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一药企伪造疫苗流向 可能与“问题疫苗”有关

3月23日,国务院总理发表批示,要求彻查“问题疫苗”的来源和刘翔,找到相关责任人。近日,在河南南阳食品药品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批疫苗被伪造了流向。

记者自河南南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当地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记录显示,该公司曾销往河南周口地区疾控机构上万人次脑膜炎疫苗,但目前官方调查的情况是,周口地区的疾控机构并没有收到这批脑膜炎疫苗,该批脑膜炎疫苗的接收单是伪造的。

据介绍,2014年12月,南阳致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从无锡一家生物公司购进一批次脑膜炎疫苗。相关记录显示,2015年4月,这批11100人次的脑膜炎疫苗被销售到河南周口地区疾控机构,经手人为李留柱。李留柱是山东“疫苗案”中相关部门公布的上游人物,也是南阳致远生物医药公司的业务员。

南阳致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是南阳市惟一家具有经营疫苗资质的生物医药销售企业。

南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稽查局副局长王海龙告诉记者,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南阳致远公司从无锡这家公司购卖的该批疫苗,从产品到运输、储存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李留柱将这批疫苗从致远公司仓库提出、装车运走之后。该批疫苗运走之后的第二天,致远公司收到了河南周口地区疾控机构签收这批疫苗的回执。但调查的结果是,这份回执是伪造的,周口地区疾控机构并没有收到过南阳致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销售的该批脑膜炎疫苗。这批疫苗究竟去了哪里?是卖给了山东的庞某还是流到了其他地方?

南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流通科科长张瑞向记者透露,李留柱的两部电话已经打不通,有关疫苗的流向很难说清楚。因找不到李留柱,目前药监局已将此案移交警方处理。

那么,李留柱向外销售疫苗的行为究竟属于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对此,王海龙表示,有些情况尚在调查中,他不便就此下结论。

记者多次拔打南阳致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网站上公布的公司负责人王桂明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山东省“问题疫苗”涉案企业增至13家

山东省“问题疫苗”事件因金额大、范围广,从曝光开始就收到广泛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表示,要一抓到底,严惩不贷。这一周,调查持续,涉案的企业与人员名单已越来越多,涉案企业数已从9家变为了13家。

昨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再次发布公告,涉案药企在原有名单上新增4家,分别是山东鲁越生物 制品有限公司、保定市保北医药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南阳致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及四川恒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目前,涉案企业总数已达13家。非法经营疫苗案 部分上线为医药公司业务员。

食药监总局要求彻查产品流向

国家食药监总局称,目前确定已公布的13家企业可能是造成涉案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主要责任单位。昨晚,首批公布的9家涉案企业之一山东实杰发布公告称,山东省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调查人员已经进驻公司开展调查,公司正积极配合。

据新华社报道,成都市食药监局还配合公安机关对四川恒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业务经理进行了调查。绵阳、巴中、眉山市公安机关已控制相关涉案嫌疑人员,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食药监总局要求,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应立即对上述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调查,彻底查清产品的真实流向,查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严肃惩处。调查结果于3月26日前上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统一向社会公开。

10余医药公司业务员涉及非法经营疫苗案

公告称,3月22日,食药监总局听取了涉案药品的生产企业关于产品流向自查情况的汇报,未发现涉案药品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流入非法渠道。根据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确认了一些线索。

公告中,食药监总局初步确认了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告中部分上线人员的身份:牛自信为陕西医维达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员;李留柱为南阳致远生物医药有 限公司业务员;王忠林为贵州城海医药有限公司业务员;张磊为安徽省鹭燕大华医药有限公司业务员;张勇为成都市仁邦医药有限公司业务员;郑健为安徽颐华药业 有限公司业务员;毛晓琴为兰州华卫药品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员;单二联为陕西益康众生医药生物有限公司业务员;张昱为河南中联医药有限公司业务员;高 英祥为保定市保北医药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员;王康友为陕西邦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业务员。

