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蜂箱继箱怎么养?

豆腐格子蜂箱”与“方格小继箱”养蜂法探秘

(首先说明:这是我在网上给您找的)

本帖最后由蜜蜂杂志于:21编辑

“豆腐格子蜂箱”与“方格小继箱”养蜂法探秘—对中韩两国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的思考

中韩两国,运用具有各自特色的小蜂箱,成功地实现了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词养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无限的自由思索空间。现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将上述两国养蜂法作一简略介绍,并对其中的成功之道进行初步剖析,以便和关心中蜂、饲养中蜂的蜂友们共同探讨。

1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探秘

1。1我国古人的“豆腐格子蜂箱”多箱体养蜂法简介

据纪天祥先生所著《中蜂饲养的历史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一书介绍,由明清之际书贾辑录编写的《增补农圃六书??畜牧??蜜蜂》卷中,借春秋末陶朱公范蠡之口,讲述了我国湖南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的蜂农采用“豆腐格子蜂箱”并叠加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中蜂多箱体饲养。据该书介绍,其箱体为木制方格,长、宽均为一尺,高四到五寸;在箱的内壁上下适中处,横置4根竹条,相交作进井字,颇似制豆腐的格子;底部有活动底板,上面有活动箱盖。

用“豆腐格子蜂箱”饲养的蜜蜂,始于底箱内。当群势发展满箱后,再加一格于其下方,如此循序渐进,有加至十余格者。取蜜时,从上往下敲动箱体驱蜂,然后将上面的若干格,从箱与箱之间的连接缝隙处,用细线横穿截断巢脾,将上部之箱体取回家中破蜡榨取蜜汁。余下各箱之巢脾,因有竹条支撑,故不致下坠。在取走榨蜜箱体的同时,迅速将箱盖盖在留下的箱体之上。由于蜂群具有向上储蜜、向下筑巢育儿的习性,故上层所取之蜜皆为封盖的成熟蜜,取蜜时也不会损坏卵虫。每年仅取蜜2次。

1。2韩国当代的“方格小继箱”多箱体养蜂法简介

《蜜蜂杂志》2002年第12期刊登的《韩国东方蜜蜂养蜂场考察纪行》一文介绍:2002年7月4日,该文作者在韩国农村振兴厅和养蜂组合官员陪同下,对全罗北道全州市任实郡一个养蜂大户的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该场饲养韩国本土蜜蜂270群,■的蜂箱被称之为小蜂箱”,规格是长20cm、宽20cm、高10~15cm的木制小蜂箱。其饲养管理方法:越冬

群一般保留3~4层,当群内的巢脾延伸到下部时,在最下部的第一和第二箱之间,加一个同规格的空继箱。依此类推,最多可叠加到14个小继箱,形成一个高1~2m的多箱体。蜂群在箱内造6~7张长达1~1。5m的巢脾。每群每年仅取蜜1次。取蜜时,将蜂驱赶到下部,上部的贮蜜箱搬下,根据销售的需要,或割蜜脾作巢蜜,或挤滤分离蜜。每小节可取蜜2。4kg,每群可取天然成熟蜜10~25kg。每个越冬群可自然分群3~6群。

2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揭秘与启示

上述2种方法虽同为旧法饲养,但却充满了现代蜂业气息——多箱体饲养管理;优质、高产、高效和省工。仅以韩国养蜂大户饲养管理的蜂群为例:所谓优质,所取的蜜为成熟蜜;所谓高产,每年每群取蜜10~25kg;所谓高效和省工,一年仅取蜜一次,一个家庭蜂场饲养蜂群多达270群,还能得到数百群自然分蜂群’何其乐矣!

那么,上述管理模式何以能顺利地实现优质、高产和省工呢?奥秘何在?对今天活框饲养的中蜂,可以学习、借鉴和感悟到点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2。1小蜂箱起了大作用

中韩两国饲养的本土蜜蜂,同属东方蜜蜂种群。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的代表蜂种意大利蜜蜂相比较,在同等蜜源和同等管理条件下,前者蜂王产卵量仅及后者一半左右,故是个“小群势蜂种”。“豆腐格子蜂箱”、“方格小继箱”就其单个箱体来讲,的确小,笔者认为,好就好在一个“小”字上,正好与中韩两国饲养的本土蜜蜂的蜂王产卵量相吻合、相匹配,从而为上述模式的饲养成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石出。

