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有什么优缺点?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既能防治农林病虫害,也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因此,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约90%的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农药可以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间接途径就是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经食物链的逐步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高效剧毒的农药,毒性大,且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长,当人畜食用了含有残留农药的食物时,就会造成积累性中毒。这类危害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积累才显示出症状,不为人们所认识;它又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才进入人体,不易及时发现,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这类污染范围广,危害的人众多,在许多情况下,是人类自己在毒害自己,所以说,这类危害更加危险。大量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其它食害虫的益鸟、益兽,使食害虫的益鸟、益兽大大减少,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加之经常使用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导致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的增加,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由此形成滥用农药的恶性循环。随排水或雨水进入水体的农药,毒害水中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使淡水渔业水域和海洋近岸水域的水质受到损坏,影响鱼卵胚胎发育,使孵化后的鱼苗生长缓慢或死亡,在成鱼体内积累,使之不能食用和导致繁殖衰退。随着用药量的不断增加,渔业水质不断恶化,渔业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往往造成渔业大幅度减产,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化合物的毒性是其可使人(或动物)造成伤害的固有特性,而化合物的危害性()是其毒性的函数,即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与该化合物的接触程度(),是对人造成伤害可能性的条件。

削弱庄稼生产能力。庄稼就和人一样,吃得太饱不仅不利于成长,反而会不利于健康。施肥过量对庄稼造成危害的结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容易倒伏,倒伏一旦出现,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另一个是容易发生病虫害,氮肥施用过多,会使庄稼抗病虫能力减弱,易遭病虫侵染,继而增加消灭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了食品的安全性。

危害之二:加剧环境污染。过多施用的肥料量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过量的肥料还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

危害之三:浪费大量紧缺资源。如果能够把浪费掉的化肥节省下来,就会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仅在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了大约1亿吨标准煤,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比重的5%。此外,我国化肥生产每年消耗的高品位磷矿石超过了1亿吨,而磷矿石已经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紧缺资源之列;化肥生产还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一是偶然大量接触,如误食;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如农药厂的工人和使用者农民;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后者是大量人群遭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中大量的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三致”危害。

1、急性中毒

农药经口、吸呼道或接触而大量进入人体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的急性病理反应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往往造成大量个体死亡,成为最明显的农药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农药中毒[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其中2万人死亡。美国每年发生6。7万起农药中毒事故,在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严重。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事故达10万人次,死亡约1万多人。1995年9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导,广西宾阳县一所学校的学生因食用喷洒过剧毒农药的白菜,造成540人集体农药中毒。

2、慢性危害

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的食品,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有机氯农药已被欧共体禁用30年,而联邦德国一所大学对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的262名儿童进行检查,其中17名新生儿体内脂肪中含有聚氯联苯,含量高达1。6毫克/千克脂肪。1975年美国研究机构从各州任意挑选出150所医院,采集乳汁样品1436份,经检测大多数都含有狄氏剂、环氧七氯等。1983年我国哈尔滨市医疗部门对70名30岁以下的哺乳期妇女调查,发现她们的乳汁中都含有微量的六六六和DDT。农药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短时间内虽不会引起人体出现明显急性中毒症状,但可产生慢性危害,如: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美国科学家已研究表明,DDT能干扰人体内激素的平衡,影响男性生育力。在加拿大的因内特,由于食用杀虫剂污染的鱼类及猎物,致使儿童和婴儿表现出免疫缺陷症,他们的耳膜炎和脑膜炎发病率是美国儿童的30倍。农药慢性危害虽不能直接危及人体生命,但可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致使其它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上升。

3、致癌、致畸、致突变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动物实验确证,18种广泛使用的农药具有明显的致癌性,还有16种显示潜在的致癌危险性。据估计,美国与农药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10%。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喷洒了大量植物脱叶剂,致使不少接触过脱叶剂的美军士兵和越南平民得了癌症、遗传缺陷及其它疾病。据最近报导,越南因此已出现了5万名畸形儿童。1989~1990年,匈牙利西南部仅有456人的林雅村,在生下的15名活婴中,竟有11名为先天性畸性,占73。3%,其主要原因就是孕妇在妊娠期吃了经敌百虫处理过的鱼。目前我国颁布了5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规定10类农药禁止在农业上使用。其中二溴氯丙烷可引发男性不育,对动物有致癌、致突变作用。三环锡、特普丹对动物有致畸作用。二溴乙烷可使人、畜致畸、致突变。杀虫脒对人有潜在的致癌威胁,对动物有致癌作用。混合使用农药就是将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在一起喷洒。实践证明在混配时只要掌握好混合原则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还能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确比喷洒一种农药效果显著且有五大好处。

