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有什么功效?

蚯蚓可以帮助植物生长。

蚯蚓在中医中被称为地龙

地龙作药,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即已正式载入《神农本草经》,到了明代,其医药用途相当广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地龙可治疗多种病症。

地龙的功效: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地龙确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平喘、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

一、治疗高热惊劂。地龙既有解热作用,又能抗惊厥。所以最适用于高热惊厥抽搐。常与钩藤、僵蚕、七时一枝花等药配用。

二、治疗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地龙能够舒张支气管,所以能够平定喘身。可单方用,特地龙研末吞服,每次1-2克。对于肺热哮喘,宜与麻杏甘石合剂同用,效果更好。

三、治疗高血压病。地龙有降压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效。

四、治疗躁狂型的精神病。地龙既有镇静作用,又有解热作用,所以运用于这种病人。

五、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中风后遗症。治疗关节冷痛、活动不便的小活络丸和治疗半身不遂的补阳还五汤,其中都有地龙。

地龙药理活性与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类、核柑酸、微量远元素等成分,对人体许多系统都有调节功能,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系统更为明显,能抗高血压、抗血栓、抗癌、增强免疫等。根据地龙的这些特点,将其开发为功能食品,以增进人们的健康,提高抗病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龙是一味用途广、疗效卓的良药。近几十年来,不少学者对地龙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一些成果,实验结果表现,地龙具有抗心律失常、快速直接溶解血栓(这种作用与肝素、水蛭素等抗凝物质不相一、蚯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广东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广州)

李红梅

凌耀生

摘要

近十多年来有关蚯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蚯蚓在防治心脑血管性疾病、抗肿瘤、计划生育以及营养保健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二、蚯蚓溶栓作用研究进展

蚯蚓提取物在离体及整体条件下可溶解血栓,毒副作用低,可口服给药,且生产成本低廉,是一种较有开发价值的新型溶栓剂。

三、一种新型蚯蚓纤溶酶的研究

从活蚯蚓中提取到一种纤溶酶,它不仅有强烈的直接溶解血栓及人纤维蛋白活性,且有纤溶酶原激活作用,毒副作用小。资料表明,这种纤溶酶在目前各类溶栓药物中效果最佳,由于蚯蚓来源广,成本低,故可望纤溶酶成为新——代溶栓药物而推广使用。摘自《中药材》1997,20(2):78~80

四、蚯蚓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从活蚯蚓中已经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具有溶栓、抗菌、抗肿瘤等作用。蚯蚓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药理活性显著,且资源丰富,提取成本较廉,提取物毒副作用低,疗效确切。因此,蚯蚓的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摘自《中草药》2000,31(5):386—388

五、蚯蚓纤溶酶的提取、性质鉴定和溶血栓的研究

(本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路英华

金汝成

从活蚯蚓体内提取到的纤溶酶,具有强烈的纤溶活性[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能溶解人工制成的纤维蛋白及天然血块。采用蚯蚓作原材料,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口服有效等特点,因此,蚯蚓纤溶酶有希望作为强效溶栓剂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血栓病。

蚯蚓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特别是具有抗癌、降血压、养颜等作用的亚油酸含量更高,非常适应现代人追求的营养时尚,还具有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十三羧酸。以农副产品为饲料养殖的蚯蚓可作为高营养的安全食品资源。

扩展资料:

蚯蚓提高土壤质量的特性。

蚯蚓每天吞食大量的泥土,在胃中将其磨碎,在肠中进行酶消化。只有5%一10%的摄取物被吸收,其余以生态土的形式被排出,这些生态土中富含N、P、K微量元素和土壤益生菌(固氮菌和食用菌根真菌等)。

蚯蚓可以在肠内对有机物质腐殖质化,将大量的有机颗粒转化为复杂的包含酚类物质的无定形胶质。大约1/4的有机物质被转化为腐殖质,这些胶质腐殖质可作为土壤中的缓释肥。

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中,蚯蚓的数量明显增加,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土质。蚯蚓可加速土壤破碎和通气,可翻转土壤并进行再分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蚯蚓

人民网-蚯蚓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疗秃发。

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有正蚓科赤子爱胜蚓、巨蚓科威廉环毛蚓和杂交大平小号蚯蚓。发现蚯蚓含蚓激酶,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蚯蚓酶不仅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而溶解血栓,更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临床治疗血栓病有效率达80%以上,蚯蚓酶还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促进血流通畅等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粘度症等有治疗作用。

蚓激酶已被开发成药,服用方便、安全,不会像链激酶,脲激酶等药易引起高纤溶酶血症导致大出血。抗癌研究证明,地龙对食管癌有抑制作用,与化疗药物连用对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蚯蚓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高达72%,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作动物性饲料及生产药品和化妆品,而且可以供人食用。蚯蚓食品在我国台湾及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极为畅销。

蚯蚓粪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质及镁、硼、镍、锰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和苗圃的廉价高效肥料。

蚯蚓被广泛用于制药、轻化工业和养殖等,因此需求量大增,人工养殖受到重视,养殖蚯蚓,可利用有机废料(如:禽畜粪便、垃圾、植物槁柑、糖渣、食用苗渣、酒糟等)成本低,方法简单,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地龙是蚯蚓吗可以治肠胃吗?

蚯蚓又叫地龙,它虽是一种低等环节动物,却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蚯蚓有头,有尾,有肠胃,有肛门。但如果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它不但不会死去,反而会变成两条蚯蚓。原来,蚯蚓的整个身体是由两条两头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组成的。外面的一层是一环一环连起来的体壁,体内便是从头到尾的一条消化道。在内外两条“管子”之间,充满着体腔液。当蚯蚓被切成两段时,通过细胞的不断增生,伤口能很快地闭合。在缺少头的一段会长出一个新的头;在缺少尾的一段,会长出一条尾巴来,一条蚯蚓就这样变成了两条蛇蚓。

查看详细

蚯蚓用什么呼吸?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

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渗入体壁,在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除。

1、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

2、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体壁分布有毛细血管,血中含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

3、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蚯蚓的体节就有上述功能。蚯蚓刚毛的末端,可与周围环境粗糙的表面相接触,以有所支撑,与环肌、纵肌协调作用完成运动。

扩展资料:

蚯蚓的生活习性:

1、夜行动物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2、杂食动物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的功效是什么?

地龙属又称地龙属,性味咸寒,入肝、肺、膀胱经。具有息风,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喘利尿之功效。高热惊厥,痉挛抽搐可在临床应用。地龙的活络作用,可用于痹症关节痛、屈伸不利及中风后半身不通。它的平喘作用,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痰鸣喘息,不宜平卧。此外,蚯蚓的利尿作用还可用于膀胱热结、小便不利或尿闭不畅。地龙也能治疗高血压。可与白糖一起捣烂,治疗下肢溃疡、烫伤等。

查看详细

蚯蚓的特征是什么呢?

蚯蚓特征:身体分节但不分区,疣足退化,体表具刚毛。雌雄同体,生殖腺1-2对,有体腔管起源的生殖导管,性成熟时体表出现环带(),交配时可相互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后形成卵茧,直接发育。

刚毛简单,8个,有时很多,排成环状,精巢1-2对,一般在10-11节,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后精巢之后2个或更多的体节上,即在14节之后。卵巢一对,位于第13节,环带较厚,卵黄较少。

扩展资料

蚯蚓生活习性:

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

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3,喜静: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环毛蚓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8 热度: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