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饲养东方蜜蜂的成功实践,对当今的中蜂活框饲养业来讲,启示之一,笔者认为,就是蜂箱的设计和制作不能照搬意标箱。其实,印度等亚洲国家活框饲养东方蜜蜂时,使用的蜂箱并不大。印度A型箱不到意标箱的一半,B型箱仅及意标箱的一半左右[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且所加继箱均为浅继箱。

笔者的观点是:活框饲养中蜂的蜂箱,宜小不宜大。

2。2群势管理上,实现了动态平衡

群势管理过程中,能否循序渐进,实现动态平衡,是蜂群饲养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在群势管理过程中,切实实现了动态平衡:当外界蜜源枯竭或群势弱小时,蜂群被压缩于基础箱内,从而充分满足了东方蜜蜂喜好结球保暖的生物学特性需求;随着季节的变化和蜜粉源的充沛,群势处于增殖期,适时添加继箱用于扩巢,不断为蜂王产卵扩大地盘,为外勤蜂创造宽裕的栖息和休闲空间。这种对蜂群的动态管理运作,笔者认为是非常科学的。

2。3蜂群管理模式上,充分满足了东方蜜蜂“喜新厌

旧”和“軎静忌动”二大生物学特性

对巢脾的“喜新厌旧”,是东方蜜蜂在进化过程中自我保护的重要特性。这种特性,体现在蜂王上,则是对产卵巢脾的选择极为挑剔。蜂王决不轻易在陈旧的巢脾上产卵。对老、旧巢脾,工蜂咬而毁之,或用于储蜜。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对巢脾的管理,极为新奇,具有两大特色:第一,从蜂群下方扩巢。这一管理措施,与蜂群向上储藏粉、蜜,向下造脾育儿的习性是吻合的。第二,带箱割巢脾取蜜。由于旧的储蜜脾都在继箱体的上部,每年取走上部的储蜜箱体,故巢内无一年以上的老旧巢脾,从而使蜂王始终处于蜂群不断营造的新环境之中,极大地调动了产卵积极性,使整个蜂群不断地处于兴奋之中。所以,这种养蜂法群势极旺,叠加的箱体多达10余格,高达1-2m

现代活框饲养的中蜂,其一整套管理模式均“移植”于西方蜜蜂。中蜂活框多箱体祠养法,运用的同样是从巢箱上方添加继箱,巢箱与继箱之间使用隔王板。在蜂群群势发展期,每隔5~7天,就要进行巢箱与继箱之间某些巢脾的对调和查看继箱内是否有急

造王台,这对蜂群的人为干扰和劳动量可想而知。再者,关于怎样上继箱,又有一大套学问:低温期如何上,高温期如何上;群势发展期怎么管,群势收敛期怎么管?这些学问三言两语讲不清,故非技术娴熟者极难把握和运用。而本文所述的中韩两国养蜂法,如何加箱体易学易懂,即使养蜂初学者,一听就懂,一看就会。

中韩两国非活框多箱体养蜂法饲养东方蜜蜂的成功实践给现代活框饲养的又一启示是:东方蜜蜂原来还可以这样管理——从蜂群箱体下方添加巢箱。从巢箱下方还是从其上方添加箱体扩巢,表面上看只是“上”“下”一字之差,但对蜂群的管理来说,却是具有本质区别的2种截然不同的蜂群管理模式。

从蜂群巢箱的下方添加箱体扩巢,给养蜂者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和全新的管理模式。这种逆向思维方法,如果恰当地与中蜂活框技术“嫁接”,极有可能会带来中蜂饲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发掘和开发利用。

东方蜜蜂是一个“应激感应型”蜂种,“喜静忌动”是其又一个重要生物学特性。那么,中韩两国的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又是如何减少、乃至不干扰蜂群的正常生活的呢?第一,从蜂群巢箱下方扩巢;第二,活动箱底,便于饲养者帮助蜂群清扫生活垃圾;第三,取蜜仅“分其赢而已矣”——每年仅取蜜1~2次。正是上述种种配套的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了蜂群脾新、蜜足,蜂王年轻健壮。而“脾新、蜜足,蜂王年轻健壮”是成功饲养东方蜜蜂的三大要素。

中韩两国东方蜜蜂非活框多箱体饲养法的合理内核中,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我们科技工作的任务在于对其进行深人发掘,并给予科学的诠释,以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东北黑蜂是中蜂还是意蜂?

