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棕榈有无雄激素样作用?

锯棕榈的浆果最早被美国印第安人用来治疗前列腺疾病及尿道感染,后来,德国人首次在防治前列腺肥大的药方中加入锯棕榈[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是不含有激素的!

棕榈什么功效?

止血、止泻、活血、散结。

棕榈花适宜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在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广泛,一般采收储藏是4-5月花将开或刚开放时连序采收,晒干。

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20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

肉穗花序,自茎顶叶腋抽出,基部具多数大型鞘状苞片,淡黄色,具柔毛。

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淡黄色,花被6,2轮,宽卵形,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约1cm,熟时外果皮灰蓝色,被蜡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治泻痢,肠风,血崩,带下,瘰疬。①《本草拾遗》:"破血,"②《履巉岩本草》:"食之破妇人血气,不作胎孕。

查看详细

棕榈树怎么剥棕皮?

一种棕树上采剥棕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剥选择:选择8-10年生树干高≥1m,围粗为的棕树进行采剥;

b、采剥时间:每年3-4月进行一次采剥,9-10月进行第二次采剥;

c、采剥方法:采剥前先用塑料薄膜将棕树的根部包住,再对树干进行软化处理,软化处理完成后采用月牙形割棕刀进行切割,从棕树干节和棕皮的基部进行环状切割,再从包裹的棕皮自上而下直切一刀,切割后即可将棕皮剥下,每年可剥取8-12片;

d、采后处理:将采剥下来的棕皮经过蒸煮处理后放入水中浸泡处理后取出,再用清水洗净后放入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处理,将挤压处理后的棕皮放入风干机中进行热风风干处理,处理完成后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保存即可。

注意事项:

所述步骤b中采剥时间为每年3-4月的上午8-10点,9-10月的下午4-6点。

所述步骤c中的软化处理是采用喷水机对树干进行喷水,每隔2h喷一次,一天喷4-6次,2-4天后即可进行切割。

所述步骤d中的蒸煮处理是将棕皮放入温度为℃的蒸汽机中蒸煮。

所述步骤d中浸泡处理的温度控制为55-65℃、pH为7.1-7.3。

所述步骤d中挤压处理的挤压压力控制为3.5-4.5MPa,挤压后的棕皮的含水量为50-60%。

所述步骤d中的热风风干处理的温度为75-85℃。

所述步骤d中的热风风干处理后的棕皮含水量≤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方法采剥棕皮能够有效的避免薄厚难以控制伤及棕树的枝干导致棕树死亡的问题,采用软化处理和环状切割方式剥棕皮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剥皮速度降低剥皮的难度,本发明在剥皮完成后还对剥得的棕皮进行了严格的采后处理,能够有效的去除棕皮中的污染物提高棕皮的质量,使得棕皮的抗霉性、耐磨性更佳,提示了棕皮的经济价值。

查看详细

棕榈树为什么会长毛?

种名:棕榈

学名:unei(Hook.)H.Wendl.小棕榈

别名: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科:棕榈科

属:棕榈属

英文名称:Plam

形态特征

棕榈树属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叶簌竖干顶,形如扇,掌状裂深达中下部。雌雄异株,圆锥状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黄色。核果肾状球形,蓝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分布:原产我国,除西藏外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东、广西和云南、西达西藏边界,东至上海浙江。从长江出海口,沿长江上游西岸500千米地带广为分布

生长习性

棕榈是国内分布最广,就江苏棕榈基地有面积100亩.纬度最高的种类。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寒性极强,可忍受零下14度的低温,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早的棕榈类植物之一。

棕榈树干腐病

症状:病害多从叶柄基部开始发生,首先产生黄褐色病斑,并沿叶柄向上扩展到叶片,病叶逐渐凋萎枯死。病斑延及树干产生紫褐色病斑,导致维管束变色坏死,树干腐烂;叶片枯萎,植株趋于死亡。若在棕榈干梢部位,其幼嫩组织腐烂,则更为严重。在枯死的叶柄基部和烂叶上,常见到许多白色菌丝体。当地上部分枯死后,地下根系也很快随之腐烂,全部枯死。病原为拟青霉菌。

防治措施

及时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减少侵染源。适时、适量剥棕,不可秋季剥棕太晚,春季剥棕太早或剥棕过多。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后剥棕为宜。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或刮除病斑后涂药,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喷药时间,从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始,每10至15天一次,连续喷3次。

用途

棕榈树栽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树势挺拔,叶色葱茏,适于四季观赏。木材可以制器具。单子叶植物中的棕榈科江苏棕榈基地有100万株左右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构成了热带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观。双子叶植物棕榈棵,叶鞘为扇子型,在江苏棕榈基地最多.提供棕纤维,叶可制扇、帽等工艺品,根入药。

品种

1.丛簇棕榈()2.棕榈(unei)

3.吸枝棕榈(.)4.山棕榈(ianus)

5.龙棕(s)6.塔基棕榈(l)

