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蜜蜂天敌胡蜂?

如何防治蜜蜂天敌胡蜂

蜜蜂的天敌一般有;蚂蚁、食虫虻、天蛾等

蚂蚁常在蜂箱附近爬行,从蜂箱缝隙或巢门进入蜂箱,取食蜂蜜、花粉[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袭击蜜蜂,干扰蜜蜂的正常活动。

昆虫记胡蜂读后感怎么写?

黑胡蜂”这个名字让我顿时觉得黑胡蜂是种霸气侧漏的昆虫。会不会像披着黑色斗篷、穿着油亮油亮的高靴的黑衣侠一样气场十足?胡蜂的外衣,一半为黑黄色,纤纤细腰,步态轻盈。休息时,翅膀不是平展着而是横折成两半,腹部像化学家的曲颈瓶、蒸馏瓮般鼓起,靠一个长颈连到胸部。这长颈显示鼓得像个梨子,然后缩成细绳,起飞不猛,飞行无声,惯于独居,这就是关于黑胡蜂的主要描述。原来黑胡蜂更像的是远离尘世喧嚣、隐居黑山的黑衣游侠呀!带着这天马行空的想像,我陆续了解了黑胡蜂。

黑胡蜂蛰刺猎物,强取豪夺,是凶残的膜翅目昆虫,它们用毛虫喂养自己的孩子。把它们的习性同毛刺砂泥蜂的习性进行比较,可能是挺有意义的。捕猎性膜翅目昆虫都十分精通蛰针的技术。但这些高明的杀手在建造住宅方面却又是没有技能的工人。那住宅又是什么样子呢?

它们的住宅不像蟋蟀的住宅一样“豪华”:一条没有泥土的过道,尽头是一间蜂房。一条走廊,一个洞穴,一个简陋不堪的巢穴。这是矿工、挖土工的作品。它们的作品一般在摇摇晃晃的树桠上。果仁形黑胡蜂分布很广,对于建造蜂房支座的选择比较随意。它把房子建在墙上,建在孤立的石头上,建在板窗的木板上,或者建在灌木的小树桠和什么职务的干枝上。阿美德黑胡蜂的建筑物如果是建在一个不受任何东西妨碍的水平的表面上,那么它就是一个规则的圆屋顶,一个球形的帽状拱顶,在屋顶的高处开一个只够它出入的狭窄通道,上面有一个开得很好看的细颈口。这令人想到爱斯基摩人或古代的盖尔人的圆形草房中央的烟囱。黑胡蜂的圆屋顶是一件艺术品,我觉得至少从黑胡蜂身上可以依稀看到一种把自己的额作品修得漂漂亮亮的癖好。更值得注意的是,常常可以发现圆拱顶上镶着几粒被太阳晒白了的空蜗牛壳。有的全用蜗牛壳替代卵石,看上去见识是用手工耐心做出来的贝壳匣,精美极了!谁说昆虫没有审美观?这才是事实。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黑胡蜂发育完全后,雄性比雌性小,它的重量和体积只有雌性的一般,所以食物的总量也只需雌性的一半。由此看来,食物丰盛的蜂房是雌虫的房间,而食物较少的自然是雄虫的房间了。至于产卵,就更为奇怪了:母亲事先已经知道产出的卵的性别,因此它们事先便可为自己的孩子储备充足的食物。这是跟我们人类多么不同的奇怪世界啊!

查看详细

捕杀蜜蜂的胡蜂有哪些?

胡蜂

亦称纸巢黄蜂。

膜翅目()胡蜂科()胡蜂属()昆虫的统称。分布全世界。令人见而生畏。长约16公厘,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一个蜂窝内有100个幼虫室,用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总科,蜂家族的一员。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本总科昆虫通称胡蜂,俗名黄蜂。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为捕食性蜂类。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时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虫梭形,白色,无足。体分13节。蜾蠃类幼虫在亲代成蜂构筑的封闭巢内,以亲代贮存的被麻醉的其他昆虫为食。其他类胡蜂的幼虫在巢中由成蜂饲喂嚼烂的其他类昆虫,幼虫食后常分泌一种成蜂喜食的液体。在幼虫消化道的中肠端部,由围食膜形成一个封闭囊,不与排泄孔相通。排泄物贮在此囊中,于体内呈游离状。化蛹以后,此囊干硬变黑,随蜕皮一起脱去。卵常呈椭圆形,白色,光滑,在每个巢室中有1枚,其基部有一丝质柄固着,直至孵出幼虫。因此,蜂巢巢口虽然向下,但巢内幼虫并不脱巢落下。