东北黑蜂不是中蜂也不是意蜂,属于单独的品种。

东北黑蜂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饶河县,它是在闭锁优越的自然环境里,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进行所培育的中国唯一的地方优良蜂种。

其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种,是其它蜂种不可比拟的,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极其宝贵的蜜蜂基因库。

扩展资料

蜜蜂社会结构: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过着群体生活。蜂群是由3种形态和职能不同的许多蜜蜂组成的一个有机体,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生物单位。

单只蜜蜂虽然也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一旦,脱离蜂群就不能生存。蜜蜂的这种社会化的群居生活,是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蜂群也是生产各种蜂产品和执行为植物授粉职能的生产单位。

蜜蜂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中个体发育过程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蜜蜂是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一个正常蜜蜂群体,是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及繁殖期培育的数百只雄蜂组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黑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蜜蜂类

查看详细

中蜂如何失王?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一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1工蜂围王原因

a.外界蜜源突然中断;

b.处女王交尾回巢惊恐不安或误入巢门;

c.原有蜂工衰老或残废;

d.流蜜期前雨水太多;

e.盗蜂入侵,被盗群失去自卫能力;

f.冲巢的蜜蜂(天然合并)发生咬杀现象;

g.严重的敌害侵入或度夏期开箱检查太多;

h.集体飞逃的蜂群;

i。转地期间,蜂群受到剧烈震动,通风不良;

j.介绍新王粗枝大叶,处理上不够完善。

2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凡是围王或失王时间愈长,处理就愈困难,可导致围王群连续诱入数只蜂王或王台均不易接受。因此,在处理方法上愈快愈好:

a.先将蜂团丢入水中,解救蜂王,然后将蜂王用小盒罩在有蜜汁的纸片上,让她安静地吸食蜜汁,以解除疲劳;

b.将围王群的空脾抽出,缩小蜂路;

c.当夜导入新王或王台(须将新王全身抹上蜂蜜);

d.将无王群迅速合并(夜间进行),并行奖饲;

e.未受伤的蜂王仍可利用,即导入原群,以度过失王难关。

中蜂在失王之后往往出现工蜂产卵,严重危害蜂群的生存,处理方法也是越早越好。具体做法是:在夜间将工蜂产卵群搬离原处,关闭巢门,然后在原位置组成一个空箱(内1张子脾,1张蜜(糖)粉脾);2第二天,将工蜂产卵群的巢门打开,让其中一部分外勤蜂回来,并逐日将工蜂产卵群中的工蜂产卵脾与蜜粉脾全部抽光,迫使工蜂绝食结团,造成一种分化瓦解的氛围,最后剩下来的全部是顽固的产卵工蜂,这时可关闭巢门饿死它们。

查看详细

中蜂有蜂胶吗?

根据蜂蜜百科网查询:

现在中蜂蜜备受人们青睐,一方面是意蜂蜜造假和质量低下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是人们的盲目崇拜,如果生产方式相同,蜜源地相同,那么中蜂蜜或者土蜂蜜和意蜂蜜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

一些人利用人们的这些消费理念,用意蜂蜜冒充土蜂蜜销售,欺骗消费者,对于一般消费者,可能无法分辨出来,现在告诉大家一个方法,问那些声称养土蜂的人,有没有蜂胶,如果回答有,肯定不是土蜂蜜,因为中蜂不采蜂胶,自然也就不会有蜂胶生产。

中蜂不采蜂胶,是中蜂的天然习性,不会随着养殖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至少短期内不会发生习性的改变。以前在一本杂志上见到一位自称养殖中蜂的蜂农,带蜂蜜到城市里去买,很抢手,一位专家用言语试探,问蜂胶产量怎么样,蜂农答,蜂胶产量很小,一窝蜂一年只有很少的一点,采集也很麻烦。露馅了,可以肯定,这位蜂农买的不是真正的土蜂蜜。

我们在购买蜂蜜或者蜂胶的时候,可以根据对方养殖什么蜜蜂,问他一些基本问题,来判断一下蜂蜜或者蜂胶的真假,养土蜂的没有蜂胶,如果是传统养殖,蜂王浆也没有。说一些闲话吧,看到一个淘宝上土蜂蜜销售最火爆的店铺,声称自己的土蜂蜜果糖含量很高,不会结晶,这简直是无稽之谈,这世上不会结晶的蜂蜜我没有听说过,除非蜂蜜中不含葡萄糖,而蜂蜜不含葡萄糖,只有果糖的话,那蜂蜜还是蜂蜜吗,是什么,大家可以搜索一下。

查看详细

中蜂怎样喂糖水?

