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蜥蜴?

蜥蜴

蜥蜴俗称“四足蛇”,有人叫它“蛇舅母”。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方骨可以活动,等等。

蜥蜴与蛇的区别

有人认为蜥蜴与蛇的区另在于蜥蜴有四只足,而蛇没有足。在一部分蟒科蛇类的泄殖肛孔两侧都可找到一对呈爪状的后肢;而蛇蜥,在外形上连足的痕迹都找不到,人们常常把它们误认为是蛇。

就外形上易于识别的特点,蜥蜴与蛇的区别是:

1.蜥蜴下颌骨的左右两半以骨缝结合,不能活动,口不能张大。蛇的下颌骨左右两半以韧带相连,彼此间可拉开,这是蛇的口可以张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2.蜥蜴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无存的种类,其体内必有前肢带(肩带)的残余。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后肢残余的种类,其体内也绝没有前肢带的残余。

3.蜥蜴多具有活动的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睛可以自由启闭。蛇的上下眼睑愈合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来,蛇眼永远是睁开的。

4.蜥蜴多数种类的舌头都较宽大肥厚。蛇的舌头都很细长,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于鞘内,常通过口前端的缺刻处时伸时缩,借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气味”分子,送入锄鼻器产生嗅觉。

5.蜥蜴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没有,也可从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没有外耳也没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听觉器官的痕迹。

6.蜥蜴的尾巴都较长,一般约等于(或仅略短于)头体长,或为头体长的2—3倍。蛇的尾巴相对较短,为体长的1/2到1/4(即尾长占全长的1/3—1/5)。

蜥蜴的类别及形态

蜥蜴与蛇的区别,如果从解剖结构详细比较,还可以举出一些。尽管它们二者有许多相异之处,但就动物界发展过程中有机结构的演化程度上来看,它们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而且非常相近。所以当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分类学家,都把它们共置于爬行纲下的有鳞目中,区别为两个不同的亚目。

爬行纲

有鳞目

蜥蜴亚目ia或

蛇亚目或

与是两个拉丁字,与是两个希腊字。使用时,应该两个拉丁字并用,或两个希腊字并用,不可各用其一。

蜥蜴亚目在全世界约有6000种,分隶20科,已知我国有蜥蜴约150种,分隶以下8科。

1.壁虎科包括各种壁虎、蜥虎、沙虎、睑虎等。已知我国有10属约30种,壁虎科中多种是与人类伴居生活的蜥蜴,它们体扁而轻,指、趾扩张,其下表面形成许多皮肤褶襞、由无数亚显微结构的细毛构成,有粘附能力,善于在光滑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爬行,于夜晚在灯光下活动捕吃昆虫。

2.鬣蜥科包括各种鬣蜥、树蜥、龙蜥、沙蜥等。已知我国有9属约50种。这类蜥蜴多数的颈、背有较长鳞片构成颈鬣及背鬣。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例如树蜥与龙蜥善于攀援,体轻,体表粗糙(鳞片尖出或起棱)[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四肢及指、趾均较细长,爪发达,尾具缠绕性.又如飞蜥的前后肢间有发达的皮膜,由几对伸长的肋骨支持,形成“翅”,可以由高处滑翔到地面,或从这株树上滑行到另一株树上。它们并不能作真正的飞行。再如,沙蜥生活于沙漠地区,常将身体迅速埋入沙中,一方面借以在无隐蔽的旷野中逃避敌害的追击,另一方面也可躲避沙漠中炽热阳光的灼伤。它们的身体宽扁,有利于左右摆动掘沙入穴。眼睑边缘的鳞片发达,可防止砂粒侵入眼中。指、趾一侧的鳞片特别发达,形成所谓“缨缘”,仅以缨缘及爪接触沙面,以减少承受沙温的面积。

3.蛇蜥科如各种蛇蜥。我国有1属3种,是适应地下穴居生活的。体形细长,四肢完全退化,耳孔亦缩小,外形象蛇。

4.屏蜥科本科共有2属4科,分隶2亚科。是一类较多原始特征的蜥蜴。其中鳄蜥亚科1属1种,仅分布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5.巨蜥科本科仅1属约30种,多是一些体形巨大的蜥蜴,其中科摩多巨蜥全长可达4米,是现今最大的蜥蜴。我国只有1种圆鼻巨蜥,全长也有2米多,喜栖水中,尾长而扁,是有力的滑水工具。

6.双足蜥科本科仅有1属4至5种。我国只有1种白尾双足蜥。它们是营地下穴居生活的蠕虫状蜥蜴,四肢退化,仅雄性残留一对扁平鳍状的后肢。眼退化隐于鳞片之下,耳孔亦退化。