农药正确混用后有五大好处:

1、提高农药的增效作用。两种以上农药复配混用、各自的致毒作用相互发生影响产生协同作用的效果比其中任何一种农药都好。如氧化乐果和敌敌畏混用大大高于自身的药效。

2、一药多治扩大使用范围。农作物一般常常有几种病虫害同时危害科学地使用两种以上农药混配施药1次可收到几种病虫对象的防治效果如三环唑和敌敌畏混用既可防治水稻稻瘟病又可防治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稻苍虫、稻飞虱等虫害。

3、克服延缓病虫的抗药性。一种农药使用时间过长有的病虫会产生抗药性将两种以上农药混合施用就能克服和延缓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抗药性从而保证了防治效果。

4、降低农药的消耗成本。在病虫发生季节重叠发生病虫的情况较多如果逐一去防治既增加防治次数又增加农药用量;如用两种以上的农药混用既可防治病害又可消灭虫害同时减少用药次数节省用药量和工时从而降低成本。

5、保护有益生物减少污染:多次使用农药会使有益生物遭受其害农药混合施用后可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时间相对地给有益生物一定的生成时间又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负效应。

在虫害日益严重,而采用农药进行防治又造成污染的情况下,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给菜农开辟了新的蹊径。这主要是利用自然养成人工繁育的天敌昆虫、有益生物、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技术,来控制害虫发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其特点是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对害虫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害虫天敌是自然资源,可就地取材,成本低。蔬菜害虫生物防治,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其作用为:

一可提供无污染的蔬菜:

蔬菜大部分都是食用部分,其根茎叶花果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常不需要加工即可直接食用,因此人们十分关心蔬菜的农药污染问题,如果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来防治蔬菜害虫,就可以避免农药污染,确保人畜安全。

二是避免蔬菜害虫产生抗药性:

在众多蔬菜害虫发生的情况下,菜农多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而时间一长使产生抗药性,农民又往往得加大农药用量,增加施药次数,这样出现的农药愈用愈多,虫子愈治愈多的恶性循环的局面,害虫抗药性增强了,化学防治效果下降。生物防治通过生物及其产品,可以有效地防治蔬菜害虫,保证无污染蔬菜的优质高产,又可减少有机农药的投入,从根本上解除防治菜田害虫的化学农药的选择压力,因而铲除了害虫发生抗药性的温床,有效地将滥用化学农药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扭转为良性循环。

三、保护环境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有些农药一旦进入田间,就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半个多世纪才能降解。化学农药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治菜虫常常需要大量、多次地喷洒化学农药,这不仅污染了蔬菜,也必然会引起周围天气、土壤和水域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应用生物技术防治蔬菜害虫,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给人们一个清洁无污染的生存空间。

优点:利一时。

缺点:害半世。

有毒追问

要具体的专业术语回答

查百度,很全面的

可以消灭害虫追问

要具体的专业术语回答

茶叶都打农药吗?

茶叶上有没有农药。答案是肯定有。

为了除去害虫、除草等目的,茶农肯定要喷洒农药,如莠去津、吡虫啉、哒螨灵、腐霉利、乐果、菊酯类、咪鲜胺等。

“有农药残留”和“残留量超标”的性质完全不同。农田里使用的农药都会经过毒理学试验、风险评估等方法,对各种农药规定一个足够安全的限量标准。农药量在限量标准之内的,理论上来讲都是足够安全的。

扩展资料

发展趋势

2015年3月17日,农业部表示,我国农业生产启动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双行动”。

多年以来,我国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呈双增长态势。据中国农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从1979年至2013年35年间,我国化肥使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年均增产率5。2%。2012年到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31。1万吨,比2009年到2011年增长9。2%。

“双行动”旨在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药

查看详细

打了农药的蔬菜几天能吃?

