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有哪些特征?

(裕载勋)

黄芩()别名黄金条根、山茶根、黄;茶。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主产于我国西北、东北各省区,四川、云南也有分布。以根入药。根含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可加黄芩素、黄芩黄酮Ⅰ及Ⅱ、7-甲氧基黄芩素、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等。此外还含有:谷甾醇、油菜甾醇、苯甲酸、黄芩酶、淀粉等。药理实验证明:黄芩有抗炎、解热、降压、利尿及抑菌作用。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的功能。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肝炎、痢疾等症。

各地利用下列同属植物,也作为黄芩入药,但质量较差。今后有待于选育优良品种,进行人工栽培,以期获得优质高产的药材品种,满足国内外医药上的需要。

同属植物有:1。滇黄芩(aC。H。),也称为西南黄芩,植株矮小,茎直立,节间密被两纵列白色柔毛及腺毛。分布于云南、四川林边坡地或山间疏林地段。2。粘毛黄芩(S。。),又名黄花黄芩,形态与黄芩相似,但植株矮小,花冠淡黄色,植株密被腺毛及柔毛。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3。薄叶黄芩(S。。),叶较薄,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毛,下面叶脉及边缘具短毛,散生腺点。分布于宁夏及内蒙古东部。4。甘肃黄芩(S。),根细,常有分歧,叶片稍宽,呈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稀疏不等的锯齿。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多生长在石山南侧或向阳的草坡上。5。丽江黄芩(S。s),叶片椭圆形,近无柄,花冠黄白色至绿黄色,常带紫斑。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自生于灌木丛或草坡中。6。川黄芩(S。l。),叶片为卵形,花冠白色、绿白色至紫蓝色,小坚果卵球形,具瘤。分布于四川西部,多自生在草坡或高山森,林边缘。

一、形态特征

株高30—60cm,主根粗壮,略呈圆锥形,外皮褐色,断面鲜黄色。茎方形,基部木质化。叶交互。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长1。5—4。5cm,宽3—12mm,全缘,上面深绿色,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淡绿色有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花:排列紧密,偏生于花序的一边;具叶状苞片;萼钟形,先端5裂;花冠唇形,蓝紫色;雄蕊4,2强;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着生。小坚果近球形,果皮呈黑褐色,无毛,包围于宿萼中(图14—143)。

图14—143黄芩形态图

1。植株2。根3。花4。果实

二、生物学特性

黄芩多自生于山野阳坡,高山森林的边缘,或草坡、路边等处,有一定的耐寒、耐旱能力。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黄芩适合在气候温暖而略微寒冷的地带生长。人工栽培以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为宜。如有条件于种植之前,每亩施用腐熟厩肥2000—作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平整做畦。

(二)繁殖方法

可用播种或分根方法进行繁

1。播种繁殖

一般于3—4月间采用条播法下种,按行距30—45cm,开出浅沟然后播种,覆土5—6mm,播完轻轻镇压,每亩地播种量1kg左右,如土壤湿度适宜,大约15天即可出苗。待幼苗出齐,分2—3次间掉过密和瘦弱的小苗,保持株距12—15cm。如小面积栽培,为了精耕细作提高产量,也可以采取先在阳畦中播种育苗,当苗高8—12cm时再行向本田移栽定植的方法,这样因能提早播种对后期生长发育有利。

2。分根繁殖

黄芩从播种到收获至少需用2—3年的时间,为了缩短栽培年限,可以应用分根繁殖的方法。

1983年4月上旬在北京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曾挖取3年生黄芩的根茎做了分根繁殖试验,成活率很高[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后期生长良好,分根当年就开花结子,种子的成熟度也是正常的。试验的具体做法:在黄芩尚未萌发新芽之前,将其全株挖起,切取主根留供药用,然后依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用刀劈开,每株根茎分切成若干块,每块都具有几个芽眼,即作繁殖材料。于栽植之前把繁殖材料分别放入50ppm、75ppm、三种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溶液(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促进生拫剂)中浸泡2小时,经过浸泡处理后,按30×21cm的行株距分别栽植到试验地里,经处理的黄芩的成活和生长情况如表14—132。