7.瓦氏棕榈()8.扇子棕榈

[编辑本段]中草药

【英文名】RPI

【别名】棕衣树、棕树、陈棕、棕板、棕骨、棕皮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unei(Hook.f.)H.Wendl.的干燥叶柄。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的棕毛,晒干。

【制法】棕榈: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棕榈炭:取净棕榈,照煅炭法制炭。

【性状】

本品呈长条板状,一端较窄而厚,另端较宽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红棕色,粗糙,有纵直皱纹;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热5分钟,滤过,滤液用水稀释成20ml。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2~3滴,即生成污绿色絮状沉淀;另取滤液1ml,加氯化钠明胶试液3滴,即显白色浑浊。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收涩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1、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2、血崩不止。有棕榈皮营业税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3、敌国淋不止。用棕榈皮半烧半炒,研为末。每服二钱。

4、屙血。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5、泻痢。用棕榈皮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

【用法用量】3~9g,一般炮制后用。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编辑本段]保鲜棕榈树

保鲜棕榈树是属于景观产品,是和景观想配套的产品,经特别工艺防腐、保鲜技术处理的棕榈树叶片,配套工艺棕榈树干组合成的工艺品棕榈树,不需要水土养护,棕榈树叶四季常青,并伴有自然芳香。

棕榈树产品特点:

一:全真保鲜叶片具有手感含水,可以在环境湿度大的地方如游泳馆内使用。干燥花叶片不可以,会发霉。

二:全真保鲜树,只要空气中有水分,就会自动吸水舒张叶片。空气中无水气,则保持原植物形态不变。

三,全真保鲜树,叶片放置在卫生间,早上可以看到叶片上有水珠分布在表面。干燥花叶片没有此功能。

四:真保鲜树叶片绝不长白毛,可以水洗。不缩水,不滴水,叶片极柔软,手感不干燥。

五:全真保鲜树工艺,可以生产多个植物品种。

[编辑本段]棕榈药用价值

气味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

1、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2、血崩不止。有棕榈皮营业税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3、敌国淋不止。用棕榈皮半烧半炒,研为末。每服二钱。

4、屙血。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5、泻痢。用棕榈皮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

查看详细

奶粉含棕榈油好吗?

配方奶粉中适量含有较低的棕榈油是比较好的,有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以及骨骼的健康发育,但是棕榈油浓度含量过高的配方奶粉会影响宝宝的钙吸收,引起缺钙的现象。

查看详细

棕榈油是什么油?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仁油(),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16)和油酸(C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PO)和精炼油(,RPO),不包含棕榈仁油。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棕榈油是什么东西呢?它是从棕榈的果肉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各占一半。不过,它和棕榈仁油和椰子油不同,饱和程度比后者降低了35%。椰子油几乎是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一种天然油脂,所以它比牛油还要“硬”。而棕榈油在气温温暖时仍然能够基本上保持液态。它富含胡萝卜素和生育三烯酚(一种天然维生素E,生物活性比合成维生素E高),营养价值较动物脂肪高。棕榈油还有个很不错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进行“分级”加工。也就是说,榨油之后,通过一些后续物理处理,可以把棕榈油分成熔点不一样的几种产品。其中有的产品集中了棕榈油当中的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更多地呈现半固态,甚至固态;也有的产品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现液态。那些液态的棕榈油组分,含有比较多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常常被加入各种调和油当中,用来平衡脂肪酸的比例。其中,那些室温下呈现半固态和固态的产品,比较类似于猪油、牛油、黄油的状态,也就被人们用来替代动物脂肪,用来替代氢化植物油,制作各种点心、饼干、煎炸食品等。问题是,这样的油,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健康的成分已经基本丧失,与猪油、牛油相比,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优势。日本人非常注意油脂的健康,一直不赞成在食品中大量使用这种棕榈油,而我国则是棕榈油和氢化植物油同时大量使用,直有泛滥之势。日本人担心的理由也是充分的,因为棕榈油所富含的是16碳的棕榈酸,而棕榈酸升高血脂的作用较强,大量摄入时是否会提高心脏病的风险,仍然还是令人忧虑的问题。近年来有一些动物研究和人体研究证实,纯的棕榈油对于控制血脂具有良好的影响,和橄榄油一样具有降低“坏胆固醇”(LDL),升高“好胆固醇”(HDL)的效果。这使人们略感安心。虽说如此,对于是否要多吃棕榈油的问题,在学术界仍有一定争议,因为那些半固态的棕榈油,和纯的棕榈油成分不一样,很可能对心脏并没有什么好处。此外,还要小心那些写着“棕榈油”实际上使用氢化棕榈油的产品。因为棕榈油和豆油、菜籽油一样,也可以进行氢化,变得非常硬,并产生一些反式脂肪酸。氢化的棕榈油也很受欢迎,它们可能在冰淇淋中藏身,还可能在含有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当中替代可可脂,充当满足口感的重要角色。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9 热度: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