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目前这个药用的基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尤其对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胀胃痛有特效平时经常食用则有养胃健脾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

[52石斛网www.52shihu.com]

砂仁的根茎有什么功效?

你是指春砂仁吧。春砂仁:味辛、温,归脾、胃、肾三经。功效:行气和中,和胃醒脾,收敛止泻,理气安胎,芳香燥湿,宽胸健胃。主用于脾胃气滞或中气不足所致的多种消化道症侯。如胸膈胀满,气滞食积,呕吐泄泻,饮食少进;或脾胃虚弱,冷滑下痢不禁;或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先兆流产;或气逆作咳,痰多喉痒,呼多吸少。可根据不同的病因配伍不同的药物以增强疗效,亦可单味应用。用之得当,疗效确实。据〈北京市中成药手册〉载564种成药中,以春砂仁为主要成份的有36种,在65种胃肠、气滞类成药中有21种用春砂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记载的中药成方中含砂仁的有香砂六君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养胃丸、参茸白凤丸等21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春砂仁主要成分为挥发油。主要有乙酸龙脑脂、樟脑、柠檬烯、龙脑、月桂烯等26种。其有效成分可以加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而不刺激胃酸分泌,调节胃动力等,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上。

春砂仁全身都是宝,叶、花、根、茎均可入药。功效有所相同,但又有所侧重。

叶、茎可提炼出植物油,暂命名为“砂仁叶油”,外用对唇周疱疹、皮肤湿疹、体癣确有功效,有较强的抗病毒,抗真菌作用。

花对消化道的作用稍弱,但有较好的疏肝解郁、行气宽胸功效,用于肝胃不和的胸胁苦满,嗳气吞酸,经前乳胀、痛经。

根部止痛止呕效果不及砂仁,但其安胎功效则优于砂仁,用于妊娠胎动不安,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砂仁壳比砂仁果核的功效稍弱,擅长于宽胸启膈,行气解郁,主用于上消化道、食道、胸膈方面的疾患如胸闷不舒,吞咽不利,喉中如梗,善太息,悒郁恼怒等证。

另外春砂仁还有一种文献很少提到的作用,以其煎出液内服,能延长移植皮肤存活时间,降低受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强度。

春砂仁应用至今,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由于其性温燥,阴虚火旺,脾胃伏火的患者不宜服用!“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名缩砂密。《海药本草》云:“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已来。三月、四月开花在根下,五六月成实。”《药物出产辨》云:“产广东阳春县为最,以蟠龙山为第一。”从历代本草记载可见,自古砂仁产地就有国产、进口之分,“绿壳砂仁”即为进口者,“阳春砂仁”即为岭南栽培者。现今仍以广东阳春县所产最为道地。质量好,产量大。《纲目》云:“名义未详。取其密藏之意。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亦中此意。”《本草原始》:“此物实在根下,皮紧厚缩皱,仁类砂粒,密藏壳内,故名缩沙密也,俗呼砂仁。”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就有很多书籍对砂仁的药用功效有所记载,其中在《本草纲目》里就有着砂仁可以健脾、化滞、消食的记载。砂仁一般生长在气温高,比较潮湿的地带,在中国南方种植比较广泛,砂仁香气浓郁,有甜,酸,苦,辣等多种味道。《珍珠囊》:治脾胃气结治不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本草经疏》: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若咳嗽多缘肺热,则此药不应用矣。《本草汇言》: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散,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砂仁《玉揪药解》: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阴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酸腐,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谓逆。

查看详细

如何挑选舂砂仁?

我们在挑选春砂仁的时候,以个头较大,果身坚实、饱满,香气较浓,搓之果皮不易脱落的砂仁较好。对于个小、不饱满、发瘪、搓之果皮易脱落的不宜购买。

春砂仁有很好的健脾养胃的功效,而且效果比较温和,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所以被广泛的制作成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春砂仁茶、春砂仁蜜等,我们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不像直接购买春砂仁时有那么直观的标准,所以要更加注意,一定要到正规的地方购买,这样才能避免我们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既花了钱,又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另外,购买春砂仁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体质,春砂仁性较热,不适合体内有火的人食用。

查看详细

砂仁有哪些生长习性?

