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这两个字怎么念?

瘰疬的读音:luǒlì

一、疬的读音:lì

二、汉字释义:

中医指结核菌侵入淋巴结,发生核块的病,多在颈部。俗称“疬子颈”,有些地区称“老鼠疮”。

三、汉字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四、部首:疒

五、相关词组:

石疬、疬疡、疬疡风、提疬丹、瘰疬敷药

一、汉字笔画:

点、横、撇、点、提、横、撇、横折钩、撇

二、词语释义:

1、石疬

颈项部淋巴结肿大之坚硬如石者。

2、疬疡

亦称“癧疡风”。汗斑。由一种霉菌引起的皮肤病。

3、疬疡风

见“疬疡”。

4、提疬丹

名称:提疬丹组成:水银1两,硼砂1两,火消1两,明矾1两,皂矾1两,食盐1两,朱砂2钱。

5、瘰疬敷药

功能主治瘰疬。

瘰疬读音为:luǒlì

一、瘰拼音:luǒ,注音:ㄌㄨㄛˇ,部首:疒部,部外笔画:11画,总笔画:16画,五笔:ULXI

仓颉:KWVF,郑码:TKZ,四角:,结构:左上包围,电码:4064,区位:8107

统一码:7630,笔顺:丶一ノ丶一丨フ一丨一フフ丶丨ノ丶

释义:俗称鼠疮。指颈淋巴结结核。由结核杆菌侵入颈淋巴结而引起。一般在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出现单个或成串肿大,严重时化脓向外穿破[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形成瘘管。

二、疬拼音:lì 

释义:像生了癞的:~蛤蟆。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瘯瘰 [cùluǒ] 

即瘯蠡。牲畜的皮肿病。

2.瘰串 [luǒchuàn] 

即瘰疬。

3.瘰癧 [luǒlì] 

病名。即淋巴腺结核。俗称疬子颈,多发生在颈部,有时也发生在腋窝部。

4.恫瘰 [dòngluǒ] 

病痛,疾苦。

5.红瘰疣螈 [hóngluǒyóuyuán] 

为蝾螈科两栖动物。

拼音:luǒ

解释:

〔~疬〕中医指结核菌侵入淋巴结,发生核块的病,多在颈部。俗称“疬子颈”,有些地区称“老鼠疮”。

【汉字】瘰

【笔画数】16

【笔顺】

【汉语拼音】luǒ

【拼音编码】luo3

【五笔编码】

【繁体字】

【GBK编码】F1A7

【郑码】TKZ

【注音符号】ㄌㄨㄛˇ

【广东话】lo2

【汉字编码位置】(详细)

◆〖内码〗国标内码GBK;;

◆〖可用〗DOS,系统及其他中文系统均可用;

◆〖用法〗直接粘贴即可.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瘰luǒ<释义1>〔~疬〕中医指结核菌侵入淋巴结,发生核块的病,多在颈部。俗称“疬子颈”,有些地区称“老鼠疮”。=====================【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瘰1[luǒㄌㄨㄛˇ]

[《广韵》郎果切,上果,来。]

见“瘰癧”。【汉字】疬

【笔画数】9

【笔顺】

【汉语拼音】lì

【拼音编码】li4

【五笔编码】

【繁体字】癧

【GBK编码】F0DF

【郑码】TGYM

【注音符号】ㄌㄧˋ

【广东话】

【汉字编码位置】(详细)

◆〖内码〗国标内码GBK;;

◆〖可用〗DOS,系统及其他中文系统均可用;

◆〖用法〗直接粘贴即可.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疬lì<释义1>〔瘰(<释义2>(癧)lu?)~〕见“瘰”。=====================【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疬1[lìㄌㄧˋ]

“癧1”的简化字。

luo(三声)li(四声)(意思是:病,多发生在颈部,有时也发生在腋窝部,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或腋窝部的淋巴结而引起的,症状是局部发生硬块,溃烂后经常流脓,不易愈合。)

瘰疬疗法有哪些?

瘰疬西医淋巴结核,症状较轻的临床上常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口服夏枯草胶囊和蒲地蓝口服液进行调理治疗,症状较重的建议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后对症进行治疗,还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患有瘰疬的患者应戒烟戒酒,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合理饮食,注意休息。

查看详细

瘰疬是什么病?

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结膜炎等。颈皮肤组织内可摸到大小不等的肿块,并相互串连,其中以小者称之,大者称之。多发于青少年及原发肺结核,好发于颈、耳后,亦有缠绕颈,波及锁骨上窝、胸廓及腋下。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多因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致感染,严重者可溃烂流脓,病人可有乏力、盗汗等症状。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9 热度: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