7.蜥蜴科包括各种麻蜥、草蜥、地蜥等。已知我国有4属25种。麻蜥主要分布于北方干燥环境,草蜥多分布于南方,经常在草丛灌木上活动,体轻尾长,善于攀援。

8.石龙子科包括各种石龙子、滑蜥、蝘蜓、岛蜥、南蜥等。我国已知8属30种。本科蜥蜴多营地面生活,一般体躯正常,四肢发达,善于在地面奔跑。滑蜥属多在枯枝落叶间穿行,体形细长,体表光滑,四肢较弱,下眼睑上有一透明“睑窗”,眼睑闭合时也可透过险窗感知光线强弱。

蜥蜴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或以下的地区生活。少数种类可生活于2,000米左右的高山,如秦岭滑蜥、山滑蜥、康定滑蜥等。西藏沙蜥与喜山鬣蜥是垂直分市最高的少数蜥蜴,它们的生活地区常在4,000米左右。

蜥蜴的外形可分为头、躯干、四肢与尾四部分。头与躯干之间的颈部在外形上并无明显界限,但头可以灵活转动。

在头部上可以见到口,一对鼻孔,一对眼睛和一对耳孔。如无外耳孔,则鼓膜位于表面,有的种类鼓膜上被复以细小鳞片或锥状大鳞。头部被复鳞片。各种蜥蜴头背的大鳞片数目及排列一致,可作分类鉴别的依据;上下唇鳞及颈部鳞片亦相对一致,也可作分类之参考。

被复于躯干外的鳞片的形状、大小、行数与结构,也是分类鉴别的依据。

前后肢分别区分为肱(股),前臂(胫),掌(跖)与指(趾)等部分。前后肢均各具5指、趾指、趾末端均具爪。

蜥蜴肉能吃吗?

可以。

蜥蜴肉做成的菜肴是尼加拉瓜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人认为,吃下外表威风的蜥蜴,气虚体弱或大病初愈的人能够获得力量和勇气。尼加拉瓜妇女生小孩后有吃蜥蜴肉补身的习惯,体弱多病者也喜欢喝蜥蜴肉汤以补气。

他们坚信,食用蜥蜴可获得强大免疫力。很多妇女产后虚弱,都要喝上一碗蜥蜴肉汤补元气。历史上的尼加拉瓜战乱频仍,民众生活窘困、肉食匮乏。因此,外形骇人的蜥蜴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蛋白质来源。

在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市场内,商贩出售供人食用的蜥蜴。蜥蜴肉做成的菜肴是尼加拉瓜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地人认为,吃下外表威风的蜥蜴,气虚体弱或大病初愈的人能够获得力量和勇气。虽然尼政府曾针对该现象出台过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但野生蜥蜴仍然遭到捕杀,严重威胁其种群稳定和生存状况。

查看详细

蜥蜴都喜欢吃什么?

蜥蜴大部分的种类为肉食性,以昆虫、蚯蚓、蜗牛甚至老鼠等为食,但也有以仙人掌或海藻为主食或是杂食性的。

壁虎类蜥蜴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体型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也可以吃小鸟及其他蜥蜴。巨蜥则可吃鱼、蛙甚至捕食小型哺乳动物。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蜥蜴的常见种类

1、绿鬣蜥:绿鬣蜥是美国比较受欢迎的爬虫宠物之一,每年都从中、南美洲的鬣蜥养殖场进口大量的绿鬣蜥,在美国的每个宠物店里几乎都能找到绿鬣蜥。绿鬣蜥原产自中南美洲及其周围岛屿,为树栖性蜥蜴,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会在树枝上度过。

2、安乐蜥:安乐蜥是一种大型树蜥,样子跟常见的壁虎差不多,也有着尖锐的爪子,宽大的趾,雄性安乐蜥的脖子处长着一个红色或黄色的大皱褶。安乐蜥的身体像变色龙一样可以改变颜色,但没有变色龙变得那么棒,因此被人们叫作“假变色龙”。

3、岩针蜥:岩针蜥别称黑领强棱蜥,分布于美国南部,栖息于干燥岩石区,日行性,地栖。体鳞较大,并呈针刺状。头部具有十分显眼的白边黑色颈纹。此外,尾部的黑色环纹会环绕腹面一周。不过,雌蜥腹部并无任何不规则状花纹。以昆虫,花果为食。

4、蛙眼守宫:蛙眼守宫是常见的三种家养蜥蜴之一,夜行性,栖息于沙漠或半沙漠地带,因养殖方式简单,形态可爱而深受人们喜爱。养殖的箱子里最好有一个“小屋”,可供蛙眼们栖身藏匿。箱底最好有“爬虫砂”或者几张纸,食物有面包虫、蚂蚱、蛐蛐等。

5、鬃狮蜥:鬃狮蜥是飞蜥科的一个日行物种,体形粗大,位于体侧的棘状鳞,生长方位均不尽相同。背部及颈背上覆满有棘状鳞。当遭受威胁时会以张开嘴及将带刺的咽喉膨大作展示动作,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半部,半树栖型,食物以昆虫和植物为主。

查看详细

蜥蜴要怎么冬眠?

