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头和川乌头有什么区别

众所周知中国以中医闻名于世,而在中医中中药无数种,名字相近的又是数不胜数,那么它们之间是否真就因为一字之差功效完全不同,还是有些许相同,草乌头与川乌头就是这样,一字之差,其实草乌头与川乌头不仅有一之差,它们的生长地及功效也不同,草乌头:出唐·侯宁极《药谱》,又名草乌,主产浙江、辽宁、江苏等地,面川乌头主要产于四川,那么具体的草乌头和川乌头有什么区别呢?

草乌头和川乌头

草乌头与川乌头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川乌头的茎是直立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开紫色花,根是团块状,侧根就是附子,炮制后就是常用的附片,因为是附生于川乌的主根上,故名附子。草乌头的茎是蔓生攀援状藤本,一般长约三米左右,还是开紫色花[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但草乌头的根是长块状,没有附子。

草乌味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痃癖气块。川乌头主要产于四川。性味:辛;苦;热;大毒 归经:心;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

草乌头与川乌头两者都有大毒,也都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不过川乌的毒性小一点,草乌的毒性大一点。现在的川草乌大部分是家种的,野生的很少,野生的毒性比家种的大得多,所以一般不作内服。

以上就是关于草乌头和川乌头有什么区别呢的介绍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地缘广阔,为我们提供的药材更是数不胜数,为研究和发展中医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草乌头与川乌头有何不同?

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川乌头-性状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采为乌头,冬则生子已成,故曰冬采为附子。其天雄、乌喙、侧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名,若生子少及独头者,即无此数物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故曰其汁煎为射罔。弘景不知乌头有二,以附子之乌头注射罔之乌头,遂致诸家疑贰。川乌头与草乌头,在明代以前多统称为乌头。草乌头:主产浙江、辽宁、江苏等地。

草乌头:出唐·侯宁极《药谱》。又名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或华乌头A..等的块根。主产浙江、辽宁、江苏等地。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1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痃癖气块。煎服用制草乌1.5-6克,宜久煎1小时以上。2治阴疽肿毒,瘰疬初起。生草乌研末调敷,皮肤破损处不宜用。内服过量或煎煮不当,易致中毒。孕妇忌眼。反白芨、贝母、白蔹、半夏、栝蒌。两种草乌头均含乌头碱、新乌头碱等。乌头碱对小鼠有镇痛作用,乌头总生物碱对兔、小鼠具抗炎作用;可使狗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发生室颤。草乌头尚有局部麻醉作用。

川乌主要产于四川。性味:辛;苦;热;大毒归经:心;肝;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2g;或入丸、散。内服须炮制后用;入汤剂应先煎1-2h,以减低其毒性。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注意:阴虚阳盛,热证疼痛及孕妇禁服。反半夏、栝楼、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服。

《本草求真》:“草乌头”,《本经》治恶风洗洗汗出,但能去风而不能回阳散寒可知。乌附五种,主治攸分:附子大壮元阳,虽偏下焦,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天雄峻温不减于附,而无顷刻回阳之功;“川乌”专搜风湿痛痹,却少温经之力;侧子善行四末,不入脏腑;草乌悍烈,仅堪外治。此乌、附之同类异性者。至于乌喙,禀气不纯,服食远之可也。

查看详细

西域草乌头是什么药性?

首先,草乌是有大毒的,有去风湿,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以止痛,冷痛等,既然有毒了,吃多了就中毒,神智昏聩,那是慢性中毒啊!

查看详细

草乌头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草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

功用:搜风祛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

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

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

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

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

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

主大风顽痹。

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

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

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

又为伤科要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生用,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但是,过量服用易发生中毒。草乌主要成分为乌头碱、新乌头碱等。草乌毒性极强,其致毒物质为乌头碱。人口服乌头碱0.2mg即可引起中毒,致死量为2~5mg。乌头碱属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亲脂性强。乌头碱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可使心脏抑制及心律紊乱、呼吸中枢抑制。严重者则急性肾衰竭。中毒机制与川乌相同。查看详细

草乌头与川乌头有什么区别

草乌头是一种很接地气的名字,草根出身本来就是平民用药,它属于其中的一种,有一个同胞的兄弟姐妹叫川乌头,那么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 川乌头性状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采为乌头,冬则生子已成,故曰冬采为附子,其天雄、乌喙、侧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名,若生子少及独头者,即无此数物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草乌头与川乌头有什么区别?

草乌头与川乌头

草乌头与川乌头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川乌头的茎是直立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开紫色花,根是团块状,侧根就是附子,炮制后就是常用的附片,因为是附生于川乌的主根上,故名附子。草乌头的茎是蔓生攀援状藤本,一般长约三米左右,还是开紫色花,但草乌头的根是长块状,没有附子。

草乌味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痃癖气块。川乌头主要产于四川。性味:辛;苦;热;大毒 归经:心;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

草乌头与川乌头两者都有大毒,也都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不过川乌的毒性小一点,草乌的毒性大一点。现在的川草乌大部分是家种的,野生的很少,野生的毒性比家种的大得多,所以一般不作内服,以上就是关于草乌头和川乌头有什么区别呢的介绍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地缘广阔,为我们提供的药材更是数不胜数,为研究和发展中医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查看详细

西域草乌头毒性与药用有哪些

不少电影中演义的让人愤慨的手段就是使用毒药暗算,大家知道三国的关羽中了什么毒箭竟然如此厉害治疗必须刮骨吗,其实著名的典故“关公刮骨疗毒”就是疗乌头的毒,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大王就是选中西域草乌头来暗害王后的,乌头之所以被用作毒药,是因为其所含的有毒成分乌头碱,乌头碱对人的毒性极为强烈,常人只需服用3到4毫克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甚至心跳骤停,那么西域草乌头毒性与药用有哪些?

西域草乌头

西域草乌头生用毒性极大,炮制后乌头碱会被水解,毒性会降低。煎煮的时间越长,毒性就越小,如连续煮4小时以上,则近乎于无毒。因此,草乌头一般是用炮制品,并要先煎,用量也不宜过多,现行中国药典法定用量为3~6克。一旦中毒,其反应是口舌发麻,继则全身发麻发胀、心慌、呕吐;中度中毒则烦躁汗出、手足痉挛、心律紊乱;重度者则神志不清、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直至死亡。

西域草乌头有没有药用呢?中医认为,乌头其味大辛、大苦、性大热,有很强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功效,治疗风寒湿热引起的风湿病单用即可见效,民间就有炖乌头治风湿的用法,与其它中药配用疗效更佳。在古代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比较有名的配方有: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酸痛,麻木等,如《青囊秘传》中的十三太保丸;用于治疗中风不省人事,痰涎壅盛,目睛上视,牙关紧闭,半身不遂,如《杨氏家藏方》中的五虎汤;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如《世医得效方》中的寻痛丸;用于治疗痈疮肿毒,如《普济方》中的草乌头散等等。 而现代中医在治疗顽固的风湿痹痛也仍然时常会用上草乌头,例如常用的风湿药小活络丹中就含有乌头成分。

相对于口服,乌头的外用还是比较安全的,皮肤无破口时直接捣碎调敷,制成膏药或药酒饮用及外用,可治疗腰膝冷痛、肩周炎、骨质增生、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及瘀血肿痛。草乌头以酒磨汁外搽,还可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29 热度: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