食药监总局副局长称将彻查案件

昨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在博鳌亚洲论坛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分论坛上表示,疫苗是预防性制品,不应该对注射的健康人造成身体伤害。我国多年来疫苗流 通过程规范,特别是一类疫苗很规范。不过,吴浈也承认,山东疫苗在流通过程中确实还存在漏洞,需要完善。目前,食药监总局和公安部密切配合,彻查案件,严 厉处罚,补漏洞。

■ 焦点

四川收回二类疫苗采购权

问题疫苗案仍在持续发酵,对二类疫苗监管制度的 拷问尚未结束。昨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最新涉案企业名单中,又新增了四家企业,其中包括一家四川企业。尽管问题疫苗案仍在调查中,前日,四川省卫计委 公布了《四川省第二类疫苗挂网阳光采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国率先实行“省级集中挂网、集中带量采购、政府服务监管”的二类疫苗采购模 式。

集中挂网采购 四川监管升级

根据四川省卫计委最新发布的二类疫苗采购方案,各级疾控中心、所有预防接种单位必须 全部上网采购第二类疫苗,不得网外采购、违价采购或从非规定渠道采购第二类疫苗。四川全省各级疾控中心和预防接种单位将按照自愿委托的方式,委托省疾控中 心作为采购联合体牵头单位,开展全省第二类疫苗集中谈判采购,并由省疾控中心与疫苗生产、经营企业签订第二类疫苗采购总合同。

四川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的出台旨在进一步规范全省第二类疫苗采购、使用和管理,保障第二类疫苗接种质量和正常供应,防范第二类疫苗在采购、使用中发生商业贿赂。

专家称四川斩断中间利益链条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卫生法讲师邓勇称,国家对二类疫苗的监管相对宽松,给生产商留出了市场化运作空间,由于我国缺乏对二类疫苗严格监管的配套法律法规和 监管机制,导致二类疫苗生产流程、疫苗仓储、销售等方面都存在监管真空地带。“四川的做法,相当于斩断中间的利益链条,隔离了一些市场化运作手段和潜在的 违法犯罪风险。”

但某疫苗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刘先生认为,二类疫苗带量采购实际执行时可能会存在问题,因为二类疫苗的使用量受市场需求影响,没用完的疫苗如何处理等细节问题,仍需要配套措施的出台。

北京鼎宸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则认为,仅仅通过挂网阳光采购的方式并不能制止问题的出现,关键是能否把所有疫苗的使用量和未用完数量都做到公开 透明,做到二类疫苗的全程“阳光”透明。“只要涉及利益,怎么都会出现漏洞,除非疾控不从中挣钱,监管者的角色就会加强。”

■ 背景链接

二类疫苗流通链易滋生腐败

2005年6月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疫苗分为了一类疫苗(免费疫苗)和二类疫苗(自费疫苗)。根据《条例》规定,一类疫苗由接种单位上报接种计划,再由省级疾控机构组织逐级向下分发。

而二类疫苗的流通有所不同。《条例》规定,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均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二类疫苗。疫 苗批发企业还可以向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二类疫苗。这意味着,二类疫苗的流通可以有多种模式,接种单位可以不经过疾控系统自主采购二类疫苗。

史立臣指出,作为商品的二类疫苗更容易成为各地疾控系统滋生腐败的创收点,比如2010年发生的“山西疫苗门”。在管理比较严格的省份,会由省疾控中心 进行集中采购,但由于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从企业到省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最后到接种单位点,每个环节都会加价,“疾控系统本身是疫苗的监管 者,也是二类疫苗的经销者,这其中就容易滋生腐败。”

在管理不太严格的省份,往往是市疾控中心甚至县疾控中心、接种点自行采购。一旦绕开了疾控系统,问题疫苗很容易进入接种单位。

为何会有正规疫苗流向体制外?对此,史立臣表示,疫苗的生产需要经过国家的批签发,这其中包括了生产数量。但二类疫苗受市场影响,一旦疫苗用不完,多余 疫苗就可能以低价卖给圈内俗称的“苗贩子”,并流向全国,这其中不乏疾控机构低价卖疫苗。“疫苗的整个流通系统是封闭的,一般人不会关注到,就怕这件事过 去后,原来怎么干还怎么干。”

查看详细

山东“问题疫苗”的背后 是谁在赚黑心钱?

