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会飞吗?

螳螂会飞,但飞不了多远,因为螳螂体重较重,所以飞不了多远!

螳螂会飞,属于能够飞行的昆虫。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

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

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扩展资料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在夏季,城市的路灯下,经常能见到螳螂,因为螳螂具有趋光性。

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我研究了n年螳螂发现

它的翅膀是用来在空中滑行的

它不会主动飞

只有在高处落下的时候挥动翅膀以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

也有例外的

有次我把一只螳螂放在阳台上

没想到它居然像鸟一样飞走了

我想可能是因为那只特别瘦小的缘故

所以我觉得绝大多数螳螂是用翅膀滑行

极少数瘦小型螳螂可以自由飞

还有就是螳螂在最后一次蜕皮时会长出翅膀

所以年幼的小螳螂是没有翅膀的

宝贝,是的,螳螂会飞.妈妈说得不错,它的翅膀几乎与它的身体一样长,只是飞得也不会太远,以后好好学习,您一定会知道更多的....

螳螂()【生物分类】属於螳螂目(全科各目)【分布地区】果园、森林、草原、森林螳螂具有一对镰刀状的前肢。(形态及生活习性):全世界已知的螳螂共有一千八百种之多,而在我国(包括大陆)已经记载的,则有四十四种;它们的体色,大多为绿色,但也有灰或棕色的。而在热带地区如马来西亚,有些种类竟然能模拟兰花的形状[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令人叹为观止!至於它们的长度,通常约五公分左右,可是最大的种类,可长达十五公分之多。由於螳螂能捕食多种害虫,因此常被人们视为益虫。可是在一些养野蚕地区,它们则被视作害虫。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就外型而言,螳螂的体型十分壮硕,头部略呈三角形,复眼发达,几占头的一半,并有一对具感觉作用的触角。翅膀二对,前翅呈革质,覆於膜质的后翅上,有保护作用,飞翔则悉赖后翅。脚有三对,前脚演化成镰刀状,上有两列利刺,是攻击猎物及自卫的主要武器。螳螂可算是自然界中,外型最为怪异的昆虫,它们的复眼很大,头还可以向后看呢!而它们最叫其他昆虫头痛的是,具有一对镰刀状的前肢。一般,螳螂最喜欢吃的食物有家蝇、蝗虫、蛾类;蟋蟀及蝶蛾之幼虫;有时候雄虫在和雌虫交尾时也常被雌虫吃掉呢!

头呈三角型、体型略为扁平,前足为镰刀状的捕捉足,幼虫(若虫)与成虫皆为肉食性;雌虫所产的海棉状卵囊,称为「螵蛸」。全球已知约1800种。宽腹螳螂宽腹螳螂体长约50~70mm,体色有绿色或黄绿色,另有黑褐色和黄褐色个体。特徵为腹部特别宽大,大部分个体上翅两侧有白色小点。

中国螳螂中国螳螂体长约70~95mm,为台湾产螳螂中体型最大的。身体细长,体色绿色或褐色,绿色型较常见。平时生活在低海拔的树林旁草丛间。

螳螂最喜欢吃的食物有家蝇、蝗虫、蛾类;蟋蟀及蝶蛾之幼虫;有时候雄虫在和雌虫交尾时也常被雌虫吃掉呢!螳螂是一种肉食性之益虫,其若虫及成虫均能捕食害虫,在自然界中可以捕食多种果树、林木、蔬菜等之害虫

雌螳螂产卵时,同时分泌泡沫状的胶状物质,保护著卵;卵囊附著在树枝或墙角上,乾了以后呈海棉状或硬块。一般卵囊内有20~40粒卵,每只雌螳螂可产4~5个卵囊。

小螳螂孵化时,大伙儿几乎是同时钻出卵囊,并且常以分泌之丝线成串的悬挂在卵囊下,这时小螳螂还包著一层薄膜,不久即脱皮,可自由活动了。

螳螂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呢?

螳螂的平均寿命约为六至八个月左右,有些种类是孤雌生殖,一般1年1代。

螳螂身体为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

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1、产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干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

翌年6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故有“仲夏蝗螂生”的说法,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时间早晚,除与当年的温湿度有关外,还与产卵处所接受光照的强度或时间长短很有关。

2、 若虫期,卵的孵化时间,多在早晨4时开始至8~9时最盛(中华蝗螂);广腹幢螂则多在下午18时左右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时为姆化盛期。1~2龄虫自相残食性较强,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

3、成虫期,每年7~10月为成虫的陆续发生期,一般雄性成虫成熟期较雌性早10余天,羽化为成虫后经历10~15天就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2~4小时,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

4.食性,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查看详细

如何抓螳螂?

螳螂……春末到中秋之前一般都可以捕捉到……在山丘(当然大山里最好)、公园、农村等地一般都会有。这个得遇,不是想抓就有的……当然,在蚱蜢之类小虫比较多的地方出现的几率更大……

如果在郊外或者农村过夜的话……不妨晚上去灯光底下或旁边的树丛寻找一下……

查看详细

螳螂是怎样捕食?

螳螂在休息时,捕捉器折起来,举于胸前,并不伤害别人,一副在祈祷的架势。但是,一旦有猎物突然出现,它就会立刻收起祈祷姿态。

捕捉器的那3段长构件突地伸展开去,末端伸到最远处,抓住猎物后便收回来,把猎物送到2把钢裾之间。老虎钳宛如手臂内弯似的,夹紧猎物,如蝗虫、蚱蜢或其他更厉害的昆虫,一旦夹在那4排尖齿交错之中,便小命呜呼了。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

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查看详细

螳螂能活多久?

螳螂的寿命一般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六至八个月左右.。即使没有头,螳螂仍能存活十天左右。

螳螂(学名:)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其中,中华大刀螂、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查看详细

螳螂能吃吗?

可以吃的,其具有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之功效。

螳螂具有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之功效。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微咸、涩。头部三角形,复眼1对,单眼3个,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触角间上方;前胸背侧缘具细齿。翅、足多残缺不全。

内服,研末,1-2只。外用适量,捣敷、研末鼻、吹喉或调敷。多栖于向阳背风的灌木、矮小竹丛及草丛荒地处,分布于南方各地。

螳螂的功效:

1、镇惊安神:螳螂性咸温,入心肝经,心者精神之舍,智意之源,常欲安静,则精神内守。若神气怯弱,突然遭受意外的惊怖,必致精神伤动,神气愤乱,因而出现惊叫急啼,面色时红时白,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因舌为心之苗,心经积热又可出现吐舌。

2、活血散瘀:本药甘咸温,入肝心经,甘善补,咸又能软坚散结,温能通,入肝且柔肝,对于有瘀血,流行不畅,用此药疗效最宜。

3、消炎止痛:因外感风热之邪,上扰于头部,故出现头痛,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甚至糜烂。治宜用螳螂加黄连研末,吹局部,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4 热度:7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