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叶落山路、什么明驿墙?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商山早行全文_古诗文网

作者:温庭筠(唐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槲叶粽子的做法、原创首发、槲叶粽子怎么做?

主料糯米1000克槲叶500克

辅料稻草一捆

步骤1.糯米洗净提前浸泡

2.槲叶刷洗干净备用

3.选6片叶子三片叶柄朝上三片朝下相互叠加,放适量泡好的糯米左右叠一下,再上下叠加不要露出糯米,取一根稻草或细线缠几圈系好就行

4.包好的粽子

5.全包好后放入锅里加满水大火煮2个小时,(我在老家用蜂窝煮的)在小火闷2个小时

6.煮熟的粽子,沾蜂蜜或白糖吃,我喜欢吃凉了的白粽子一股特殊的香味

查看详细

有没有一种树苗叫槲叶基?

有槲叶这种植物

槲叶拉丁名为unb,槲树的叶子,形大如荷叶,为多年生灌木,木不成材。易弯曲。且生长缓慢。当地主要用于烧火做饭,可以用来包方形的槲叶粽子。长于河南省西南部,商洛地区,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是嵩县车村镇。主要用作食品的包装,日本韩国长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槲叶加工后的产品。《本草纲目》记载:槲叶,气味甘、苦、平,无毒,具有止血、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因为槲叶的医疗效果并不十分突出,所以在我们国家一直以来人们对它都是视而不见,任其在荒野中自生自落。

落叶乔木,高可达25m,树皮暗灰色,有深沟;小枝粗壮,有槽,密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2-5mm.密被棕色绒毛;托轩线状披针形,长1.5cm;叶革质

或近革质,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宽,先端渐钝,基部耳形或窄楔形,边缘有4-10对波状裂片或粗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

密被星状绒毛,老叶下面绒毛,侧脉4-10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长约4cm,轴密被浅黄色绒毛,生于新枝叶腋,花被具灰白色绒毛,雄蕊8-10;

雌花序长1-3cm,雌花数朵集生于幼枝上,子房3室,柱头3.壳斗杯形,包围坚果1/2-2/3,连苞片径达4.5cm,小苞片革质,窄披针形,长约

1cm,张开或反卷,红棕色,被褐色丝毛,内面无毛;坚果卵形或宽卵形,直径1.2-1.5cm,高1.5-2.3cm,无毛,柱座高约3mm.花期

4-5月,果期9-10月。

3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阳坡,或与其他栎类、榉树、马尾松等混生,有时成纯林。

资源分布:中国只有豫西一带,如卢氏、鲁山、栾川、西峡等少数县的山上才长这种槲叶。

4药用开发

最近几年,槲叶的药用价值尚未得到完全开发,但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包装,其在食品包装中的优势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日本,槲叶被称作柏叶,象征着吉祥如意、长命百岁。每年的男孩节,大家都要食用一种名叫“和生果子”的食品,其包装必然使用槲叶,用槲叶包装的“和生果子”,不仅显示了传统和吉祥,更重要的是给食用者一种心理上的祝福。就如国内的端午节必须要用竹叶来包装粽子一样,除了表达传统的纪念以外,更多的是给人一种祝愿。有些地方,如山东的诸城一直用槲叶包粽子。

加工槲叶出口的国家很少使用槲叶,这是忽视商机的一种表现。目前国内的食品企业还没有发现槲叶包装食品的巨大商机,对槲叶的包装作用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河南是槲叶加工的主要基地,在河南嵩县,加工槲叶占据了日本市场的一半,但在整个河南省内,

很少见到使用槲叶来包装食品的,这除了传统因素以外,更是商家忽视商机的结果。槲叶因为其独到的味觉冲击,对促进食品的销路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谁来

进行包装尝试,可供使用的食品应该很多,商洛和豫西一带有些地方就有用槲叶包粽子的习俗,未来可供尝试的食品有很多,包括月饼、面包、蛋糕等等。

槲叶包装食品的优势首先在于味觉遐想,它给消费者的信息是卫生、天然、整洁、不污染食品和有利于环境保护。在我们对纸包装的前期污染、塑料包装的后期污

染、金属包装的高昂费用进行讨伐的时候,槲叶这一天然包装材料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对于食品企业来说,优先采用槲叶包装,不仅给广大的消费者送来了

健康的食品,并且一定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我知道槲叶,我说的是槲叶基

没有槲叶基这种植物,还望

查看详细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明妙在何处?

“明”字好在和题目相照应,突出了景物的特色,将局部融入整体,栩栩如生.

明:使……明艳.此句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槲树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题目中“早行”二字.

出自温庭筠《商山早行》,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赏析】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查看详细

怀念的槲叶粽子、还有多少人记得?

槲叶粽子

做法现将槲叶煮好,清晰然后根据包的大小拼凑叶子,再用马莲花的叶子或者绳子绑好就可以了。之前只包米和红豆和红枣,现在槲叶粽子的味道也多起来了,有肉馅的,也有鲜花馅的,各种各种,别具一味。

看看附近有没有卖的吧

查看详细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中的明字用得好的原因?

明:使……明艳。此句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槲树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题目中“早行”二字。

所以,明字好在和题目相照应,突出了景物的特色,将局部融入整体,栩栩如生。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04 热度: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