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有什么作用?

射干,中药名。(学名:sis(L。)é)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射干,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生,鲜黄色,呈不规则结节状,长,直径。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常生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杂木林缘。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入药部位】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主治】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3-10g。

【使用注意】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形或长条形的薄片。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切面淡黄色或鲜黄色,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有的可见环纹。气微,味苦、微辛。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千金》治喉痹有乌扇膏。仲景《匮》治咳而止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瘕自除矣。

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寒,多服泻人。

《本草经疏》:射干禀金气而兼火,火金相搏则辛而有毒,故《本经》谓其味苦平有毒,平亦辛也。《别录》微温。保升:微寒。二说一义,并无异云。洁古:味苦。阳中阴也。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胸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热。《别录》又主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甄权:主疰气,消瘀血,主女人月闭。日华子主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寇宗奭:主脉气喉痹为佳。洁古:主胃中痈疮。皆此意也。丹溪:主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悉取其泄热散结之力耳。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

简误:射干虽能降手少阳、厥阴相火,泄热散结,消肿痛,然无益阴之性。故《别录》云:久服令人虚。凡脾胃薄弱,脏寒气血虚人,病无实热者,禁用。

《本草蒙筌》:味苦、气平、微温。属金、有木与水、炎。阴中阳也。无毒。散结气旋平痈毒,逐瘀血竟通月经。止喉痹刺疼,驱口热秽臭。去因劳而发之湿热,溃硬肿殊功;行太阴厥阴之积痰,消突核甚捷。仍治胸满气胀,更疗咳急涎多。

《本草乘雅》:冬至射干生,为阳气始生,律名射出也。药对云:立春射干、木兰先生。为柴胡、半夏使,合入足少阴、少阳,枢机之气分药也。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及不得消息,此少阴不能转阖与开也。主结气腹中邪逆,及食饮大热,此少阳不能转开与阖也。但气味苦平,君相二火为化者,莫不相宜,以苦待化,以平从枢故也。

少阴枢化曰君火,少阳枢化曰相火,平固从枢,苦则待化。

《药性解》:射干,味苦,性微温,有毒,入肺、肝、脾三经。主咳逆上气、咽喉诸证,开胃进食,镇肝明目,消痈毒,逐瘀血,通月经,行积痰,使结核自消。又肝经湿气,因疲劳而发便毒者,取三寸与生姜同煎服,利两三利效。

按:射干温能下气行血,宜入肺肝;苦能消痰,宜入脾经。久服令人虚。

《景岳全书》:味苦,微寒,有毒。阴也,降也。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疼,散结气不得息,除胸腹邪热胀满,清肝明目,消积痰结核,痃癖热疝,降实火,利大肠,消瘀血,通女人经闭。苦酒磨涂,可消肿毒。

《本草新编》:射干,味苦,气平,微温,阴中阳也,无毒。入肺、肝、脾三经。散结气,平痈毒,逐瘀血,通月经,止喉痹气痛,祛口热臭秽,化湿痰、湿热,平风邪作喘殊效,仍治胸满气胀[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咳嗽气结。此物治外感风火湿热痰症,可以为君,但可暂用,而不可久用者也。久用止可为佐使矣。

或问射干治外感痰喘,喉中作水鸡声者,必用射干汤治之,是射干必用之需明矣。但云可暂用而不可久用者,何也?夫喘症,未必有不伤气者,肺气为邪之所伤,风痰随挟之而上冲。射干入肺,而能散气中之结,故风痰遇之而消。但有结则散结,无结则散气。肺气前为风痰所伤,复为射干所损,势必实喘而变为虚喘矣也。人不悟其故,以为从前射于之能定喘也,更用射干治之,不益伤肺气乎?此予所以谓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推之他病,何独不然矣。

《本草分经》:苦,寒。泻实火,因而散血消肿,能化心脾老血,肝肺积痰,解毒,治喉痹咽痛。虚者忌用。

【现代药理研究】

1。 射干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射干乙醇浸液、水煎液和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抗H37RV株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及甲乙型链球菌作用。射干(1:10~1:20)煎剂或浸剂在试管中,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在体外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试验,射干或提取物对腺病毒、病毒、疱疹病毒等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病毒及其他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2。 射干有抗病毒作用。其醇提液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透明质酸酶性脚水肿等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3。 射干有解热作用。

4。 射干有降血压作用。其醇溶出物能使家兔血压持续下降,脉搏增大,呼吸呈一时性兴奋,频率加快或幅度增大。

5。 射干有利尿作用。

6。 射干有抗肿瘤作用。

7。 射干有增强唾液分泌作用。

8。 射干有抑制小肠平滑肌的作用。

9。 其他:射干还有雌激素样作用;有消除上呼吸道的炎性渗出物及解热、止痛作用;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和兴奋呼吸粘膜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一、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射干,主要产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是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干燥根茎,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腹部积水,皮肤发黑,乳痈初起等症。

1、清热解毒:味苦性寒,苦寒泄火,入血分则凉血解毒,因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2、治疗咽喉肿痛:外感风热之邪熏灼肺,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而致咽喉肿痛,属实热证;肾阴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亦可致咽喉肿痛,属阴虚证。川射干既能以苦降火,又能辛散邪气,所以为治咽喉肿痛之要药。

3、祛痰:主入肺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喘,有消痰平喘、化痰止咳的功效。

4、抗过敏: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对疱疹病毒等外感病毒及其他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类具有抗过敏作用。

5、抗炎消肿:含有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而且不为半胱氨酸所阻断,还能抑制透明质酸性的浮肿而不抑制角叉菜胶性浮肿,对腹水渗出亦有抑制作用。