蜥蜴的品种范围大的很,生活环境也大不同,不特指哪个品种的话就无从说起了。

很大部分的蜥蜴生活在热带和次热带,如果环境温度低于20度,基本上就死亡了,不存在冬眠。

少部分温带原生的蜥蜴可以冬眠,可以多铺点沙石和干草枯叶,放在室内温度较稳定(不能放在经常开空调或暖气的温度剧烈变化的地方),环境较安静的地方即可。

比如水龙什么的,家里饲养的话,多数是给加温的吧,不少是有IG一样的待遇,

可是事实是,野外它们冬天温度很低也没地方加温啊,而且上海饲养的水龙逃跑后,在小区花园里顺利过冬的例子也有不少,至于丽纹什么的,在店里冬天根本不加温,也不吃东西,虽然卖的快,替换的快,但也有不少是在店里过了好几个礼拜的。

现在我们有很多怎么加温,怎么照光的经验,但是很缺乏国产蜥蜴常温过冬的经验啊……似乎也没人愿意拿自己的蜥蜴来做这个可能会损命的试验。

查看详细

蜥蜴是属于爬行动物吗?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爬行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时间最长的动物,其主宰地球的中生代也是整个地球生物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那个时代,爬行动物不仅是陆地上的绝对统治者,还统治者海洋和天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类其它生物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是爬行动物的时代,大多数爬行动物的类群已经灭绝,只有少数幸存下来,但是就种类来说,爬行动物仍然是非常繁盛的一群,其种类仅次于鸟类而排在陆地脊椎动物的第二位。爬行动物现在到底有多少种很难说清,各家的统计数字可能相差千种,新的种类还在不断被鉴定出来,大体来说,爬行动物现在应该有接近8000种。由于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爬行动物的分布受温度影响较大而受湿度影响较少,现存的爬行动物大多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则很少,只有少数种类可到达北极圈附近或分布于高山上,而在热带地区,无论湿润地区还是较干燥地区,种类都很丰富。

爬行动物传统上根据头骨上颞颥孔的数目和位置分成4大类,这种分类不一定正确反映了彼此的亲缘关系,但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虽然现在新的划分方案很多,但是这种传统的分类仍然常被使用。头骨上没有颞颥孔的划分成无孔亚纲,代表爬行动物的原始类型;头骨每侧有一个下位的颞颥孔的划分为下孔亚纲,是向着哺乳动物演化的爬行动物;头骨每侧有一个上位的颞颥孔的划分为调孔亚纲,是海洋爬行动物;头骨每侧有两个颞颥孔的划分为双孔亚纲,是主干爬行动物,并演化出了鸟类。双孔亚纲又进一步划分为较原始的鳞龙下纲和进步的初龙下纲(或总目)。现存的爬行动物除了龟鳖类属于无孔亚纲,鳄类属于初龙下纲外,其余成员均属于鳞龙下纲。现存的爬行动物中龟鳖类划分成龟鳖目,鳄类划分成鳄目,而鳞龙下纲的分目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分成喙头目和有鳞目,有鳞目进一步划分成蜥蜴、蚓蜥和蛇三个亚目,而蜥蜴亚目和蛇亚目再各自划分成几个下目或超科,另一种意见是蜥蜴、蚓蜥和蛇各升级为一个独立的目,三者再合成一个有鳞总目,其中蜥蜴和蛇下属的下目或超科则升级为亚目。现存的爬行动物的分科也有不同意见,有些科被另一些专家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科,还有些科归入哪个亚目也有争议,而这些目、科的拉丁文名称甚至各家都有不同的写法。这里主要介绍现存爬行动物的分类,对于史前爬行动物,只是略微提及。

查看详细

蛇与蜥蜴有什么共同特点?

补充一下:两者都是靠舌头(蛇信)来辨别气味的。没有外耳,听觉极差。都需要通过蜕皮来生长。纠正:蛇和蜥蜴没有鳞片,是角质层。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不需要阳光。在热带和亚热带气温长期20℃以上它们是不冬眠的。虽说蜥蜴是蛇的祖先,但两者的不同之处远多于共同点。所有的巨蜥对大部分蛇毒免疫,而且喜欢吃蛇。所有蟒蛇和部分毒蛇有热窝感应周围物体温度,而蜥蜴没有。有些蜥蜴食草,而蛇都是食肉。部分蛇是卵胎生,而蜥蜴全部卵生。蛇的颚骨可以脱臼以吞下比头部大好几倍的食物,但是蜥蜴不行。希望对您有帮助。反驳我的仁兄,您见过蛇或蜥蜴蜕皮吗?那是角质层。

查看详细

蛇和蜥蜴的舌头作用都一样吗?

不完全是。变色龙的舌头是用来捕食,守宫石,石龙子的舌头没有特殊作用。其他都是用来探测空气中气味的分子。其实很容易区分,舌尖开叉的基本就是嗅觉器官。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2-18 热度: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