随着庞某卫母女特大非法经营疫苗案的公开,一个以庞某卫为中心编织的非法贩卖人用二类疫苗“黑色利益链”也逐渐暴露。在 “黑色利益链”中,上游疫苗批发企业和下游疾控部门、接种单位可能都有人参与。

3月15日,参与办理此案的山东济南市食药监局稽查支队支队长郝永刚向澎湃新闻表示,该案中疫苗批发企业参与“流弊”,违法将疫苗出售给无资质的人员,脱离监管“体外循环”一段后又流入疾控部门、接种单位,暴露出目前对人用二类疫苗的监管还存在漏洞。

原辽宁省医药管理局局长、国家医药管理局财务与流通司司长,现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监管部门应该在日常检查中,对企业疫苗销售记录、流向等信息严格核查,斩断“体外循环”利益链,堵上监管漏洞,才能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

郝永刚也表示,在对涉疫苗企业检查时,应加深深度,对企业提供的销售数据和流向进一步核实;对于疫苗批发企业来说,还应对其税务发票、资金流向、物流流向等数据进行核查。

山东“问题疫苗”的背后 是谁在赚黑心钱?

疫苗批发企业伪造流向数据

在疫苗批发药企人员和地方疾控部门、接种单位人员这一“黑色利益链”中,庞某卫位置关捩。

根据我国对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监管规定,疫苗从研发到临床,再到最后上市销售,需要执行严格的批签发制度。

在流通环节,疫苗生产企业只能将疫苗销售给具备资质的疫苗批发企业、疾控部门或接种单位;具备资质的疫苗批发企业则只能向疾控部门、接种单位及其他具备资质的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疫苗;此外,疾控部门还可以向具备资质的接种单位销售供应疫苗。

流通过程中,疫苗批发企业、疾控部门、接种单位还需按照严格的冷链存储运输疫苗,且应建立完整真实的购销、接种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交易也需采用公对公银行账户结款。

但据济南警方介绍,庞某卫连接上下游非法经营疫苗的过程中,往来账目走的均是个人银行账户。

郝永刚则向澎湃新闻介绍,在调查此案过程中,一些疫苗批发企业有“流弊”的行为。调查中,济南一家疫苗批发企业往来账目、发货信息显示有6批次疫苗流向了某地疾控部门,但对疾控部门进行核查时发现,该疾控部门仅从济南这家疫苗批发企业进购了1个批次的疫苗。“其余5个批次疫苗非法流出了,这其中可能是企业行为,也可能是企业职员个人行为”。

“这是二类疫苗销售领域的‘潜规则’。”一位不愿具名的疫苗销售企业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一类疫苗是按上报接种计划由国家分配发放,二类疫苗则由疾控部门、接种单位自主采购。在销售过程中,疫苗销售企业为追逐利益,会通过各种关系尽可能地“走量”,将疫苗销售给疾控部门、接种单位。疾控部门、接种单位部分人员从中渔利,甚至会充当疫苗销售企业的“宣传员”、“营销员”。

但“疾控部门、接种单位最后接种不了那么多疫苗,疫苗销售人员就要想办法、找渠道,把即将到期的疫苗再找地方销售出去。”该人士表示,庞某卫正是把握住了这层关系,利用自己构建的人脉关系,牵线搭桥违法低价从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处购进临期二类疫苗,再加价销售给与其同样的疫苗贩子或疾控部门、接种单位,倒手攫取利益。

疫苗流通上下游存在两个缺口

疫苗作为帮助人类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其质量安全可能直接关乎接种人生死。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从2006年开始,对疫苗等特殊药物实行电子监管,通过在疫苗外包装盒上赋码,疫苗生产、经销、使用企业、单位各级扫描电子监管码录入流通信息,来对疫苗的流通过程进行监管。

山东“问题疫苗”的背后 是谁在赚黑心钱?

