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藿香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具有健脾、益气、止呕、解暑、杀菌等作用,还可以有效治疗发热倦怠、胸闷不舒等情况,对于机体的健康有益。阴虚火旺的人群应避免使用藿香,多吃清淡的蔬菜水果。

藿香正气包括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丸等不同剂型,具有外散风寒、内散寒湿、解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及过量食用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然而,藿香正气是温燥之药,临床上应辨证使用。具体用药应结合临床实践,谨遵医嘱。

藿香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杀菌、除口臭、止呕、发表、解暑等作用,对于缓解头痛、腹痛、胸闷等情况也有一定的功效,有利于机体的健康。慢性疾病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藿香。

藿香正气丸具有理气和中、解表化湿的功效和作用,该药物主要是由藿香、紫苏、大腹皮、半夏、苍术、茯苓组成的。很适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引起的感冒,患者服用,如果患者是胃肠型感冒也可以服用该药物,但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藿香性味辛温,入脾、胃、肺经。具有化湿健脾,止呕[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发表的功效。由于它具有化湿健脾的功效,所以可以用于脾湿内阻,运化失常所导致的脘腹痞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身体倦怠等症。或者是夏季暑湿以及温湿之症,也可以用藿香来进行治疗。另外对于湿阻中焦或者是胃寒引起的呕吐,也可以用藿香配伍其他的芳香化湿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对于外感风寒,湿浊内阻之证也可以用藿香来进行治疗,例如藿香正气散。

霍香味辛温,入脾,胃,肺经。有化湿健脾、止呕、宣泄之功效。因其有化湿健脾的功效,故可用于脾胃湿热内阻、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倦乏力等症。或是夏季暑湿及温湿体质的人,也可用藿香来治疗。此外,对因湿热郁结或胃寒所致呕吐,也可用藿香正气水配伍治疗。外感风、寒、湿、内阻之证,亦可用藿香,如藿香正气散等。

广藿香的作用和好处?

广藿香
拼音名:

英文名:HERBA

别名: 刺蕊草、藿香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33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 () Benth。 的干燥地上部分。

按产地不同分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性状】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

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

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

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

柄细,长2~5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石牌广藿香枝条较瘦小,表面较皱缩,灰黄色或灰褐色,节间长3~7cm,叶痕较大

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纵皱较深,断面渐呈类圆形,髓部较小。叶片较小而厚,暗

绿褐色或灰棕色。

海南广藿香枝条较粗壮,表面较平坦,灰棕色至浅紫棕色,节间长5~13cm,叶痕较

小,不明显凸出,枝条近下部始有栓皮,纵皱较浅,断面呈钝方形。叶片较大而薄,浅

棕褐色或浅黄棕色。

【鉴别】 (1) 本品叶片粉末淡棕色。叶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气孔直轴式。非腺毛

1~6细胞,平直或先端弯曲,长约至590μm,壁具刺状突起,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物。腺

鳞头部单细胞状,顶面观常作窗形或缝状开裂,直径37~70μm;柄单细胞,极短。间隙

腺毛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直径13~

50μm,长约至113μm;柄短,单细胞。小腺毛头部2细胞;柄1~3细胞,甚短。草酸钙

针晶细小,散在于叶肉细胞中,长约至27μm。

(2) 取本品粗粉适量,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分取所得挥发油,进行以下试

验。

取挥发油1滴,加氯仿0。5ml,滴加5%溴的氯仿溶液数滴。石牌广藿香先褪色,继显

绿色;海南广藿香先褪色,继显紫色。

另取挥发油1滴,加苯0。5ml,再加5%醋酸铜溶液少量,充分混合,放置分层,吸取

上层苯液,点于载玻片上,俟苯挥发后,于残渣上加乙醇1~2滴,放置后,置显微镜下

观察。石牌广藿香可见众多灰蓝色针状结晶;海南广藿香可见少量灰蓝色结晶及绿色无

定形物。

(3) 取[鉴别](2)项下所得的挥发油0。5ml,加醋酸乙酯稀释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

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冰醋酸(95: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以5%三氧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显一黄色斑点;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

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蓝色斑点。

【炮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

与叶混匀。

【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

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栽培。

【采制】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 ),并有α-,β-和γ-藿香萜烯(α-,β-,γ-

)、α-愈创烯(α)、α-布藜烯(α)、广藿香酮()、丁香烯、丁香酚及广藿香吡

啶碱(e)等。查看详细

藿香和广藿香有什么不

藿香和广藿香是同为唇形科,不同属的两个种,从植株形态上看,两种差异很大;从产地分布看,也有差异。广藿香原产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在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而藿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如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省的北亚热带地区,广藿香要求较暖和的气候条件,藿香较广藿香耐寒。但两种的药用价值较相近,都有去暑解表,理气和胃的功能,都用于治疗暑湿感冒等症。查看详细

藿香佩兰怎么用?

藿香配伍佩兰:藿香芳香温煦,散表邪、化里湿、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湿解暑。二者相伍为用,其清热化湿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夏日伤暑、湿浊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倦怠、胃脘痞闷、恶心、呕吐、口中发黏等症。

藿香(用量8~30g)、佩兰(内服:煎汤,6-10g;鲜品可用。)皆有解暑发表作用,治暑月形寒饮冷,脘腹痞闷吐泻等症,常相须为用。然藿香善于理气止呕,为治湿郁气滞呕逆之要药;佩兰芳香性平,长于去陈腐,辟秽浊,为治脾湿口甜口臭之良药

佩兰毒素可通过乳汁排泄,可能对会新生儿产生副作用。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8 热度: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