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芽的用途是什么?

可以凉拌。

柳叶含丰富的鞣质,有利尿,消炎,解毒作用。近年来医药界用柳叶制成注射液,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膀胱炎,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均有良好的效果。柳叶还含有很高的碘,用来制成的糖衣片,可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柳芽可以食用,可泡茶,也可治病,不过要在未开花絮之前采摘。泡茶时要选用刚萌出的嫩芽晒干,然后同茶叶一起用开水冲泡。迄今杨州长春岭寺内的僧人仍用柳叶和茶叶混合制成消灾延寿茶。

注意事项:

1、柳树芽本身也有一定的毒性,不过非常轻,少量食用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路边的柳树长期与汽车尾气直接,往往铅含量严重超标。

2、城市观赏的柳树可能还有杀虫剂等农药残留,吃了没准会中毒。而生长在废水、化工厂附近的柳树也可能存在毒素超标,也不宜食用。

3、要根据身体的情况去调整,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柳芽之后,希望能够多注意一下个人的身体状况,多吃适合有利于健康的食物。

柳树芽在生活中的小妙招,将柳树芽清洗干净,可以当做茶叶泡水喝,第二[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柳树芽可以当做凉菜伴着吃,柳树枝条也可以用来养花,让我们的花草更加旺盛,希望这个生活小妙招可以帮助到您。

春风一吹,柳芽就萌发出来了。青青的嫩叶,人们不但喜欢采食,而且常采集作药备用。柳树各地均有分布,柳叶、柳花、柳絮、柳枝、柳皮、柳根,均可入药。

柳树的嫩叶,又叫柳芽,开水焯后,清水淘洗,加调味品,炒食凉拌,别有风味。其药用价值也很高。《本草再新》说:"柳头平肝,发(散)热,能托能升,败毒,发斑,治小儿痧痘等症。"柳叶具有清热透疹、利尿解毒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将柳叶制成注射液、糖衣皮或水煎剂,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膀胱炎、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每1000克柳叶中还含有1000微克左右的碘,高出一般食物数千倍,可用来治疗甲状腺肿,配合海带食用,效果更好。

柳树上的柳絮有什么作用?

对于柳树的作用:传播柳树种子,只要有风,它就可以顺风飞走,落地发芽。

对于人的作用:止血,祛湿,溃痈。治吐血,湿痹四肢挛急,膝痛,痈疽脓成胀痛不溃,创伤出血。

拓展: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柳树:乔木,高可达18m,树冠开展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长,宽0.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

查看详细

柳树的名称来历是什么?

柳树的得名源自柳树的头木头作业法。木材至今仍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材料,古代工具简陋,伐取粗大树干非常困难,而用伐取两寸来粗的树枝则比划方便。因此,先民所用木材主要是两寸来粗的枝干。在长期使用中,人们会发现,柳树伐过枝干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而且新枝通直,更利于使用。在我国乡土树种中,柳树萌枝能力最突出。因此便形成了对柳树的头木作业,在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促进新枝萌生,每隔几年伐取枝条利用。头木作业的结果是保留树干,以便持续利用枝条。这就柳树得名的所在。“柳”字与“留”字读音相同,“柳树”就是“留树”,表示保留树干以便再次利用的一类树。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这则故事中的刑天氏历来被学者认为为古人虚构的神话人物,但笔者见到头木作业不久的柳树萌生新枝迎风摇曳时,总是不由得联起这个不屈不挠的刑天形象。因此,笔者认为,刑天的原形就是被头木作业的柳树,特别是树龄几十年、树干粗壮失去树冠的柳树,与断头后依然挺立的人尸非常相似,有时树干还会形成一些伤疤,更是一付“以乳为目,以脐为舌”的形象。刑天故事说明,对柳树的头木作业法由来已久。