疫苗流通中的“体外循环”示意图(制图:龙慧)

但澎湃新闻抽取庞某卫仓库查扣的5盒疫苗电子监管码查询发现,其中一盒显示该盒疫苗流向“安徽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另外四盒分别流向“乳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郝永刚向澎湃新闻表示,不排除存在由疾控部门违法流出疫苗的可能,目前还未查证。

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案中,二类疫苗流通上下游存在两个缺口,疫苗从上游具备疫苗销售资质的药企人员处流出,经庞某卫等疫苗贩子倒手由“外管道”再次进入“内管道”,流入疫控部门、接种单位。

前述疫苗企业人士表示,这是一种脱离监管部门监管的“体外循环”违法销售模式。

在这个“模式”里,疾控部门和接种单位的一些个人可能成为利益既得者,滋生腐败。

3月14日,原辽宁省医药管理局局长、国家医药管理局财务与流通司司长,现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国家的相关制度可以实现对疫苗的监管,但从此案来看,此案的发生实属不应该,嫌疑人非法销售疫苗多年才被发现,说明监管部门在落实监管上有漏洞,未监管到位。

查看详细

“问题疫苗”涉案人员共300名 河北19人

目前,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涉案产品来源去向线索向社会公布,记者连续两天拨打涉及河北省的19名买卖疫苗人员电话,只有1名接通后挂断,其余电话均关机或无法接通。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下发《关于做好非法经营疫苗处置工作》的特急通知。21日,记者在廊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访时了解到,该局已经开展对辖区内疫苗的专项市场排查清查行动,对于山东问题疫苗案中涉及廊坊的两名下线人员线索,已联合公安部门展开工作。

“问题疫苗”涉案人员共300名 河北19人

19日晚,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关于庞某等非法经营疫苗案有关线索的通告》,根据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协助公安机关侦破庞某等非法经营疫苗案件中掌握的信息,山东食药监局共梳理出向庞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线线索107条,从庞某等处购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线线索193条,涉及全国24省市,另外还有300名买卖疫苗的人员名单。

记者梳理发现买卖疫苗线索人员信息中涉及河北省的上线人员7名,下线12名,记者连续两天拨打了19名线索人员电话,只有1名接通后挂断,其余电话均关机或无法接通。19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省内各市局下发《关于做好非法经营疫苗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食药监系统立即开展辖区内疫苗的专项市场排查清查行动,严格按照国家总局、省局要求,认真做好山东违法经营疫苗案件问题的调查核处工作。

21日上午,廊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获悉山东问题疫苗情况后,全局立即对廊坊疫苗市场进行了排查清查,目前廊坊市只有一家合法企业从事疫苗销售工作,对其进行检查后并没有发现问题。根据山东公布涉案的上线和下线名单对该公司人员、各区市现取苗人员进行筛查后,也没有发现异常,确定山东公布名单中涉及廊坊的两名问题疫苗下线人员为个人非法行为,已联合公安部门进行进一步工作。

廊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管科科长刘国玲表示,该局每年都会对辖区内疫苗流通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主要涉及接种单位的经营和使用上,并没有发现过问题。

张健表示,目前该局已经按照省局《关于做好非法经营疫苗处置工作的通知》的紧急通知,通知部署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开展辖区内疫苗的专项市场排查清查行动,严格按照国家总局、省局要求,认真做好山东违法经营疫苗案件问题的调查核处工作。