一般都选择优质白糖按照1:1,配成糖水,晚上开始喂,根据群势控制在每群1斤白糖左右,第二天出工前将昨天晚上还没吃完的取出,以防引起盗蜂。另一个要注意的是,相近的也要同时喂,否则也会引起盗蜂的。

中华蜜蜂

编辑

同义词 中蜂一般指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

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2003年,北京市在房山区建立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中蜂造句:

1、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2、春风垂柳燕再归,随风轻叹百花美。百花丛中蜂采蜜,绿草坪上蝶双飞。佳人抚琴声悠扬,先闻其声心已醉。但恐语俗惊仙女,惟有作诗敞心扉。

3、在每一次婚飞过程中,蜂王平均要与12只雄蜂交配,每只雄性与蜂王的交配次数则可达到7到10次。

4、在交尾季节,中蜂雄蜂和意蜂雄蜂交尾出游时间相同。

5、在新法饲养中蜂季节性管理中,必须采取培育适龄越冬蜂并适时幽王断于的技术措施。

6、中蜂斗不过意蜂,避开就好,尚不至于有灭族之灾。

7、“一箱中蜂一年最多割蜜40斤,而一箱意蜂每年可产蜜150斤,另外还可收获价值较高的蜂王浆。

8、立春到来万物苏,春景怡人艳阳照。柳丝飘飘柳絮飞,河水淙淙鱼儿跳。枝头鸟儿都欢唱,万花丛中蜂蝶闹。春雷阵阵如战鼓,催人奋起立志高。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要辜负春光无限好。祝立。

查看详细

中蜂如何饲养?

中华蜂

详情请见:辽宁蜜蜂原种场

中华蜜蜂原产于中国。中国境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山区。辽宁省主要分布于辽东各山区,以丹东、本溪两省居多,辽西有少量分布。

工蜂体长10~13mm,前翅长7。5~9。0mm,喙长4。5~5。6mm。体色变化较大:工蜂触角的柄节均黄色,但小盾片有黄、棕、黑3种颜色。处于高山区的中蜂腹部的背、腹板偏黑,低纬度和低山、平原区偏黄,全身披灰黄色短绒毛。蜂王体长14~19mm,前翅长9。5mm。体色有黑色和棕色两种,全身覆盖黑色和深黄色混合短绒毛。雄蜂体长11~14mm,前翅长10~12mm,喙长2。31mm,体色黑色或黑棕色,全身披灰色短绒毛。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对中蜂的认识,并不是一致的。早在14世纪,从明代刘基所著《郁离子》灵丘丈人养蜂一节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通过生产实践,就对中蜂的经济价值作了肯定。但是由于长期局限于老法饲养,生产力未能获得解放。

20世纪初,我国相继引起西方蜂种。由于采用了新法饲养,优越性很多,而且意大利蜂(简称意蜂)个体大、群势强、体色鲜艳、性情温驯、产量较高,加之贩卖蜂种的商人蓄意夸大宣扬意蜂、贬低中蜂,以至在旧中国的养蜂业中普遍流传着中蜂的缺点,对其应有的价值却被歪曲了。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中央农业部、农垦部于1957年联合召开了史无前例的首届全国养蜂座谈会。会上根据各地养蜂者的反映,重新肯定了中蜂的应有地位,并提出中蜂和外来蜂并重的发展方针。在农业主管部门的组织推动下,又相继召开了多次中蜂新法饲养现场会,推广新法饲养技术。实践证明,凡采用新法饲养的中蜂,其群数和产蜜量都会迅速成倍地增长。例如广东省从化县,1956年约有2000多群老法饲养的中蜂,每年产蜜左右,平均每群不到5kg;1957年推广新法饲养技术以后,蜂群数和产蜜量逐年上升。至1963年,蜂群发展到6000多群,产蜜量达,平均每群产蜜接近50kg。其他省份,一个花期群产蜜15~20kg,年产50kg以上的事例也很多。

1956年前后,大蜂螨、小蜂螨首先在江、淅意蜂上发生危害,继而蔓延全国,爆发成灾,损失十分严重;而中蜂则不受其害。于是闽、粤很多蜂场纷纷放弃意蜂,改养中蜂。特别是福州、从化等地,中蜂几乎完全取代了意蜂。