通常附在菜叶上的残留农药五天到一周就会挥发掉,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用洗涤剂浸泡10-15分钟,或者用清水浸泡30-60分钟。用洗涤剂浸泡,农药去除得更快。

扩展资料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的生长期已越来越短,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蔬菜的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绝大部分蔬菜需要连续多次放药后才能成熟上市。

农药污染较重的有叶类蔬菜,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污染比例最大。茄果类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荚类蔬菜如豆角等,鳞茎类蔬菜如葱、蒜、洋葱等,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但有的比较大。

尽量到有卫生监督的正规市场买果蔬,产品包装上有“质量安全”、“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种标志之一的,相对而言,更加安全可靠。

果蔬要先冲洗后浸泡,即把果蔬面彻底清洗后再入清水浸泡10分钟,但别浸泡时间过长,以免表面农药进入水后返回果蔬内部。

参考资料:蔬菜农药残留百度百科

查看详细

低毒农药和高毒农药什么分?

根据农药致死中量(LD50)的多少可将农药的毒性分为以下五级,分别为剧毒农药,高毒农药,中毒农药,低毒农药和微毒农药。其具体规定如下所示:

1.剧毒农药。致死中量为1至50毫克/公斤体重。如久效磷、磷胺、甲胺磷、苏化203、3911等;

2.高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1至100毫克/公斤体重。如呋喃丹、氟乙酰胺、氰化物、401、磷化锌、磷化铝、砒霜等;

3.中毒农药。致死中量为101至500毫克/公斤体重。如乐果、叶蝉散、速灭威、敌克松、402、菊酯类农药等;

4.低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01至5000毫克/公斤体重。如敌百虫、杀虫双、马拉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甲四氯、丁草胺、草甘磷、托布津、氟乐灵、苯达松、阿特拉津等;

5.微毒农药。致死中量为5000毫克以上/公斤体重。如多菌灵、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锌、灭菌丹、西玛津等。

查看详细

用什么东西洗菜能去除农药?

清水浸泡反复洗几遍

对于一般的蔬菜,可以先在水里泡15分钟左右,然后再搓洗搓洗,接着再多刷几遍就能去除一些表面的农药残留。

用食用碱或盐水洗蔬菜。

由于农药成分主要是酸性的,所以在洗菜时,适当加入食用碱,泡五六分钟(不要太长时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漂洗,食用碱面能中和酸性的农药,多洗几遍后就比较安全了,农药也清除的差不多。对于果皮比较厚的蔬菜,可以用盐水清洗,清除农药效果不错。

热水焯一下蔬菜。

对于花菜、芹菜、青椒、豆角等蔬菜可以在食用前放到热水里焯一下,捞出再清洗一两遍,可使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温度升高加快分解,从而有效地去除农药残毒。要注意不要过度的用热水焯,容易破坏蔬菜里面的营养物质。

削皮除农药残留。

对根茎类蔬菜来说去皮是较好的清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因为外表不平或多毛瓜果表面农药量相对比较多,像冬瓜、苹果、梨、黄瓜等,因此,食用前可以去皮的尽量去皮吃,但要注意必须先清洗再去皮,这样可以避免皮刀上沾染的农药污染蔬果。

适当使用果蔬洗涤剂。

现在一些餐洗净、果蔬洗涤剂等都宣传可以有效的去除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很多人图方便经常使用,但是专家认为,所谓的果蔬洗涤剂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使用超量或过于频繁,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要慎重使用。每次使用要少量,而且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此外一定要涮洗干净。

多让蔬菜水果晒晒太阳。

有相关研究证明,阳光紫外线照到蔬菜上会发生光谱效应,会使蔬菜中部分残留农药分解、失活、破坏。因此让蔬菜多晒晒太阳,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残留的农药。

放置一段时间,减少农药残留。

某些农药在存放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因此对于那些能长时间存放的蔬菜,买来后放3--5天,然后再用碱面等洗几遍食用,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农药残留。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9 热度: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