砂仁的生长习性:砂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木,高1。2~3m,根状茎匍匐地面横走,其顶芽萌发向上长成幼笋,逐渐发育成第一、第二、第三分生植株,最后形成砂仁群体。所以,它的根状茎为砂仁繁殖的材料。

砂仁种子成熟度不一致,且种皮具有厚壁角质层和油胞层等,透水性差。因此,发芽慢,而且不整齐,生产上常先在沙床上催芽,再育功苗移栽大田。

砂仁种植后2~3年进入开花结果期。由于其花的花药隐藏花大唇瓣里,柱头高于花药,花粉不能自然落在柱头上,也不利于昆虫传粉,故自然结实率一般只有5%~6%,每667m2产量1。5~2。5kg。广东研究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率提高到40%~80%,产量提高到15~25kg。云南产区研究选择活动期与砂红花期相吻合的传粉昆虫,使自然结实率提高到20%~40%,大面积的平均每667m2产量提高到10~20kg。

砂仁属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植物,喜高温,喜湿怕旱,种植土壤含水量宜在22%~25%左右,在孕蕾和开花结实期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

砂仁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荫蔽环境。1~2年生幼苗的荫蔽度较大,以70%~80%为宜,到了开花结果年限,适宜的荫蔽度为50%~60%。烈日照射,茎叶枯黄,易发生日灼病和叶斑病。

查看详细

砂仁有什么生长特性?

1。发芽特性砂仁种子成熟不一致,种皮具有厚壁角质层等特殊结构而使种皮透性差,因而,砂仁种子发芽慢而不整齐。在28℃的日平均温度下,播种后20天开始发芽,如条件稍有不适,需要2~3个月才萌发出土。

2。生长习性根状茎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上面的芽点恢复生长,向上抽笋形成新的植株。

砂仁种植后头两年,以营养生长为主,通过根状茎增生新植株,在适宜条件下,一般每个母株可增生7~9次,总数达40~50株。高温潮湿季节增生快,低温干旱季节增生慢。砂仁植株增生方式是:当砂仁实生苗长至10片叶左右时,在实生苗的主茎基部潜伏芽萌发,伏地伸长成新的匍匐茎,匍匐茎顶芽向上弯曲生长成直立茎,这是第一次分生植株;然后,在第一次分生植株的基部以同样方式不断长出第二次分生植株,之后以同样的方式长出第三、第四次分生植株,到第二年末,砂仁的群体密度每平方米一般达30~45株以上,从而构成旺盛的砂仁群体结构。

移栽后第三年,砂仁进入开花结果阶段,植株增生速度减慢,新老植株更替,保持群体数量大小的相对稳定。

3。开花结果习性砂仁每年开花结果1次。砂仁在10月至第二年2月为花芽分化,在2~3月花芽伸长,4~5月形成花苞,5~6月开花,8~9月果实成熟。

根状茎上具有潜伏芽,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花芽,从地面上抽出发育成花序。每个花序一般有小花8~12朵,每天开花1~2朵,自下而上开花。开花期间的上午8~10时大量散粉。24~28℃的气温有利于开花和授粉,温度过高、过低不利于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受抑制,影响授粉受精和提高结实率。授粉后25天果实形态、大小基本定型,经90天左右果实成熟。

砂仁的花药隐藏在大唇瓣里,柱头高于花药,花粉粒彼此粘连不易传播,因此,在缺少传粉昆虫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情况下,自然结实率很低,一般只有5%左右,产量极低,一般每亩只有2~3千克。因此,人工或虫媒辅助授粉是砂仁栽培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查看详细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砂仁,具有调节肠胃功能,抗炎,镇痛,降血糖的作用。砂仁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饮片,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浊中阻导致的呕吐,泄泻,肢倦乏力,胎动不安等疾病。阴虚内热的病人慎用。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9 热度: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