胡蜂为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蜾蠃科的种类平时无巢,营自由生活,在产卵时,由雌蜂筑一泥室或选择合适的竹管,产卵其中,同时贮藏在捕来之后经螫刺麻醉的其他类昆虫的幼虫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别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虫取食所贮存的猎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后,即咬破巢口飞出。

其他种类的胡蜂一生营巢而居。蜂群中有后蜂、职蜂(或称工蜂)(雌性)和雄蜂的区别。后蜂为前一年秋后与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它们把精子贮存在贮精囊中,到本年分次使用。雄蜂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天渐冷时,受精雌蜂纷纷离巢寻觅墙缝、草垛等避风场所,抱团越冬。翌年春季,存活的雌蜂散团外出分别活动,自行寻找适宜场所建巢产卵。它们所产的受精卵形成雌蜂,未受精卵形成雄蜂。由于职蜂增多,蜂巢逐渐扩大。职蜂负责筑巢和饲育幼虫。中国中部地区每年有3次发生高峰。秋后,巢中的雄蜂约占总数的1/3,为一年中雄蜂最多的时期。

中国河南、山西等省采取人工辅助越冬以及人工辅助建巢和迁巢的方法,利用胡蜂防治棉花害虫,甚有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在秋后捕捉雌蜂放入笼内,将笼安置在避风场所,任其抱团,到来年春季,将这些雌蜂放入田间,任其在田间周围自然筑巢。也可以在大蜂棚内提供食物、饮水和建筑材料,令其在棚内建巢。在需要时,把巢移至田间,每亩3~5巢,有蜂100余头,即能基本控制鳞翅目害虫的为害。由于胡蜂有归巢习性,所以放蜂一次长期有效。其食性广,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

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有喜光习性。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质。在500米范围内,胡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胡蜂成虫、幼虫和蜂巢可入中药。或内服,或外敷,可治毒虫螫咬、毒□疔疮等症。

胡蜂能捕食蜜蜂、柞蚕等,在果园地区,常咬食果实造成减产。蜂毒毒性很大,受伤者非常疼痛,严重时可造成伤残或死亡。但是,胡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畜。除在养蜂、养蚕地区和果园附近外,胡蜂实为一类消灭害虫的天敌昆虫,应受到人们的保护。

胡蜂总科

;wasps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一总科。通称胡蜂,俗名黄蜂。全世界已知约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为捕食性蜂类。成虫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

胡蜂类包含胡蜂、马蜂、蜾蠃、蛛蜂、铃腹蜂、异腹蜂、狭腹蜂、蚁蜂、蚂蚁类等,金环胡蜂、马蜂、虎头蜂、黄蜂、犬蚁之类会常常捕食蜜蜂,东方蜜蜂有防御经验,但意大利蜜蜂弱些,最好是人为驱赶消灭蜂箱边的胡蜂,避开胡蜂窝放置蜂巢,不建议消灭胡蜂窝(干扰人类与蜜蜂、柞蚕严重时建议马上一窝端),因为这类昆虫是重要的害虫捕食者。

查看详细

如何寻找胡蜂、和标蜂子?

一是备好糖水。糖类树汁液是胡蜂类昆虫抚育幼仔的首选饵料,也是蜂类的乳汁。所以,糖水就成了蜂类的美食,大黑蜂更不用说。主要做法是:把水、白糖、蜂蜜三样按3:2:1加热至沸腾,等冷却后再倒在瓶子里备用。白糖里参和蜂蜜,因蜂蜜经过煮沸后,会散发出清香的气味,能吸引胡蜂类;不能直接将蜂蜜和白糖兑水饲喂,这样会导致工蜂和蜂王吃了会晕倒或甚至死亡,因为蜂蜜中含有白种花蜜,储存久的蜂蜜不经过高温的话会有毒,不仅蜂吃会中毒,连人吃多了也一样会中毒,经过高温就是对蜂蜜进行消毒。注意一点是:蜂蜜不能参得过多,不要以为越多越好,蜂蜜多了太凝稠,蜂在采集时会粘它的嘴和脚,蜂喝后起飞时会停留在其它树叶子或物体上一直梳理而不飞。

二是准备一小包脱脂棉。棉花蘸糖水递给蜂吃和钓蜂用的首选材料。

三是准备糖杯。糖杯是饲喂大黑蜂蜂王或工蜂的主要工具,用竹子的节筒,切割成一个小杯,或是用矿泉水瓶底做也行,把瓶身割掉,留瓶底,杯的高度为4㎝左右,不要太深,深了万一蜂多采集打架不幸掉到糖杯中爬不上来而溺亡。做糖杯,只要会找蜂的人基本都会做,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即可。

