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什么时候引进中国?

玉米传入中国己经有400多年,在我国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推广引进品种,结合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获得适应中国环境的品种。

1950年以前,中国仅进行了极少的杂交种选育研究,没有在生产上应用。实际上,玉米杂交能增产的理论研究在美国早在1909年就己经开始。我国对杂交玉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启蒙和创建时期(1926一1949)

我国玉米育种起始于20世纪初。1900年,京师大学堂罗振玉率先在书刊中介绍欧美玉米良种和栽培技术。随后,《农学报》开始宣传玉米良种及栽培知识。

从1926年起,金陵大学的王缓等分离自交系并组配杂交种供教学使用,1930年中央大学的赵连芳等开始选育自交系,1931年山西省铭贤学校在太谷进行美国玉米品种引种试验,中选育出金皇后品种,推广种植到华北、东北、西南等各省。

30年代初,中央农业试验所成立,它统一制定育种计划,统一征集玉米材料。还聘请美国专家任顾问和技师,开办玉米讲习班并指导玉米杂交育种工作。范福仁在广西、张连桂等在四川也开始玉米育种工作,先后选育出一些自交系和双交种。

从1926年至1949年,中国的玉米育种研究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所育成的一些综合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杂交种没有在生产上应用。一是因为农民不能接受,二是在战争状态下也很难推广杂交种。

相反,综合种由于不需要制种,育种速度快,产量高于农民的农家种,因此这一时期主要是推广新育成的综合种。

2、品种间杂交种推广时期(1949一1959)

从1949年开始,为了迅速提高粮食生产,国家提出了玉米改良及杂交种推广方案,全国各主要院校相继开展了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工作,并在生产上同步推广。那时不需要品种审定,新品种一旦表现良好就地推广。代表品种有坊杂2号、齐玉25号、小粒红x东岗黄马牙等。

3、双交种推广时期(1959一1965)

50年代末,国内各育种单位相继育成了一批双交种,因为双交种的产量比品种间杂交种高,因此迅速在生产上推广,到1965年,双交种己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代表品种有双跃3号、农大3号、农大7号、春杂5号、春杂12号、吉双83号、新双1号等。

4、单交种推广和6次品种更换(1965至今)

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单交种是河南新乡农科所于1963年组配成功的,产量在4500一/hmZ,t匕当时的品种增产30%一40%,1965年开始推广种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白单4号也开始推广。到70年代,中国科学院的群单105、广西玉米所的小英雄、丹东市农科所的丹玉6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的中单2号等新品种也相继育成推广。

到70年代中期,单交种占55%,双交种占4070,其余杂交种占10%。1978年统计,杂交种面积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69.8%,其中单交种占67.7%,双交种占18.4%,其他杂交种占8.4%。1986年,单交种己占玉米杂交种的绝对优势,为98.6%,双交种、三交种和品种间杂交种合计只占1.4%。

1999年,全国杂交种的占有率接近90%。单交种的推广使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但是单交种推广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一些问题,如感病(新的病原菌或生理小种的出现引起的)、混杂造成的整齐度下降等等,如果不持续地选育新品种,则原有的品种会造成减产而没有品种可种。

中国平均每隔7到8年,就更换1次玉米品种,实际上发达国家每隔5年左右就更换1次品种。从推广单交种以来,我国己更换了6次单交种,目前中国正在种植的玉米品种为第7次品种:

第一代单交种代表品种是新单l号、白单4号,推广时间为60年代中至60年代末;

第二代代表品种是群单105,推广时间为7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

第三代代表品种是丹玉6号,推广时间是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

第四代代表品种是中单2号,推广时间是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第五代代表品种是掖单13,推广时间是S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

第六代代表品种是农大108、农大3138、豫玉22,推广时间是90年代后期至2000;

第七代代表品种是郑单958,推广时间是2000年初至今。

百度百科-玉米

明朝末年是很多外来植物传入我国的时期,玉米也是在这个时候传进来的。

玉米原产地是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一带,据考古发现,玉米栽种已经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1954年在墨西哥城下70米处的岩石中发现了九千年前的玉米花粉化石,后又发现了七千年前的玉米果穗化石。只不过那时候的玉米还是野生的,穗长3.5厘米左右。经过人工培育之后的种植历史也有四五千年了。

玉米(拉丁学名:.)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扩展资料

玉米传入中国己经有400多年,在我国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推广引进品种,结合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获得适应中国环境的品种。1950年以前,中国仅进行了极少的杂交种选育研究,没有在生产上应用。实际上,玉米杂交能增产的理论研究在美国早在1909年就己经开始。我国对杂交玉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启蒙和创建时期(1926一1949)

我国玉米育种起始于20世纪初。1900年,京师大学堂罗振玉率先在书刊中介绍欧美玉米良种和栽培技术。随后,《农学报》开始宣传玉米良种及栽培知识。从1926年起,金陵大学的王缓等分离自交系并组配杂交种供教学使用,1930年中央大学的赵连芳等开始选育自交系,1931年山西省铭贤学校在太谷进行美国玉米品种引种试验,中选育出金皇后品种,推广种植到华北、东北、西南等各省。

30年代初,中央农业试验所成立,它统一制定育种计划,统一征集玉米材料。还聘请美国专家任顾问和技师,开办玉米讲习班并指导玉米杂交育种工作。范福仁在广西、张连桂等在四川也开始玉米育种工作,先后选育出一些自交系和双交种。

从1926年至1949年,中国的玉米育种研究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所育成的一些综合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但是,杂交种没有在生产上应用。一是因为农民不能接受,二是在战争状态下也很难推广杂交种。相反,综合种由于不需要制种,育种速度快,产量高于农民的农家种,因此这一时期主要是推广新育成的综合种。