表14—132应用生根粉处理后黄芩的发芽出苗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处理浓度大小对发芽出苗影响不大,同时未处理的对照区出苗情况反而良好,这说明用分根法繁殖黄芩,不采取什么措施完全可以正常发芽出苗。但4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升高,中午可达16。5—19。2T,同时这段时间里华北的降雨量也随之增加,这说明自然条件适合黄芩的生长发育。几是经过用生根粉溶液浸泡处理的,其地上部枝茎比较繁茂,地下部分的须根伸展情况也表现良好。可见分根繁殖时,应用促进生根剂处理后再行栽植,是有效果的(表14—133)。

表14—133不同处理对黄芩后期生长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应用分根繁殖法栽培黄芩,能够省略播种育苗阶段的时间和劳力,可缩短从栽到收的生产周期。老药材产区当地有足够的老苗可供为分根繁殖材料,因地制宜就地繁殖,对扩大栽培面积是极为有利的。

(三)田间管理

无论采用播种或分根繁殖的在出苗期都应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松土、除草。育苗移栽的在幼苗长至6—8cm高时,选择阴天把苗移栽到大田中去,定植行株距25—30×12—15cm,移栽后及时浇水。分根繁殖时其行株距参照播种定植的标准,于定植后7—10天即能萌芽,结合除草松土可向幼苗四周适当培土,以保持表土疏松,没有杂草,有利植株正常生长。6—7月间为幼苗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根据苗情酌施追肥,通常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0kg,硫酸铵10kg。当地如没有方便的化肥,亦可追施腐熟稀释的人粪尿300—400kg。追肥后应随即浇水。

二年生的苗子在4月份开始返青,6—7月抽薹开花。如计划采收种子,于开花之前要多施追肥,促进花朵旺盛,结籽饱满。若不需要采种,则应在抽出花序之前,将花梗剪掉,控制养分消耗,以促使根部生长,增加药材产量。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枯病

(。)

于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病,开始从叶尖或叶缘发生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逐渐向内延伸,并使叶干枯,严重时扩散成片。防治方法:秋后清理田园,除净带病的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菌源,发病初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洒2—3次。

2。根腐病

栽植2年以上者易发病,往往根部呈现黑褐色病斑以致腐烂,全株枯死。妨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除草、中耕加强苗间通风透光;实行轮作。

3。黄芩舞蛾

(。)

是黄芩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叶背作薄丝巢,虫、体在丝巢内取食叶肉,仅留上表皮,在北京一年发生4代以上,10月以蛹在残叶上越冬。防治方法:清园,处理枯枝落叶等残株;发生期用90%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喷雾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栽培1年的黄芩虽然可以刨收,但质量较差不符合药典标淮。通常种植2—3年的才能收获。于秋后茎叶枯黄时,选择晴朗天气将根挖出,刨挖时注意操作,切忌挖断,对收获下来的根部,去掉附着的茎叶,抖落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然后迅速晒干或烘干。在晾晒过程避免因阳光太强、曝晒过度而发红,同时还要防止被雨水淋湿,因受雨淋后黄芩的根先变绿后发黑,影响生药质量。以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的为上品。

新刨收的鲜根经过干燥加工,大致3—4kg可以加工成1kg干货。一般每亩能收鲜品560—860kg,加工后可得140—215kg的商品生药。

中药学这本书上,黄芩在多少页?

第五节 清热燥湿药

清热药

清热药应用注意事项

清热栀连茶

清热止血

清热燥湿【中药主治】

清热燥湿【方剂主治】

清热燥湿药的功用

清热镇惊【中药主治】

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症候,如心烦口苦、小便短赤、泄泻、痢疾、黄疸、关节肿痛、耳肿疼痛流脓等病症。

 

本节中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等,亦为常用的泻火解毒药,宜互相参证。

 

清热燥湿药一般不适用于津液亏耗或脾胃虚弱等症,如须使用,亦应分别配伍养阴或益胃药同用。

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

黄栎【中药大全】

黄雷丸【方剂大全】

黄连【方剂大全】

黄连【中药大全】

【药用】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或同属植物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内蕴、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黄疸,以及肠胃湿热留恋、呕吐、泻痢、痔疮等症。

 

黄连清热燥湿的作用很强,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症。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以止呕,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热病高热、口渴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心火亢盛、失眠、心烦、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以及热毒疮疡等症。