查看详细

柳树根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柳树根的性味与归经:苦;辛;性热;有毒;归肺;肝经。柳树根的功效与作用:柳树根祛风止痛;杀虫止痒;解毒敛疮。柳树根主治风湿痹痛;牙痛;溃疡日久不敛;疥癣;疮疡肿毒;汤火烫伤;咳嗽。柳树根使用方法:1.柳树根外用:适量,研未调敷;或捣敷。2.柳树根内服:煎汤,3~6克;或浸酒。柳树根的副作用之用药宜忌:内服慎用柳树根,体弱者少用。柳树根的功效与作用治疥癣:枫扬恨,黎辣根。共研细末,疥疮用香油调搽;癣用醋调搽。柳树根的功效与作用治风湿麻木,寒湿脚痛:麻柳须根泡酒服。

查看详细

杨树和柳树怎么区别?

杨柳”本意解析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忆江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杨巨源《和练秀

才柳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唐·王昌龄《闺怨》)、“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北宋·秦观《江城子》)、“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等等。

许多人在读到这些诗词时,可能会以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是杨树和柳树两种树的并称,其实不然,这些诗句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而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其证如下:清代张英等奉敕于康熙年间编撰而成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杨柳”条目下诸多的古诗文例句中“杨柳”词义均被解为“柳”。而当代《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以“杨柳”为词素的三音节词十余条,其中的“杨柳”的意思亦皆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

那么,柳树为什么会被称为“杨柳”呢?对此,清代杜文澜在其编撰的《古谣谚》一书的卷九十引唐代传奇《开河记》一书中的记载云:“功既毕,上言于帝,决下口,注水入汴梁。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舟之人护其阴,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时有谣言曰:‘天子先栽然后百姓栽。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其后明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二十四卷、清初褚人获在《隋唐演义》四十回中又分别演绎了以上传说,使得该说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考诸典籍,隋炀帝于大业元年下令开通济渠和邗沟、命人在渠沟旁修筑御道(即后人所说的“隋堤”)、在堤上遍植柳树,这是史籍有载、确有其事的。对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诗中亦有句云:“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但隋炀帝赐“杨”姓于柳之说在《隋书·炀帝纪》和《北史·隋本纪》等史籍中均无记载,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其实,“杨柳”一词早在成书于先秦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出现了,该书《小雅·采薇》篇中便有这样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外,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一诗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明显地都是指柳树(确切地说是指垂柳),因为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叶圆、树高、枝挺,是绝无“依依”、“袅袅”之态的。

其实,现代植物分类学意义上的杨类植物在我国古代被称作“白杨”、“青杨”、“天杨”、“癷杨”等,而我国古代诗文典籍中所说的“杨”是“柳”的一种——蒲柳。对此,我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为秦汉时期的学者对春秋战国秦汉旧文进行增添修改而成)《尔雅》的《释木》篇中就有如下记载:“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宋代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于景德四年或大中祥符元年编撰而成的《广韵》(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它完整而详细地记录从南北朝到宋末语言系统)一书中亦云:“杨,赤茎柳。”而西汉学者毛亨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即《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中亦曰:“杨柳,蒲柳也。”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训诂学专著《尔雅义疏》一书中亦说:“《诗》言‘杨柳依依’、‘有菀者柳’、‘东门之杨’,皆一物耳。《尔雅》柽、旄、杨通谓之柳,蒲柳又谓之杨,是皆通名矣。”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杨”、“柳”是同义的,这从《全唐诗话》中的一则诗话中亦可得到进一步地印证:该书《李泌》篇引《邺侯家传》云:“泌赋诗讥杨国忠曰:‘青青东门柳,岁宴复憔悴。’国忠诉于明皇,上曰:‘赋柳为讥卿,则赋李为讥朕可乎?’”有了上述认识,我们对古汉语文化上的一些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例如,《战国策·西周》中有这样一个典故:“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在该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叶,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语却为“百步穿杨”;我国神话传说中观音菩萨手持的净瓶名为“杨枝净水瓶”,可瓶中插着的却是柳枝;唐代诗人刘禹锡受民歌影响而创作的“杨柳枝词”诗体,又名“柳枝词”。

关于杨柳的文学意象,要从“柳”字说起。柳”的意象: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14 热度: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