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和脑梗有啥区别?

脑梗塞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有所提前,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都是属于危险因素,发病之后可以出现短暂性的肢体障碍,和口齿不清,言语不伶俐,只有少数人经过治疗之后会留有后遗症。中风是中医说法包括中脏腑,中经络[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以及脑出血,急性期可以采取西医治疗,恢复期可以辨证应用中药治疗,配合针刺。

中风有什么特征?

"中风"是亚洲第二号杀手,每年有超过二百万人死于中风。无论世界不同地区或不同种族,脑血管意外都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120-150万人,死亡者80-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美国每年有50万人发病,其中15万人死亡。存活者中需要医疗照顾的200余万人。

中风的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应,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复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5、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中风的发病方式呈现急性、突发性,但病理过程则多是缓慢的,在这个病理变化过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促使这个变化过程突然升级,而发生了中风,中风的诱因大致有: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3、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4、气候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不当等。5、各种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友病、心脏病、血粘度高、心动过缓、血管硬化。6、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

中风首次发作,也许有人一般症状较轻,恢复也快,算作是一种“火力侦察”吧;然而再次复发,那才是疯狂进攻,会令人非死即残,预防之法不可不知。

查明病理有过中风后,需要通过CT、磁共振等检查,明确究竟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抑或是混合性中风,因为其防治原则各有不同。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制订一套预防再次发作的方案,严格执行。

生活规律就是要调节您的起居活动适应您的生物钟。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四肢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

温水洗漱后,饮白开水一杯,冲洗胃肠,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血循环,降低血压。

适当晨练,不宜做剧烈运动,跑步、登山均不可取;散步、作柔软体操、打太极拳,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可过量。

耐心排便,切忌屏气用力,否则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要坐便,这样可持久;多吃蔬菜、香蕉和纤维素多的食物,克服便秘。

中午小睡,即使睡不着,也应闭目养神,晚上按时就寝,睡前温水泡脚,然后按摩双足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转变性格下决心改变脾气暴躁的性格;放松紧张情绪,缓解应激反应;学会休闲,会劳逸结合;性格开朗,善于自慰,达不到的欲望,不要苛求。

摒弃恶习戒烟、忌酒、勿饮咖啡,更不要长时间打麻将。

限钠摄钾,补充钙镁应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增加钾的摄入,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富含钾的食物。缺钙可促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每天摄入1克以上的钙,可使血压降低。镁与钙的作用相似,应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

勿乱投医滥用药庸医害人,不胜枚举,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要知道,心脑血管病用药,最讲究“个体化治疗原则”,绝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用药经验。尤其那些镇静药、降压药、抗凝药、溶栓药等,用之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您还是要去有条件的医院看医生,与医生全面合作,按照医嘱用药,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防止中风回马枪。

中风的中药治疗

(1)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2)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3)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4)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5)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6)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7)气血两虚型

症状:肢体缓纵无力,或见苍白肿胀,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或畏风自汗,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方药:八珍汤:人参、白术、川芎、白芍、甘草各10g,熟地、茯苓、当归各15g。

(8)肝风挟痰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头晕或头痛,急躁易怒,或见多痰,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脉弦或滑。

方药:白术、茯苓、天麻、橘红各15g,半夏、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

查看详细

如何治脑中风?

脑梗塞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脑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生命中枢,这个部位的梗塞是最严重的,具体要根据梗阻的面积大小,梗阻的程度,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等等而定,应积极救治,后期要进行一些康复治疗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细

中风是怎么会事?有什么后遗症?

中风的话,比如说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身体劳累,熬夜等等,都可能会引起的,那么这个情况下,需要注意进行治疗的,可以使用一些阿司匹林,与他汀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如果有三高情况,一定要注意积极控制的,而且平时避免身体过度劳累。

查看详细

中风吃什么食物?

中风病患,应以低脂、低盐饮食。食品中应该有适当的蛋白质,常吃些蛋清,鱼类,豆制品,每天喝牛奶,或酸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带,紫菜,虾皮,也可以多吃。饮食调理耗时长,难度大,要配合一些改善血液循环的微络康地龙蛋白来调理,效果会理想。还需要让老人多走动,这样锻炼一下功能尽早恢复。

查看详细

脑中风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脑中风是脑血管病变,是血压和血液变化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急性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包括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共同的特点是起病急,由于脑血管病变弯圆引起其供应部位的脑组织发生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偏瘫、失语、头昏、眩晕、头痛、呕吐等。重者立即出现昏迷。根据脑循环障碍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缺血性中风,另一类为出血性中风。这两类中风发病的机理不同,病后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原因是由于颅内某支脑血管或通向颅内去的颈部血管有阻塞,导致脑缺血,造成脑功能障碍。这类中风占脑血管病的70%,危险性较出血性中风小。如果症状轻,维持时间在24小时内可完全恢复,不引起脑组织病理改变,称为暂时性缺血性发作,又称为小中风。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引起脑组织病理改变的称为脑梗塞,这类病人症状恢复慢,甚至遗留偏瘫、语言障碍等后遗症。

出血性中风又称脑溢血,占脑血管病的30%~40%。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脑实质出血和脑表面血管出血。脑实质内出血主要由于供应脑内名叫基底节部位的血管在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出血。脑表面血管的出血又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常由于动脉瘤破裂引起。动脉瘤可以是先天性血管壁的缺陷受血压的冲击后,在中老年时期形成壁薄的动脉瘤,或由于动脉硬化后形成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无论哪一种动脉瘤在血压升高时由于壁薄易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发生脑中风应及时、就近就医,避免远距离转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路途中勿颠簸,如有呕吐应使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内,镇定患者情绪。

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主要给予改善脑血流、降低血粘度、扩张脑血管、溶栓治疗。常用药有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川芎嗪等。如有脑水肿情况,可给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出血性脑中风强调绝对卧床4周,血压过高者给予降压、降颅压。必要时给镇静剂抑制躁动,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给止血药抗血纤溶芳酸等。

中风后常由于神经损害而遗有瘫痪,可采用按摩、理疗和针灸等方法促进功能的恢复。不能忽略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的重要性,主动锻炼即是患者应尽主观努力去作力所能及的活动;被动锻炼即是患者还不能运动时,护理护士或家属帮助其进行肢体活动。这样即可避免关节强直,又可增加血液循环,减慢肌肉的萎缩,增强神经营养,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有失语的患者要加强语言训练,促进语言陆梁功能的恢复。还可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及代谢的药物。

避免诱发中风的因素,比如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和极度兴奋等任何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均可诱发中风。据观察到在节假日或气候突变时中风的患者增多,可能与上述原因有关。

重视暂时性缺血性脑病的处理,以阻止其发展成为脑梗塞。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稳、头痛、烦燥等恰当治疗,以免埋悉塌发生脑出血。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8 热度: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