1972年,中蜂囊状幼虫病由广东省首先爆发,猖獗成灾。仅两三年时间就蔓延在大半国境,损失中蜂不下百万群。当时不少人担心,中蜂是否从此绝种。经主管部门和中国养蜂研究所组织南方重点省份,成立中囊病防治协作组,群策群力,选育抗病种群,筛选有效中草药,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省的许多县份,中蜂群又大幅度增长,并取得丰收。云南、福建、四川、湖北许多地区,也出现不少群数惊人增长和高产的实例。这也再度说明生物界的一项普遍现象,即任何一个物种因病虫害而绝灭,尚无先例。

1957年冬,在全国蜜蜂育种会议上,华南各省代表,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以饲养中蜂为主的意见,并倡议成立中蜂主产区协作组。协作组每隔一二年易地集会交流技术经验一次,要求参加的省份逐年增多,并终于成立了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中蜂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土生土长,历经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本世纪以来,它面临西方蜜蜂的激烈竞争和病虫害的严重考验,而仍能恢复发展,不失其存在的价值。历史足以说明,中蜂仍是中国蜂业的一大瑰宝。

在生产性能上,中蜂有如下几个突出的优点:

一、中蜂有利专业或副业经营。全国各省份山区、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蜂种资源,可以诱捕利用。我国广大山区,分别有"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及"卖蜂不用箱,有箱就有蜂"的说法。好多地区的农民,都有诱引猎捕野生蜂的经验,并将其当做一项季节性的副业生产。同时,各地群众也有饲养中蜂的传统习惯,累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这些,都有利于专业建场和副业经营,收益多、见效快。

二、中蜂特别适应于广大山林地区。

中蜂飞行灵活敏捷,能避过胡蜂捕杀;在炎夏季节,有在清晨和黄昏进行采集的特殊习性。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胡蜂、晴蜓以及害鸟的捕杀。

在冬季,中蜂个体耐寒性强于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阴天,在气温9℃条件下,中蜂就能安全采集;晴天,荫处的气温还不及7℃,中蜂就能大量出勤。但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的个体安全飞行的临界温度,都要求在13℃以上。南方冬季或早春,野外常有蜜源吸引蜜蜂出勤,而这时期的气温常在13℃以下。西方蜂种在这种情况下出巢,常遭冻害。春季蚕豆、油菜开花期间,也常遇到寒潮低温,使西方蜜蜂大批冻僵巢外。然而,中蜂却比较适应,采集繁殖欣欣向荣,并可发生自然分蜂。

三、中蜂比较稳产。中蜂比较勤劳,早出工、晚收工,而且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善于利用分散起伏的小蜜源。另一方面,中蜂的产卵育虫习性较灵活,能适应蜜粉源的变化。因此,中蜂的消耗食料较省,一般不需喂糖。即使蜜源条件略差,管理粗放,也能生产,具有"大年丰收、平年有利、歉年不赔"的稳产性能。

四、中蜂抗螨性强。大蜂螨寄生中蜂已有长久的历史,但受害并不明显,在自然情况下,感螨群仍可照常繁殖、生产。

五、中蜂能充分利用叶茶蜜粉源。叶茶()原产我国云贵高原。栽培或野生的叶茶遍布我国南方。其花期流蜜,常导致西方蜜蜂幼虫严重死亡,断子垮群。土生土长的中蜂,久经自然选择,能充分利用之。冬季叶茶花期长达2个月,中蜂不但可以繁殖,尚可采蜜采粉。

六、中蜂适宜定地饲养。在深山密林里,蜜源丰富,但交通闭塞,转地蜂场无法利用;而饲养中蜂,可以就地取蜂,就地取材,就地选点建场。在蜂闲季节,人力可以充分利用来兼营果、林,以及玉米、高粱,发展乌桕、漆、桐、茶等特产,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为蜂群提供四季不断的蜜粉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中蜂的主要缺点: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春秋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好咬毁旧脾,盗性强,性情暴燥,产卵力弱,失王后易出现工蜂产卵。

实践证明,中蜂的上述缺点,在正确饲养管理下,是完全可以得到改善和避免的。

此外,中蜂分布辽阔,品种资源丰富,其中有的群势强大,有的格外耐寒,有的蜂王善产。只要精细发掘和选育,各地都有希望获得出色的好品系。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蜂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价格数倍于西蜂蜜,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中蜂作为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将为我国蜂业发展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21 热度:657