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亩产多少?

山药

的亩产和马铃薯差不多。种植应注意,必须沙土地。药用和

保健

价值很高,

适口性

好,值得推广。

每公顷收珠芽1000千克左右。

芦头栽后当年采收,珠芽第二年收。11月份叶黄后,采珠芽,每公顷收珠芽1500千克左右。拆支架,去掉地上部,用一沟倒一沟的方法采挖,取下芦头作种栽,切勿把山药折断,影响质量。把下部的块根放入缸中浸泡1~2天,洗净。

趁鲜用竹刀把外皮利净,装入篓中放到炕上用硫磺熏24小时,每百千克鲜山药用硫磺0。8~1千克,至山药变软,表面上有许多水珠,取出日晒或烘至外皮干燥后,放入篓中闷,闷后再晒,直至晒干。另外简单的加工方法是洗净泥土,趁鲜用竹刀利去外面粗皮,切片晒干即可。用木箱或篓包装。要求包装箱密封,周围贴油纸或塑料薄膜,防潮、防霉、防虫蛀。

扩展资料:

光山药的加工方法:光山药是出口要求的规格,仍按加工毛山药的方法,把加工过的干毛山药放水中浸泡1~2天,捞出稍晾,用硫磺熏后在阳光下晒,至出现白霜为止,用木板把山药搓光,搓润,再晒2小时重放篓内,返潮1~2天,使内外干湿一致取出冉搓。然后根据长短粗细不同,切成长18-21厘米或12~15厘米的段,再用刀到去不平的疙瘩,再搓圆搓光,放在席上晒干,把头拥齐,即为光山药(山药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药

山药每亩大概要四千课左右,要看你的钩与钩之间多宽。一般每米双行要9-10棵。长好了每亩3000千-5000千斤。

1、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土壤选择和挖沟

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挖沟应该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沟深要达到l00~120cm,有条件的可采取机械挖沟。

3、种苗的制备

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头,取块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截段,将块茎按8~lO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年的山药头,超过3年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分切山药段子,一般栽种时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可提前30天切段,两端切口处粘一屡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药沟挖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lO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沟畦做好后[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应该先趟平后灌水,水下渗后,即可栽种。

5、种植方法

山药的种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lO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肥/667平方米以上,尿素/667平方米,硫酸钾/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

6科学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2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6。2、浇水、排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天浇水1次。雨水季节,每次大的降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一般山药产量为/667平方米,需纯Nllkg、、,其比例为1。5:1。O:1。2。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

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严过程中,应及时除草。出苗前,可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除草。出苗前,可用盖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种杂草。

6。5、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蜂,主要啃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喷雾。

6。6、收获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般正常收获期是在霜降节前后,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天。

和品种有很大关系,公斤都有!!!

一、选好的品种种植;

二、根据土质的不同进行种前山药沟制作以及浇水和施肥管理;

三、浅施肥、巧浇水、架要牢、防虫害,是山药管理的基本口诀;

建议种植高品质、商品性好的出口山药品种“日本大和芋山药”!!

怎么挑选山药?

怎么挑选山药?
山药是老幼兼宜的食品,可长期食用。但山药是否新鲜直接关系到其营养价值的高低,因此食用山药时要认真挑选:(1)看外观 山药表面应是光滑且无须整齐,表皮颜色呈土褐色的为新鲜山药;(2)用手握 用手握住山药,握住的时间以外界气候来定,天气暖和可稍短些,反之则可长一些。当把手松开后,新鲜的山药表皮有温热感,不新鲜山药的表皮则会渗出细小的水珠,则为被冻过的山药。山药一旦被冷冻过,黏液里面的多糖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不但会受到损失,营养价值会有所减少,而且口感不佳。被冻过的山药切开后,里面肉色发红,而且有硬心,汁液像水状;新鲜山药切开后,山药肉呈白色,汁液是黏稠的。



山药,又叫薯芋、薯药、玉延等,吃起来黏糯绵软,口感香甜。我国食用山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它就被视为老幼兼宜、物美价廉的食疗佳品,受到人们的喜爱。朱熹赞美山药色似玉,香似花,甜似蜜,味似羊羹。陆游也在诗中夸赞食用山药味道甜美,连酒宴的“八珍”也不愿再吃了。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具有除寒热邪气、长志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健脾胃、长肌肉、止泄痢、化痰涎等多种功效。以山药食疗治病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以干山药在砂盘中研细,加酥油熬至香味出,再添酒和匀略煎,每晨空腹食用,可补虚损、益颜色;以山药适量,生一半、炒一半,研末米汤送服,每日服2次,可治心腹虚胀、不思饮食;淮山药研末,按4:6配米煮食,可固肠止泻、补肾精;山药与黄连各适量,以水煎服,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以山药与大枣、紫荆皮各适量以水煎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生山药半碗,捣烂,入甘蔗汁半碗,和匀,温热饮之,可治疗痰气喘急等。
山药不仅可以入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而且还有颇高的营养作用与食用价值。据现代科学分析表明,山药不仅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如B1、B2、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量纤维素以及胆碱、黏液质等成分。食用山药具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它能供给人体大量黏液蛋白。黏液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二是它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及关节腔的滑润。三是山药中的黏液多糖物质进入人体后,能与无机盐结合形成骨质,使软骨具有一定的弹性。四是山药中含有的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因此,山药对体弱神疲、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虚劳咳嗽、遗精盗汗、慢性腹泻、妇女产后调养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多种亏虚型疾病患者的营养食疗补品。
查看详细

山药粥煮多长时间?

纯山药的话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以下这个粥的做法个人觉得25-30分钟左右

山药粥
主料: 山药 100克 粳米 200克
调料: 赤砂糖 10克 各适量

制作方法 山药切片,米淘净,两者一同煮粥,以熟烂为宜,食时加少量红糖。

制作提示 如用山药粉煮粥时,应注意用冷水入锅,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以免结块。

健康提示 本粥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凡产后均可服食,脾胃虚弱者尤宜。查看详细

山药粉要怎么吃?

没有火是吗?
那只有三种比较方便的办法了
1、直接冲着喝,先用凉水倒一点点化开,然后加入开水
2、山药粉与优酪乳一起放入杯中搅拌均匀即可,可依个人喜好斟量加糖与白开水
3、将山药粉加牛奶调成糊状。
洗净脸后将混合的敷料涂于脸上,敷约20分钟就可以洗掉了。查看详细

山药茯苓粉有什么功效?

山药茯苓粉的功效是祛湿。山茯粉的配方是一种祛湿的养生粉,由山药,红豆,薏苡仁,莲肉,芡实,白扁豆,茯苓,绿豆8味组成。其配方收录于金元李杲的著名汉医典籍《脾胃论》。后人以山药茯苓为主名被称为“山茯粉”,在广东梅州客家一带出现的多。广东一带自古以为多为潮湿地带,所谓乌烟瘴气指的其实就是湿气,古代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人都不愿意来南方,很多人认为来了就回不去了。第三次客家人大迁徙中,客家从中原地区把祖宗流传的祛湿配方带到了广东。此配方由山药,红豆,薏苡仁,莲肉,芡实,白扁豆,茯苓,绿豆等8味组成,以此来防止岭南一带的“乌烟瘴气”。这个配方后来被收录到了《脾胃论》里面。后来的客家人把这种配方称之为:山茯粉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4 热度: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