通知要求,立即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所有疫苗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彻底清查,重点是排查购进疫苗的渠道是否合法,是否有合法的票据和相关记录,储存运输条件是否符合条件;疫苗接种使用单位核实疫苗的购进和使用记录,对所有库存疫苗进行排查检查,重点清查山东疫苗自涉案以来全部购进的疫苗名称、生产批号、规格、购进数量、使用数量、储存数量等情况进行登记并记录备查。一旦发现来源不明疫苗,未按温度要求储存的疫苗、立即封存,按法律要求依法严肃处理。并以核查问题疫苗为契机,摸清辖区内疫苗使用单位底数;发现涉案产品流向涉及其他省(区、市)的,要及时通报相关地区组织协查,并同时报送市局;对违法犯罪行为开展联合查处。在案件查处中,要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并与卫生计生部门协作联动,及时通报案件线索信息,逐条梳理案件线索,对所有案件线索,全力追查、一追到底,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在清查过程中,凡发现有山东涉案的疫苗,非法渠道及未按要求储运的疫苗等违法违规行为,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从严从重查处并随时上报,涉及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部门。请各单位于3月24日将检查情况上报市局药品流通监管科。

山东济南警方此前通报,2010年以来,庞某母女非法经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广东、湖北、安徽、四川、河南等全国18个省市。对此,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已经责成山东省食药监局会同公安和卫生计生部门,立即查清疫苗等相关产品的来源和流向,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食药监总局要求,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线索,涉案产品流入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立即查明流入的疫苗产品购进、使用和库存情况,对尚未使用的立即查扣;对已用于人体接种的,会同卫生计生部门迅速查清具体情况,并对接种效果进行评估,切实保护公众健康。

查看详细

男子对医院不满 酒后造谣称医院用“问题疫苗”

医患关系一直是医院管理的难题,在全国各地,都会有患者不满医院服务到医院闹事的事件。近日,陕西一名男子因为不满医院服务,竟然借着“问题疫苗”,给医院造谣,造成了不小的社会恐慌。

觉得去年妻子住院生小孩时,商州区医院报销的钱少,在西安开车的商洛男子罗某酒后发网帖“3.6亿假疫苗流入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医院用量最大。”这一虚假消息引起恐慌,也让罗某本人受到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的处罚。

酒后发帖造谣 警方抓获发帖人

近期,假疫苗事件引起群众广泛关注。3月20日,“在商洛”社区论坛一则网帖“3.6亿假疫苗流入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医院用量最大”,迅速引发多人关注,网民点击查看量达到1200多次,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群众恐慌,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看见网帖内容后,商州区医院立即报警。因事关重大,商洛市公安局商州分局迅速展开调查,并抓获了违法嫌疑人罗某(男,36岁,商州区金陵寺镇人)。经查,罗某对自己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情况,凭空想象编造在网上发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3月22日,罗某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商州分局依法行政拘留十日。

因对医院不满 便针对医院造谣发帖

罗某发这则谣言帖子的网名为“商洛老兵”,是3月20日下午在西安的出租屋里用自己的手机发的。而当天中午,他还曾喝酒。他的职业是一家物流公司司机,月收入4000元左右。

3月23日上午11时许,在拘留所讯问室,罗某说,之所以发这个帖子,是因为去年妻子在商州区医院住院生产,后来医院报销的钱感觉很少,再加上住院期间其他的小问题,他对医院有意见。3月20日当天上午,看了最新假疫苗的新闻后,他中午又喝了酒,下午就胡编乱造出这个帖子,至于帖子里的3.6亿的数据也是凭空想象的。

“发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违法,也意识不到自己要承担的后果。”罗某说,当天下午发出来后,过了一会,他仔细想了想,就感觉不对劲儿,有点后悔了,但已经删不掉了。

被警方抓获后,他还担心自己工作受影响,因为妻子现在照看不到一岁的孩子,所以一家人就靠他的工资。所幸,公司在得知相关状况后,告诉他不会辞退他。

“我对不起妻子、孩子。”罗某哭着说,想到家里的妻子、孩子,他肠子都悔青了,以后再也不会发这种胡编乱造的谣言了。同时,也通过《华商报》向那些被谣言影响的人道歉。

查看详细

食药监:各地建立专门的问题疫苗调查小组

近日,山东济南的非法经营未冷藏疫苗事件震惊了全国,专家也称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杀人。上周五晚,山东省公布了嫌疑人员名单给予回应。但如何避免负面影响继续扩大呢?国家食药监首先做出了动作。

