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是添还是不添?

“一些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败坏了食品添加剂的名声,其实正当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食3832品添加剂是安全的,老百姓无需‘谈添色变’。”

在近日国家行政学院举行的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专题研讨班上,专家表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食品加工业,就没有丰富、多彩的食品种类。只要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我国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分为23类,其中食品添加剂334种,食品用香料1850多种。从国外看,美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数量比我国还多,使用范围也比我国广。

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及便于食品加工的功效,很多情况下,没有食品添加剂会让食品更不安全。比如防腐剂,如果取消,方便面保存不了多久就会变质,果冻过两天就没法吃了,超市货架上的好多食品都不能很好保存。

既然食品添加剂有益处,为什么不少消费者还是“心存芥蒂”?

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认为,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消费者弄不清楚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什么是“非法添加物”,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慌”。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孔雀蓝……这些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它们出现在食品中,是被不法生产者非法添加进去的。保障食品安全,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

目前食品非法添加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把非食品原料当作食品添加剂,如添加柠檬黄、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二是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漂白剂等。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有关部门从严审核、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应当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登记备查,建立严格的食品溯源制度。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还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依法经营意识。对违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直至逐出市场。(商文)

相关新闻:

食品添加剂是洪水猛兽?怎样消除谈"添"色变的恐慌

"食品添加剂"调查:化工系统漏洞致大量原料流出

25违法添加物质暂无检测方法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成"替罪羊"凸显制度缺失

新华网济南5月15日电(记者吴书光)近期,“牛肉膏”“染色馒头”“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病灶”与其含有的一些添加物有关,一些消费者将矛头指向食品添加剂,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随着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大范围使用,“什么才能吃”颇令消费者头疼。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确与食品添加剂有关,但应正确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不能因“剂”废食。一些专家表示,谈“剂”色变没有必要,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科普力度,提升公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素养,同时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检测标准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食品添加剂等于“毒药”?

“这里的肉食、海鲜是不是添加了很多防腐剂?”济南市民于晓华坦言在外聚餐时常担心食品添加剂问题。她告诉记者,平常一般不出来吃饭,但超市中销售的食品鲜有未加食品添加剂的,也很无奈。

记者在山东济南数家超市采访时发现,从小面包、榨菜、火腿到牛奶、果汁等几乎所有的食品类商品都有添加剂,以一袋普通咖啡为例,其配料中明确标示出的有稳定剂、乳化剂、调味剂、抗结剂等4种食品添加剂。

“现在吃什么都得掂量掂量,商家没有基本的诚信,不管什么添加剂都敢用。”于晓华戏谑道,老百姓都快变成“老不信”了。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日前连续下发严查食品添加剂的相关通知,但由于食品添加剂知识匮乏,许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与不解,甚至谈“剂”色变。

“食品添加剂能有什么好?”临沂市民刘军说,虽然自己并不清楚食品添加剂的准确概念,但包括色素、膨松剂在内的食品添加剂就不应该用在食品中,纯天然的食品最好。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国家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但超量使用和超范围使用以及小作坊、小企业等乱添加屡见不鲜,种种乱象导致人们误将食品添加剂比作“毒药”。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卫生部最新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共包含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

针对“非食用物质”与“食品添加剂”的区别,记者在济南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令记者惊讶的是,所有受访者均认为三聚氰胺、苏丹红和“瘦肉精”等就是食品添加剂,其危害很大。

在查看上述名单后,记者发现其明确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与“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区别开来,比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一度成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其实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而非食品添加剂。

“现实生活中,容易将‘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弄混,将三聚氰胺等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归咎于食品添加剂滥用,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副院长吴茂玉表示,这种错误认识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而食品添加剂本身应该说是好东西,其对食品工业发展的贡献不可估量。

山东营养学会副会长杜慧真也说,不应让食品添加剂成为非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的“替罪羊”。

据卫生部网站资料显示[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

数位业内人士也认同食品添加剂不可或缺。杜慧真告诉记者,有了添加剂才会有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饭菜才得以延长保存时间、保存营养成分。

业内人士也指出,只有国家公布的,才能称作食品添加剂,而且只要按国家标准使用,就不会有危害。

“只要完全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食品添加剂就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分析认为,若将食品添加剂一棒子打死,现代生活只能退回原始社会,虽然纯天然的食品没有添加剂,但易变质,进而易引发食物中毒,并且浪费粮食资源。

制度缺失与技术不足急需进“补”

业内人士肯定食品添加剂的地位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公众缺乏食品知识,政府部门应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着手,加大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宣传。另外,为避免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急需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记者注意到,卫生部公布的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有25种物质在检测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中,也有12种在检测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的检测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完善检测方法迫在眉睫,只有形成完整的检测体系,才能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

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主任郝纪勇认为,卫生部门应参照国外的先进做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检测方法,但应严格监督执行,不能只落实在纸面上。

杜慧真说,在添加剂国标和检测技术追赶世界水平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官员问责制,加大对非法企业的惩罚力度,真正做到以儆效尤,毕竟,民要以食为天。

“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重要的是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突击式、运动式的做法不可行。”马文峰表示,相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在加大食品添加剂知识宣传的同时,规范食品标签标志,重点监管添加剂销售与使用。

针对惩罚力度弱,违法成本低等痼疾,郝纪勇建议通过修法加大惩罚力度,设定专门刑法罪名以确保食品安全。

郝纪勇还认为,现实中各部门为利益执法,往往是马后炮式监管,建议加大对相关部门的问责力度,对于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的相关人员,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姑息。

对于小作坊、小企业的监管,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应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全面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资讯,健全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

合理使用不会危害健康专家:切莫"冤枉"食品添加剂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胡浩)针对部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闻之而色变,甚至将食品添加剂等同于有毒害物质的认识误区,专家13日解释指出,“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合理使用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说,人们之所以害怕食品添加剂,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概念上的混淆,将食品添加剂与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统称为“添加剂”。

“其实这二者完全不同,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物品质、口感用的可食用物质,而非食用物质是禁止使用和向食品中添加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他说,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食品添加剂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的评估,按规定使用不会有损身体健康。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专家张旭东说,食品添加剂的存在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的有效供应,同时还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食物色、香、味的追求。在现代食品加工生产中,食品添加剂不可或缺。

专家认为,确保食品安全,不是要消灭食品添加剂,而是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防止滥用、误用食品添加剂。同时,要尽力防止和严厉打击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

求求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熟食都用哪些添加剂?

