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头与川乌头有何不同?

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川乌头-性状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采为乌头,冬则生子已成,故曰冬采为附子。其天雄、乌喙、侧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名,若生子少及独头者,即无此数物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故曰其汁煎为射罔。弘景不知乌头有二,以附子之乌头注射罔之乌头,遂致诸家疑贰。川乌头与草乌头,在明代以前多统称为乌头。草乌头:主产浙江、辽宁、江苏等地。

草乌头:出唐·侯宁极《药谱》。又名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或华乌头A..等的块根。主产浙江、辽宁、江苏等地。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1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痃癖气块。煎服用制草乌1.5-6克,宜久煎1小时以上。2治阴疽肿毒[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瘰疬初起。生草乌研末调敷,皮肤破损处不宜用。内服过量或煎煮不当,易致中毒。孕妇忌眼。反白芨、贝母、白蔹、半夏、栝蒌。两种草乌头均含乌头碱、新乌头碱等。乌头碱对小鼠有镇痛作用,乌头总生物碱对兔、小鼠具抗炎作用;可使狗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发生室颤。草乌头尚有局部麻醉作用。

川乌主要产于四川。性味:辛;苦;热;大毒归经:心;肝;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2g;或入丸、散。内服须炮制后用;入汤剂应先煎1-2h,以减低其毒性。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注意:阴虚阳盛,热证疼痛及孕妇禁服。反半夏、栝楼、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服。

《本草求真》:“草乌头”,《本经》治恶风洗洗汗出,但能去风而不能回阳散寒可知。乌附五种,主治攸分:附子大壮元阳,虽偏下焦,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天雄峻温不减于附,而无顷刻回阳之功;“川乌”专搜风湿痛痹,却少温经之力;侧子善行四末,不入脏腑;草乌悍烈,仅堪外治。此乌、附之同类异性者。至于乌喙,禀气不纯,服食远之可也。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1产地不一样,2药用药理不同,3毒性大小不同

药用药理不同之处能否具体点,!

草乌头和川乌头有什么区别

众所周知中国以中医闻名于世,而在中医中中药无数种,名字相近的又是数不胜数,那么它们之间是否真就因为一字之差功效完全不同,还是有些许相同,草乌头与川乌头就是这样,一字之差,其实草乌头与川乌头不仅有一之差,它们的生长地及功效也不同,草乌头:出唐·侯宁极《药谱》,又名草乌,主产浙江、辽宁、江苏等地,面川乌头主要产于四川,那么具体的草乌头和川乌头有什么区别呢?

草乌头和川乌头

草乌头与川乌头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川乌头的茎是直立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开紫色花,根是团块状,侧根就是附子,炮制后就是常用的附片,因为是附生于川乌的主根上,故名附子。草乌头的茎是蔓生攀援状藤本,一般长约三米左右,还是开紫色花,但草乌头的根是长块状,没有附子。

草乌味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痃癖气块。川乌头主要产于四川。性味:辛;苦;热;大毒 归经:心;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

草乌头与川乌头两者都有大毒,也都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不过川乌的毒性小一点,草乌的毒性大一点。现在的川草乌大部分是家种的,野生的很少,野生的毒性比家种的大得多,所以一般不作内服。

以上就是关于草乌头和川乌头有什么区别呢的介绍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地缘广阔,为我们提供的药材更是数不胜数,为研究和发展中医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查看详细

制川乌,制草乌,乌头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要问清楚大夫,要遵医嘱!

川乌头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母根。

生川乌:拣去杂质,洗净灰屑,晒干。制川乌:取净川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漂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煎煮,至川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除去甘草、黑豆,晒晾,闷润后切片,晒干(每川乌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辛;苦;热;大毒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2g;或入丸、散。内服须炮制后用;入汤剂应先煎1-2h,以减低其毒性。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草乌头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等的块根。

制草乌:取净草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煮,以草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然后除去甘草及黑豆,晒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每草乌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辛;苦;热;大毒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叫乌头的有13种:

两色乌头、乌头附子尖、吉林乌头、圆叶乌头、展花乌头、岩乌头、川乌头、工布乌头、抚松乌头、草乌头、蔓乌头、藤乌头、露蕊乌头。

查看详细

草乌头与川乌头有什么区别

草乌头是一种很接地气的名字,草根出身本来就是平民用药,它属于其中的一种,有一个同胞的兄弟姐妹叫川乌头,那么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 川乌头性状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采为乌头,冬则生子已成,故曰冬采为附子,其天雄、乌喙、侧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名,若生子少及独头者,即无此数物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草乌头与川乌头有什么区别?

草乌头与川乌头

草乌头与川乌头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川乌头的茎是直立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开紫色花,根是团块状,侧根就是附子,炮制后就是常用的附片,因为是附生于川乌的主根上,故名附子。草乌头的茎是蔓生攀援状藤本,一般长约三米左右,还是开紫色花,但草乌头的根是长块状,没有附子。

草乌味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痃癖气块。川乌头主要产于四川。性味:辛;苦;热;大毒 归经:心;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

草乌头与川乌头两者都有大毒,也都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不过川乌的毒性小一点,草乌的毒性大一点。现在的川草乌大部分是家种的,野生的很少,野生的毒性比家种的大得多,所以一般不作内服,以上就是关于草乌头和川乌头有什么区别呢的介绍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地缘广阔,为我们提供的药材更是数不胜数,为研究和发展中医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8 热度: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