6、保护肝脏:中含有鸢尾苷、鸢尾黄素,有着抗氧化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活性,鸢尾黄素够显著降低血清中的HA,LN和PⅢNP含量和肝脏中HYP水平,对肝纤维化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

7、保护神经系统:含有鸢尾异黄酮,其中有效成分鸢尾新苷A和鸢尾新苷B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氧化或抗氧化失衡有关。

8、抗病毒: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腺病毒、咽喉病毒有显著抑制和杀灭作用。

9、利尿:射干所含的鸢尾甙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二、营养价值:含鸢尾苷、鸢尾苷元、野鸢尾苷元、鸢尾黄素、鼠李秦素、夹竹桃苷、草夹竹桃双糖苷、鸢尾黄酮、鸢尾黄酮甙、甲基尼泊尔鸢尾黄酮、鸢尾黄酮新甙元A、鸢尾新苷B、洋鸢尾素、5-去甲洋鸢尾素等。还含射干酮,茶叶花宁,射干醛等成分。

1、射干含有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而且不为半胱氨酸所阻断,还能抑制透明质酸性的浮肿而不抑制角叉菜胶性浮肿,对腹水渗出亦有抑制作用。

2、射干含有的鸢尾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子宫颈癌细胞也有抑制作用。

3、鸢尾新苷A和鸢尾新苷B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氧化或抗氧化失衡有关。

4、鸢尾黄素有着抗氧化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活性,对肝纤维化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

5、射干含有的鸢尾黄酮有抗过敏的作用

射干别名剪刀草、冷水花、夜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野外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鲜黄色,呈不规则的结节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茎下部生叶。叶互生,扁平,宽剑形,对折,互相嵌叠,排成两列,绿色带白粉;叶脉数条,平行。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2叉状分枝,枝端着生数花,橘黄色,有暗红色斑点。种子多数,近圆形,黑紫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生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杂木林缘,常见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味功效:苦,寒。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

常见病配伍:

1,咽喉肿痛:可单味应用,亦可配伍升麻、玄参、马勃等解毒利咽药;或与黄芩、桔梗、甘草等同用。

2,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常与桑白皮、马兜铃、桔梗等配伍。

3,寒痰咳嗽:须与细辛、麻黄同用。

验方精选:

1,白喉:射干、山豆根各3g,金银花15g,甘草6g,水煎服。

2,肺热咳嗽,痰稠热黄:射干、桑皮、马兜铃、桔梗、薄荷、玄参、花粉、贝母、枳壳、甘菊、金银花各等份,水煎服。

3,痰饮郁解,肺气上逆:射干6g,麻黄、生姜、半夏各9g,紫菀、款冬花各6g,细辛、五味子、大枣各3g,水煎服。

使用禁忌: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射干有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祛淘宝、抗过敏、抗炎消肿、保护肝脏、保护神经系统、抗病毒、利尿等作用。

射干,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根状茎药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

射干专用除草剂是什么?

射干专用除草剂是针2113对射干生理5261特性,经多年反复试验研制一种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4102除草剂。可有效防除射1653干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如:水花生、扁蓄、鸭跖草、蚤缀、苍耳、地肤、苘麻、麦家公、猪殃殃、荠菜、播娘蒿(麦蒿)、马齿苋、刺儿菜、藜、蓼、龙葵、繁缕等。以及这些药田的狗尾草、马唐、画眉草、稗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除率可达90%以上。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作物出现典型的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死亡,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不会对下一季阔叶作物产生影响。该品的成功研制可大大减轻药农的劳动强度,提高射干生产的成功率,从而加速药材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使用方法: 于杂草2~5叶期,亩用本品50-70毫升/亩 兑水30升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注:温度对其除草的结果影响较小,但影响其药效发挥的速度,一般在温度低时药效发挥较慢,可使植物中毒后停止生长,但不立即死亡,气温升高后植物很快死亡。查看详细

射干的直播种植法是怎样做的?

射干的直播栽培法:在整好的畦或垄上按行距30~40厘米,或在垄上的两边开两行5~6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镇压后灌水,播种量每667米2约5千克。出苗期间要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松土除草。当苗高6~10厘米时进行间苗,间去弱苗、小苗,按20~25厘米的株距留下大苗、壮苗。查看详细

射干是什么颜色的好?

射干为清热解毒中药。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以秋季采收为佳。除去苗茎、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切片,生用。射干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泻火解毒,消痰,利咽等功效。主治热毒痰多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射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总结前人及当时应用的情况曰:“射干即今扁竹也,今人所种多是紫花者,呼为紫蝴蝶,其花三四月开,六出大如萱花,结房大如姆指,颇似泡桐子。[转载需保留出处-苹果绿养生网]射干的功效与作用:查看详细

射干发展前景如何?

你说的是射干是药吗?现在的这种药还是蛮稀有的,中药中也是不可缺的,现在市场上的价格一般是68。00元/公斤。发展前景还是蛮好的,功效很全,利用价值还是很大的!此药功效:1、祛痰止咳用于咳壅咳喘,瘰疬结核,咳嗽痰多等症状。2、利咽解毒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毒痰火郁结等症。3、清热解毒也可治疗痈肿疮毒,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4、消瘀散结也可治疗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5、消食明目具有开胃下食,破症结,治疗胸膈满,腹胀,气滞胃痛有很好的作用。查看详细

如何鉴别生长中的射干年份?

射干(学名:sis(L。)é)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斜伸,黄色或黄褐色;须根多数,带黄色。茎直立,茎高1~1。5米,实心。[1]根状茎药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4-02 热度: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