2、品种间杂交种推广时期(1949一1959)

从1949年开始,为了迅速提高粮食生产,国家提出了玉米改良及杂交种推广方案,全国各主要院校相继开展了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工作,并在生产上同步推广。那时不需要品种审定,新品种一旦表现良好就地推广。代表品种有坊杂2号、齐玉25号、小粒红x东岗黄马牙等。

3、双交种推广时期(1959一1965)

50年代末,国内各育种单位相继育成了一批双交种,因为双交种的产量比品种间杂交种高,因此迅速在生产上推广,到1965年,双交种己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代表品种有双跃3号、农大3号、农大7号、春杂5号、春杂12号、吉双83号、新双1号等。

4、单交种推广和6次品种更换(1965一)

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单交种是河南新乡农科所于1963年组配成功的,产量在4500一/hmZ,t匕当时的品种增产30%一40%,1965年开始推广种植。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白单4号也开始推广。到70年代,中国科学院的群单105、广西玉米所的小英雄、丹东市农科所的丹玉6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的中单2号等新品种也相继育成推广。到70年代中期,单交种占55%,双交种占4070,其余杂交种占10%。

1978年统计,杂交种面积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69.8%,其中单交种占67.7%,双交种占18.4%,其他杂交种占8.4%。1986年,单交种己占玉米杂交种的绝对优势,为98.6%,双交种、三交种和品种间杂交种合计只占1.4%。1999年,全国杂交种的占有率接近90%。

单交种的推广使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但是单交种推广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一些问题,如感病(新的病原菌或生理小种的出现引起的)、混杂造成的整齐度下降等等,如果不持续地选育新品种,则原有的品种会造成减产而没有品种可种。因此,中国平均每隔7一8年,就更换1次品种,实际上发达国家每隔5年左右就更换1次品种。从推广单交种以来,我国己更换了6次单交种,目前中国正在种植的玉米品种为第7次品种:

第一代单交种代表品种是新单l号、白单4号,推广时间为60年代中至60年代末:

第二代代表品种是群单105,推广时间为7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

第三代代表品种是丹玉6号,推广时间是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

第四代代表品种是中单2号,推广时间是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第五代代表品种是掖单13,推广时间是S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

第六代代表品种是农大108、农大3138、豫玉22,推广时间是90年代后期至2000

第七代代表品种是郑单958,推广时间是2000年初至今。

:百度百科-玉米

16世纪,玉米传入中国,那是外国人给中国皇帝的贡品,所以称它为“御麦”。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从美洲带回玉米,称它为“印第安种子”,后来很快传遍世界各地。16世纪,玉米传入中国,那是外国人给中国皇帝的贡品,所以称它为“御麦”。因为它来自西方,当时人们称它为“西番麦”,后改称为玉米。

扩展资料

1、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一般含蛋白质8.5%、脂肪4.3%、糖类73.2%、钙0.022%、磷.21%、铁0.0016%,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谷固醇、卵磷脂 、维生素E、赖氨酸等。最新研究指出,玉米中含有一种杭癌因子—谷胱甘肽。

2、玉米的微量元素也很丰富(表43—3)据测定玉米籽粒中含维生素A906.72mg/kg维生素B10.934mg/kg,维生素B20.272mg/kg,维生素E5.073mg/kg,胡萝卜素1.3—2mg/kg,核黄素3.7—6.3mg/kg。据北京农业大学测定(表43—4).玉米的有机物质消化率较高。

玉米引入中国的时间是公元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间才不到四十年。到了明代末年(也就是1643年为止),它已经传播到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甘肃、江苏、广西、安徽、广东、云南等十省。

扩展资料

玉米(拉丁学名: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

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1、我国玉米育种起始于20世纪初。1900年,京师大学堂罗振玉率先在书刊中介绍欧美玉米良种和栽培技术。随后,《农学报》开始宣传玉米良种及栽培知识。

2、从1926年起,金陵大学的王缓等分离自交系并组配杂交种供教学使用,1930年中央大学的赵连芳等开始选育自交系,1931年山西省铭贤学校在太谷进行美国玉米品种引种试验,中选育出金皇后品种,推广种植到华北、东北、西南等各省。

1、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但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我国对玉米的栽培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播种:我国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本地的霜期长短,土壤质地,土壤地力,种植月的,选择适宜的品种,饲用玉米和马齿型杂交种产量高。还要注意良种的繁育,适当安排种子田面积。玉米的播种期受温度,湿度的影响。

玉米须降尿酸吗?

玉米须有一定的降尿酸效果,不过只是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正规的药物治疗。具体原因是,玉米须是碱性中药材,味甘,性平和,可以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另外还有一定的利尿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促进血液中尿酸从尿液排泄,从而达到辅助降尿酸的作用,具体的饮用方法有:蒲公英玉米须水、玉米须泡茶、玉米须煨汤等。单靠玉米须是不能降尿酸的。

查看详细

喝玉米须煮的水对身体有什麼好处?

①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著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

③降低血糖作用: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④利胆、止血作用: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在食用的过程中尽量选择色彩好,而且新鲜的,也请注意卫生。

查看详细

玉米须煮水有什么好处?

①利尿作用

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著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

③降低血糖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④利胆、止血作用

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在食用的过程中尽量选择色彩好,而且新鲜的,也请注意卫生。

查看详细

玉米须煮水有什么作用、可以去黄疸么?

这个情况一般的玉米须是属于一个清热利湿,利尿的药物!一般的这种药物是不能治疗黄疸的,而且可能导致黄疸的病因很多种的,必须到大医院检查,明确诊断是哪种的病因导致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7 热度: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