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干乌梅与果脯类乌梅一样吗?

果脯类的腌制品必然跟中药干不相同,果脯是腌制品,治疗效果上肯定不如中药干,但也会有些效果的。

乌梅虽好吃[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但不要多吃,吃多了也会有负面的影响。

中药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有?

乌梅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1.肺虚久咳少痰,或者是干咳无痰,可与罂粟壳、苦杏仁同用。2.久泻、久痢可配伍诃子、罂粟壳同用。3.虚热消渴,可单用本品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参同用。4.蛔虫所致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等,常有细辛、川椒、黄连等同用。另外本品炒炭还能够用于便血、功血等。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不宜服用本品。

查看详细

中药乌梅有什么作用?

乌梅是一种很常见的药材,中医表明乌梅能够安蛔驱虫,收敛生津。临床常用于治钩虫病,久泻,久疟,痢疾,牛皮癣,虚热烦渴,久咳,血崩,便血,尿血,蛔厥腹痛、呕吐,胬肉,蛔厥呕吐腹痛,止咳,虚热消渴,生津,用于肺虚久咳,敛肺,止血,涩肠,安蛔,久痢久泻,止泻痢,胆道蛔虫症。乌梅能够为孕妇止吐,乌梅能够解酒功能,乌梅能够增进食欲,乌梅能够消除便秘,乌梅能够消除疲劳,乌梅能够保护消化系统。感谢您的提问。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群不宜服用乌梅。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咳嗽多痰,感冒发热,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

查看详细

中药甘草,山楂,乌梅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山楂以果实作药用,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疗效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麻烦采纳,谢谢!

查看详细

中药里的乌梅有什么作用益母草呢?

药名】:益母草

【拼音】:

【英文名】: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

【用途】

益母草,又名坤草、益母花等,为唇形科直立草本植物。它是历代中医用来治疗妇科疾病、益身养颜的良药,全株富含硒、锰等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劳的功效。它株形俊秀、叶美花妍,是优良的夏季庭院赏花植物。其茎叶可食,味道清香爽口,凉拌或煲汤皆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保健蔬菜。

【产地及生长习性】益母草广布于全国各地,较常见的还有细叶益母草、白花益母草等。多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荒郊或路边,尤以向阳处为多。其株高30厘米至100厘米,茎呈方柱形,叶型变化较大,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在花期脱落,多为卵形至近圆形,掌状3裂。茎中部的叶菱形,较小,通常分裂成3个或多个长圆状线形裂片。花序上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轮伞花序腋生,具花8朵至15朵,基部弯曲而外伸,花萼钟形,花冠粉红色至淡紫红色,花后结实为淡褐色三菱形坚果。花期6月至9月,果期7月至10月。

益母草,别名茺蔚、坤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据现代临床及动物实施证明,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

梅原产中国,每逢正月里,梅先叶而开,在寒风中怒放,香飘十

里,落英缤纷,红似火,白似雪,俏也不争春。到了初夏,树上结满

了青黄色的梅子,不仅可采来鲜食,人们还将它做成各种酸甜可口的

梅干、梅酱、话梅、酸梅汤等。

把刚采下的梅子用火炕焙2~3昼夜,再闷2~3天,就成了中药里

的乌梅,其味酸涩,长于收敛,能敛肺止咳,可治肺虚久咳不止,又

能涩肠止泻,治疗脾虚久泻。乌梅还可安蛔止痛,蛔虫病多见于小儿,

虫多时,常扭结成团,阻塞肠道,这时患儿腹中剧痛难忍,弯腰屈膝,

辗转不安,严重的还可引发肠梗阻。然而,蛔虫有“遇酸则伏”(指

暂时安伏下来)的特性,而乌梅酸味笃重,实为安蛔的良药,故遇到

小儿腹痛欲绝,以前又有便蛔、吐蛔者,可急投乌梅煎成浓汤候温服,

往往能为家长、医生和病儿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乌梅生津止渴的功

效是人所共知的,消渴(糖尿病)病人口燥咽干、烦渴多饮者,可用

乌梅、淡豆豉各10克,煎汤代茶饮用,可起到生津润燥的效果。另外,

将乌梅炒炭,还可以止血。

中医以梅芳香怡人、酸涩平和的特性,用于疏肝和胃、调畅气机,

治疗因肝胃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腹胀、纳食不香等。平日在羹汤中

加入几朵梅花,可开胃醒脾,理气消食。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7 热度: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