年嗜球伞果素类()杀菌剂嘧菌酯()等商品化。嘧菌酯具有非常广谱的活性,能够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引起的病害。嘧菌酯的广谱活性,使得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一种内吸杀菌剂就可以同时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霜霉病。因此,嗜球伞果素类杀菌剂被誉为杀菌剂发展的突破。目前已经有多种嗜球伞果素类及其相关化合物商品化。

但是,内吸剂广泛使用后,生产上出现了严重的抗药性()问题。有些内吸剂在使用1~2年后就在生产上出现严重的抗药性,导致防治失败。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等和苯酰胺类如甲霜灵等及嗜球伞果素类如嘧菌酯等,是抗药性风险较高的杀菌剂。甾醇抑制剂等也存在抗药性的问题。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或者与传统多作用点的保护剂混合使用是治理或延缓内吸杀菌剂抗药性的主要措施。此外,虽然现代选择性杀菌剂具有高度选择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没有植物药害的问题。甾醇抑制剂中的脱甲基抑制剂(DMIs)在高浓度使用于小麦和燕麦的种子处理时,会导致植物严重矮化,其原因是植物赤霉酸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

三环唑与烯丙苯噻唑等是较早使用的无杀菌毒性化合物,称第四代杀菌剂,也是目前最后一代杀菌剂。它们在离体下对病原菌无毒性,但是能够防治植物病害,是病害防治化合物。烯丙苯噻唑可以防治稻瘟病和其他细菌病害。1996年植物防卫激活剂活化酯商品化。该化合物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都有防治作用。这些病害防治化合物不直接作用于病原菌,因此具有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是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之,杀菌剂的发展经历了从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从多作用位点到少作用位点乃至单一作用位点,从非内吸到内吸输导,从保护剂到治疗剂等的发展过程。新杀菌剂具有更高效、更低毒、更安全等优点。作用于已知作用靶标的新杀菌剂不断的出现。将来,新作用机理将是新杀菌剂研究开发的目标。如苯氧喹啉()抑制嘧啶生物合成过程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苯胺嘧啶类(nes)杀菌剂抑制甲硫氨酸生物合成等。病原物致病机理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新先导化合物的生物合理设计。交叉学科知识的积累将促进杀菌剂学科的不断发展。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8 热度: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