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广藿香的功效有很多,它这种药物能够帮助缓解身体疾病,广藿香可以增强消化,有调节胃肠的功能,还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用来治疗夏季感冒问题,当出现食欲不振等各种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种药物来进行调理。

你好,你说的这个药物有一定健脾、安胃的作用,所以使用之后也就可改善消化不良等。,既然给你开了,那你就吃几天看看嘛,也许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最近饮食上注意些,清淡些饮食。

/>你好,广藿香主治湿阻脾胃,胸脘闷胀,食欲不香,恶心、呕吐;夏季暑湿困倦,胸闷不舒,以及外感风寒.恶寒胸闷等病症。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厚朴、陈皮、白芷、半夏、苏叶、陈皮、桔梗、茯苓、甘草,治疗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寒热头痛,或恶心吐泻;回生散(《本草纲目》):藿香叶、陈皮,治疗吐泻;验方(《太平圣惠方》):藿香、香附、甘草,治疗胎气不安[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呕吐酸水;藿朴夏苓汤(《医原》):藿香、厚朴、半夏、猪苓、赤苓、泽泻、豆豉、薏苡仁、杏仁、白蔻仁,治疗湿温初起,身热胸闷。广藿香可以增强消化,有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的作用。其水煎剂试管内有较强的抑制真菌作用和抗菌作用。可治疗夏季感冒和食欲不振。急慢性胃肠炎之轻症,胃不舒,泛泛欲吐。化疗后恶心欲吐,不思进食。

/>你好,广藿香气味芳香,善于化湿醒脾,治疗湿阻脾胃症候,两药往往相须为用。用于暑湿症。能醒暑化湿,用于内蕴、畏寒、发热、头胀等症,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百虫生,易发瘟疫,民间流传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谚语,故防疫成为端午节民俗的主要内容。广藿香适用于治疗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痞。解暑祛湿: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常配佩兰、苏叶、厚朴等。鲜藿香解暑力较强。和胃止呕: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配半夏、生姜治胃寒呕吐。芳香化浊: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症,常配砂仁、木香。

广藿香的作用和好处?

广藿香
拼音名:

英文名:HERBA

别名: 刺蕊草、藿香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33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 () Benth。 的干燥地上部分。

按产地不同分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性状】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

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

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

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

柄细,长2~5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石牌广藿香枝条较瘦小,表面较皱缩,灰黄色或灰褐色,节间长3~7cm,叶痕较大

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纵皱较深,断面渐呈类圆形,髓部较小。叶片较小而厚,暗

绿褐色或灰棕色。

海南广藿香枝条较粗壮,表面较平坦,灰棕色至浅紫棕色,节间长5~13cm,叶痕较

小,不明显凸出,枝条近下部始有栓皮,纵皱较浅,断面呈钝方形。叶片较大而薄,浅

棕褐色或浅黄棕色。

【鉴别】 (1) 本品叶片粉末淡棕色。叶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气孔直轴式。非腺毛

1~6细胞,平直或先端弯曲,长约至590μm,壁具刺状突起,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物。腺

鳞头部单细胞状,顶面观常作窗形或缝状开裂,直径37~70μm;柄单细胞,极短。间隙

腺毛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直径13~

50μm,长约至113μm;柄短,单细胞。小腺毛头部2细胞;柄1~3细胞,甚短。草酸钙

针晶细小,散在于叶肉细胞中,长约至27μm。

(2) 取本品粗粉适量,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分取所得挥发油,进行以下试

验。

取挥发油1滴,加氯仿0。5ml,滴加5%溴的氯仿溶液数滴。石牌广藿香先褪色,继显

绿色;海南广藿香先褪色,继显紫色。

另取挥发油1滴,加苯0。5ml,再加5%醋酸铜溶液少量,充分混合,放置分层,吸取

上层苯液,点于载玻片上,俟苯挥发后,于残渣上加乙醇1~2滴,放置后,置显微镜下

观察。石牌广藿香可见众多灰蓝色针状结晶;海南广藿香可见少量灰蓝色结晶及绿色无

定形物。

(3) 取[鉴别](2)项下所得的挥发油0。5ml,加醋酸乙酯稀释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

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冰醋酸(95: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以5%三氧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显一黄色斑点;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

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蓝色斑点。

【炮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

与叶混匀。

【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

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栽培。

【采制】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 ),并有α-,β-和γ-藿香萜烯(α-,β-,γ-

)、α-愈创烯(α)、α-布藜烯(α)、广藿香酮()、丁香烯、丁香酚及广藿香吡

啶碱(e)等。查看详细

广藿香中药材的性能特点?

广藿香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性状】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5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查看详细

广藿香种一次,可以收几次呢是不是当年种当年收?

采收和储藏:水田栽培6-8月、坡地栽培8-11月收割。选晴天连根拔起,去掉须根及泥沙。亦可留宿根分期收割,于定植后3-6个月收割侧生分枝,以后每隔5-6个月割1次,2-3年后更新,也可在收获期将离地2-4个节上的枝条和主秆割下,让其基部再长枝叶,第2年收获期又依此法进行,2-3年后更新。广藿香采收后,在阳光下摊晒数小时,待叶成皱缩状时即分层重叠堆积,盖上稻草用木板压紧,让其发汗一夜,使枝叶变黄,次日再摊开日晒,然后再堆闷一夜,再摊开曝晒至全干。查看详细

广藿香产地在哪具体些?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Benth.)干燥全草,又名藿香。别名土藿香。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广蕾香是我国著名南药之一,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引入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已有千余年历史(自宋朝引种栽培),主产地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是藿香正气丸的主要成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也有野生分布,现在有提取藿香油做中成药。藿香引种在黄土高原上长的很好,利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我国广东省广州市郊石牌,高要、肇庆、海南省万宁、云南临沧等地区均有传统栽培,其中牌香叶大,主茎矮,质较结实,药用最佳,广藿香酮为其特有的抗菌成分。陈仁山《药物出产辩》云:“藿查看详细

藿香和广藿香有什么不

藿香和广藿香是同为唇形科,不同属的两个种,从植株形态上看,两种差异很大;从产地分布看,也有差异。广藿香原产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在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而藿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如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省的北亚热带地区,广藿香要求较暖和的气候条件,藿香较广藿香耐寒。但两种的药用价值较相近,都有去暑解表,理气和胃的功能,都用于治疗暑湿感冒等症。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8 热度: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