一、发色剂

在卤肉熟食加工中为了改善产品的颜色获得鲜艳的色泽,经常用硝酸盐、亚硝酸盐做法色剂。

二、膨松剂

部分糖果和巧克力制品中,以及一些油炸制品、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等。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三、着色剂、

着色剂即色素,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天然的一般是红曲米、红曲红、焦糖色等;人工合成的一般有胭脂红、柠檬黄等,但由于他们的副作用,使用与否必须按国家规定。

四、抗氧化剂

前面说了为了更好地保持卤肉卤菜的颜色,部分人会使用抗氧化剂,这些氧化剂分为油溶的和水溶的两类,品种有很多,常见的有油溶的丁基大茴香醚、维生素E等;水溶的有维生素C等。

五、防腐剂

国家允许在卤肉中添加的防腐剂有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和乳酸链球菌素等,主要就是对人体无害可杀灭或抑制微生物在卤菜上的生长,从而延长熟食卤肉的保质期。

百度百科-膨松剂

百度百科-着色剂

百度百科-抗氧化剂

百度百科-防腐剂

查看详细

食物中常用的四种添加剂、是哪些?

1、面点食品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①发酵粉(又称泡打粉,复合膨松剂):通常在和面时加入。当烘烤加工时,膨松剂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松发在内部形成均匀密集的多孔形状,从而使食品酥脆膨松。

②塔塔粉:以膨松剂酒石酸氢钾为主要成分,可使蛋清蛋白部分变性,提高蛋清蛋白在搅打过程中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

③蛋糕油(乳化剂):具有良好的起泡性、保水性和保软性,可使蛋糕更为均匀、细腻,并改善蛋糕的弹性、保水性和口感;

④色素:可用于糕点的色素主要是食用天然色素,有姜黄、萝卜红、桔黄、甜菜红等

2、油炸食品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①抗氧化剂:餐饮单位在制作油炸食品时在油中加入抗氧化剂,提高煎炸油的使用效率,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等以及它们的化合物

②膨松剂:在制作油条时常用到小苏打、钾明矾等膨松剂。可以增加食品体积,改变组织,更加品质和口感

3、肉类食品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①护色剂:餐饮行业在制作烤肉、叉烧肉等食品时经常使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来改善肉制品的味道。

②着色剂:餐饮单位在制作冷菜间制作熟食时,为改善肉制品的外观,可以使用红曲米(红曲红)、辣椒红、辣椒橙3种色素

③嫩化剂(嫩肉剂):它是使肉质鲜嫩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最常用的为木瓜蛋白酶等植物性蛋白酶(酶制剂),不但可以嫩化粗糙、老硬的肉类,提高肉类的色、香味,而且安全、卫生。

④食用香料:主要是天然香味料。如八角、茴香、薄荷、丁香、桂花等

4、餐饮自制饮品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香精、色素、甜味剂、酸味剂等。

5、烹饪过程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①增味剂(鲜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如谷氨酸钠、氨基乙酸(甘氨酸)等

②肉类香精:是一类新兴的香精,具有肉类风味的调味料,能增加肉香味的作用。

查看详细

常见的塑料添加剂有哪些?

塑料添加剂(助剂)是塑料制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类别有:热和光稳定剂、抗氧剂、抗静电添加剂、润滑剂、火焰阻滞剂,以及增塑剂和抗冲击改进剂等。

其他的特种添加剂,包括抗结块和抗烟雾剂、发泡剂、抗微生物剂,以及澄清和成核剂。

塑料助剂不仅在加工过程中能改善聚合物的工艺性能、改善加工条件、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以改进制品性能、提高制品的使用价值、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

查看详细

混凝土添加剂有哪些?

按(—87)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刘、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外加剂:包括引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按(—87)外加剂的命名和定义,外加剂可分为16个名称,其各自定义如下:

1.普通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度基本相同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2.早强剂: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3.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4.引气剂:在搅拌混凝土过程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5.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基本相同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物用水量的外加剂;

6.早强减水剂: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

7.缓凝减水剂:兼有缓凝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

8.引气减水剂: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9.防水剂:能降低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的外加剂;

10.阻锈剂:能抑制或减轻混凝土中钢筋或其它预埋金属锈蚀的外加剂;

11.加气剂: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体,能使混凝土形成大量气孔的外加剂;

12.膨胀剂:能使混凝土体积产生一定膨胀的外加剂;

13.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防冻强度的外加剂;

14.着色剂:能制备具有稳定色彩混凝土的外加剂;

15.速凝剂:能使混凝土迅速硬化的外加剂;

16.泵送剂: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

查看详细

薯片中含有几种添加剂、分别有什么功效?

1,抗氧化剂,薯片制作中自然会用到油脂,抗氧化剂可以减缓油脂氧化酸败速度;

2,膨松剂,可以起到使薯片酥脆的作用握侍首;

3,酸度调节剂段数,调味作用;

4,色素,改善外观;

5,香精,满足不同口味需求谈闭。

等等。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8 热度: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