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的别名以及功效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生活中麻黄根是一种很有好处的东西,用来调理身体是最佳选择之一,它的外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有点粗糙,但是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所以不要小看它的作用;但是也要注意煮的方法以及用法用量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麻黄根的别名以及功效。

麻黄根的别名

麻黄根异名苦椿菜,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麻黄根不是很大,长约20厘米,粗约20厘米,表面是红棕色的,又明显的纵沟。一般是在立秋以后才可以采挖的,这个是需要去除根茎。主要是产于内蒙古,辽宁,陕西等地方。

它的主要作用有敛汗固表、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作扑粉。

麻黄根还可以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

麻黄根主升举阳气,固表止汗,饮食干净一些,另外一些阴性的如梨、西瓜等尽量少吃[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油腻的肉类最好少吃。

麻黄根是一种治疗这个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很好的中药材,同时具有这个止汗,实表气,固虚,消肺气、梅核气。是适合这个气血不足的患者对于治疗这个肾虚也很有帮助。

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这怎么用处方用药麻黄?

麻黄(18g) 石膏(24g) 生姜(9g) 大枣十五枚 甘草(6g) 白术(12g) 先熬麻黄,煮沸后放入其他药物,剩500ml左右,分三次服用.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查看详细

麻黄可以治疗痛风吗?

麻黄对于痛风是没有很好的效果,痛风一般都是因为足部的尿酸过多引起的关节的炎症。严重的话会导致急性的炎症反应性滑膜炎的发生,可以适当的进行泡脚的方法来缓解,也能够选择针灸理疗按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可以使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可以促进人体的尿酸的排泄,从而的话能够达到治疗风湿的作用,但是还要预防和康复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进行防病。

查看详细

中草药麻黄和大黄有什么作用?对胃肠有刺激?

麻黄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大黄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我回答了您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让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您把中医和西医混为一谈了。这两位药是针对实证的,如果您是虚证,不适合用。这个实证和虚证是中医的说法。中医大夫开方,一般都是会兼顾脾胃,很少有对胃肠道有明显刺激作用,除了味道难喝些,但是喝完,只要对症,身体总会感觉到舒服,这是西药没有的优势。

查看详细

麻黄和麻黄根一样吗

麻黄根这种药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很多中成药物中都含有麻黄根这一成分,还有一种中药材的名字叫做麻黄,那么到底这种麻黄和麻黄根一样吗?答案是当然不同的,这虽然是一种植物上产出的药材,但是这二者无论是从形态还是功效上都是有所区别的,我们要注意了解,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麻黄和麻黄根一样吗

麻黄根异名苦椿菜,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详麻黄条。干燥根弯曲不整,长约20厘米,粗约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明显的纵沟,根茎有突起的节。质坚硬,纵劈之,内部有众多之纵行纤维;横断面木质部有很多空隙,从中心向外放射,色淡黄。立秋后采挖,去净须根及茎苗,晒干。主产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功效】

止汗:①用于表虚自汗,可与黄芪、炒白芍、焦白术等同用。②用于阳虚自汗,可与人参、桂枝同用。③用于阴虚盗汗,可与熟地、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同用。④用于产后虚汗,可与当归、黄芪等养血固表药同用。

【鉴别】

本品为麻黄的根,麻黄为辛温解表药,发汗之力较大,而麻黄根则为止汗药,二者同物而功异,则为根苗之不同,用时不可混淆。

麻黄

麻黄科麻黄属植物,为草本状灌木。为重要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

【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查看详细

中药麻黄根用量是多少

使用中药可是一件技术活,你得熟知任何一味,掌握它们的性格脾气,用法用量也要依据病情轻重酌情增减,这里要向你介绍的,是麻黄根的用量;麻黄根异名苦椿菜,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主产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可用来治疗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下面,一起来看下中药麻黄根用量是多少。

麻黄根用量

《纲目》 :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诸症,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洽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

一般来说,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常研细作扑粉。但其用法用量,因病而异。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治虚汗无度:麻黄根、黄芪等分。为末,飞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麦汤下百丸,以止为度。治产后虚汗不止:一当归一两(锉,微妙),麻黄根二两,黄芪一两(锉)。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麻黄根散)二牡蛎粉三分,麻黄根二两。捣细罗为散,用扑身上。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14 热度: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