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瓜霜越用溃疡越大?

 西瓜霜越用溃疡越大,口腔溃疡在喷西瓜霜的时候刚开始会疼痛,过一段时间就会逐渐缓解。还可以服用口炎宁颗粒,用一些西地碘含片等药物。

实火性口腔溃疡,溃疡面是黄色的,溃疡面周围红肿;虚火性口腔溃疡,溃疡面颜色比较淡,为浅红色或白色,周围红肿不明显。另外,实火性口腔溃疡起病急,病程短[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往往一觉醒来就出现了,而且溃疡面积较大、偏深,疼得比较厉害。

简单来说,实火性口腔溃疡的症状就是“红肿热痛”。虚火性口腔溃疡则病程比较长,还反复发作,有的可持续十几天甚至几个月,但疼痛不明显。虚火性口腔溃疡还会有手心、足心发热和潮热的表现。有一些人,稍吃点热性食物(如烧烤、油炸食品、龙眼等)就上火,还不能吃凉东西,这也是典型的阳虚导致的虚火。

西瓜霜喷剂的功效是什么阿?

该药具有清热,止痛,解毒的作用。治疗牙龈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疾病,扁桃体炎可以使用这种药物治疗。期间注意不要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咽喉部不适。

查看详细

为什么西瓜霜不是西瓜味儿呢?

西瓜霜是用成熟的西瓜与芒硝经加工而成的白色结晶粉末,也是一种中药,它的具体做法为: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将芒硝填入瓜内,盖上顶盖,用竹签插牢,放入瓦盆内,盖好,置阴凉通风处,待析出白霜时,随时刷下,直至无白霜析出为度

查看详细

西瓜霜是什么?

西瓜霜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成熟果实与芒硝经加工而成的白色结晶粉末,也是一种中药,它的具体做法为: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将芒硝填入瓜内,盖上顶盖,用竹签插牢,放入瓦盆内,盖好,置阴凉通风处,待析出白霜时,随时刷下,直至无白霜析出为度。

西瓜霜的功能与主治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乳蛾口疮,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别名】西瓜白霜

【制法】

一法:用未成熟的西瓜皮与皮硝加工制成。一般于农历8月节后,制备较宜,因天气风凉,瓜不易烂,将较生的西瓜切开一小口,挖出部分瓜瓤,皮硝放入,然后将瓜皮盖好,用绳吊在南边朝北的方向风干,待皮硝往西瓜外面渗出时,刮下此霜即成西瓜霜。——《全国中草药汇编》

二法:将西瓜皮切碎(约10斤)和皮硝(5斤)拌匀,装入黄沙罐内,盖好,挂于阴凉通风处,带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干净毛笔或纸片刷下,装入瓶内备用。——《中药学》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适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及口疮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吹患处,适量。咽下并无妨碍。并可点眼,以治目赤肿痛,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

【注意】虚寒患者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咽喉类用药——西瓜霜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二百余年前。清代名医顾世澄将其载入《疡医大全》,被古人称为“喉科圣药”。传统的采霜办法是将西瓜切开,放入中药,将瓜置入大瓦缸中,在阴凉通风处储存。数月后缸壁外有絮状白色结晶体,这就是俗称的西瓜霜。

西瓜霜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七。

【组成】西瓜1个皮消适量

【用法】用大黄泥钵一个,选比钵稍小的西瓜1个放入钵内;将瓜切盖、挖洞,以皮消装满瓜内,仍以瓜盖盖上,竹签固定,再用同样大小的黄泥钵盖上,外用皮纸封牢,放阴凉处。数日后钵外析出白霜,以鹅毛扫下;再吐再扫,直至钵外不再有霜。用时取霜少许吹患处。

【主治】乳蛾,喉痹,口疮,舌糜。

药名

西瓜霜

别名

西瓜硝

汉语拼音

英文名

nat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Thunb.).

归经

归脾;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考证

出自《疡医大全》

科属分类

葫芦科

拉丁文名

natum

主治

喉风;喉痹;口喉;口疮;牙疳;外嗽咽产能;目赤肿痛

各家论述

1.《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

2.《本草再新》:治喉痹久嗽。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有明显的棱沟。卷须2歧,cm;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长,宽,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分裂,两面均为淡绿色,边缘波状或具疏齿。雌雄同株,雄花,雌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cm,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征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状状,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cm,表面绿以、渚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形,略呈卵形,黑色、红色、白色或黄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印圆,经常边缘稍拱起。花、果期夏季。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炮制方法