四是备好白色的鸡绒毛。准备白色的鸡绒毛时,要在绒毛根部系上一跟细绳套,以备套蜂腰用。

五准备一把15cm长的园头镊子。镊子是用来捉蜂用的,因为蜂尾部有蛰针,不可能直接用手去捕捉,要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捕捉,以免被蛰到手。在蜂采糖水的时候,趁其不注意,用镊子轻轻夹住其脚(足)。

六是削一根15cm长的生竹签,大小与牙签一样大,长度15cm,把中间折弯,用来夹蜂腰部用。

七是找蜂。找蜂有两种找法,一种是找蜂王;二是找工蜂。找王——在每年的3-4月间(有的地方稍早一点,根据季节而定,这两个月是大黑蜂蜂王出来飞翔找洞筑巢的旺季),您只要去到有壳斗科(麻栗树)植物或是杂木灌丛林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散发出既似乎带酸味的气味,只要顺着风吹的方向去找或者对该植物植株一棵一棵地观察,直到找到出甜脂(汁)的树,此树散发的气味会引来众多的蜜蜂、胡蜂、苍蝇、蝴蝶等飞虫、昆虫等前来觅食(树汁),由于树一直在分泌甜汁液,天气热导致过剩的汁液流出导致发酸(发酸的树汁它们一般都不采,它们专采集刚分泌出的新鲜的甜汁液),在发酸的树汁液附近,同一棵树或旁边邻近的树会出甜汁,只要有成群的蝴蝶、蜜蜂、苍蝇或其它小胡蜂等昆虫飞出飞进,那么就会有大黑蜂在此采集树汁。找工蜂采食最佳时间是5下旬较好,方法同上。

当发现大黑蜂蜂王来采食该怎样追、寻找其窝?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大黑蜂蜂王来觅食树汁,刚筑巢或蜂蛹还小,它一天只来觅食3——4次(早——中——晚),因为虫小,吃的少,要是小幼蜂像米粒大的时候、封盖多或是化蛹的话它就会半小时甚至几十分钟来采一次。而工蜂则相反,工蜂采食时间比较稳定,根据其稳定的采食时间就可以判断其窝在远或近位置。

当您发现大胡蜂蜂王或者工蜂来到树上觅食的同时,最好不要惊动它,先用一小点棉花蘸糖水,再用小棒卡好小心翼翼地递过去到蜂嘴边,它闻到蜂蜜的香味就会抬头来吃,待它吃饱飞走后,用时间对一下,看看来回的时间是多少,进行判断蜂巢得远近。第二次来的时候,继续喂,第三慢慢移动带有糖水的棉花,开始蜂会飞,再引诱,直至您晃动棍子它也不飞为止,慢慢把蜂钓下来。拿出备好的糖杯,把杯子固定在出甜汁树脚位置,倒上糖水,蜂王或工蜂再来采食的同时,用蘸好糖水的棉花棒将其诱到糖杯上吃糖,采糖水2-3次后,再来第4、5……回,它已经很熟悉糖杯位置的同时,可用镊子夹住蜂足部,用折弯后的竹签夹住其腰部(动作要轻,谨防蜂王或工蜂被揉、按伤),用备好的鸡绒毛系在蜂腰部,喂好糖后放其自由飞走。蜂飞回巢,都是有路线的,但第一次放飞,它会到处乱串,东飞西飞,这休息一下,那里停一停,有时鸡毛被卡住了,它就会把鸡毛细绳裁断,又飞回来采糖。观察要是鸡毛被裁了的话要继续补上,直至它带着鸡毛采正常为止。此时您就可以顺着它飞的方向去追、找、瞄,只要不被大树或其它物体遮挡,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它的老巢。追问

这个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挂白最好

查看详细

胡蜂喜欢吃什么食物?

胡蜂又名黄蜂,吃昆虫尸体,也很喜欢甜食。城市树木花草增多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昆虫和蜜源等食物,垃圾堆里也有大量适合它们吃的食物。

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

有喜光习性,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质,在500米范围内,胡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扩展资料:

农业方面

中国河南、山西等省采取人工辅助越冬以及人工辅助建巢和迁巢的方法,利用胡蜂防治棉花害虫,甚有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在秋后捕捉雌蜂放入笼内;

将笼安置在避风场所,任其抱团,到来年春季,将这些雌蜂放入田间,任其在田间周围自然筑巢。也可以在大蜂棚内提供食物、饮水和建筑材料,令其在棚内建巢。

在需要时,把巢移至田间,每亩3~5巢,有蜂100余头,即能基本控制鳞翅目害虫的为害。由于胡蜂有归巢习性,所以放蜂一次长期有效。其食性广,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6 热度: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