国家食药监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昨日连发两通知,要求彻查涉案产品来源去向,严惩违法犯罪行为。要求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成立专案组,尽快核实涉案嫌疑人身份,及时查明疫苗非法购销情况。

涉案嫌疑人逾期不报告要严惩

19日晚,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了300个非法经营疫苗案涉案嫌疑人员名单。随后,食药监总局在20日凌晨连发两个通知。

食药监总局要求,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的涉案嫌疑人员,应在2016年3月23日前向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主动报告违法经营疫苗情况,包括疫苗的品种、来源、去向等。逾期不报告的,依法从严惩处。

食药监总局要求,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督促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认真核对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的每一个涉案嫌疑人员信息,凡与已公布的涉案嫌疑人员有过疫苗交易或存在从非法渠道购入疫苗、向个人销售疫苗行为的,应在2016年3月25日前,将疫苗的品种、数量、批号、购销流向等情况主动向当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

食药监总局提出,地方各级食药监部门要组织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成立专案组,会同公安机关深入开展调查,尽快核实涉案嫌疑人身份,及时查明疫苗非法购销情况。

对属于上线的,要查明销售单位和人员以及销售的品种、批号、数量等;对属于下线的,要查明购进单位和人员以及购进的品种、批号、数量等。对医疗卫生机构购入、使用涉案疫苗以及相关人员涉案的线索,要及时通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并配合查明最终销售去向及使用人员情况。上述调查情况,要逐级向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北京正核查涉案人员身份等

昨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对外表示,目前正配合公安机关对媒体公布的涉及北京的6名人员的身份、从业经历等进行核查,如有发现涉案的上下线人员,将立即追根溯源,对违法分子依法严惩。同时,目前北京暂未发现我市生产企业向个人违法销售疫苗行为。检查和确认仍在进行中。

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就相关案件线索与市卫生计生部门联系,对发现的医疗卫生机构购入、使用涉案疫苗以及相关人员的线索,将及时通报卫生部门。

同时,全市疫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他药品批发企业已全面开展自查,重点检查本单位销售的下游客户资质,包括销售单位收货人员的身份信息、单位授权书。

■ 揭秘

低价进货大巴运乡镇 冷链仅靠疫苗内冰排

赵某是安徽某医药公司从事疫苗生意的业务员,讲述了自己为何找庞某母女买疫苗及疫苗的去向。

近效期疫苗顶包常效期

2014年底,赵某的公司要求业务员推销一批“近效期”的HIB疫苗,“近效期”是指接近药品失效期,但仍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的疫苗。但这批疫苗并没有被接种完,部分“过期”之后被报废。

赵某为了弥补疫苗报废的损失,向接种点谎称回公司调常效期的疫苗,实际上却低价向庞某公司的业务员进了约800支疫苗来“顶包”,销售给了安徽省宿州、淮北下属的乡镇卫生院接种站点。赵某说,疫苗已经部分被使用,没有发生接种事故和不良反应。

“如果退货的话,公司会罚我,我这边通过QQ群,认识了一个叫庞晨(音)的,也是庞某下面的一个业务员,他说他那边有一些疫苗,我问了下价格,确实便宜,我想就进一点货,把我原来近效期报废的苗给补上。至于他这个东西没有冷链什么的我真的是不知道,说实话我也是受害者。”赵某说。

赵某告诉记者,这批疫苗被庞某从山东菏泽发出,用大巴车捎带的方式,他去车站接货,冷链仅靠疫苗内的冰排。

赵某表示,拿货的话不需要检查冷链环节。“基层运输还做不到实施监控这块,基本上就是他给我发货放冰排,基本能保证24小时的温度的。他放到大巴车上,我这边到车站去接,也就是三四个小时的样子。”

