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与鸭趾草的区别

中药,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医师辛勤劳动不断研究创新的智慧结晶,一些为草本植物、动物,还有一些是矿物质等等,它们的主要功效还是以调节人体机能为主要目的,通过药膳的不断被人体吸收,来对身体进行良好的循环调节以及增强对外来病毒的抵抗能力,中药的种类十分广泛,几乎覆盖整个自然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鸭跖草与鸭趾草的区别。

鸭趾草与鸭跖草的区别

鸭趾草属鸭跖草科春季一年生杂草。别名兰花草、竹叶草等。分布在云南、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是北部各省重要的春季一年生杂草,在广东等南方各省则是多年生杂草。主要为害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中药鸭跖草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均产。夏、秋二季采收,晒干切段用,或洗净鲜用。传统认为鸭跖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中药鸭跖草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地上部分。鸭跖草始载于《本草拾遗》。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栽培与野生均有。

鸭跖草清热泻火力强,治风热感冒初起,可配银花、连翘、薄荷等药用;治热入气分高热烦渴,可配石膏、知母、芦根等用。鸭跖草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用于热毒咽喉肿痛,常配板蓝根、玄参等药用;用于痈疮疗毒,可配紫花地丁、野菊花等药用。鸭跖草甘淡而寒,既能淡渗利水以消肿,又能清泄湿热以通淋。治湿热水肿尿少、热淋涩痛,可配浮萍、白茅根等药用。鸭趾草用于热病。本品功能清热泻火。有较强的退热作用。外感发热或热病高热,均可应用,可配金银花、薄荷等同用,以加强疏散风热之功,或配石膏、知母、芦根等,以加强清热泻火作用。用于咽痛,疮疡,毒蛇咬伤。

鸭趾草有清热解毒之效。治咽喉肿痛[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配大叶靑,蒲公英等同用;治疮疡肿毒,常以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配伍煎服,或以鲜品捣烂外敷;治毒蛇咬伤,常以半边莲等配伍,捣烂外敷或煎水内服。用于水肿,热淋。本品能清热利尿。治水肿有热兼表证者,可与浮萍,白茅根等同用;治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常与车前草,木通,淡竹叶等同用。

鸭跖草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蔹梅或土牛膝、大青叶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故如单用本品,似嫌解毒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

鸭跖草科是什么?

鸭跖草(sL。)1年生草本。株高20~40厘米,纤弱。茎稍肉质,分枝。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基部叶鞘短,膜质。总苞片有柄,心状卵形,长1。2~2厘米,向上对折叠。花腋生或顶生,蓝色。萼片3,膜质,内侧2片基部相连。花瓣3,分离,侧生2片较大,近圆形。蒴果,椭圆形,2室,每室2粒种子。种子表面有不规则的窝孔(彩版六十四,331)。生于农田及湿润地。为麦田、玉米田、大豆田、果园常见杂草。查看详细

淡竹叶和鸭跖草是一个药吗?

不是同一个药,但是两者同属于清热泻火药。淡竹叶为禾本科职务淡竹叶的干燥茎叶。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作用;而鸭跖草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归肺、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查看详细

紫鸭跖草的汁液有什么用?

【别名】血见愁(《广西中药志》),鸭舌草、本山金线连、鸭舌黄(《泉州本草》)。【药用部位】为鸭跖草科植物紫露草的全草。【功能主治】活血,利水,消肿,散结,解毒。治痈疽肿毒,瘰疬结核,淋病。①《广西中药志》:"活血,止血,解蛇毒。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②《泉州本草》:"利水退癀,散结败毒。"【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选方】①治痈疽肿毒:鲜紫鸭跖草、仙巴掌捣敷。(《泉州本草》)②治腹股沟或腋窝结核:鲜紫鸭跖草二两。清水煎服。或加仙巴掌合煎。(《泉州本草》)③治蛇泡疮:紫鸭跖草叶,煎衣洗。(《广查看详细

鸭跖草的简介

【药材名称】鸭跖草

【拼音】Yā Zhí Cǎo

【英文名】HERBA COMMELINAE

【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

【来源】本品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晒干。

【性状】本品长可达60cm,黄绿色或黄白色,较光滑。茎有纵棱,直径约0.2cm,多有分枝或须根,节稍膨大,节间长3~9cm;质柔软,断面中心有髓。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cm,宽1~2.5cm;先端尖,全缘,基部下延成膜质叶鞘,抱茎,叶脉平行。花多脱落,总苞佛焰苞状,心形,两边不相连;花瓣皱缩,蓝色。气微,味淡。

【鉴别】本品叶的表面观:非腺毛有两种,均为2 细胞,一种短锥形,长45~60μm ,壁较厚,基部细胞直径约45μm ,顶端细胞短尖;另一种棒形,基部细胞长45~60μm ,壁稍厚,顶端细胞较长,先端钝圆,壁薄,常脱落。草酸钙针晶较多,长至74μm 。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甘、淡,寒。

【归经】归肺、胃、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15~30g;鲜品60~90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备注】(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蔹梅或土牛膝、大青叶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凡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涩痛,可配伍凤尾草、萹蓄、蒲公英等同用。

(3)此外,还可应用于蛇毒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4)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故如单用本品,似嫌解毒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

(5)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摘录】《中国药典》


查看详细

经期能吃鸭跖草吗

饮食对于经期的女性朋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女性朋友在经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很多女性朋友喜欢吃冰冷的食物,在经期最好就不要吃了,而经期也不能吃太热的食物,经期可以适当的补充多一些蛋白质并且可以多吃一些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此外经期要避免一些辛辣的食物才行。

女性朋友在经期要非常注意摄入的食物,那么经期能不能吃鸭跖草呢,我们知道鸭跖草是常见到一种中草药,鸭跖草有非常高的药用效果,那么鸭跖草适不适合经期食用呢?

鸭跖草,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喜欢在潮湿的草地生长。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

药用价值

性能: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尿。

为消肿利尿、清热解毒之良药,此外对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有良好疗效。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功能主治:

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①《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丁肿,肉症涩滞,小儿丹毒,发热狂痫,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②《日华子本草》:鸭跖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

③《滇南本草》:补养气血,疗妇人白带、红崩,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08 热度: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