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的别名是否叫浙贝?

是的,贝母有川贝母、浙贝母等种类,其中浙贝就是浙贝母的简称。

别名:土贝母(《本草正》),象贝(《经验广集》)[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浙贝、象贝母(《百草镜》),大贝母(《本草正义》)。

浙贝母有哪些药用价值?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鳞茎入药。鳞茎主要含生物碱,如贝母碱、去氢贝母碱、贝母新碱、贝母定碱、贝母芬碱等。味苦,性寒。有清热调肺、止咳化痰等功能,主治痰热咳嗽,胸闷痰粘,慢性气管炎等症。主产浙江宁波鄞县,为浙江地道药材,浙八味之一。近三四十年来已在长江下游地区广泛种植,一年收获(隔年收)。喜温和凉爽环境,耐寒忌积水,适宜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和壤土种植。黏性土不宜种植,容易积水或透水性不良,易造成鳞茎腐烂。以鳞茎繁殖,生产上不用种子繁殖,但在育种上可以采用。查看详细

浙贝母为什么要去外皮?

就和您吃西瓜要去皮一样不是药用部位当然要去掉况且就像有的中药一样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甚至有相反的药效比如人参主根是补气的芦头确是破气的所以去皮是中药炮制的一个步骤查看详细

浙贝母的病虫害如何防治?

(1)灰霉病为害茎叶。4月初开始发病,叶片出现淡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有明显水渍状环,茎部病斑灰色。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2)黑斑病为害叶。一般于4月开始发病,从叶尖开始向基部蔓延,病斑褐色水渍状,病部与健康部有明显界限,通常病斑只停留在叶尖。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多抗霉素100~200国际单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数次。(3)炭疽病为害叶和茎。发病时叶片上出现浅褐色晕点,逐渐扩大呈棕色圆形或狭长形略有下陷的病斑,并有明显的褐色边缘,后期在病斑上生有小黑点。为害茎部时,在茎基部和近叶腋处产生棕褐色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4 热度: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