收到庞某的疫苗以后,赵某并没有告诉基层接种点这些疫苗的实际来源。

二类疫苗监管存漏洞

赵某表示,基层方面很难保证每只疫苗都用冷链运输。二类疫苗流通环节,在基层很多条件达不到,不可能每一支疫苗都用冷链车来运转,那样的话成本太高。

赵某表示一类疫苗也很难做到温度监控。“一般来讲,接种点领苗的时候,如果疫苗从上级疾控中心冷库出库,会有相关的温度记录,进入基层疾控中心接种点放入冰箱里之前也会做一次温度记录,一般都是人工手动记录。”赵某说,基层的接种点对温度记录的操作比较随意。

一支疫苗被三级加价

赵某告诉记者,二类疫苗的管理各省不同。以安徽省为例,一支疫苗被三级加价。“医药公司供给省里,要加5%,省里要再加5%供给下面地级市,地级市再加15%供给下面区县站,区县站再加20%的冷链运转费供给基层接种点,这叫三级加价。”

赵某说,如果疫苗被报废,他就赔掉了公司供给省站的价格,而庞某这边给下线的都是“底价”,大大低于公司供给省站的价格。以针对初生婴儿的HIB疫苗为例,也就是侵袭性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价格便宜了10多块。

什么叫二类疫苗?

根据我国2005年6月施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两种。一类疫苗由政府出资统一采购并免费逐级配发。二类疫苗则可以从疫苗生产企业等购进。如狂犬疫苗等。

此次事件中涉及的疫苗则是条例中规定的二类疫苗。

二类疫苗管理现状

一位疾控领域的专家告诉记者,相关的条例虽然规定二类疫苗要从符合资质的企业进货,但并没有规定具体购进方式,有的省为了规范采购,规定用集中招标的方式购进;而有的省份则“各采各的”。因为采购流程有利益空间,实际中执行情况不一。

上述专家称,对二类疫苗的监管问题早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卫计委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重新设计二类疫苗的流通体系和规范使用,在这起案件之前就已经有了草案并在内部征求过意见。”据介绍草案内容涉及二类疫苗的采购方式、疫苗使用单位对疫苗信息的记录及相关部门定期核查等内容。该专家还表示,这种新机制能不能顺利运转有待审慎论证,“不能因为这起事故就匆忙出台。”

未加冷链疫苗有何危害?

疾控专家表示,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这些疫苗并不是假疫苗,是涉案人并不具备疫苗经营资质,另外可能部分或全部疫苗脱离了冷链系统。

专家介绍,所有疫苗都是热敏感的生物制品,各国将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定为2~8摄氏度。不同疫苗的热敏感性不同,根据世卫组织给出的资料,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受温度的影响更大。

备注:根据世卫组织给出的部分数据看,一些疫苗,例如狂犬病疫苗、甲肝疫苗等在37摄氏度左右环境可以稳定1~3周,霍乱减毒活疫苗和伤寒减毒活疫苗在37摄氏度左右环境可以稳定约12小时。

两个后果

不良反应 王月丹说,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是没有实验数据。“可能性非常罕见”。

疫苗失效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介绍,接种人获得无效的免疫。可以补种疫苗。

官方已公布300线索

抓捕情况:这是一起2015年4月28日案发的案件,2016年2月2日向社会通报了案情。目前,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已破案21起,逮捕犯罪嫌疑人6人、刑拘10人,取保5人。因涉案人数众多,部分人员还未到案,各地还在侦办中。

300线索分上下线

上线线索107条,共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和山东。

下线线索193条,共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下线除上线所涉及省份外,还涉及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

目前,河南、广东、安徽、四川、辽宁、浙江、湖南、江苏等地也紧急部署,彻底排查涉案嫌疑人、问题疫苗和疫苗批发企业等。目前仍在核查排查。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0-15 热度: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