 

黄连为泻火解毒要药,对热病高热、心火亢盛,有良好疗效,常配合山栀、连翘等同用;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丹皮等药同用。

 

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外用以黄连汁点眼,可治火盛目赤;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处方用名】川连、川雅莲、细川连、小川连(生用,清热泻火)、炒川连(炒用,减低寒性)、姜川连(姜汁拌炒,用于止呕)、酒炒川连(酒拌炒,上行,清上焦火)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研粉吞服,每次三至五分,每日服二至三次。

 

【按语】1。黄连性寒,味甚苦,功能泻心火、解热毒,为治痢止呕的要药。

 

2。本品配以黄芩、山栀等,则泻火而解热毒;配以大黄、黄芩,则泻火而止吐衄,且可治目赤口疮;配木香,则清热止痢而除腹痛;配竹茹,则清胃热而止呕吐;配吴茱萸,则和肝胃而治胃痛泛酸;配天花粉、知母、生地,则清胃火而治消渴;配朱砂,则泻心火而安神。

 

【方剂举例】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芩、黄柏、山栀。治疮毒。

 

香连丸《和剂局方》:黄连、木香。治下痢腹痛,里急后重。

 

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治吞吐酸水。

黄芩

黄芩半夏丸

黄茄花根【中药大全】

黄茄花【中药大全】

黄芩【中药大全】

黄芩白芍汤【方剂大全】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肺、胆、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临床应用】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

 

黄芩清热燥湿作用颇强,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以及热毒疮疡等症。

 

黄芩能清实热,泻肺火。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朮、竹茹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黄芩、淡黄芩、淡芩、子芩(生用,清热泻火)、炒黄芩(炒用,减弱寒性,用于安胎)、酒炒黄芩、酒芩(酒炒用,清上焦湿热)、黄芩炭(炒治黑色,用于止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黄芩能泻上焦肺火,清肠中湿热,为临床常用药物。本品配以柴胡,则清透解热;配桑白皮,则泻肺火;配黄连,则清热泻火而燥湿;配白芍,则清热止痢而除痛;配白朮,则清热补脾而安胎。

 

【方剂举例】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黄芩、滑石、蔻仁、通草、猪苓、茯苓、大腹皮。治湿温身热。

 

黄芩泻肺汤《张氏医通》:黄芩、大黄、连翘、山栀、苦杏仁、枳壳、桔梗、薄荷、生甘草。治肺热喘嗽,里实便秘。

 

黄芩汤《伤寒论》: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


查看详细

哪些省区,什么样的土壤条件适合种植黄芩?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黄芩茶、鼠尾芩、条芩、子芩、片芩、枯芩等,野生黄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区,在这些地区均可进行黄芩的种植,目前的栽培区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区。黄芩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若土壤过于黏重,会影响根的生长和品质,产量低,品质差;过沙的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性差,不易高产。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渗水良好,中性或近中性的壤土、沙壤土最为适宜种植黄芩。查看详细

黄芩都有哪些加工方法?

【黄芩中药配方】1、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2、血痢不止: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温水调下。(《圣惠方》)3、吐血衄血,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水三升,煮一升,热服取利。(张仲景《金匮玉函》)【黄芩泡酒法】1、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2、酒黄芩:取黄芩片,酒炙法炒干。查看详细

黄芩用什么除草剂?

药材除草剂(黄连、防风、麦冬、白芷、川芎、独活、当归、柴胡、藿香、丹参)等苗后专用(80克/袋,简装15元/袋。彩包20元/袋100袋/箱,1袋用1亩)特点:本产品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茎、叶吸收渗入传导到植物体内根部的除草剂,抑制光合作用使植物失绿至干枯死亡。一般情况下:在杂草3-5叶期防除效果最佳。阔叶科杂草三天见效。一周死亡。禾本科杂草一周见效。十天死亡。莎草科杂草如香附子等恶性杂草。十天见效。二十天以后保证“根糟胡烂”死亡。不再复生。本品可防除多种一年生小禾本科杂草、阔叶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施药后可为表土中持效2个月左右。1.适用:黄连、白芷、防风、麦冬、百合、川芎、柴胡、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1 热度: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