1.选取尚未熟透的西瓜,取皮切成小块,每10斤加皮硝15斤,拌匀,装入黄沙缸内,缸底先铺一层瓜皮作垫,待拌硝的瓜皮装满后,上面再用一层瓜皮铺没,将缸盖好,置通风处。数天后,黄沙缸的外面,即有白色粉霜不断析出,将霜轻轻扫下,至霜析尽为止。扫下的白霜,拣去沙屑,即成纯净的西瓜霜。

2.选重约6-7斤的西瓜一个,在瓜蒂处切开,挖去部分肉瓤,用皮硝1斤(或更多些))装满瓜内,然后将切下的瓜皮盖上,用竹钉牢,悬挂于阴凉通风处,约10余天后,瓜皮外面即不断析出白霜,将霜陆续扫下即可。制得的西瓜霜,宜存放石灰缸或密闭于瓷瓶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热。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呈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盐,遇热熔化。气微,味微咸。

以洁白、纯净、无泥屑、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

味咸;性寒

药材基源

为葫芦和植物西瓜的果皮和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本。

用法用量

外用:入散剂;适量,吹喉。内服:0.5-1.5g,开水或汤药冲。

出处

《中华本草》

查看详细

口腔溃疡用西瓜霜吗?

口腔溃疡是可以用西瓜霜的,西瓜霜也是口腔溃疡的常用药物,但是西瓜霜可能刺激性会比较大,它主要的作用是烧灼收敛,所以说刚用上去的时候会有点疼痛,后面一般来说就没有什么症状了,它也是可以促进溃疡愈合的。口腔溃疡平时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任何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然是会延缓愈合过程的,而且疼痛也会比较明显。

查看详细

桂林西瓜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各成分的作用?

桂林西瓜霜的成分是西瓜霜、硼砂(煅)、黄岑、黄连、黄柏、山豆根、浙贝母、射干、青黛、冰片、无患子(碳)、薄荷脑等14味,辅料为二氧化硅、甜菊素、枸橼酸。

一、西瓜霜可以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用于肺胃火热上蒸引起的扁桃体炎、咽炎,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喉结红肿。口舌生疮,牙龈宣肿。

二、硼砂外用清热解毒,消肿,防腐;内服清肺化痰。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为五官科疾患的常用药,内服用于痰热咳嗽,但现代少用。

三、黄芩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因此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主治温热病。

四、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五、黄柏,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六、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主治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以上就是桂林西瓜霜的成分和主要成分的作用,桂林西瓜霜药性较为温和,副作用少,是不错的药物。

扩展资料

桂林西瓜霜主治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及口腔溃疡等症。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其有许多新用途,用途如下:

1、中耳炎: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清洗患耳耳道,拭干,将西瓜霜对准耳道将药粉喷入患处,每日2次,1周后耳道脓汁明显减少,继续治1周。

2、慢性单纯性鼻炎:先将鼻涕排出,然后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喷入鼻腔少许。一般喷药3分钟后,鼻塞症状即可减轻,每天可喷3~5次,15天为1疗程,休息3天后,继续第2疗程,连用2个疗程。

3、会阴切口感染:先清除切口脓液及肠线后,再用桂林西瓜霜喷敷会阴切口感染处,一次1~2克,每日3次,4天为1个疗程。一般喷药后5~10分钟即可止痛,4天伤口愈合。

4、慢性宫颈炎:用干棉球擦净宫颈糜烂面及阴道内分泌物后,再用桂林西瓜霜直接喷于宫颈糜烂面上,以能完全覆盖糜烂面为度,2天1次。经期及经前后3日停用,治疗期间禁坐浴和性生活。连续7~10次可治愈。

5、乳状皱裂:先将局部消毒,用桂林西瓜霜直接喷患处,每日3~10次左右,多数3日可见效。

6、肛裂:将局部用双氧水消毒后,用桂林西瓜霜直接喷患处,每日3~5次,有良好的止痛止血效果。

7、褥疮:在治疗时根据褥疮的创面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有水泡的炎性浸润期褥疮,先在无菌操作下剪去表皮,然后均匀地喷上桂林西瓜霜;对溃疡期褥疮,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除去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再在创面上喷满桂林西瓜霜。每日3次,并充分暴露创面。

8、臁疮:臁疮是发生于小腿部的慢性溃疡。常规清洗疮面,将桂林西瓜霜喷于溃疡创面,再用消毒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

9、冻疮:局部用双氧水清洗后,直接将西瓜霜喷于患处,每日2次,用药后瘙痒、疼痛很快减轻,肿胀消失,创面逐渐结痂愈合,1周可见效。

10、脓疱疮:将桂林西瓜霜直接喷患处,1日3次,视情况增减,轻者3日即见效,重者1周可愈。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4 热度: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